10.24.2008

回應燕默先烹

燕默先烹回應了我的文言文適合發展哲學嗎一文。然而,我覺得他似乎沒有提出任何有道理的主張,以下依照燕默區分的五個論點快速地說明一下。(對於這個爭論沒興趣的人就不用往下讀了)


1.

不妨,我們先簡單敘述白馬非馬在講什麼。簡單說(簡單說就好了),白馬當然不是馬,因為白歸白,馬歸馬,白馬歸白馬,而馬~還是歸馬,所以”白馬”非”馬”。

你注意到了嗎?”歸”這個字,多麼好用。』

所有意義模糊的字都很好用。
舉例來說,如果「啾」能代表「所有...都」、「歧義的」、「字」、「很好用」這些意思,我用「啾,啾啾啾」就能把上面這句話說完了。


2.

回應我以先秦文人因為文言文歧義而無法解決白馬非馬來論證文言文在發展哲學上不如白話文的論點,燕默認為︰

前秦的文言文歸前秦,漢魏的文言文歸漢魏,兩晉南北朝的文言文歸兩晉南北朝。所以文言文非文言文。將文言文當成同樣ㄧ種邏輯元素,當然可以在許多領域裡證明文言文敘述比現代白話文要不足。就如同我在【文言文與游錫堃是國寶…..冏】強調的,語文是不斷演化的,因實際需求而衍生新字新義,或舊字新義,在各種文化裡都是司空見慣的事。假設五四白話文運動不存在,為了因應全新的西方文化,現代文言文肯定與前清的文言文大有不同。所以也根本不存在”白話文在發展哲學上肯定優於文言文”這個命題。』

這段話可能蘊含兩個論點︰

  1. 因為每個朝代的文言文都不一樣,所以即使白馬非馬能在這個議題中使上力,它頂多也只能證明先秦的文言文的缺點,而這個缺點不能推廣到其它朝代。
  2. 就算民國之前所有朝代的文言文事實上在推廣哲學上都不如白話文,我們還是不能宣稱「文言文在發展哲學上不如白話文」,因為如果五四運動不存在,為了因應與西方文化的接觸,能夠處理哲學的文言文會被發展出來,所以文言文是有可能在發展哲學上不弱於白話文的。

我對1的回應︰

如果我們承認,至少在先秦的時候,人們因為文言文的緣故而無法解決白馬非馬論,那麼除非後來的人因為文言文的演進而發展出了解決辦法,否則我們依然可以懷疑這樣的落後和文言文有關係。也就是說,因為白馬非馬所顯示出的那些缺點,是所有無法解決該詭論的朝代的人所使用的語言的共同缺點。(坦白說,就算用的語言實在是爛透,我也很難想像有人會為那種簡單的詭論感到困惑,所以,如果有人知道這個詭論事實上早已在某個朝代—甚至先秦—被解決了,請務必讓我知道)

我對2的回應︰

對啦,如果當初佛光大學有設醫學系,佛光大學就有醫學系了,所以我們不能說佛光大學沒有醫學系。

我們教給國高中生的文言文到底是「五四運動確實有發生」的世界的這套文言文,還是「如果五四運動沒發生的話」會被造出來的那套文言文啊?以「如果五四運動確實有發生,那麼我們會擁有適合發展哲學的文言文」為理由而相信現在國高中生學的那套東西適合發展哲學的人,可以去報考佛光大學醫學系試試。


3.

燕默對於烏龜悖論的分析︰

那麼,烏龜悖論我也簡單說ㄧ下(簡單說就行了): 因為”阿基里斯比較快”這個前提是”虛前提”,所以才形成悖論。1. 如果阿基米得兩個腳踝都廢掉了,而烏龜是大海龜,跑道設在沙灘上。2. 或他們在水裡比賽。3. 或他們在太空賽跑。以上三個前提說清楚,就不會違反常識了。在我的理解,這是”實相”與”虛相”的延伸命題。誰說你見到的命題是”全真”(實相)呢?在烏龜悖論裡,你見到的是虛相(阿基里斯比較快),所以在常識(實相)的推論裡鬼打牆了』

這段話的錯誤很明顯,我想,會拜訪這裡的人應該都看得出來...

然後,這個論點的其它部份(佛家,blahblah)我看不懂。


4.

