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2008

徹底的死亡如何可能?

The Prosblogion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論證。

下面這些前提是大部分人都同意的︰

  1. 必然地,如果對x來說在情境C之下做A是道德上嚴重錯誤的,那麼因為x在C之下做A而懲罰他,是道德上適當的。
  2. 必然地,如果p是道德上適當的,那麼p是可能的。
  3. 必然地,只有活著的人能夠因為道德上的嚴重錯誤而被處罰。

然而,考慮這一個也是大家都會同意的前提︰

  1. 給定一個由人所構成的集合S以及一個屬於S的人,s。必然地,如果s在知道有一些屬於S的人是無辜的的情況下依然徹底地殺了所有屬於S的人(包括他自己),那麼,S幹了一件道德上嚴重錯誤的事情。

    (在這裡,「x徹底地殺了y」表示x使y徹底地死亡,而「x徹底地死亡」表示x死了,而且不可能再活過來)

我們會發現,1-3加上4蘊含了下面這個命題︰

s不可能在知道有一些屬於S的人是無辜的的情況下徹底地殺了所有屬於S的人。

因為,假設s的行為在世界w裡發生了,那麼,在w裡,懲罰s就會是道德上恰當的(根據1)。因此,懲罰s是可能的(根據2)。然而,根據4,s不可能因為殺了屬於S的人而被懲罰。因此,w並不是一個可能的世界

這個論證的作者認為問題出在不可能有人徹底地死亡。我本來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有人提出這麼詭異的論證,只為了推出這麼詭異的結論。後來看到標題「Morality and immortality」才曉得作者是想要為永生的可能性辯護,哈哈。


...


我有兩個初步的想法︰

  1. 這裡的「可能」指的是什麼?我猜大概不會是邏輯上的可能,因為這樣一來,這個論證就只證成了死而復活在邏輯上的可能性,然而,大概沒有人會否認復活在邏輯上是可能的。所以,作者想要宣稱的是哪種可能性呢?物理上的可能性嗎?

    不管如何,可以想見的是,可能性越強,結論也會越強,但越難被證成。有空的時候我會嘗試將不同的可能性填入,看看會有什麼結果。

  2. 就算作者證明了死而復活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是很強的可能性,類似「明天下雨是可能的」這種),死而復活和永生(immortality,或者說,不會死的)似乎也有差距。

邏輯上可能/物理上可能

當哲學家說某件事(某個命題)在x上是可能的,他的意思是說,這件事情的發生(這個命題的為真)與x蘊含的那些規則不牴觸(矛盾)。

因此,(以命題為例)當我們說命題p在邏輯上是可能的(logically possible),我們就是在說,給定所有的邏輯規則,無法從p導出矛盾,例如︰

所有的單身漢都是男人。

小丸買了鮮奶。

林肯被甘迺迪暗殺而亡。

小丸因為蘇光光而輕解羅衫。

下面這些命題則是邏輯上不可能的︰

老虎吃了貓而且老虎沒吃貓。

小丸不是小丸。

有些白馬不是馬。

一般人相信,如果一個命題是邏輯上不可能的,那麼這個命題必然為假,因此,邏輯上不可能的命題也被稱為「恆假句」。

邏輯上的可能性在哲學工作裡經常被使用,例如,石頭論證企圖證明的就是全能是邏輯上不可能的性質,而模態論證試圖證明的則是,因為殭屍世界是邏輯上可能的,因此物理論不會為真。哲學家們也會用可能世界來刻劃邏輯上的可能性,一個命題是邏輯上可能的,就代表至少有一個可能世界使這個命題為真。

當我們說命題p在物理上是可能的(physically possible),我們就是在說,給定所有的物理原則,無法從p導出矛盾,例如︰

統一布丁吃了不會死。

我每天來回兩岸,只消花30分鐘。

小丸是改造人,依靠巨翅和重達70磅的胸肌,他能飛。

下面這些命題則是物理上不可能的︰

在同溫下,這塊鐵的質量比棉花小。

小丸在正常大氣壓之下把純水加熱到攝氏200度。

只輸出動能,不輸入能量的永動機存在。

由於物理原則預設了邏輯規則,所以如果一個命題是物理上可能的,這個命題也會是邏輯上可能的,也就是說,物理上的可能性蘊含邏輯上的可能性。然而,因為邏輯上的可能性不蘊含物理上的可能性,例如,雖然永動機的存在是邏輯上可能的,卻不是物理上可能的,所以這兩種可能性不等價。因此,它們在討論中應該被適當區分。

...


Note︰

邏輯上的可能性和物理上的可能性都不是已經被完全定義清楚的概念,其中摻雜非常多複雜的哲學問題,例如說,邏輯上的可能性的基礎在哪裡?當我們考慮一件事情在物理上是否可能,哪些原則是我們應該考慮的?生物學原則算嗎?

10.29.2008

「義正言詞」作為文言文教育的理由

serious justice 有人認為,現在的成年人和學生連「義正辭嚴」都會寫錯,顯示文言文教育還是必要的。

要反駁這樣的主張,似乎前幾天的論證可以稍微修一修直接拿來用︰

對於任何一個詞,我們都可以問︰「這個詞在白話中文的讀寫上夠必要嗎?」

如果這個詞在白話中文的讀寫上不夠必要(早已無人使用,或者非常晦澀),我們就沒必要為了它讀古文(甚至,或者花費資源做任何事情,除非我們自己願意、喜歡)。

如果這個詞在白話中文的讀寫上夠必要,這個詞理當在白話文中常出現,至少不會晦澀到一個人唸了15年的白話文才看過這麼一兩次。如果這個詞在白話文中常出現,那麼我們只需要學白話文就可以學到這個詞了,不需要讀古文。

然而,我覺得這樣的論證在這個問題上不夠周延,因為它偷偷預設了「如果我們可以藉由學習白話文學到x,我們就沒有理由為了學x去念文言文」這樣的前提。然而,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就是說,在某些必要詞彙或者某些必要的語文知識的學習上,文言文會是比白話文更有效率的學習途徑?

