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09

2009年我喜歡的雞蛋糕們

在09年,本人也不負眾望地極盡刁酸挑剔之能烤雞蛋糕,現在,我一邊思量該如何寂寞地跨年,一邊選出一年來值得回顧的雞蛋糕們。

這個部落格的主題應該是分析哲學,雖然我超愛離題,但是本來還是覺得自己應該起碼會多少選出一些純哲學文章,結果竟然沒有。

所以,今年就在沒什麼哲學味的回顧中結束吧,敬祝各位人客新年快樂!

12.30.2009

聖誕夜,美國無神論者創新高


根據蓋洛普在聖誕節前釋出的例行調查結果,自1948年以來,美國的宗教指數逐漸下滑。而現在,就是有史以來無神論者比例最高的時候。

同一份調查也包含「宗教在你的生活中有多重要?」、「上教堂讓你覺得開心嗎?」、「你覺得宗教能解決現在人們的大部分問題嗎?」等等問題,而人們的回答也顯示了同上的傾向。

12.29.2009

道金斯和智慧創造論者的共同錯誤?

我目前正在偷閒讀Steven Landsburg的《The Big Question︰Tackling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with Ideas from Mathematics, Economics, and Physics》。他是我很喜歡的經濟學家,在側邊欄輸入他的名字搜尋,你可以找到一些關於他的書的文章。

如果這本書的標題是恰當的,它應該會蘊含一些對我來說很有用的東西,我希望我有時間把它讀完,雖然現在正處於翻目錄找比較有興趣的部份先讀的狀態。

在這本書裡,Landsburg花了一節(pp.29~34)討論Richard Dawkins在《The God Delusion》裡對抗智慧設計論的論證,基本上他相信Dawkins和智慧設計論者在這裡都錯了。根據Landsburg,雙方的論戰大概長這樣︰
智慧設計論者︰宇宙複雜得不可能用科學解釋,所以一定是被某個傢伙設計出來的。

Dawkins︰設計者一定比被設計物複雜。然而,如果宇宙的存在有個原因(例如,宇宙存在的前一刻的狀態),這個原因的結構應該是很簡單的(我到現在都還沒讀《The God Delusion》,不過我猜在這裡Dawkins指的應該是大爆炸),隨著時間漸漸變得複雜,最後才成為宇宙現在的複雜狀態,所以宇宙不是被設計的。
Landsburg說,這兩邊都不對。
根據智慧設計論,所有複雜到一定程度的東西都一定是被設計出來的。然而有個東西比宇宙還複雜,就是算術(arithmetic),算術複雜到就連一個無限大的公理的集合也無法完全描述它。換句話說,如果智慧設計論者因為宇宙的複雜性而宣稱宇宙是被設計的,他們也應該因為算術的複雜性而宣稱算術是被設計的。算術是被設計的嗎?Landsburg說,當然不是,因為如果一個東西是被設計的,就表示這個東西有可能跟現在不一樣(只要設計者當初有不同的想法),但是算術不可能跟現在不一樣,因為所有的算術真理都是必然真理︰一加一永遠等於二,根號三永遠都是無理數,這不是誰把算術設計成另外一個樣子就能改變的。所以, Landsburg主張,智慧設計論錯了,因為根據智慧設計論賴以維生的原則,算術真理是被設計的,但是算術真理不可能是被設計的。

Dawkins也背負了類似的原則︰複雜的東西一定起源於簡單的東西。然而, Landsburg說,算術也很複雜啊,但是顯然算術並不是起源於簡單的東西。
我欣賞 Landsburg在其它地方的思維,不過很可惜在這裡他錯了。智慧設計論並不蘊含算術這種極其複雜的東西是被設計的,因為算術事實(arithmetic fact)都是必然的,根據定義為真的。智慧設計論的主要戰力就是問別人︰「沒有上帝來創造,你要怎麼解釋生命、宇宙這些複雜的東西的存在?」,在這裡,我們談的解釋是因果解釋(causal explanation)︰對於一件事情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給出原因(cause)。關於生命和宇宙的存在的事實需要解釋,因為它們不是必然的、根據定義一定會存在的,所以我們會好奇,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它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可是對於算術事實,相應的問題不存在。你會問,是什麼因素使得某人一直到20歲還沒交到女朋友,可是你不會問,是什麼因素「使得」1+1=2,因為1+1一定等於2,並不是什麼事件或什麼人讓它們變成這樣。(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如果我們當初給每個數字不一樣的名字,很可能1+1就不能於2,而是3+3等於2,但是這些事情是關於我們使用什麼語言來表達算術事實,跟算術事實本身無關)

基於類似的原因,Landsburg對Dawkins的批評也是錯的︰Dawkins的主張並不蘊含算術起源於簡單的東西,因為他使用的「起源」也是一個因果概念︰「被...造成」(caused by...)。而算術事實都是必然事實,無所謂被什麼東西「造成」。

在我大一哲學概論的課堂上,謝世民老師曾經說,哲學的特性就是容易犯錯。只要能夠把理論和論證使用的每一個概念和它們之間的關係都弄得清清楚楚,其實哲學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問題就是,這件事很難辦到。

12.27.2009

演講有什麼好?

聽完潛水艇推薦的肯.羅賓森關於教育制度扼殺創意的演講。我想到一些問題。

這個演講滿有啟發性,也真的很幽默,不無聊。可是,我為什麼要花二十分鐘去聽我只要花三分鐘就讀得完的內容?同樣的文字,用讀的絕對比用聽的快,這就是為什麼你的英文老師會跟你說,讀英文的時候不要念出來,也不要在心裡默念,這樣會拖慢速度。對資訊接收者來說,演說和廣播都是很沒效率的途徑︰它們很慢。這不但代表你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接收同樣質量的訊息,也意味著,如果這批訊息根本就是垃圾,你也要花比較多時間才能發現。(當然,這不是在說上面那段演講,我很喜歡那段演講,也鼓勵大家打開來看(除非有人把逐字稿或整理過的內容打出來),不過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看了題目之後覺得應該很有意義,進場十幾二十分鐘之後後悔了要走又不敢走的雞掰經驗。對於一本書或一篇網路上的文章,你可以先略翻一下,再判斷它值不值得花時間,可是對於演講,你就沒辦法這樣做)

類似的問題,站在資訊生產者的角度,我們可以這樣問︰演講作為一種資訊傳播方式,比網路上的文章浪費大家更多時間,成本又高得不成比例,為什麼你還要辦演講,或者給演講,而不是寫篇文章放在部落格上?

