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15

在一個生科老師的臉書「被自殺」之後

顏聖紘是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的老師,過去曾經和我們合作舉辦講座,有部落格「大大養成所」「奇獸飼育學」。今天早上傳出他的臉書帳號被臉書關掉了。坦白說這讓我感到害怕,因為在現在失去臉書,幾乎等於和大半朋友切斷聯繫(你最近在臉書上聯絡的那些人,你有他們的手機或email嗎?),也無法參與許多重要的公共討論。然而,臉書一向不吝於為了自己的規則(例如實名制)將帳戶停權。

顏老師的臉書帳號使用他護照上的名字,不太可能是基於跟真實姓名相關的理由被停權。我估計是因為他罵保守人士罵得太難聽,讓反對他的人有機會基於臉書服務條款當中的某幾項檢舉。例如「3.安全性」當中的

3-6. 您不會霸凌、恐嚇或騷擾任何用戶。

3-7. 您不會發表以下內容:鼓吹仇恨、威脅、色情、煽動暴力或帶有裸露或血腥暴力傾向的內容。

臉書是如何判定「仇恨」或「霸凌」?我不確定,但是既然守護幸福家庭行動聯盟​的粉絲頁運作順暢,我相信相關判準並不全然來自理性公平的辯論。

公平的機制導致不公平的後果

面對1.3億使用者,臉書不太可能主動檢查使用者生產的內容,頂多也只能優先處理那些被檢舉很多次的使用者。

這種做法看起來很公平,每個人面對一樣的規則:如果你被檢舉超過N次,我們就找人調查你。*1 然而這個規則的結果就是人可以藉由動員來導致不公平的後果,我相信台灣鯛民的前一個粉絲頁也是這樣被弄掉的,而性解放の學姊則似乎岌岌可危。

沒道理採用全區封鎖

我可以理解臉書想要更多使用者更高的黏著,然而我不能理解臉書為什麼要用全區封鎖(讓所有使用者都再也看不到來自某使用者的內容)或刪除的方式,來處理他們認定的「有問題」的內容。

在我的網路經驗裡,即便是攻擊的、情緒的內容,也往往可以引來大量互動,這些互動可能沒什麼深度,但可以有效加倍參戰的人黏在臉書上的時間。當然,一般討論區可能會擔心太過火爆的氣氛長久以來會影響使用者的回鍋意願,但是臉書最強大(也為人詬病)的功能就是製造取暖的舒適圈。當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取消訂閱、回到自己的好友堡壘的時候,臉書應該是最不擔心人們因為不喜歡自己牆上的氛圍而離開的社群平台吧。

總之,從商業角度,我無法理解為什麼臉書在機制上反對火爆的網路溝通,只能假想臉書是受制於某些倡議團體或利益團體,或者擔心因為用戶之間的爭執,遭到某些國家的法律波及。

身為溝通平台的公共道德責任

我曾經論證,當一個平台成為公共討論的重要地點,管理者就有道德責任盡量不干涉參與者的發言。現在臉書就是這種平台,我認為它不應該基於利益對於使用者的發言權做出「全區封鎖」式的干涉。

言論管制的折衷方案...如果臉書願意的話

然而,我也同意臉書應該要讓用戶有自己決定不看到哪些東西的權利。但這種事情有很多種實現方式,例如:

  • 讓用戶自主為臉書上的內容標上「暴力」、「色情」、「霸凌」、「歧視」等標籤,並且讓用戶自己決定要不要看到標有某些標籤的內容。(當然,你會擔心保守人士像著猴一樣把性解放の學姊的每篇文章標上「色情」,但是你可以選擇「忽略不是你的臉書好友的人貼的標籤」或者「除非你有1%好友貼了該類標籤,否則該標籤就無效」)
  • 隱藏留言和黑名單數字

我相信在社群網路的時代,有很多共同治理、高度客製化的方案,他他們有機會讓使用者擁有自己喜歡的網路體驗,同時又不至於剝奪特定個人或族群的言論自由。在這種情況下,除非用戶的動態涉及刑事犯罪,否則我認為臉書不該執著於看起來最方便的全區封鎖或刪除帳號方案。

我們能做些什麼?