至少我想到了一種︰文言文作為許多成語的典故、語法和字義的來源,是學習成語的濃縮營養劑,花費相同的時間和精力,念文言文的人會比念白話文的人更懂得閱讀和運用成語,因此,學習成語是實施文言文必修的好理由。

我覺得這個說法看起來挺有道理的,然而,在回答下列問題之前,這樣的立場還不算是被證成︰

  1. 成語有多重要?那些比較冷僻的成語除了美感和表現說話者的知識和權威之外,有沒有真正對大家實用的地方,值得我們特別挪用一部分教育資源來學它們?(成語可以利用比較少的字數表達比較多的內容這件事算不算益處是有討論空間的,因為字數上的效率和學習上的效率不能兼顧,如果我們想要一個有很多「可以表達複雜主張的四字詞」的語言,我們就必須花費相對多的時間學那些四字詞。一般人所需的平衡點在哪,還挺難說的)
  2. 給定閱讀文言文以及學習閱讀文言文所需的時間和精力,藉由閱讀文言文來學習成語,真的會比閱讀白話文,或者閱讀有適當講解的成語教材或成語典,來得有效率嗎?
  3. 在語文教育中,成語是現代人相較之下夠急迫需要加強的地方嗎?特別是當很多人連基本白話文法都會寫錯的時候。

這三個問題中,只要有一個的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沒有理由因為有人寫錯成語而支持文言文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一個人給予第一個或者第三個問題反面的答案,也不代表他認為成語完全不需要學,有可能(通常)他想說的只是,給定現在的教育狀況,學習白話文以及其它語文知識時可以學到和看懂的那些成語,夠用了。

10.28.2008

我又北上了

airou (雖然曾經講過再也不要去台北)

這幾天留言很多,但不太有時間回覆,因為人不在。不過多虧blogger的預定發文系統,文言文周不至於中斷。

去台北不是因為台哲會,而是參加一個現任哲學生與過去哲學生的座談。教育部希望匯集一些來自學生的,對於哲學教育與哲學推廣的意見。

隨著討論的進行,許多阻礙與難處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一樣的結構︰

  1. S是一個好點子。
  2. S不能被執行,因為缺乏P。
  3. 缺乏P,因為掌握決策權力的人對於哲學以及哲學訓練的功能不了解和不重視。

這裡的S可以是專題討論課程、跨領域師資、高中生哲學營隊。而P則是專題討論課程預設的小班制、聘請培育跨領域師資以及辦理高中生哲學營隊花費的資金。

我假設民主在這裡能發揮一點功用,因而,我期待,當大眾對哲學的了解改變,有直接權力決定哪個計畫可以拿到錢的那些人的考量也會隨之改變。

這就是—除了我對無理主張的厭惡之外—為什麼我還在繼續寫這個鬼玩意。

(對啦!我見到妖西了科科。這大概是這次北上最大的收穫吧!)


...


次大的收穫,則是在地下街買了以前一直跟自己吵著要的山口式可動黑蓋特,其實我比較想要紅的,但實體店都找不到,而我不想網購這種塗裝品質參差的東西。

帶回家的另外一個小東西是Airou玩偶,廚師貓。(我比較想要鎧甲貓,三思後已經到露天下標)

RE︰燕默先烹2

以後回應文的標題都會有「回應」或是「RE︰」,對於當時爭論沒興趣的人可以直接跳過。

燕默先烹反對我在這篇文章裡的說法︰

『當反文言文論者逐漸了解自己在語文學養上的不足時,當他們同時也發現自己的論述邏輯有缺陷時,最終都要退守到”科學驗證”這個最後堡壘。這ㄧ點我可以理解,在”科學方法萬歲” 風行草偃的現代社會,所謂科學驗證,彷彿具有驚人的療效,使得受理性教育訓練出來的我們,急病亂投醫,有什麼病痛就吞ㄧ顆。然而,在許多領域,科學能提供的僅是安眠藥ㄧ般的功能,只能讓妳養體力,而不能根治欠學的病。

是的,欠學,我就收起笑容來,心平氣和又溫柔地這麼對你說了。

請也給我ㄧ個科學數據,告訴我花六年時間學物理,能讓學子們至少拒絕幾%違反物理常識的迷信。』

燕默說,如果一個人相信所有教學的合理性都必須依賴那樣的實證,那麼,如果這個人也同時主張國高中應該教授物理,那麼,他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負起「給我ㄧ個科學數據,告訴我花六年時間學物理,能讓學子們至少拒絕幾%違反物理常識的迷信(或者有幾%機會啟迪對物理的興趣、學到幾%能像馬蓋先那樣救命的知識等等)」的責任。對於這個宣稱我是遲疑的,不過為了討論方便我先假設這是對的,緣由下一段再解釋。

我的確主張國高中應該教授物理,然而,我並不主張所有教學的合理性都必須依賴那樣的實證。而且,我相信這個立場在被燕默反駁的那篇文章裡就談過了︰

『我們不會反對練習打羽毛球有助於磨練羽球技巧,然而,當x不是打羽毛球的時候,除非我們看到任何科學上的佐證,否則不應該因為有人宣稱「基於某原因,學習x有助於羽球技能的進步」而把一部分練習羽毛球的時間拿去學x。』

練習打羽毛球能讓羽球技能進步、學習物理知識能避免自己誤信簡單的謊言,這些因果關係可以很輕易地被推論出來(前面那個是瑣碎的。後面那個,例如說,如果我的信念系統裡有很多可靠的物理知識,那麼,在接收到物理上錯誤的訊息的時候,就會有比較大的機會產生信念之間的衝突,讓我警覺和重新評估)。然而,要主張說一個語言的語文能力,可以藉由對於另外一個語言的學習來達成,而且這種學習的效果會比直接學習原來的語言還好,就必須藉由實證負起舉證責任了。


...


前面說到,我對於燕默的某個宣稱是遲疑的,不過因為那不是討論重點,所以放在這裡補充。

在這個交鋒上,有兩個容易混淆的問題︰

Q1︰一個學科到底在某些面向上對學生有沒有任何益處?

Q2︰一個學科在某個面向上,依學習時間,在某些面向上,它能對學生產生的益處有多少?

顯然,第一個問題是用以決定我們要不要把某個學科排進教育政策,而第二個問題是用以決定,如果要排的話,要給它多少時間。換言之,如果之於某個學科,在我們討論的那些面向上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在這些面向上,我們對這個學科根本不需要問第二個問題,直接排除就好。

當我詢問有沒有科學根據證明說,如果我們撥出一些學習白話文的時間來學習文言文,能讓我們的白話文讀寫說得更好,我問的是第一個問題︰

Q1*︰在原來文章所關切的那個面向上,在學習上以文言文取代一部分的白話文會不會有任何幫助?

而非第二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從來都不是原文討論的點,如果文言文對於白話文沒有上述的幫助,在語文能力這個面向上,文言文會直接被排除。所以,想討論第二個問題,得先把有科學實證背書的,Q1*的正面答案拿來。

因此,就算我在上一段的想法是錯的,物理教學的成效需要實證來佐證,我也不需要回答前面燕默質詢的,到底有幾%的問題,只要證明幫助存在就夠了。


...


如果說「語文學養上的不足」指的是不覺得文言文有價值,那麼這個評價我欣然接受。然而,「論述邏輯有缺陷」對混哲學的來說可是殺頭流血的大事欸。誰能指點一下他說的那些邏輯缺陷在哪?