當然,我們可以想像演講的一些好處,例如演講時你可以感受到講者的幽默和翩翩風度,這很大一部份是白紙黑字無法展現的。然而,對於理性且有學習的熱情的人而言,這些東西都跟那些真正重要的資訊的傳播沒有關係︰只要你相信一篇文章可以帶給你學習和啟發,你不會在乎那篇文章的筆法平淡無奇,而且根本沒有暗藏什麼好笑的梗。如果講者的幽默和個人魅力是現在有這麼多演講的原因(我猜也不是,因為很多演講都無聊斃了),那這只代表大家並不只是因為想學東西去聽演講,而是把聽演講當成某種寓教於樂的東西。這當然沒什麼不好,不過我在這裡想討論的是那種僅僅為了學習和成長而聽演講的人。

演講可能的第二個好處是,你通常有機會跟講者互動,你可以問問題,或者給他意見,而這應該比讀完部落格文章之後寫email寄給他方便(是嗎?)。然而,對於動輒幾十數百人的演講來說,這種互動也不怎麼容易。

所以,我一直很難理解,為什麼當人們要推行某些東西的時候,他們總是選擇演講,這種既花錢又不方便的途徑。更難理解的是,為什麼當人要學一些東西,或者接觸新的觀念和態度(而不是為自己找樂子)的時候,他們不去找資料,而是選擇演講,這種既冒險又花時間的途徑。

哲學家肖像集



我從以前就一直覺得Derek Parfit個人網站上面的那張照片(就是上面這張)很帥,今天找資料時意外發現那是一個叫Steve Pyke的攝影師拍的。

更驚人的是,事實上Pyke從1988年開始就到處幫哲學家拍照,還出了一本攝影集,就叫做「Philosophers」(我可從來沒想過有人能靠著哲學家的臉蛋賺錢)。在他的個人網站,揭露了攝影集的部份內容,以及一些2001年之後新拍的哲學家相片

知道這些讓自己讀得要死要活的傢伙到底長什麼樣子,其實還滿有意思的︰


Daniel Dennet


Hartry Field


John McDowell


John Rawls


Saul Kripke


David Lewis

12.26.2009

Alma by Rodrigo Blaas


前皮克斯動畫師導演的短片,你可以在這裡看到。

即使犯罪率因為備而不用的死刑而默默上升

我曾經這樣說
一個國家不太可能今年剛處決十個人,明年卻忽然廢除死刑。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凡是已經廢除死刑的國家,都曾經先渡過一段將死刑備而不用的時期。而如果備而不用的死刑對犯罪的嚇阻力根本就和沒有死刑沒兩樣,這些國家在廢除(備而不用的)死刑之後犯罪率沒有上升,就不能當作死刑缺乏嚇阻力的證據。
Ptt西哲版的酒童給了一個回應︰如果死刑有嚇阻力,那麼在上面的敘述裡,犯罪率在死刑被備而不用之後就應該開始上升,而這會導致政府被迫繼續執行死刑。

如果這個回應是正確的,那麼我就得承認,那些廢除死刑之後犯罪率沒有上升的國家,真的可以成為支持死刑沒有嚇阻力的證據。

當然,我不覺得這個回應是正確的。
  1. 死刑的備而不用,是漫長而漸進的︰從有人開始推廣,到組織「人權團體」,到影響老百姓和法官的觀念和態度,漸漸地,越來越多的法官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本來應該判處死刑的犯人改判,內政部長越來越不敢批准死刑。政府不會辦個典禮宣佈說,我們今天開始雖然有法條上有死刑,但是都不會用,法官也不會開個連署記者會,說他們自今天開始再也不會判人死刑。換句話說,我們的社會和政府對於死刑在這個國家是否已經被備而不用,是遲鈍的,就算十幾年來犯罪率(或特定種類的犯罪率)隨著死刑的執行數量減少而漸漸增加,我們也難以察覺它們之間的關聯。

  2. 更何況,當起作用的時間變長,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力就相對變大。一個無預警地忽然廢除死刑的國家,或許可以藉由比較前後一個月的犯罪率來評估效果。然而,死刑的「備而不用」是個可能會耗費十幾年漸漸形成的狀態,在這十幾年之間,給定社會的變遷和其它因素的影響,就算犯罪率有什麼變化,也不見得能夠作為死刑有(或沒有)犯罪嚇阻力的證據。

  3. 再來,人實在是太笨了。就算台灣因為將死刑備而不用而憑空冒出了一堆殺人犯,你覺得廢除死刑聯盟會怎麼說?

    1. 糟糕,死刑真的有嚇阻力!為了維護人權,我們從今天起應該將那些本來就應該被判死刑的重犯判死刑,而且要真的執行!

    2. 泥坎坎泥坎坎,這些人根本不怕死嘛!為了維護人權,我們應該把死刑廢除!



Note:
  1. 我在死刑地圖整理了這個部落格關於死刑的文章連結以及它們的大概內容。

12.25.2009

哲學不只是定義之爭

有一些人覺得哲學只是定義之爭︰哪個哲學理論是對的,僅依賴於說話的人把討論的關鍵詞定義成什麼。例如,這類人會這樣說︰「如果你把『是道德的』定義成『能達成最大效益的』,效益主義就為真;如果你把『是道德的』定義成『符合義務的』,義務論就為真。道德問題,只是定義之爭而已,要看哪個理論是真的,看說話的人怎麼定義就知道。」

如果哲學只是定義之爭,那哲學家真的只是在沒事找事做 ,根本不值得人尊敬。然而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我不確定哲學家值不值得人家尊敬,不過我確定哲學不只是定義之爭。

沿用上面的例子,當一個效益主義者遇到顯而易見的反例,例如
殺死老實的阿明,把他的器官捐出去可以救10個人,達成最大效益。
的時候,「是啊,因為我把『是道德的』定義成『能達成最大效益的』」不會是一個好的辯護,因為,誰在乎你怎麼定義啊?

