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2014

你今天刪好友了嗎?我們如何面對網路暴躁症?

在行政院暴力驅離後,臉書上興起了刪除好友潮。有人把這件事情歸咎於學運,我則認為這彰顯了更普遍的網路溝通問題。

哲學家艾倫迪波頓最近創立了哲學家郵報,以哲學角度看時事。引起我注意的是,這個新聞網站每篇文章下面都不開放留言。波頓受訪時解釋說,他認為現在的多數網路留言並不反映發言人的真實狀態:

it does not give you the truth about a person. It gives you what they were like in a particular mind-set.

雖然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不過我大致上可以理解他的用意:網路溝通不知怎地具備了某種氣氛,可以把人不理性的一面激發出來:一群平常還算講道理、有常識的好人,如果你用他們在網路上的發言去認識他們,你會覺得他們都是憤世嫉俗的白痴。

波頓把網路留言比喻成留言者寫在日記裡的東西,我覺得這個說明方式很好:

Reading comments is comparable to reading someone’s journal. Sometimes people in extreme moods will go to their journal and they’ll write, “I hate everybody, I want to kill myself, everything’s hopeless.” Then they’ll go have a good cry and put the journal away.

當我在網路上留了一則不堪入耳的回應,我可能只是有感而發,並沒有準備真的為那則回應代表的立場賭上名聲。我甚至可能沒有準備好應付別人看到那則留言之後可能提出的最簡單的質問。如果當初讓我有感而發的那個對象不是在網路上(而是,例如說,在捷運燈箱上),而我手邊也沒有鍵盤,我可能只是在心理咕噥兩聲,然後就忘了這件事情。但是,ㄟ嘿,既然對方的東西在網路上,而我可以敲兩個鍵來表達我的不屑,幹嘛不做?

我們如何忘記處境並變得暴躁?

所有讓人不愉快的網路筆戰都是這樣產生的:首先,第一則不堪入目但沒有準備好被質詢的留言被第二則不堪入目但沒有準備好被質詢的留言攻擊。然後,沒有人拉得下臉認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多數人沒有發現這件事:在網路上,讀者和發言者對於該發言的重要性和用意的解讀不見得一致,並且,發言者不一定對自己的「發言處境」有正確認知。

當你在臉書牆上看到朋友轉貼了一篇部落格文章,附帶評語:「奇文共賞」,你點進去之後,發現確實是篇你和你朋友都嗤之以鼻的東西,所以你往下拉到回應區,隨便留了幾句輕蔑的話。這些評語對你來說可能並不是很重要(就像那篇被你罵的文章一樣),如果對方不是把文章放在網路上,而是公開演講被你聽到了,你可能根本不願意在Q&A時間舉手把你的留言講一次。然而,對於被你罵的部落客來說,那幾句話代表的是「入侵式的挑戰」:你在我的文章下面留下如此不堪的話語,而它們會一直在那!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部落客可以打那種非常持久的筆戰,讓所有旁觀者都不能理解它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

同樣地,當你在臉書上看到有人po文主張「行政院那群學生本來就違法,打死最好」,因此想要unfriend他的時候,請多想一下,他的發言是否真的代表他的立場?或者這只是他被與自己立場相悖的說法夾擊之下不由得做出的激烈抵抗?在我們將這波刪除好友潮解釋成特殊事件的特殊結果之前,應該把網路溝通處境造成的資訊落差考慮進去,我不是在幫你覺得很冷血的那些人緩頰,而是事實上,如果我們希望網路繼續成為意見不同的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我們就必須想得更多一點。

上面描寫的網路發言的那些特殊處境,讓我們現在面對很沒效率的網路溝通。我們對於留言區「含金量」的期望變得很低,就算看到沒品質的互罵,也視為理所當然。更糟的是,根據泛科學這篇報導,這種情況不單減損留言區的溝通功能,也可能連累「被留言」的那篇文章:研究顯示,用語激烈的網路評論會導致讀者誤讀被評論的文章。

網路被許多人期許成為匯集意見和溝通的平台,但事實上螢幕和鍵盤似乎讓我們更不能心平氣和表達自己真正想公開釋出的意見。

可以如何營造更好的網路對話?