10.26.2008

文言文和白話語文能力

昨天和前天談過,我不認為文言文的文法和遣詞的學習對白話的閱讀跟寫作是必要的,也不認為文言文作為有助於白話文發展的語言儲藏值得大家花掉國高中六年的時間學它。然而,學習閱讀古文有沒有可能因為某些其它並不那麼直接的原因而對語文能力的發展有幫助?

大概有可能吧,隨便想想都可以找到好幾個看起來很有道理的理由︰

  1. 文言文比較難讀,有助於訓練分析和理解能力。
  2. 文言文的歧義性高,讀文言文可以練習最佳解釋推論(哪種解讀法最能fit in脈絡)。
  3. 文言文精簡,讀文言文有助於培養行文精簡的習慣。
  4. 文言文...(懶得想了,反正只是舉例)
  5. ...

然而,任何以上述理由(以及可能存在於清單中的其它理由)支持文言文作為佔有一定百分比率的國高中必修的人,都必須回答下面這個問題︰

這個理由本身是真的嗎?做些什麼事情能夠達成多大的學習效果,應該是個很嚴肅的教育心理學問題,不能隨便講,更不能讓熱愛古文的學究們憑直覺決定。我們不會反對練習打羽毛球有助於磨練羽球技巧,然而,當x不是打羽毛球的時候,除非我們看到任何科學上的佐證,否則不應該因為有人宣稱「基於某原因,學習x有助於羽球技能的進步」而把一部分練習羽毛球的時間拿去學x。

僅當有人經過可靠的科學方法顯示出,在國高中時期使用佔有一定文言文比率的國文教材,比起使用另外一個文言文比率較低的教材,更有助於學生的白話語文能力養成,我們才能安心地相信說,白話語文能力的養成的確是使用前者作為國高中國文課內容的好理由。否則,任何漂亮的前景和許諾都比不上倒掉洗澡水的嬰兒之性感。

10.25.2008

只為造新詞?

有些人說,我們應該支持文言文作為國高中國文課必修,因為︰雖然我們並不在現在的白話文裡使用那些只在古文中出現的文法和遣詞,然而,文言文作為豐富的語言儲藏,應該被保存,因為我們不能保證以後不會需要用到它們。支持這個論點的人可能會舉出一些例子,例如說,我們常用的「膚淺」和「實用」都是文言文︰

【晉˙范寧˙春秋穀梁傳˙集解序:「釋穀梁傳者雖近十家,皆膚淺末學,不經師匠。」】

【商君書˙農戰:「煩言飾辭,而無實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張公好虛談而無實用,傾險小人也。」】

(via︰燕默先烹

文化是需要傳承的,而且我們不會知道現在沒有用的文化以後會不會忽然被需要,「發明農藥時,還以為傳統耕作不再有價值,但等到環保與健康意識抬頭時,我們還是回頭尋找最古老技術的優異之處」。換句話說,如果大家不念文言文,我們現在就沒有這麼準確、優美和簡潔的「膚淺」和「實用」可以用了。

這個論點的最大問題,就是把自己的興趣過度推廣︰文言文有可能忽然被拿來當作新詞廣泛使用,並不代表所有的新詞都來自於文言文,更不蘊含大家都有興趣花六年時間念文言文,然後看看自己是不是哪天能帶頭發明新用法。(這裡蘊含了一個更離奇的點︰在許多高中畢業生連白話文基本文法都搞不定的時候,居然有人主張他們應該花更多時間念文言文,只為了那些可能被創造出來的新用法)

文言文可能能提供新用法,fine,但是很多其它東西都可以提供新用法,為什麼文言文這麼獨特,值得大家花六年念它?又,語言作為一種可以經由共識被建立和修改的符號系統,為什麼我們會需要擔心哪一天找不到適當的詞和文法用來表達重要的意見或概念?主張保留文言文以備不時之需的人,實在是太杞人憂天、太小看人類的創造力,或者,太歧視其他人的品味了。

雖然我一點也不覺得古文的內容、用詞和文法特別重要,不過我在這裡也不想秉持那種主張文言文完全不值得保存的立場。然而,至少我們可以知道,要保存文言文,那些有興趣的人的腦袋足矣,再不濟,也還有圖書館和網路。現在的農人有傳統農耕技術可以用,是因為那些技術被某些人(或者書籍、網路)保存,而不是因為當初大家決定說,雖然農藥發明了,但為了維護文化,每個年輕人依然必須接受傳統農耕訓練。

文言文交給專家和粉絲就好,讓高中生好好念白話,以後能說出、寫出好白話,這樣比較實際。


...


擁護文言文的人可能會退一步說,好吧,雖然保留文言文以備語言發展不時之需這件事作為每個人都花六年時間念古文的理由實在是太薄弱,但是學習閱讀古文也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對語文能力的發展有幫助。這個點或許值得討論,不過,明天再說。

說完了,詳見

10.24.2008

文言文法和遣詞在白話文讀寫中的必要性作為文言文教育的理由

有些人認為,國高中生應該必修文言文,因為,要能將白話文表達得準確、優美和簡潔,某些屬於文言文的文法和遣詞是必須被使用的。

這個論點有很明顯的錯誤︰如果某組文法或遣詞對於白話文在表達上的的準確、優美和簡潔是必要的,那麼這組文法或遣詞一定會在那些準確、優美和簡潔的白話文裡出現,甚至被通用在白話的正式文件和書籍報紙雜誌上(如果它們真的夠必要的話)。而如果這組文法和遣詞已經在白話文裡廣泛出現了(不廣泛,表示它不夠必要),我們不需要念文言文也能學到它們。我想,這個論點如果不是只是單純地犯下思慮不周的錯誤,至少也沒給出足夠的補充和說明。

擁護文言文的人可能會退一步說,好吧,雖然現在的白話文所需的文法和遣詞都可以藉由閱讀和撰寫白話文而習得,但是,那些在現況下不被使用的文言文的文法和遣詞,也可能有益於未來的白話文發展,所以,我們依然有必要讓國高中生學習那些東西。我不覺得這是一個有道理的點,不過,明天再處理。


...


Update︰處理完了,詳見

回應燕默先烹

燕默先烹回應了我的文言文適合發展哲學嗎一文。然而,我覺得他似乎沒有提出任何有道理的主張,以下依照燕默區分的五個論點快速地說明一下。(對於這個爭論沒興趣的人就不用往下讀了)


1.

不妨,我們先簡單敘述白馬非馬在講什麼。簡單說(簡單說就好了),白馬當然不是馬,因為白歸白,馬歸馬,白馬歸白馬,而馬~還是歸馬,所以”白馬”非”馬”。

你注意到了嗎?”歸”這個字,多麼好用。』

所有意義模糊的字都很好用。
舉例來說,如果「啾」能代表「所有...都」、「歧義的」、「字」、「很好用」這些意思,我用「啾,啾啾啾」就能把上面這句話說完了。


2.