當我們問「什麼行為是道德的?」我們想討論的是︰
Q.根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道德概念,哪些行為可以合理地被「是道德的」這個述詞形容?
當然,我們承認每個人對於哪些行為是道德的的意見可能不太一樣,以至於最後哲學家可能花了很多時間,還是找不到一個完全滿足所有人的直覺的定義。然而,如果你完全不管其他人怎麼用「道德」這個概念,獨斷地自己做出一個定義,顯然這不會是一個令人滿足的,對於Q的回答,因為Q問的是大家事實上怎麼用「道德」這個詞,而不是你今天想要怎麼定義它。

在這裡,那個常見的比喻可以派上用場︰哲學家分析人們日常使用的概念,企圖找出定義,就如同語言學家研究人們的語言,企圖找出文法。一句話要怎麼講才合文法,依賴於人們實際上如何使用語言,所以語言學家不能擅自決定,同樣地,哲學家研究的概念的定義是什麼,也依賴於人們實際上如何使用這些概念,所以哲學家不能擅自決定。

當然,哲學家有時候也會因為太專注於自己的直覺、忽略了人們實際上使用概念的方法而受到責難,這也是為什麼哲學家們漸漸開始重視實驗哲學

如何免費弄到哲學論文

Commen Sense Atheism分享了一些找哲學論文的正當方法

12.21.2009

∀x(在這裡x → 聊天打屁x)



Blogger預設留言超過兩百則就會分頁,瀏覽起來很麻煩,所以舊的留言板已經關起來了,這個即日啟用。(舊的留言板也差不多開了兩年,看來大家還真是不喜歡在留言板留言...)

上面仿超電磁砲的圖是用這個機器做的。

理性的撒旦


曾經談過,David Brink舉了不道德者(amoralists)的反例想推翻實踐要求(practical requirement︰道德要求是理性上的要求,做出道德判斷卻沒照做的人不理性)。

Shaun Nichols對於這個論戰有一個有趣的補充︰很顯然一個行為主體可以正常地做道德判斷而不照著(道德判斷)行動同時又保持理性,撒旦就是這樣啊。我們相信撒旦了解是非對錯,而且是故意選擇那些道德上錯誤的事情去做,這正是為什麼教徒覺得祂這麼可惡。然而,一般人不會因為撒旦做了那麼多(祂自己也認為是)道德上壞的事情就認為他不理性,這顯示,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實踐要求並不成立。(Sinnott-Armstrong, W. (ed) 2008. Moral Psychology, p.398)

(當然,在這個討論中撒旦是否真的存在無關緊要。Nichols的目的只是提供一個假想的情境,證明就算一個人違反自己做出的道德判斷,也不見得會被一般人認為是不理性的,在這裡,撒旦只是一個熟悉且方便的例子)

我覺得這個例子還滿有說服力的。不過,可以想像實踐要求的支持者可能會反駁說,就算撒旦在一般人的直覺底下可以不照著祂的道德判斷行事而同時保持理性,這也不代表一般人也認為人類可以作到一樣的事情,因為撒旦不是人啊,大家都承認撒旦有一大堆人沒有的奇奇怪怪能力,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大家也認為祂可以掙脫實踐要求。或許,在這裡使用正常人當例子依然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12.18.2009

概念的廉價化

概念的廉價化是一種在討論中常出現的現象︰降低那些重要的概念的標準,讓自己的主張變得比較容易證成。這通常不會是好方法,因為它連帶地會讓你推論出來的主張變得比較弱,甚至可能弱到無法支持你原來想支持的立場。

一個簡單的例子︰
阿條︰我們應該找雞巴克一起做小組報告,他很精明。
大熊︰雞巴克哪算精明啊,你沒看他上次報告那蠢樣嗎?
阿條︰雞巴克會背九九乘法!會背九九乘法就算是精明!
在這個討論裡,重要的概念是「很精明」。阿條降低了「很精明」的標準,讓「雞巴克很精明」這個命題得以成立。然而,這根本幫不上阿條的忙,因為如果「很精明」只代表會背九九乘法,那麼,即使一個人「很精明」,他也不見得會是值得你找來在分組報告中生死與共的夥伴。

「降低X(某個概念)的標準」,這是比較白話的說法,你也可以改成說「把X廉價化」、「讓X的定義變得寬鬆」 ,或者使用更哲學的術語︰「把X的內涵變小,外延變大」。不管如何,這都代表了讓X變得比較好滿足,讓比較多以前沒辦法被稱為X的阿貓阿狗,現在都可以被X正確地形容。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個東西能被你修改過的X正確地描述,也不代表那個東西有什麼了不起的能耐,因為可以合理地被X描述的標準已經被你調低了。換句話說,如果我的「很精明」指的只是會背九九乘法表,那麼當我說一個人很精明,就算我說的是真的,這也只代表他會背九九乘法表,而不蘊含他思想很敏捷、反應很快。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在一般辯論的場合中,X廉價化之後的「a是X」,比起X廉價化之前的「a是X」,能夠推論出的有用的東西更少。

概念的廉價化很常見,例如信仰者就常有類似這樣的說法︰
  1. 每一種科學研究都是建立在某些信念上,例如生物學家相信那些找到的化石都是真的、物理學家相信自己的測量和計算是準確的。
  2. 建立在信念上的活動,就是宗教。
  3. 因此,科學也是一種宗教。
這種說法把「宗教」這個概念廉價化了︰只要是建立在信念上的行為統統都是宗教行為。這樣的定義當然可以讓「科學是一種宗教」這個命題為真,可是卻達不到信徒想達到的任何效果,例如證成「因此,科學沒有比靈修更值得相信」,因為「建立在信念上」並不代表沒根據或不嚴謹,還得看那是什麼樣的信念。