當然,這些意見如果臉書並不考慮,也沒有用。而且弔詭的是,若我們想要發起一個可觀的抗議,讓臉書聽到我們的顧慮,八成我們還是必須用臉書做這件事。

多元民主的社會最需要面對的就是價值觀衝突的問題。然而,只要臉書尚未改變,價值觀衝突的使用者們就隨時處於被剝奪發言權的危險中。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即時建議很簡單,也來用其他社群平台吧:

  1. 看一下你的臉書好友清單,有哪些人是你不登入臉書,就無法跟他聯絡的?
  2. 揪一揪,同時也在另一個社群平台建立保險用的聯繫。

下面是我的一些帳號(若有人有顏聖紘老師的其他帳號,也歡迎留言):

NOTE:

  1. N不見得是常數,也有可能依照使用者的好友數或粉絲頁原先的讚數變動。

推薦閱讀

21 則留言:

  1. 顏老師的新帳號
    https://www.facebook.com/impact.factor.7

    回覆刪除
  2. 為了安全起見 (避免個人帳號被刪除),用 facebook 討論建議還是開辦粉絲專頁發言比較好 (當作代理人、替身)

    回覆刪除
  3. 1. 事主戰的人可多了,其中包括反基改跟動保團體,何以見得被封鎖是護家盟搞得,或者你該問問,護家盟真有能力搞掉反多元成家的人的FB嗎? 這光用膝蓋想就知道不可能,寫這種東西近似抹黑。

    2. 反基改背後有環保社運團體、新興農民團體、反農業貿易團體撐腰;動保團體還有佛教團體根素食團體的奧援,這兩個團體牽扯到的背後團體又幾乎不跟保守基督教重疊,又依台灣反多元成家依照伴盟的統計,有25%強,超過台灣基督徒人數。

    你覺得這事主惹了全台多少人?

    3. 若朱家安以及各相關社運團體還是要堅持一切反對都是護家盟、保守基督教的陰謀,而不反省自己的激烈手段導致的反感,只是讓自己越來越小眾而已。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不曉得原來打開天窗說亮話的主觀反感能成為凌駕別人發言權並要求噤口的合法理由

      刪除
    2. 呃...雖然看得出作者對護家盟有意見
      但文章並沒有說是護家盟搞的啊

      刪除
    3. Unknown:Peter應該沒有要求別人噤聲啦。

      不過我也沒有提到是護家盟搞的就是了。我的相關段落是「我估計是因為他罵保守人士罵得太難聽,讓反對他的人有機會基於臉書服務條款當中的某幾項檢舉」,其實和Peter的推測相容。

      刪除
    4. 不太覺得"反基改背後有環保社運團體、新興農民團體、反農業貿易團體撐腰"會去靠妖

      刪除
    5. 朱家安說的是「估計是因為他(顏聖紘)罵保守人士罵得太難聽,讓反對他的人有機會基於臉書服務條款當中的某幾項檢舉。」以及「臉書是如何判定「仇恨」或「霸凌」?我不確定,但是既然守護幸福家庭行動聯盟​的粉絲頁運作順暢,我相信相關判準並不全然來自理性公平的辯論。」這兩句根本是分開的耶,不知道怎麼會變成「堅持一切反對都是護家盟、保守基督教的陰謀」並且說這是對於護家盟的「抹黑」呢?閱讀能力怎麼了嗎?

      刪除
    6. 「....不反省自己的激烈手段導致的反感...」
      ㄜ,讓我想到法國的查理...
      Je suis Charlie!

      刪除
    7. Seems like it's time to try decentralized (p2p) social network such as http://twister.net.co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