回應我以先秦文人因為文言文歧義而無法解決白馬非馬來論證文言文在發展哲學上不如白話文的論點,燕默認為︰

前秦的文言文歸前秦,漢魏的文言文歸漢魏,兩晉南北朝的文言文歸兩晉南北朝。所以文言文非文言文。將文言文當成同樣ㄧ種邏輯元素,當然可以在許多領域裡證明文言文敘述比現代白話文要不足。就如同我在【文言文與游錫堃是國寶…..冏】強調的,語文是不斷演化的,因實際需求而衍生新字新義,或舊字新義,在各種文化裡都是司空見慣的事。假設五四白話文運動不存在,為了因應全新的西方文化,現代文言文肯定與前清的文言文大有不同。所以也根本不存在”白話文在發展哲學上肯定優於文言文”這個命題。』

這段話可能蘊含兩個論點︰

  1. 因為每個朝代的文言文都不一樣,所以即使白馬非馬能在這個議題中使上力,它頂多也只能證明先秦的文言文的缺點,而這個缺點不能推廣到其它朝代。
  2. 就算民國之前所有朝代的文言文事實上在推廣哲學上都不如白話文,我們還是不能宣稱「文言文在發展哲學上不如白話文」,因為如果五四運動不存在,為了因應與西方文化的接觸,能夠處理哲學的文言文會被發展出來,所以文言文是有可能在發展哲學上不弱於白話文的。

我對1的回應︰

如果我們承認,至少在先秦的時候,人們因為文言文的緣故而無法解決白馬非馬論,那麼除非後來的人因為文言文的演進而發展出了解決辦法,否則我們依然可以懷疑這樣的落後和文言文有關係。也就是說,因為白馬非馬所顯示出的那些缺點,是所有無法解決該詭論的朝代的人所使用的語言的共同缺點。(坦白說,就算用的語言實在是爛透,我也很難想像有人會為那種簡單的詭論感到困惑,所以,如果有人知道這個詭論事實上早已在某個朝代—甚至先秦—被解決了,請務必讓我知道)

我對2的回應︰

對啦,如果當初佛光大學有設醫學系,佛光大學就有醫學系了,所以我們不能說佛光大學沒有醫學系。

我們教給國高中生的文言文到底是「五四運動確實有發生」的世界的這套文言文,還是「如果五四運動沒發生的話」會被造出來的那套文言文啊?以「如果五四運動確實有發生,那麼我們會擁有適合發展哲學的文言文」為理由而相信現在國高中生學的那套東西適合發展哲學的人,可以去報考佛光大學醫學系試試。


3.

燕默對於烏龜悖論的分析︰

那麼,烏龜悖論我也簡單說ㄧ下(簡單說就行了): 因為”阿基里斯比較快”這個前提是”虛前提”,所以才形成悖論。1. 如果阿基米得兩個腳踝都廢掉了,而烏龜是大海龜,跑道設在沙灘上。2. 或他們在水裡比賽。3. 或他們在太空賽跑。以上三個前提說清楚,就不會違反常識了。在我的理解,這是”實相”與”虛相”的延伸命題。誰說你見到的命題是”全真”(實相)呢?在烏龜悖論裡,你見到的是虛相(阿基里斯比較快),所以在常識(實相)的推論裡鬼打牆了』

這段話的錯誤很明顯,我想,會拜訪這裡的人應該都看得出來...

然後,這個論點的其它部份(佛家,blahblah)我看不懂。


4.

...所以用西哲發展某種哲思較早,而論證中國人(包含其他所有種族)比較蠢,站不住腳,會有人提出我都覺得驚訝。』

我也很驚訝你能在我的文章裡看到連我自己都沒發現的論點。

說中國人笨,是因為中國人連白馬非馬詭論都沒辦法解決,跟時間先後無關。(我想重複一下我的困惑和徵求︰就算用的語言實在是爛透,我也很難想像有人會受困於那種簡單的詭論,所以,如果有人知道這個詭論事實上早已在某個朝代—甚至先秦—被解決了,請務必讓我知道)


5.

討論哲學,邏輯與文字本身的敘述力,是很好的。可惜的是,反對中國古典者的修辭,總是不忘參雜”價值”與”國族”這些模糊焦點的雜質,使得ㄧ切反對論述都質變成腥臭。』

Well...


...


Update︰

燕默在原文下方對這篇文章做了回應,並且指出我對他的第二個論點的理解不是正確的,因此,我想,我在2裡的兩個分析可能都不是對的。

10.23.2008

統計學作業後記

sta homework 統計真的是一件又無聊又麻煩的事情。

我給這一題的答案之一︰將選區以人數排序,最多人的編碼為000,最少人的編碼為439。當兩個選區人數一樣多,有比較多檳榔攤的那個選區排在前面,如果檳榔攤都一樣多,再比該選區本月份受理偷竊案的數量、該選區所有里長的身高總和以及該選區年度冥紙消耗量(公斤)。


...


順便向關心我的朋友們報告一下近況︰

最近的食物︰排骨飯、林鳳營低脂鮮奶、光泉低脂/全脂鮮奶、花生醬、旺旺大仙貝酥、孔雀餅乾、宜蘭肉干、茶葉蛋、吐司、滷味、佐久間糖、梨、烤雞腿蛋包飯、柚子、愛之味鮪魚片、Abs、Abs香草、麒麟一番、kiki研究室出現的白酒和紅酒、萊姆汁、香蕉。

最近的娛樂︰光速蒙面俠(漫畫)、燕尾蝶、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衝破寧靜號、瓦力、六人行、維基大典、超時空要塞macross、銀魂(動畫)、爵士春秋、守護者列傳、Hellboy II。

最近想買的東西︰生活工場的鐵湯匙、Timberland、100塊的棉質海灘褲(磨破第四件了)、相機的防手抖小腳架、鬼洗、雨傘刀、山口式可動黑蓋特。

最近被指責︰說話太機車、搞錯文言文的任務、沒有學術關懷、不懂佛洛伊德。


...


Q︰我靠,你是不是這一整個星期都要談文言文啊?