所以,如果這時候推論繼續做下去︰
  1. 宗教是不嚴謹且沒根據的,因此,科學也是。
就犯了俗稱「偷換概念」的謬誤,在這裡,就是把便宜的概念偷換成比較貴的。

12.14.2009

防堵吸菸,國健局推反煙品德動畫


為防止兒童經卡通學會吸菸,國民健康局將與NCC共同擬定標準,要求電視台也要播放「有抽菸的都是沒人氣的爛角色」或「人氣角色死於肺癌或二手菸」的動畫,並且和教育部合作,推出富涵品德與身心教育意義的國產原創動畫「懶趴公園」。


國健局調查發現,小朋友觀賞的卡通竟是最常出現吸菸鏡頭的節目,將「吸菸很酷」的觀念從小就在兒童心中內化,對兒童身心發展產生嚴重誤導。國健局長方三芝表示,根據研究,有一半的學生是因為模仿動畫人物吸煙染上煙癮,為了維持國內青少年身心健康,國健局將協同NCC制定「動畫菸害指數測量標準」,每當一部有帥氣吸煙角色的動畫被播出,該電視公司就要挪出黃金時段,播放另一部每個吸煙的角色都又蠢又笨又呆,或者重要角色最後死於肺癌或二手菸的動畫,以維持平衡。

為了展現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決心,除了加快擬定「動畫菸害指數測量標準」之外,國健局也身先士卒,與教育部品德教育專案小組合作,推出原創動畫「懶趴公園」(Lanpa Park)系列。「懶趴公園」每一集的劇情和人物都跟著名美國卡通「南方公園」一模一樣,唯每句對白都是鼓舞人心、端正風俗、激勵成功的好話,且其中身穿橘色連帽外套的角色每次身亡的原因都是肺癌。








作為首部以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的國產動畫,「懶趴公園」已經引起巨大迴響。董事基金會董事長蔡一德認為這是繼「菸害筆記本」以來最偉大的反煙創作。國內知名學者暨公共知識份子李家囧表示,「懶趴公園」乃是借用國外的動畫影像檔案,經國內字幕組熟練的基礎技術鑄造而成,內容毫無創意,完全符合他長久以來努力推動的「基本功夫先於創意」觀念。另外,基督教長老教會、靈糧堂、力腥文教基金會等組織也紛紛展現合作意願,提供健全人格、慈愛充滿的對白。目前已經有「遠離同志,好自在」「只有破麻才賣身」等腳本製作中。

靈感︰

12.13.2009

文言文與古人的智慧

一種支持文言文進入義務教育的論點是,因為文言文承載了古人的智慧,所以我們應該讀它們。而且,因為白話的翻譯和解釋會出錯(或者,專家對於哪些翻譯和解釋正確地掌握了古人的智慧,尚無定論),所以我們不應該只讀古文的白話翻譯和解釋,而是要讀原文。

我覺得這種說法怪怪的︰

如果學者們真的掌握了那些文言文裡的古人的智慧,他們怎麼會沒辦法用白話文重述那些智慧?

而如果他們研究了幾百年還不能確定那些文言文裡到底有什麼樣的古人的智慧,並且能夠用白話文講出來,我們又怎麼確定那些文言文裡面真的有一些值得讓每個高中生都花時間念的東西,而不是只是一篇篇純粹寫得很難懂的文字?(這個論證也可以用在中國哲學上面)

對於上面這個論證,至少有一個可能的反駁︰
有一些智慧是無法言傳的,然而這並不代表它們不值得我們花時間學習。
其實,以古人的智慧為理由主張文言文教育的人不可能宣稱古人的智慧無法言傳,不然就算你念文言文也不可能搞懂古人的智慧。他們的合理立場應該是︰古人的智慧是無法藉由白話文傳遞的,因此念文言文是必要途徑。

然而,這實在是一種奇怪的說法。我可以同意有一些美感是某種語言固有的,因為文字的美感有時候倚賴語感,而語感通常會經由翻譯消失,因此,我們幾乎不可能找到恰當的白話文翻譯,能保留一篇文言文的所有美感。但是我們現在不是在談美感,是在談智慧︰只能用某種語言表達,沒辦法用另外一種表達能力也很強的日常語言表達,這到底是哪門子的智慧?「我沒辦法用白話中文和你分享那些深刻的智慧,唯有藉由接觸、洗禮和面對,你才有辦法真的體會和理解」這種訴諸神秘的台詞應該是宗教限定才對,什麼時候被教育界抄去了?

而且說實在的,這種說法用在文言文上面比用在宗教上面還要扯。假設信仰、靈修、打坐之類的活動真的有效果,這些效果可能是一種很私人的身體感覺,沒有辦法被文字很好地表達,就像運動選手可能沒辦法把長跑時腦中分泌嗎啡後產生的快感完全描述給你知道一樣。但是文言文自己就是一種語言,說有一些跟語言無關的東西只能被某種語言表達,這真的非常怪異。*1

簡單地說,我覺得第二個比較可信︰
  1. 古文中真的存在有一些白話文無法表達的深刻且重要的道理或智慧。
  2. 沒那種東西,只是有些古文愛好者拉不下臉承認。

註解

  1. 這裡的「跟語言無關的東西」指的是不依賴特定的語言而可以獨立存在的東西,例如世界上發生的客觀現象、物理定律等等。反過來講,在這個定義下,文字的美感就不是跟語言無關的東西,因為文字的美感的存在依賴特定的語言,它們可能會經過翻譯而改變或消失。就算白話中文這個語言消失,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定律也不會改變,然而,如果白話中文這個語言消失,那麼
    一顆顆頭顱從沙包上走了下來
    俯耳地面
    隱聞地球另一面有人在唱
    自悼之輓歌
    浮貼在木樁上的那張告示隨風而去
    一付好看的臉
    自鏡中消失
    這些句子蘊含的那一組美感,卻將不復存在。

雞蛋雞蛋談戀愛



台大有一門課叫做愛情社會學,修這門課的學生要幹這種事︰
照顧雞蛋學愛情(彭昱融/天下雜誌435期)