...所以用西哲發展某種哲思較早,而論證中國人(包含其他所有種族)比較蠢,站不住腳,會有人提出我都覺得驚訝。』

我也很驚訝你能在我的文章裡看到連我自己都沒發現的論點。

說中國人笨,是因為中國人連白馬非馬詭論都沒辦法解決,跟時間先後無關。(我想重複一下我的困惑和徵求︰就算用的語言實在是爛透,我也很難想像有人會受困於那種簡單的詭論,所以,如果有人知道這個詭論事實上早已在某個朝代—甚至先秦—被解決了,請務必讓我知道)


5.

討論哲學,邏輯與文字本身的敘述力,是很好的。可惜的是,反對中國古典者的修辭,總是不忘參雜”價值”與”國族”這些模糊焦點的雜質,使得ㄧ切反對論述都質變成腥臭。』

Well...


...


Update︰

燕默在原文下方對這篇文章做了回應,並且指出我對他的第二個論點的理解不是正確的,因此,我想,我在2裡的兩個分析可能都不是對的。

8 則留言:

  1. 語言與哲學能力有無關聯,實在是個有趣的問題。有些語言中沒有超過3的數字,是否會導致數學能力的低落或是學習數學的障礙?這個障礙是語言上的障礙還是概念上的障礙?概念的學習是否受限於語言,或是單單受限於聰明才智?文化的進步是各自努力的,還是抄襲摹仿的?

    我想這些疑問需要一些認知心理學實驗來支持。

    回覆刪除
  2. nidor: 我非常贊成做這一方面的認知心理學研究. 不過我覺得不能忽視一個可能, 那就是那個所為沒有超過 3 的數字的語言, 其實是有超過 3 的數字, 其是人類學家搞錯了. 我到不是特別懷疑這個研究有什麼方法學的問題 (我畢竟沒有讀這方面的論文), 不過一般而言, 要確定一個語言沒有某種 feature, 是滿困難的, 有許多變因要控制. 我的看法是要先確定那個語言真的沒有超過 3 的字.

    回覆刪除
  3. 啾啾啾啾啾,啾啾 啾啾啾。
    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

    嗯...真的蠻好用的....

    對了,我昨天有跟小丸啾啾。

    回覆刪除
  4. 原來是有人搞錯了啊.....

    不過某些語言會自然的缺乏某些概念,我想是極有可能的。大多數自然語言都有模稜兩可的問題,可是符號邏輯卻只有古希臘為根源的西歐文明發展出來,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呢?

    話說,似乎輪子在人類文明上也只發明過一次....

    回覆刪除
  5. nidor and pyridine:

    我也覺得那是有趣的問題。雖然好像很麻煩...

    然後,我記得語言對於認知或思考架構的影響在語言學界應該是很熱的話題吧?以前不是才有人說愛斯基摩人有幾百個詞可以用來講雪後來被踢爆嗎XD


    蘇光光:

    小丸表示,不管那兩個啾是什麼意思,你們都不會有結果的,不要再對她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了XD

    回覆刪除
  6. 原來連那個愛斯基摩例子也被踢爆啦... 看來我資訊落伍了..... 能不能給個連結讓我update一下?

    回覆刪除
  7. hi,我又來了。

    關於「白馬非馬」悖論有否解決的問題,(較)重視邏輯與科學發展的後期墨家,在《墨子‧經說上》篇,已經提出了一套邏輯系統與術語。

    如:「達」(範疇)、「類」(普遍概念)、「私」(單獨概念)......等術語。

    他們以此解決了白馬非馬悖論,不過我之前的留言也提過:中國人不太重視這方面的發展,以至於沒沒無聞就是。

    但我手頭上沒《墨子》,無法更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或可先參考馮達文、郭齊勇主編的《新編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p.165。

    -
    BTW,希望你不會覺得我在炒冷飯。:p

    回覆刪除
  8. nidor︰

    關於那個事件,中文維基有簡略的解說。


    ehx︰

    謝謝你提供的資訊,看來我也必須update一下那篇文章了。

    在這裡,只要能提供新論點或新資訊,我是不在意炒冷飯的,以後有任何意見也都歡迎你提出來。

    對了,其實你可以直接回應在那篇文章的舊討論串底下,這個部落格的回應插件還不錯,我會看到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