A︰對,我這一整個星期都要談文言文。不喜歡的人先聽陳昇和伍佰來打發時間。

文言文適合發展哲學嗎

有人說,不精確的文言文不適合用來發展科學,但對比較抽象的文學藝術和哲學有幫助,例如說,用文言文表達的時候,白馬非馬活生生就像個你想破腦袋也無法解決的悖論,然而,一旦用比較精確的白話文或英文甚至集合論語言表達,論證的不有效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我覺得這很明顯不是「因為文字的不精確以致於哲學容易發展」,而是「因為文字的不精確導致人們可以被單純又無聊的把戲愚弄很久」。公孫龍在西元前兩百年寫了一個犯了簡單邏輯錯誤的論證,中國人想了很久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不是問題難,而是人蠢啊。

pyridine說他好羨慕希臘人,有那麼有意思的祖先。我本來不覺得這個點令人在意,不過後來我發現,比起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人,希臘人真的是滿有一套的。光談詭論,公孫龍出生前一百年,Zeno就想到了烏龜悖論這個必須精細區分推論步驟的無限和時間的無限,或者放棄直觀上很可靠的的某些時空假設,才能解決的問題。而比Zeno早一百年的Epimenides則寫下了至今尚未有公認解決辦法的說謊者悖論

悖論的價值之一,在於它代表了邏輯或概念系統的不一致,而在處理這些不一致的過程中,我們會發展出許多有用的邏輯和概念分析的方法,並且對於自己的思考架構更了解。烏龜悖論促使希臘人組織出某些數學概念,說謊者悖論逼迫邏輯學家發展各種奇奇怪怪的系統,甚至讓塔斯基造出模型論,從此使得我們有辦法談論述詞邏輯系統的健全性和完備性。而白馬非馬論只顯示了古時候的中國人有多笨(或者,或許,文言文使得古時候的中國人變得有多笨?),連這麼露骨的歧義錯誤都沒辦法發現,更不用說進一步討論真正困難、複雜、有價值的邏輯或概念問題。


...


Update︰

對於燕默先烹對這篇文章的回應,我回應在回應燕默先烹

08.10.29︰

ehx在另一篇文章的回應區提到,其實白馬非馬詭論早在墨子時代就已經被人想出辦法解決了。如果他們的解決辦法是有效的,那麼我的「因為中國人無法解決白馬非馬論,所以文言文不適合發展哲學」這個論證就不會對。

10.22.2008

文言文的經濟性

主張我們應該學習文言文的人說,文言文多麼經濟,白話文要用四五百字才能表達的事情,我們一百個字就說完了。

這個說法完全沒有道理。第一個理由非常明顯︰給定國文教學時數,即使把文言文比率拉高到100%,學生也學不到把文言文像白話文一般地閱讀和書寫的能力,因此這個論點無法用來支持國高中的文言文教育。

第二個理由︰就算我們只要用五分之一的篇幅就能藉文言文把一件事情表達清楚,我們只需要五分之一的時間就能寫完那篇文言文嗎?還是我們會花費比撰寫字數比它多五倍的白話文更長的時間在字句上斟酌,受困於自己不熟悉的文法和用語?又,我們只需要五分之一的時間就能讀完那篇文言文嗎?還是我們必須花費比閱讀字數比它多五倍的白話文更長的時間在字句上推敲,比較各種因為文言文特有的歧義而出現的解釋到底是哪個比較可能?

(我知道這些困境都可能經由恰當的文言文訓練來化解,只不過,秉持這種立場來為文言文教學辯護的人必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閱讀撰寫白話文的速度還不夠快嗎?就算我們能找夠多夠格的師資,有什麼理由值得我們在文言文上花掉比現況下的國文教育更多的時間(多好幾倍,我敢說)只為了寫得快一點和讀得快一點?)

如果負載同樣資訊量的文言文在撰寫和閱讀上都沒有比白話文便利,那麼單純因為字數少而產生的經濟性就一點意義也沒有。現在我們有很好的紙本和數位儲藏技術,足以容納比白話文章廢話很多倍的文本,除非出於自願,沒理由委屈自己用一個字數上經濟而使用上沒效率的語言。

文言文和演化論

既然文言文和演化論是這幾天的主題,我就來貼一個和文言文和演化論都有關的笑話︰

天演

(感謝蟲男學長奔放提供,via 維基大典


...


Updated︰

這篇文章發佈之後,我的朋友們不約而同地指責我說(真的,他們連用詞都差不多,嚇死我了),不應該以這樣的態度揶揄努力引進西學的嚴復先生。

所以,我想我得說明一下︰我在貼這張圖的時候,完全沒想到要吐槽嚴復,只是單純地覺得,天啊,這些編網路百科的人在幹嘛啊?一群人到底要多自大或者多愚蠢,才會放著網路上書架上到處找得到的科普資訊不看,而在撰寫「天演(演化)」條目的時候竟然參考的是幾十年前嚴復寫的東西?

10.21.2008

何不造新詞?

主張我們應該學習文言文的人說,有時候我們會遇見白話文難以準確、優美、簡潔地表達的概念,這時候,如果我們具備文言文的基礎(文法、措辭),在表達上就比較可能突破難關。

我想到一組有趣的反駁︰

為什麼當既有的白話詞彙和慣用語法在某個概念的表達上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一定得從古人說過的話、寫過的字裡去找出路?為什麼我們不能就地造一個新用法來表達它勒?

對方可能會這樣回應是︰嗯,符號要怎麼用你當然可以隨便定義,但是語言是互動的,而就算你的新定義可以恰當地fit in 既有的語言系統而不造成歧義、混淆等麻煩,那些你賴以互動的別人也不一定甩你的新定義。反過來說,如果你的新定義其實是新瓶裝舊酒,有古文和典故背書,就會比較容易被接受。

這個回應恰好反映了一種對語言的創造和表達造成阻礙的意識形態︰
其它條件相等的情況下,如果你的詞兒不是從書袋裡揀來的,我就會比較不想接受啦!
擁護文言文的人常以支持語言的活化和發展為口號,然而,在某些case裡,對於文言文的熱情往往會使人幹出一些完全背道而馳的事情。

10.20.2008

生物學哲學與經濟學哲學國際會議暨工作坊

pbpe 11月21日到23日,在中正大學。

屆時將有三位國外學者C. Kenneth Waters、Mary S. Morgan、Alexander Rosenberg受邀參與工作坊。

詳情見這裡,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10.19.2008

演化停止

前一陣子的新聞︰遺傳學家Steve Jones宣稱人類的演化已經停止,未來的人類和現代人在基因上不會有多少差別。

有不少相關部落格發文反駁Jones,例如Practical EthicsPharyngulaGene Expression。拖了這麼久才討論這個主題,就是因為我想整理他們的summary放上來,雖然這個決心後來只證明了我的懶惰。

我想,就Jones發表在times上的主張,其他人的反駁大致上都是有效的。不過這樣一來Jones就顯得很蠢,因為根據這些文章,他的錯誤幾乎都是奠基在對於某些事實的忽視以及邏輯謬誤上。我不知道Jones對這些攻擊有沒有回應,或許對這些攻擊的反駁他都考慮到了,只是沒有發表。