「照顧雞蛋」是參考美國小學生的課後作業,孫中興自掏腰包買雞蛋,要每位大學生二十四小時照顧一顆蛋一週,像是仔細經營自己的感情一樣。

但他發現有學生當場就打破了,一個禮拜後有人的白蛋被媽媽拿去煮了,只好拿土雞蛋回來。「如果這是他們面對愛情的態度,這也難怪多數人會不幸福了。」他搖搖頭說,一百個學生裡面只有十個人好好照顧雞蛋,甚至幫蛋取名字、做裝飾、還找了其他蛋做朋友。
我的感想︰
  1. 到底為什麼照顧雞蛋有助於學愛情啊?就算雞蛋很難照顧,這跟學習經營愛情有什麼關係?因為老師說雞蛋代表愛情,所以雞蛋很難照顧代表愛情不容易經營嗎?如果這些學生真的是因為這樣相信愛情很難經營,我還真不想出錢供他們念台大。

    學校輔導中心或者一些心靈成長、人際關係社團有時候會辦類似這類乍看之下很有創意可是很難想像它如何可能達成學習效果的活動。更扯的是正好是這類東西常常會被學生在心得裡、記者在新聞裡提及。

  2. 如果我的老師出這種作業,我可能會在蛋上面畫大便。但是,「甚至幫蛋取名字、做裝飾、還找了其他蛋做朋友」,天哪,我絕對不想跟這種人交往。

12.12.2009

演講.謝世民/人權與民主生活

謝世民老師應中正大學圖書館邀請,下週三(09.12.16)下午會在我行軒給一個talk,導讀德沃金(Dworkin)的《人權與民主生活》(Is Democracy Possible Here?)。

 詳情請洽這裡,你可以在這裡找到這本書的內容簡介。

12.11.2009

好媳婦肥皂(拍)

這是我在無神論版看到的一份清單,說是常見謬誤列表,但是裡面的錯誤也很多,例如不倫的例子、莫名其妙的用詞、不正確的解釋、預設某些特定的哲學立場等等。我想這些錯誤有一些是翻譯問題,有一些是編輯或原作者的問題,或者是為了簡潔而交代不清,喜歡的話你可以找找看,對於重視推論能力的人來說,這應該是不錯的練習,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正確地掌握那些常見的謬誤,並且理解它們為什麼有問題。我有空的時候,可能也會自己抓一遍,把勘誤表放上來。
常見謬誤列表

當你與別人討論,嘗試獲得答案或解釋時,你可能會遇到一些人犯上邏輯謬誤。這樣的討論是無意義的。你可能嘗試向對手要求證據或提供其他假設,令你獲得更好或更簡單的解釋。如果都失敗,可以嘗試指出你討論對手的問題。你可辨認他的邏輯問題以免深究,以及可告知討論對手關於他的謬誤。以下是簡單介紹其中最常見的謬誤:

人身攻擊(ad hominem):拉丁語「向著人」的意思。辯者用人身攻擊來攻擊對手,而不是在討論議題。當辯者不能用證據、事實或理由去維護他的立場,他可能透過標籤、稻草人、罵人、挑釁及憤怒的人身攻擊方式來攻擊對手。

訴諸無知(appeal to ignorance / argumentum ex silentio):以訴諸無知作為某些證據。(例如:我們沒有證據說神不存在,所以祂一定存在。又例如:由於我們沒有關於外星人的知識,這表示他們並不存在。)對某些東西的無知,是與它的存在與否無關。

全知論據(argument from omniscience):(例如:所有人都相信某些東西,每個人都知道的。) 辯者需要有全知能力以清楚每個人的信仰、懷疑或他們的知識。小心如「所有」、「每個人」、「每種東西」、「絕對」等詞語。

訴諸信心(appeal to faith):(例如:如果你不相信,是不能清楚明白的。)如果辯者倚仗信心作為他論據的根基,那麼你在以後的討論所能得到的將不多。根據定義,「信心」是倚靠相信,並非靠邏輯或證據支持。信心倚賴非理性的思想,並會產生不妥協。

訴諸傳統(appeal to tradition):(類似主流思想謬誤)(例如:占星、宗教、奴隸)只因為人們以此為傳統,與它本身的存活能力無關。

訴諸權威(argument from authority / argumentum ad verecundiam):以「專家」或權威的說話作論據的根基,而不是用邏輯或證據來支持該論據。(例如:某某教授相信創造科學。)只由於某個權威的聲稱,不足以代表他已令這聲稱正確。假如辯者展示某專家的論據,那麼看看它有否伴隨著原因,以及它背後證據的來源。

不良後果論據(argument from adverse consequences):(例如:我們應判被告有罪,否則其他人會仿效而犯上類似的罪行。)只因為討厭的罪行或行為出現,並不足以代表被告犯了該罪,或代表我們應判他有罪。(又例如:災難的出現是因為神懲罰不信者,所以我們都應該信神。)只因災害或慘劇發生,與神是否存在、或我們該信甚麼並無關係。

恐嚇論據(argumentum ad baculum): 論據根基於恐懼或威脅。(例如:如果你不信神,你將會下地獄被火燒。)

無知論據(argumentum ad ignorantiam):誤導性的論據,倚仗於人們的無知。

群眾論據(argumentum ad populum):論據訴諸感性的弱點,而非事實和原因,旨在煽動群眾的支持。

主流思想謬誤(bandwagon fallacy):只因為很多人相信或實踐,便認為一個思想有價值。(例如:大多數人相信神,所以它一定是真的。)只因為很多人相信某些東西,與那是事實與否並無關係。如很多人在黑死病時期都相信疫症是由於魔鬼引起,有多少人相信跟疫症的起因全無關係。

竊取論點(begging the question):(例如:我們必須鼓勵年青人去崇拜神,以灌輸道德行為。)可是宗教與崇拜真的產生道德行為嗎?