身為哲學部落客,我花費很多時間思索如何讓網路討論更有效率,也和很多人討論過這個問題。原則上我對網路討論在社會中的重要性抱有期許,這種期許甚至讓我認為那些「開創了公共討論的空間,卻進行言論管制」的人犯了道德錯誤。然而我必須面對事實:現況下,確實有許多因素讓網路難以成為討論的好媒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只能接受網路就是這個樣子,網路討論的模式是人為建構的,我們可以改變它。以下羅列我搜集到的點子。

討論區設計者可以怎麼做?

網路討論的內容文化,跟討論區本身的機制有很大的關係,例如臉書隨時告知使用者有新回應,成功提昇了大家的回文機率。我認為有些機制或許會對我們有幫助:

多想五分鐘

把討論區設定成留言後不會直接發佈,五分鐘再度通知使用者確認,然後才發表。這跟「多想五分鐘,你可以不用發這篇廢文」是一樣的道理,有時候我們不見得想發那麼嗆的回應,但是人在當下身不由己,這種再確認的制度,或許有幫助讓未來比較冷靜的自己替當下的自己審查留言。

區分謾罵與討論

發佈留言時可以有個選項:「這留言包含謾罵嗎?YES\NO」讓使用者憑良心選。就算選了「謾罵」,留言也不會不見,只是其他的使用者在閱覽時,可以選擇隱藏所有有「謾罵」標籤的留言。我想這有助於大家維持討論的平和,在有無「謾罵」標籤的兩組留言對照下,也可以彰顯聚焦討論的價值。然而,使用者會不會遵守規則,還是倚賴管理員和該網路平台的討論氣氛。

以隱藏取代刪除

顧及言論自由,就算是再沒內容的人身攻擊,我依然建議不要給予管理員刪除的權限。但考慮到激烈言論對閱讀的影響,我建議討論區可以讓管理員有權限為個別留言貼「人身攻擊」、「廣告」等標籤。並且,每位使用者都可以隨時選擇是否要顯示包含這些標籤的留言。我相信這是一個兼顧言論自由和討論品質的做法。

版主嚴選

讓討論區管理員有權限以給標籤的方式獎勵留言者。原則上,有「板主嚴選」標籤的留言會出現在最醒目的地方,讓更多人看到。這個的目的詳見下一節。

管理員可以怎麼做?

部落客和粉絲頁小編該如何應對留言?我看過有人完全不管、有人僅刪除惡意留言,最陰險的,則是刪除「有道理的反駁」,讓反對自己的人看起來都像是暴民。

我建議管理員以策展態度來維護自己的討論區。原則上,留言就是提供內容,而內容則是網路上最貴的東西。如果你的讀者不但能讀完你的東西,還能幫忙給出延伸論點、補充資料甚至揪錯,這根本就是你賺到。

要做到討論區策展,版主不但要有區別廣告和謾罵的權限,也要有獎勵有品質、有資訊性的留言的權限,而這可以藉由前面提到的「版主嚴選」來達成。國外一些網站的「editor’s picks」就是這種機制。

留言者可以怎麼做?

身為討論者,對外,我們可以想想如何讓自己的參與成為溝通的助力,而不是阻礙。而對內,我們應該隨時讓自己的發言符合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要做到這件事,就必須把這篇文章前半段提到的那些通常隱而不見的網路溝通處境時刻放在心裡:

  1. 你現在打了這串字,是要說笑話、嗆人,還是說理?你是否提供了足夠的線索(語氣、措詞、顏文字…)供人分辨以避免誤解?
  2. 就算你就是要嗆人,也無所謂,我相信人有污辱別人的言論自由。但是請記得,如果你是在公開討論串發言,會看到你的句子的人,可能超乎你想像。例如:你是否準備好自己怒氣沖沖的話語被10年沒見面卻默默關注你的國小同學看到?
  3. 如果你是要說理,你使用的字句是否足以正確表達你的想法?你是否無意間使用了不明確的表達方式,讓你的對手有機會把你的話語詮釋得像笨蛋一樣?
  4. 你打算在這串討論串付出多大的心力?如果有人質疑你,你到時候會願意繼續回應嗎?
  5. 「當最後一個留言的人」跟「打贏筆戰」是兩回事。

這篇文章著重於討論的心理準備和態度,我希望它能幫助大家共同維護我們的網路討論,若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網路討論適用的各種技巧,可以參考Paul Graham的嘴砲金字塔和「有建設性地回應網路留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