我自己的看法是,事實上就算Jones提不出理據,大概也沒有多少具有基本演化知識的人會認真地期待人類可以藉由自然演化enter the next stage。一方面,累積變異到在實際上有顯著性,需要多長的時間啊,我猜我自己和亞里斯多德的基因差異,大概也不會比我和現在的希臘總統Karolos Papoulias之間的差異多多少。另一方面,跟科技和文化在人類身上動的手腳比起來,基因提供的差異根本不算什麼,如果說西元3000年的人(如果有的話)和現代人有什麼顯著的差別,這些差別也會奠基於他們的信念系統、價值觀和技能,而非基因組。我們跟亞里斯多德在基因上相差無幾,但是我們能瞬間將訊息傳達到地球另一端,還知道如何優雅地解決芝諾悖論。換言之,形塑未來人類面貌的主要力量將不會是gene,而是meme。

10.18.2008

時間的循環

time cycle 科學領域的通識課程討論到時間。有一些人對時間是怎麼一回事很好奇,他們想要回答的問題從最模糊的「時間是什麼?」到其實也沒比較清楚的「時間有起點嗎?」、「時間會結束嗎?」都有。由於時間的起點(或者「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沒有時間,碰,有時間了!」)實在是太難以想像,有些人主張說時間是無限的,或者循環的,像繞圈圈那樣。

有趣的是,主張時間是循環的的那些人通常也會主張說歷史是循環的。他們之中有些人相信歷史是逐字逐句地循環,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會在一段時間之後再發生一次,而前因後果依然完全相同。另外一些人則相信歷史的粗略規律是循環的,即雖然細節可能不同,但是每次循環的結構都會類似,例如「發展、茁壯、爭鬥、滅亡、發展、茁壯、...」。

我覺得這真的是非常模糊又奇怪的主張和討論。就後者而言,歷史的粗略規律和時間的循環有什麼關係?就前者而言,為什麼時間非得帶著那些特定的事情一起走不可?為什麼時間不能像上帝房間的那個九億年一漏的沙漏,過九億年之後上帝把它反轉而世界絲毫不受影響?

有人說,因為時間只能使用物質的變化來測量,所以時間的流動(if any)只能用事情的接續發生來定義,因此一旦時間循環,那些發生過的事情也會重來。我認為這正好說明了這個討論的無聊︰根本沒有人知道時間到底是什麼,更罔論時間的「循環」,所以只好敷衍說,如果時間循環了,那麼,所有發生過的事情統統都會再發生。

10.16.2008

一篇關於性別政治正確笑話的性別政治不正確文章

我最近聽到一則笑話︰

少婦把老公的遊艇開到湖中央,撐起洋傘,悠閒地看書喝果汁。

湖濱警察來了︰「小姐,這裡禁止垂釣,你被罰款三千元」

少婦︰「什麼跟什麼,我又沒有垂釣」

警察︰「你有作案工具」(手指著船艙裡的釣魚裝備)

少婦︰「那我要告你強暴」

警察︰「什麼?」

少婦︰「因為你有作案工具」

身為具有問題意識和文化敏銳度的性別研究者,我立刻就發現了其中蘊含的扭曲的性別刻板印象。這樣的笑話還能夠繼續流傳,代表在現代社會中,性別尊嚴依然是遭到踐踏的。

身為具有行動力和道德勇氣的性別運動者,我建議,該笑話應該被這個版本取代︰

少婦把老公的遊艇開到湖中央,撐起洋傘,悠閒地看書喝果汁。

湖濱警察來了︰「小姐,這裡禁止垂釣,你被罰款三千元」

少婦︰「什麼跟什麼,我又沒有垂釣」

警察︰「你有作案工具」(手指著船艙裡的釣魚裝備)

少婦︰「那我要告你強暴」

警察︰「什麼?」

少婦︰「因為你有作案工具」

警察︰「......」

警察︰「那我也要告你強暴」

10.15.2008

演化作為對於歷史的描述vs.演化作為生物學律則

SNC117542 有人主張說,因為,不像「一大氣壓之下純水會在攝氏100度沸騰」這類的假說,演化論沒辦法藉由設定前件觀察後件有沒有出現的方式來驗證,在實際的世界也觀察不到其運作,所以在科學上,我們沒有理由青睞「物種的多樣性是演化而來的」勝過神創論。

我相信這個想法是沒道理的。它混淆了作為對歷史過程的描述的演化和作為生物學律則的演化這兩種不同的宣稱。

演化作為對於歷史的描述,它主張

P1.
目前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是藉由遺傳變異和天擇成型的。

演化作為生物學律則,它(可能)主張

P2.
如果一群具有x性質(遺傳變異、個體差異、...)的東西存在在資源有限的環境,這些東西的子嗣會演化。

或者甚至更強的

P3.
生物會演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P1和P2(以及P3)之間,並沒有蘊含關係。P1的為真並不保證P2或P3為真,因為即使地球上的生物展現了演化,也不蘊含說,所有擁有這些性質的生物(甚至所有的生物,in the case of P3)都會這樣。而P3或P2的為真也都不保證P1的為真,因為就算所有的生物都會演化,地球生物的多樣性也不見得都是來自於演化,而P3蘊含P2。)

生物學家(以及那些相信演化論的人)對於P1的證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來自於最佳解釋推論(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如果在諸多考慮之下,x的發生是y的發生的最佳解釋,那麼x就是y的原因)而這種推論並不預設P2或P3的被證成(雖然在P2或P3被證成的情況之下,P1的解釋力量或許會增加),因此,演化論作為生物學律則,和演化作為對於地球歷史的描述之間,並沒有可供反駁者利用的「如果這個沒證成,另外一個也沒證成」的關係。

10.14.2008

LaTeX與文章的構思

幾天前跟kiki聊天,他相當推薦latex這款我僅在pyridine上見過的文書處理軟體。

kiki說,latex除了有做出來的版面很漂亮以及因為可以使用.txt編輯所以沒有不同作業系統之間轉檔的麻煩的優點,更重要的是,latex不是所見即所得介面,在大量的原始碼間,之前寫過的段落內容變得難以回顧,這使得使用者被強迫將文章的架構做出來印在腦子裡之後才開始撰寫,而非一邊寫一邊想一邊回頭看。

我自己剛好就是那種安逸於所見即所得介面,習慣一邊寫一邊想一邊回頭看的人,因此,這種作法的壞處我當然很了解︰寫文章容易離題、架構不清楚、寫完之後又修修補補的機率變高,更重要的是,沒有機會訓練自己進行不倚賴書寫工具的構思,以及一邊構思一邊把架構記起來,爾後(至少在一小段時間之內,例如說,研討會結束之前)要用的時候隨時可以對任何部份進行直接讀取,而不需翻閱筆記或草稿。

這樣的好處恐怕是latex以及其它讓初學者覺得很害怕的軟體的設計者始料未及的,然而,我想,就算自己因為使用門檻比較高而不使用latex,也該找機會進行那些在word以及windows live writer之下沒辦法做的訓練。


...