循環論證(circular reasoning):陳述某命題,而其實那正是需要被證實的。(例如:神存在是因為聖經有記載,聖經存在是因為神所默示的。)

構成謬誤(composition fallacy):當某論據的結論,是倚靠由某東西從部份至整體、或從整體至部份的錯誤特性。(例如:人類有意識,而人體和人腦都是由原子組成,所以原子都有意識。又例如:文書處理軟件由佷多原位組(byte)組成,所以一個原位組是組成文書處理軟件的一部份。)

確認性偏見(confirmation bias):(類似監視下的選擇)這是指一種選擇性的思想,集中於支持相信的人已相信的證據,而忽略反駁他們信念的證據。確認性偏見常見於人們以信心、傳統及成見為根據的信念。例如,如果有些人相信祈禱的力量,相信的人只會注意到少量「有回應」的祈禱,而忽略大多數無回應的祈禱。(這表示祈禱的價值最差只是隨機,最好也只有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混淆相關及起因(confusion of 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例如:玩象棋的人男性比女性多,所以男性棋藝也比女性高。又例如:兒童觀看電視的暴力場面,成長後會有暴力傾向。)但是,那是由於電視節目引致暴力,還是有暴力傾向的兒童喜歡觀看暴力節目?真正引致暴力的原因可能是完全與電視無關。Stephen Jay Gould 把相關引致的無效假設稱為「可能是人類推理上兩三種最嚴重和最普遍的錯誤」。

錯誤二分法/排中(excluded middle / false dichotomy):只考慮極端。很多人用亞理士多德式(Aristotelian)的「非此即彼」的邏輯去解釋上下、黑白、對錯、愛惡等。(例如:你若非喜歡它,就是不喜歡它。他如不是有罪,就是無罪。)很多時人們沒有看到在兩個極端之間出現的連續,這個宇宙也包含很多「可能」的。

隱藏證據(half truths / suppressed evidence):故意欺騙的陳述,通常隱藏一些事實,而那是構成準確描述所必需的。

暗示/誘導性問題(loaded questions):問題加入假設,一旦回答便顯示了一個暗示性的同意。(例如:你停止了打你的妻子嗎?)

無意義的問題(meaningless question):(例如「上面有多高?」「一切皆可能嗎?」)「上面」描述方向,不是可衡量的單位。假如一切都證實可能,那麼「不可能」都可能出現,矛盾便出現。儘管一切不一定證實可能,亦可以有無數的可能和無數的不可能。很多無意思的問題都包含了空廢的詞語,如 "is," "are," "were," "was," "am," "be," 或 "been."

統計性質的誤解(mis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statistics):(例如:大多數美國人都死在醫院內,所以應儘量遠離醫院。)「統計顯示,通常染上進食習慣的人,很少能生存。」-- Wallace Irwin

不當結論(non sequitur):拉丁語「它沒有跟隨」的意思。推斷或結論沒有跟隨已建立的前提或證據。(例如:在月圓時出生的人較多。結論:月圓引致出生率上升。)可是,是月圓引致較多出生,還是由於其他原因(可能是統計上的期望差異)?

監視下的選擇(observational selection):(類似確認性偏見)指出有利的,卻忽略不利的事實。誰去過拉斯維加斯(Las Vegas)賭場會見到人們在賭桌上和老虎機上贏錢,賭場經理會響鐘及鳴笛以公告勝利者,卻永不會提及失敗者。這可令人覺得勝出的機會看來頗大,但是事實卻剛剛相反。

錯誤因果(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拉丁語「它發生在之後,所以它是結果。」與不當結論類似,不過與時間有關。(例如:她去了中國之後病了,所以中國有些東西令到她病。)可能她的病是由於其他原因,與中國完全無關。

證明不存在(proving non-existence):當辯者無法為他的聲稱提供證據,他可能會挑戰他的對手,叫對手證明他的聲稱不存在。(例如:證明神不存在;證明不明飛行物體未曾到過地球;等等)儘管有人可以在特定的限制中證明不存在,如在盒中沒有某些東西,可是卻無法證明普遍性、絕對性或認知性的不存在。無人能證明一些不存在的東西。提出聲稱的人必需自己證明那聲稱的存在。

扯開話題(red herring):辯者改變話題,以分散注意力。

實體化謬誤(reification fallacy): 當人們把抽象的信念或假設性的構想,當作是實在的事物。如以IQ題作為真實衡量智慧的方法;由抽象的社會構想而來的種族概念(儘管基因屬性的存在),源自經揀選的屬性組合,或者標籤某一組人;占星;耶穌;聖誕老人;等等。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一個步驟、法律、或行動的改變,可引致不良的後果。(例如:如果我們容許醫生幫助安樂死,那麼去到最後,政府會控制我們如何死。)不一定只因為我們的改變,出現了滑坡,便會使預計的後果實現。

片面辯護(special pleading):以新鮮或特別的聲稱,抗衡對手的陳述;展示論據時只著重主題中有利或單一的範疇。(例如:神為何在世上創造這麼多苦難?答案是:你必須明白,神自有祂神奇的安排,我們沒有特權去知道的。又例如:星座是準確的,但你必須先了解背後的理論。)

小眾統計(statistics of small numbers):類似監視下的選擇。(例如:我的父母吸了一世煙,但他們從未患過癌症。又例如:我不管其他人如何講 Toyota,我的 Toyota 卻從未發生過問題。)只指出少量有利數據,與整體機會並無關係。〔譯註:把 Yugo 改成 Toyota 使更易明白〕

稻草人謬誤(straw man):創造一個虛假的情況,然後去攻擊它。(例如:進化論者認為所有事物都是隨機的。)大部份進化論者認為,在自然選擇的解釋下,可能包括偶發的成份,但並非全然依靠隨機。抹黑你的對手只會令討論的功能偏離。

你我皆錯(two wrongs make a right):指控其他人跟我們所做的同樣事情,為我們所作所為辯護。(例如:你有甚麼資格批評我?你也跟我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控方的所犯的罪與討論本身並無關連。

編者:Jim Walker
翻譯:抽刀斷水 來源︰這裡
英文原版︰這裡

12.09.2009

哲學家們到底相信些什麼?The PhilPaper Survey告訴你

在讀論文的時候常常遇到「X是現今哲學界的主流」或「大多數的哲學家相信,Y」這類宣稱,然而我們怎麼知道那是真的,而不是作者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大家都跟自己一樣,或者有被害妄想症,懷疑人人都在跟他作對?The PhilPapers Survey幫你搞定了這件事。

