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24

6/15 糕講堂|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糕講堂是哲學哲學雞蛋糕主辦的哲學講座,我們介紹有趣的哲學問題並促發思考,讓沒有哲學背景的人也能享受哲學的樂趣。

這次我們來聊聊電玩裡的自由問題:玩電玩的你,是自由的嗎?

許多玩家會用「自由」描述打電玩的感受,電玩讓我們暫時放下真實生活的種種煩躁壓力,進入無拘束的世界。

然而真是這樣嗎?

依照常見的分析,電玩是一種遊戲,讓玩家藉由「規則限制的手段」去追求「規則指定的獲勝目標」,藉此取樂。

背負這麼多限制,為什麼玩家依然會認為打電玩自由呢?這是這場講座想討論的第一個問題。面對這個問題,朱家安會引用哲學家Isaiah Berlin的「積極自由╱消極自由」區分,提出一個分析來解消上述困惑。

這場講座的第二部分,跟我們這次推薦的讀物特別有關。

在《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裡,遊戲開發者Adrian Hon討論近年來的「遊戲化」風潮,並指出當中的問題所在。

當我們把某個活動遊戲化,代表我們添加遊戲要素(計分、獎勵、進度指示等等)來從事這活動的人增加動機。照Adrian Hon的看法,在資本主義社會,遊戲化已經被廣泛利用來操弄員工,讓人願意配合其實不見得合理的工作要求。

另一邊,在我們玩家更在乎的方向,Adrian Hon也討論「遊戲的遊戲化」。

簡單說,如果遊戲本身夠好玩,就不需要遊戲化,不需要藉由額外的計分、獎勵、進度指示來鼓勵玩家繼續遊玩。但遊戲的遊戲化依然是常態,不但在幾乎所有手遊上都可以見到,連PS5都有通用的「獎盃」系統。

在這個部分,我們特別邀請了資深玩家田中ㄈ子來跟大家分享。ㄈ子是法律出身,曾在遊戲業任職,處理法規執行和消費爭議,熟稔手遊操弄玩家的各種把戲。ㄈ子的報告將協助我們理解遊戲如何使用各種心理機制去影響玩家,進而更能掌握自己的遊玩。

活動資訊

糕講堂|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時間:6/15 14:00-16:00(13:30開放進場)
地點:鄭南榕基金會(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11號3樓)
內容:演講和討論 辦理:本活動由哲學哲學雞蛋糕、麥田出版社鄭南榕基金會合辦

在這個講座裡,我們會:
+說明「我們玩遊戲自由嗎?」是個怎樣的哲學問題。
+介紹一個「積極╱消極自由」的框架來回答這個問題。
+羅列整理電玩操弄玩家的各種手段。

講者

朱家安|多年來面無表情地致力於哲學教育,雖然人稱「雞蛋糕腦闆」但其實不受兒童喜愛。著有簡單易懂的哲學書《哲學哲學雞蛋糕》、《画哲學》、同性婚姻爭論的論點分析書《護家盟不萌?》,以及用哲學思索電玩的《電玩哲學》。

田中ㄈ子|先玩過網路遊戲才學會寫字,長大後誤打誤撞從科法所畢業,並路過線上遊戲消費者保護工作。著有分析女性玩家處境的文章〈傳說中的黃金鄉:電玩的女性市場〉

*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或取消活動內容的權利*

報名

本活動網路報名,現場繳費,請填妥報名表並收到確認信,才算是完成報名喔!

你有兩種票可以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