一組不相干的問題︰

  1. 有人看得出被標在隨想日常之下的那兩堆文章有什麼差別嗎?

  2. 其實,就算它們沒有差別,我還是會區分它們。為什麼?

10.13.2008

小倩的一天之統計學

statistics today

不知道老師知不知道自己講的東西跟馬克思有點像...

然後,嗯,我不希望這張圖出現在任何本校學生匯集的網路平台上。

下面這張也一樣。

10.11.2008

對啦對啦我從台北回來了

Motor  這篇算是遲了快一星期的北上流水帳︰

  • 行程一覽︰坐日統北上→大熊家過夜→甄試說明會場佈→台大地中海午餐→甄試說明會→小鯰老姜晚餐→大熊家過夜→等大熊起床等到晚餐時間,和小鯰買麵包和魚丸湯吃→小鯰家過夜→信義區逛街→小鯰家看電視休息→搭車回嘉義。
  • 去程日統車上難得地放了好看的電影,《豪門保母日記》和《彩虹老人院》。
  • 台大小巨蛋地中海餐廳的雞肉好硬又好乾。
  • 我本來打算要用相機好好紀錄這次行程順便磨練攝影技巧,不過下了車就忘得一乾二淨,除了大熊小鯰的歡樂聊天照之外,只剩下上面那張(別傻了,我當然不是騎那玩意去台北的)。
  • 謝謝大熊小鯰伏特加和巧克力蛋糕的款待。
  • 每次去台北都覺得好累喔,我再也不去台北了。

10.09.2008

否決理論的資格

不需要每個人都親自吃一口蜘蛛,才知道蜘蛛不好吃。那麼,為什麼要每個人都學一遍紫微斗數、修一門精神分析、剁一截手指頭,才能合理地宣稱說自己知道紫微斗數和精神分析沒有根據而且剁手指頭很痛?

一個比較不智障的做法應該是,如果Q可以從P推論出來,而且如果我知道P有好理由支持,那麼我就能知道Q有好理由支持。如果我知道小丸是單身漢,我不需要脫小丸的褲子也能知道他是男人。

如果一個理論賴以為生的前提蘊含夠糟的結果,例如說,蘊含了不為真的語句,或者使得這個理論的所有輔助假設統統都ad hoc,那麼這個理論大概很難有道理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有夠好的理由在被那些糟糕的結果影響重大的面向上否決理論*1,並且不去理會「你認為我是錯的/不適格的/無用處的,那是因為你對我的了解太貧乏了」這類的喊冤。


...

Note︰

  1. 例如說,如果該前提蘊含錯誤的語句,那麼該理論為假;如果該前提使得理論能夠使用的輔助假設全部都ad hoc,那麼該理論無法被實驗證成。

10.08.2008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you think what you think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朱里安.巴吉尼、傑瑞米.史坦葛倫/麥田/2007

這本書是很有意思的哲學體檢,作者們設計了一連串的題目,測驗讀者的信念一致性、邏輯敏銳度、關於道德義務的立場、身心問題的形上學立場等狀態。題目都不晦澀,你不需要為了看懂它們而去修哲學概論。這些問題是兩位作者在哲學家雜誌上的作品,並且曾經接受www.philosophersnet.com會員的公開測試,基本上有一定的嚴謹度,而那些所有的問卷都會遇到的詮釋上的麻煩大概也都能經由題目後面的大篇幅討論獲得補救。

哲學在推廣上遇到的麻煩之一就是「我幹嘛念哲學?」。人活得好好的幹嘛要念哲學?幹嘛不把時間省下來看搞笑漫畫日和或者婊佛洛伊德?大部分的哲學書會在序裡或是第一章不可避免地遇上這個問題,並且尷尬地用一些莊嚴但難懂的字帶過去。然而,同樣的問題在這本書上以不同的方式被解決得非常漂亮。作者壓根不提我們幹嘛念哲學、想哲學,反正,等你做完第一大題之後,立刻就知道哲學活動有多重要︰哲學思考釐清信念的矛盾、讓一個人能擁有起碼不跟自己衝突的立場。搞笑漫畫日和沒辦法告訴你我們該如何讓自己的立場一致*1,而如果你的主張自相矛盾,在搞垮佛洛伊德之前就會先自爆了。


...

推薦給

  1. 渴望第一次親密接觸,又擔心艱澀難懂的論述會讓自己受傷的哲學門外漢
  2. 念到爛了想換點新姿勢的哲學研究生


...

Note︰

  1. 唔,搞笑漫畫日和依然教給了我們一些有用的東西,例如不要因為證據顯示明天是世界末日就自暴自棄。

10.05.2008

精神分析的基本失敗︰always ad hoc

要知道精神分析不科學,我們不用讀遍所有的精神分析著作和臨床案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曉得下面這兩個事實︰

  1. 精神分析宣稱,了解潛意識的運作,有助於對大部分的精神異常提供解釋和找尋治療方法,而潛意識的運作沒辦法被直接觀察,只能依靠聯想法、解夢、言語治療等精神分析方法來推測和分析。
  2. 聯想法、解夢、言語治療等方法倚賴各種精神分析理論支持。如果作為聯想法、解夢、言語治療這些方法的基礎的那些精神分析理論不可靠,精神分析師對於個案的潛意識運作所作的觀察結果也不會可靠。

這兩件事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因為似乎我們對其它的科學主張也可以做出類似的分析︰

  1. 科學家宣稱,我們可以藉由觀察從遠處駛來的船的桅桿是否比船身先出現在海平面上來推斷地球是不是圓的。
  2. 對於從遠處駛來的船的桅桿是否比船身先出現在海平面上的觀察,依賴光學(光直線前進)、幾何(圓與切線的關係)等科學理論。 如果這些科學理論不可靠,科學家對桅杆做的觀察和推論結果也不會可靠。

然而一旦我們仔細檢查,就會知道這兩邊完全不同。

當我們質疑桅桿觀察法的可靠性,我們會檢查作為這個觀察法的前提的那些科學理論,我們用各種儀器檢查光線的軌跡、我們用數學證明幾何公式,這些檢查是獨立的,它們本身的進行和證成不需要倚賴桅桿觀察法,他們跟桅杆觀察法毫無關係。

當我們質疑某個個案的潛意識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我們必須檢查作為聯想法、解夢、言語治療這些精神分析方法的基礎的那些精神分析理論。然而,精神分析師是否能提供精神分析方法之外的任何方法來檢查這些理論的可靠性?不能,因為這些理論描述的是我們的潛意識(if any)的運作,而潛意識的運作只能依靠奠基在精神分析理論之上的那些精神分析方法來觀察。

當我們控訴精神分析做出自圓其說(ad hoc)的輔助假設(例如,為什麼預測要出現的症狀沒有出現?因為潛意識壓抑得太厲害)時,常遇到的辯護是,那又怎樣,這種事科學家也常幹(例如說,哥白尼)。我得說,這類辯護者沒把狀況給搞清楚︰精神分析師偶爾會做出ad hoc的解釋並不是我們反對精神分析踏入科學大門的理由,我們之所以不認為精神分析研究是科學,是因為,根據前面,當精神分析理論遇到反例時,它能做出的解釋全部都是ad hoc的。不同於科學理論,依據現況,我們沒有任何精神分析之外的方法可以用來辨別精神分析的輔助假設的可靠性。因而,精神分析理論缺少作為科學理論的基本條件︰可證成性(或者說,可否證性)。


...