The PhilPaper Survey是心靈哲學家David Chalmers和他的學生David Bourget合作的哲學立場統計,自今年(09)十一月起利用The PhilPapers平台,針對英美哲學界的學者們進行線上問卷調查,詢問他們在各個哲學議題上的立場。這項涉及三千兩百人(含兩千七百多名哲學博士及教授)的調查在昨天釋出初步統計結果︰
  • 美感價值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接受或傾向於(以下省略))客觀︰41.8%
    主觀︰31.7% ← 這個記號代表我的立場
    其它︰9.5%(以下省略)

  • 分析和綜合之間有明確區分嗎?
    有︰58.4%
    沒有︰29%
  • 關於知識的證成︰
    外在論(externalism)︰42.4%
    內在論(internalism)︰26.7%
  • 關於外在世界︰
    非懷疑的實在論(non-skeptical realism)︰71.4%
    懷疑論(skepticism)︰9.6%
    觀念論(idealism)︰7.9%
  • 關於自由意志
    相容論(compatibilism)︰51.4%
    自由主義(libertarianism,支持不相容論,且相信決定論為假)︰18.3%
    沒有自由意志(no free will,支持不相容論,且相信決定論為真)︰15.2%
  • 關於上帝︰
    無神論︰66.2%
    有神論︰18.5%
  • 關於人們實際使用的邏輯規則︰
    古典邏輯︰44.3%
    非古典邏輯︰20.1%
  • 關於道德︰
    道德實在論(moral realism,道德語句陳述客觀事實)︰52.5%
    道德反實在論(moral anti-realism)︰30.9%
  • 關於心靈的本質︰
    物理論(physicalism)︰53.9%
    非物理論(non-physicalism)︰29.1%
  • 規範倫理學派別︰
    德性倫理學(virtue ethics)︰24.9%
    結果論(consequentialism)︰24.3%
    義務論(deontology)︰20.3%
  • 關於Trolley problem(直行撞死5人,轉彎撞死1人,壓下板手可讓火車轉彎)︰
    壓板手︰68.2%
    不壓板手︰7.6%
  • 關於模態論證中的殭屍世界︰
    可想像,但並非形上學上可能(conceivable but not metaphysically possible)︰35.3%
    形上學上可能(metaphysically possible)︰24%
    不可想像(inconceivable)︰18.8%
這些是我比較感興趣的項目,你可以在這裡查詢完整的數據,並且改變變項(教授、研究生...)檢視不同群組的不同統計結果。另外,Bourget和Chalmers在這裡說明了他們的研究動機和發想,並且對於一些參與者的質疑和意見做出初步回應。

update:這個調查有了新結果,請看這裡

12.08.2009

黑暗雞蛋糕再起



本來為了閱讀舒適把版面改成白底,結果沒想到也有一堆人覺得黑底比較舒服,加上那個黑色幽默的關鍵字引發的黑暗哲學部落格腦內劇場,就讓我決定把它改回黑色了。上圖為前版面遺照,僅供瞻仰。

然而,對於那些比較喜歡閱讀白底黑字網頁的人,我也幫你們想好了對策。你們可以用Email或者RSS訂閱,然後在信箱裡或是RSS閱讀器上讀白色版本的文章。下圖是哲學哲學雞蛋糕在我的Google ReaderHelvetireader搭載)上呈現的樣子,讀起來應該滿舒服的。


12.05.2009

沒天良作文指南

當你擁有立場,卻除了個人經驗之外完全缺乏支持的理據和獨到見解,你該如何吸引讀者?

壹.


或許你可以誇大自己的立場,例如,如果你想抱怨大學課程評鑑依賴學生喜好,不能用來評估教師教學品質,你可以改成下這樣的標題︰「課程評鑑泯滅人性,促發金融風暴」。這當然可以吸引很多目光,不過它也會讓你很快被踢爆。因為顯然這個說法太強了,太容易被反駁,所以你最好弱化自己的立場,例如改成
大學教學評鑑會被學生喜好影響,所以不應該列為教師評鑑考量資料之一。
然而,別忘了,你是一個除了個人經驗之外手上沒有任何支持這個宣稱的理據的人,當別人問你有什麼證據支持你的想法,你只能談談最近做的,關於上班族對於青蛙皮膚的恐懼的社會心理學實驗扯開話題。因此,或許你需要繼續弱化你的立場,例如說,改成
大學教學評鑑會被學生喜好影響,所以不能作為教師優劣的唯一指標。
這樣修改,大概在辯論場上就萬無一失了︰像教學評鑑這麼複雜的考慮,永遠都有你沒注意到的考量因素,因此,事實上就算一份資料再詳盡、再公正、再客觀、完全不可能受學生喜好影響,也不會有人敢說那是教師優劣的唯一指標︰不管X是什麼,「X不能作為教師優劣的唯一指標」永遠都是對的。換言之,你的這句話,完全就是大學評鑑界的套套邏輯!*1

不幸的是,這樣做也會讓你遇到瓶頸。別忘了,你是一個沒有獨到見解的人,你想講的東西一堆人早就先想過了,如果你只說那些你想到的相關的論點,根本不會有人想看,更何況這個論點已經被你弱化到根本毫無意義的境界。當一個人說他認為
候選人的經濟政策不應該列為投票選總統時的考量因素之一
我可能還有點興趣知道他有什麼理由這樣說,然而,如果他說的是
候選人的經濟政策不能作為投票選總統的唯一指標
拜託,誰會想知道這句大家都接受的廢話背後有什麼想法啊。

顯然,在這裡你需要多說一些話來掩蓋自己的無趣和平凡。然而,你又只能「多說一些話」,而非「多宣稱一些相關的內容」,因為如果你多宣稱了一些相關的內容,而讓自己的立場再度變強,你又會跟第二段裡談到的一樣容易被駁倒,或者跟第三段裡談到的一樣有時必須用青蛙和上班族的故事轉移話題。在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有什麼話既不提供和討論主題相關的內容,又可以讓你至少在缺乏學識素養的報紙編輯眼中看起來比較不無趣不平凡?很簡單,就是那些沒內容卻又深奧的話。

