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興趣,你可能也會喜歡《概念分析—0.為什麼要談概念分析》。
...
如果說概念分析是試圖搞清楚概念的內容的工作,我們在工作之前,就不免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什麼是概念?概念的內容是什麼?
日常生活給我們這樣的線索︰
- 概念是可理解的,或者至少,一個東西對你來說是個概念,代表你對它(以及它所指涉的東西)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 概念可以被詞彙表達,而且如果一個詞彙不表達概念,這個詞彙就沒有意義(能找到反例嗎?)。因此,概念分析跟詞彙分析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在某些情況下,對「說謊」這個概念做概念分析,以及對「說謊」這個詞彙做分析,幾乎是同一件事。
- 就算概念處於心中,它依然和外在事物有關係。「羊」這個概念和動物園裡的羊有某種關係,「是白色的」這個概念和珍珠有某種關係,一個概念的有能力的使用者在對外在世界的知識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很容易地判斷這樣的關係是否存在在該概念和某個外在事物之間︰我們知道擁有長鼻子和象牙的那種龐然大物不是羊,我們也知道松鼠不是白色的。
因此,概念是一種我們掌握的,可以被詞彙表達的東西,而這種東西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決定了表達它的詞彙在各種情況下的使用是否適切︰如果一個詞表達的是「是白色的」這個概念,那麼這個詞就不應該被用在不白色的東西上,除非說話的人蓄意欺騙或耍笨。
內涵與外延
哲學上,一個概念適用的東西所成的集合(set)被稱為這個概念的外延(extension),而我們理解概念時所掌握到的那些抽象的東西,則被叫作概念的內涵(intension)。外延和內涵是在概念與概念之間做出區分的重要參考指標(事實上也是唯一的參考指標),當我們想知道兩個概念相不相等,就檢查它們是否有一樣的外延和一樣的內涵。同樣的道理,當我們想知道兩個詞彙是否代表一樣的概念,也會檢查它們(所代表的概念)是否有一樣的外延和一樣的內涵。
許多哲學家相信一個概念的外延是被這個概念的內涵所決定,因此,當兩個概念有一樣的內涵,它們一定會有一樣的外延,然而,就算兩個概念有一樣的外延,它們也不見得具有相同的內涵。例如「單身漢」和「沒有伴侶的男人」,它們的適用對象永遠都相同,然而當我們理解它們時,掌握到的東西卻不見得一樣。因此,要明確地刻劃一個概念,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找出它的內涵,也就是決定哪些東西是它的外延的那組規則。
如果我懂得如何使用一個概念,我就知道這個概念可以適用於什麼樣的東西,換言之,我就掌握了這個概念的內涵。然而,就像一個精通中文的人未必能寫出中文文法書一樣,即使我對於該內涵有所掌握,也不見得就有辦法明確地列出那些,決定該概念適用於哪些東西的規則。
於是我們發問︰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同一性(identity)?什麼是心靈?
問對問題
這樣的問題不會是很理想的問題,因為它無法阻止別人做出「正義是搗碎罪惡的木棍、同一性是自始至終的生存、心靈是喜怒哀樂的集合」這種沒建設性的回答。當一個問題被問對,答案就出現了一半,通常哲學家會這樣問︰
- 什麼是正義?什麼樣的資源分配方案會是正義的?什麼樣的資源分配方案會是不正義的?
- 什麼是同一性?是什麼東西決定兩個東西是不是同一個?
這種問法的好處是,使得問題點變得明確︰當我問正義,我問的是作為行為的性質的那種正義,我問的是,一個行為要是正義的,得要符合哪些條件。當我問同一性,我問的是作為東西之間的關係(relation)的那種同一性,我問的是,兩個東西要是同一個,得要符合哪些條件。
在某些時候,當我們面對的概念實在是太模糊,或者太複雜,哲學家也不排除先從它的某些小處著手︰
- 什麼是心靈?什麼樣的東西可以算是擁有心靈?
關於抱怨
可以想像有人會抱怨說,就算我們找出了決定資源分配方案正義與否的那些規則,憑甚麼說這些規則就是正義的內涵?畢竟
- 正義並不單單只用來描述資源分配方案,還可以用來描述政策、行為甚至人,給出決定資源分配方案是否正義的條件,並無助於我們了解一個人要怎樣才算是正義之士。而且,
- 當我掌握「正義」這個概念,我掌握到的不僅僅只是它的使用規則,我還掌握到了某些主觀的感覺,而這些感覺是無法用規則描述的。
類似類型的抱怨也可能針對哲學家對「同一性」和「心靈」或者其它的概念所作的分析而出現。不過,這些擔心其實都是多餘的。就算「正義」的適用對象有很多種,僅僅只掌握了「正義」在某一類對象上的使用規則,對於認識概念整體(或者各種不同「正義」中的一個)也是有幫助的。分析哲學家習慣將概念拆解到最清晰和單純的層次才進行工作,所以,如果「正義」之於人和「正義」之於行為需要不同的規則來刻劃,在尋找內涵規則的時候,哲學家就會真的把用在人身上的「正義」和用在行為上的「正義」分開來討論。(當然有時候也會出現其結論互相參照的情形,例如「正義之士」最貼切的定義說不定就是「只從事正義的行為的人」)
而對於第二個抱怨,那的確是令哲學家苦手的胡同︰「私有的主觀感覺欸,私有的主觀感覺要怎麼分析?就算我分析清楚了,要怎麼用interpersonal的語言說出來給別人知?」我相信這個問題目前是無解的,我甚至相信,那些宣稱自己可以將這樣的感覺表達給別人知道的文學家或藝術家,要嘛只是在說一句事實上是隱喻因此不能依據字面來理解的話語,要嘛就是太過愚蠢和自大。
概念分析要求我們找出一個概念如何適用的規則,然而,這些規則該以什麼方式被呈現,則是概念分析的第二個重要的問題︰如何定義的問題。
為什麼概念的內涵不能增加或減少? 哲學概論裡看到的。
回覆刪除我可以說概念的set與extension都是普遍的
回覆刪除因此都是抽象作用而來的
又必是抽象經驗過的事物
那我就能說內涵是不能增加的,因為不能描述超出經驗之外的事物
這樣解釋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