Note︰

  1. 我們當然可以用Hanson那套觀察背負理論的說法來主張說,不只是精神分析,所有的科學理論事實上都難免ad hoc。然而︰

    1. 桅杆觀察法所背負的那些理論(光直線前進、幾何學)都是生活必備的常識,只有最極端的懷疑論者才會質疑它們。

    2. 成為這樣的懷疑論者的代價,就是背負「不只是精神分析,所有的科學理論都不比紫微斗數更正確」這類沒人會相信的主張。

  2. 我一點也不否認腦神經科學的進展有可能為精神分析帶來能夠被獨立證成的理論基礎,然而,就算這件事被幹成了,也沒有人能否認自1890年代至今精神分析學者在完全ad hoc的情況下混水摸魚了一百多年的事實。 (以及做文學、藝術、文化研究、社會評論的人不知道這是黑心書袋還給他卯起來掉的事實)

10.04.2008

《你管柏拉圖怎麼想》

你管柏拉圖怎麼想—哲學思考自己來/史瓦茲、史威普/究竟/2005

這本書分配給每個獲選的哲學家兩個小節,第一小節介紹生平思想,第二小節選定一個和該哲學家想法有關的哲學問題進行討論。總地來說,在哲學主張的闡述上,廢話很多,內容密度不高,對於哲學家的軼事有興趣的人倒是可以從生平介紹那部份獲得一點樂趣。而通常第二小節的討論也不會搔到癢處,偶爾甚至連要討論的問題本身都沒交代清楚就草草結束,例如蘇格拉底的「真理在哪裡?」(p.73)、孔子(沒錯,他介紹孔子)的「怎樣才算公平」(p.104)。

推薦給對哲學家小時候幹了什麼有趣的事情有興趣的人。

10.03.2008

雷修斯的船︰跨時間等同

ship

雷修斯的船(the ship of Theseus)是談跨時間等同問題(the problem of identity through time)的老梗例子︰

為了保持航行的品質和安全,雷修斯的船自出廠後每個月都會整修,換掉雖仍堪用但已老舊的零件。五年過去,老師傅檢查維修清單,發現船上的每一個零件都換過了。換句話說,這時候的船身上已經找不到任何一個剛出廠時所擁有的零件了。

問題︰五年後的雷修斯號和剛出廠的雷修斯號,是同一艘船嗎?

船公司進行展覽,希望能把雷修斯號放在倉庫顯示氣派。因為沒有任何交通工具能陸運這麼大的一艘船,師父決定把它分解,將零件一批一批地運送到倉庫再依照原來的樣子組裝起來。

問題︰重新組裝起來的雷修斯號,和分解之前的雷修斯號是同一艘船嗎?

對於上面兩個問題,我想每個人大概都有很強的直覺給出正面的答案。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我們可能依舊沒有理論來說明物體何以能夠在經過持續替換和分解重組之後繼續保有同一性,但起碼我們的直覺都和諧一致,沒有構成矛盾。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看看下面這個狀況︰

惜物的老師傅把雷修斯號每次維修換下的舊零件都堆到倉庫,五年之後他發現倉庫裡的舊零件已經累積得足夠組合成一艘船,就決定把晚上看多啦A夢的時間省下來玩拼拼看。幾個月後,一艘舊的雷修斯號出現了,所有零件的組合和排列都跟剛出廠時一模一樣。

問題︰這艘雷修斯號跟正要趕回來維修的雷修斯號是同一艘船嗎?如果是的話,何以同一艘船可以同時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如果不是的話,哪一艘雷修斯號才是最初出廠的那一艘雷修斯號?由舊零件重新拼成的這一艘,還是海上的那一艘?

一個插曲或許能夠比較有效的汲取你的直覺︰

當年雷修斯出廠時,熱血的船長剛輔大助熱血地大喊︰「太酷了!我要跟這艘船共存亡!」。五年過去了,剛輔大助輪休在家閒閒沒事,就幫忙老師傅把用舊零件拼成的雷修斯運到碼頭,讓工人弄下水(「會浮會浮欸!太酷了!」)。沒想到這時由副船長帶出海的那艘雷修斯剛好進港,兩艘船相撞碰一聲都沉了。

問題︰當剛輔大助淚流滿面準備切腹時老師傅插了嘴︰「你是為了那艘我重新拼成的船那樣幹,還是為了那艘剛回來的船那樣幹呀?」


...


隨便亂說︰剛輔大助根本不用切腹。船被別人帶出去結果沉了,干我屁事啊。


...


圖片素材取自這裡

10.02.2008

我親愛的小黃

SNC1165713

我想我親愛的小黃快要離開我了,它身上出現了裂痕,並開始在潮濕的地面上打滑。

有人知道哪裡可以買到這種拖鞋嗎?一體成形,非常輕且耐用。

10.01.2008

《科學哲學與創造力》︰想學科學哲學千萬不要看

科學哲學與創造力/黃光國/立緒/2002

這本論文集的前三分之一是黃光國和別人打筆戰的回文,中間三分之一是社會評論,最後三分之一是充斥科學哲學語言的社會評論。黃光國對科學哲學的理解比起王世宗對正義的理解實在是好得太多,然而,或許因為欠缺哲學的基礎訓練和寫作經驗,他的論述草率不嚴謹且不具說明性*1,不是好的介紹書。

推薦給對黃光國談的那些科學哲學具備充分理解,且可以忍受每頁平均掉下4個不必要的書袋還特地「」起來的人。


...


Note︰

  1. 舉兩個例子︰

    • 244頁,不知道從哪裡摘錄來的表格中宣稱說,分析命題為真的定義是命題與命題之間的一貫性、無矛盾性。

    • 258頁︰『然而,邏輯實證論者所說的「我」,卻是一種「哲學的自我」,或「形而上學的主體」,既不是「心理學上的自我」,也不是「能思維、能表象的主體」。換言之,在整個科學活動中,研究者的主體將「濃縮成不往外擴張的一點」,甚至是可以完全消蝕不見的』(「」裡的詞到底指什麼,在其它地方也沒有任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