例如說,你可以扯一些哲學術語,像是抱怨教學評鑑都是承繼自理性主義、忽略情感,活脫脫地只展現了科學的自大云云。當然,這類功夫的教主依然是張小虹,你永遠都比不上張小虹,所以你絞盡腦汁裝滿shot杯,還是只能摀著心門勉強寫出類似這種句子︰
「...教學評鑑的正當性是基於「人是理性動物」的假設,在「大數法則」下,透過操作上的精確性和可計算性,認為評鑑結果具有一定的客觀性與可信度。傳統理性主義者認為,人具有一種先於其存在的理性特質。柏拉圖指出,理性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一種認識能力,這種能力能夠主動地反映和改造客觀世界,並且可以規範自己的行為。

這種人皆理性的信念直接否決了人類的情感,甚至情緒的作用。從許多生活的經驗事實顯示,決定人類行動的因素並非理性,而是情感的左右,甚至情緒的衝動。許多學生也承認教學評鑑確實有情感的因素,對於一些不喜歡的教師,會給予較低的評價。因此,教學評鑑充其量只是學生對教師喜好程度的評定,可以做為「人氣教師」的參考,若做為優劣的唯一指標就是過度的使用。」

「...基於科學的信仰,這種工具理性從語言系統根本的消滅了否定的力量,一些深知教學評鑑之弊的教師只能鴉雀無聲。所謂教學評鑑的話語不再表徵真實的意義,而成為管理和統治的工具。以至於這種不分學門、不分個體全然適用的教學評鑑工具本身成為了目的,也成了套在教師身上鐵的牢籠。於是,越來越多的教師失去了獨立性、失去了特殊風格,全都依附於龐大教育系統的管理人,成為標準化的教學機器。」
當然,你完全接受我的意見,沒有在這些話裡面多說任何東西,當我們把那些漂亮的(或者惹哲學系學生生氣的)哲學話語去掉,針對教學評鑑這個主題,你就真的只是把自己的意見重講一次︰
教學評鑑會被學生喜好影響,所以不能作為教師優劣的唯一指標。

貳.


當然,基於無知,你的那些哲學書袋就算不是錯的,至少也牛頭不對馬嘴*2。不過沒關係,你都做到大學教授了,那些報紙編輯絕對不會比你精明。

參.


事實上,那些傢伙甚至沒發現你簡單的雙重標準︰
「其實,一位教授教學的優劣,只要在他課堂坐上兩個小時即可分曉。但是,我們寧願相信量表分數,卻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因為這種以「教學評量表」為工具的評鑑是最有效率,也是最偷懶的方法,在實施上卻以「客觀中立」的面目出現。」
我靠,在我們為了避免主觀喜好以及學生被教授討好而影響結果所以丟掉教學評鑑之後,卻要迎接一個「自己去看看,你覺得是好就是好」的判斷方案?

註釋

  1. 套套邏輯︰恆真句,不管怎樣都為真的句子,例如「所有單身漢都是沒老婆的男人」。在這裡的那句話當然不是恆真句,那只是一個誇大的玩笑,用來取悅哲學系學生,彌補他們因為那篇蠢文章受的傷。

  2. 如果理性主義哲學家真的認為人完全理性,不會受情感影響,那麼他們真的是白痴到底了,根本不值得我們花時間念啊。

12.03.2009

新版面測試中

感覺如何?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舊的版面,比較一下。

12.01.2009

為什麼哲學生要學那些已經被推翻的理論?

上一篇文章提到Pyridine對Massimo Pigliucc的質疑︰如果笛卡兒的二元論、邊伈(Bentham)的效益主義和波普的否證論真的都已經被推翻了,為什麼哲學系的學生還要學那些理論,念那些人寫的東西?

(基於哲學辯論的複雜和容易出錯,我並不確定那些理論是不是真的可以被稱為已經被推翻了,不過就假設它們是好了)

我並不覺得念原典是必要的,雖然那樣做有一些好處。然而,為什麼就算一個哲學理論已經死了,哲學生可能還是必須(至少,藉由整理過的清楚正確的二手資料)研讀它?幾個可能的理由︰
  1. 幫助理解那些還活著的理論和概念︰有時候,如果一個人不了解某個被推翻的理論,他也很難掌握那些被認為應該是正確的或者還在爭論中的理論的內容。例如,如果你不知道二元論在講什麼,你應該比較不容易理解物理論或其它的一元論;如果你不了解古典效益主義,你可能得花比較多力氣才能弄懂還在倫理學戰場上的各種效益主義變體,以及那些或多或少沿用效益主義原則的道德理論。當然你可以選擇直接念那些比較複雜的理論,不過我相信大多數人會覺得一步一步來比較舒服。這種學習方法在其它領域應該也常出現,例如我就覺得,拿拉馬克的進化論來做比較,會有助於初學者念懂演化論。

  2. 避免學生重新發明舊理論︰在科學領域,或許是因為大家都在目前的典範下研究,或許是因為那些被認可的科學理論多多少少都融入常識而為人所知,所以不太容易有學生因為不知情而突發奇想重新發明已經被推翻的舊理論,例如,只要對於基因交換有一丁點認識,你就會知道那個「卵子裡面有小人,小人裡面又有卵子」的理論不會對。然而哲學作為一門學術的典範並不明確,一個理論是否已經被推翻也不是一眼就看得出來的,所以每個研究者幾乎都會把自己研究領域的重要辯論翻過一遍,確定自己接下來不是浪費時間。

  3. 思維訓練︰對於那些立志作研究的哲學生而言,哲學的思維訓練是將來的飯碗;而對於那些畢業之後不打算研究哲學的哲學生來說,如果念了四年哲學系卻完全沒有學到任何分析和評估理論和論證的技能, 那你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然而,哲學系該怎麼訓練哲學生的思維和批判能力?放著數百年來累積的論證攻防不用,而拿,例如說,陶晶瑩的東西來做示範,大概不會是很好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