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活動情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活動情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8.16.2018

8/30 糕講堂|反民主:知識菁英制的論證和反思(已額滿)

人人都該有投票權,過去黑人和女人不能投票,那是因為過去我們錯了。在現代,這種「全民民主」理所當然到你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然而,在《反民主》裡,哲學家布倫南(Jason Brennan)主張這種看法才是錯的,而且它會讓民主更糟。你有理由看看布倫南的說法,因為如果他是對的,我們麻煩就大了。

布倫南主張「知識菁英制」,認為應該用其他東西取代全民民主。這個極端看法在台灣已經有許多討論: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導讀《反民主》
劉維人(自由譯者):《反民主》譯後記
陳方隅(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候選人):《反民主》書評:民主價值的練習題
謝世民(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取消你的投票權,能換來更好的社會嗎?──評布倫南的《反民主》

在這場講座裡,我會介紹布倫南的主要論證,以及他提到的各種替代方案(當中有些真的滿有創意的),並以此出發,歡迎大家討論民主的各種問題。

最後,《反民主》的譯者劉維人非常認真,在書出版前就跟我針對書裡內容多有討論。這場講座他也會來現場與談,提供一些見解。

8.09.2018

8/24 糕講堂|自由意志,和一點點笑話

<

《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這本哲學笑話書的作者是兩個哈佛哲學系畢業生,它第一次被引進台灣時,書名是《柏拉圖與鴨嘴獸一塊上酒吧?》,時報出版,我在 2008 年寫過簡短的介紹。當時我才大學三年級。

今年李茲文化出了重譯本《哲學不該正經學:哈佛笑魁開的哲學必修課》,找我寫推薦序,以下是序文片段:

你可以把《哲學不該正經學》理解成一本從哲學觀點幫笑話分類的笑話書。作者依照笑話涉及的主題和概念,把它們依照形上學、邏輯、知識論等哲學項目分類放好,並在每個分類底下跟主要的哲學觀點串起來。

對於念哲學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充滿行內趣味的書:如果書裡的哲學理論你都熟,作者搭配的笑話會讓你驚喜連連。哲學很抽象,因此討論哲學很看重具體案例,好笑的案例比不好笑的案例更好,除非你在討論的是轉型正義議題。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一本用笑話拐你去讀哲學的書。說實在,就算不管哲學,書裡蒐集的笑話大多本身就很好笑了。

總之,我決定替這本久違的有趣書辦個講座。這次我會介紹書中「形上學」的章節裡關於自由意志(free will)的討論,順便分享一些我覺得好玩的哲學笑話。

6.28.2018

7/12 糕講堂|論友誼:血源詛咒、內哈瑪斯、亞里斯多德

內哈瑪斯(Alexander Nehamas)是普林斯頓的哲學教授,在《論友誼》這本精緻的小書裡,他說明為什麼他覺得亞里斯多德對友誼的分析有問題。我替這本書寫了一個書評,並且決定辦這場講座來跟大家聊聊。

在這個講座裡,我們會介紹亞里斯多德和內哈瑪斯對友誼的哲學看法,讓大家想想自己比較喜歡哪一個。並且,作為案例,也會介紹我在《血源詛咒》連線遊玩當中從我的朋友那邊學到什麼有趣的東西。

6.01.2018

6/15 糕講堂|情緒:察覺、理解與分析(已額滿)

《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經擁有的》是披著勵志書皮的哲學書,作者皮戈里奇(Massimo Pigliucci)是紐約市立學院的哲學家。在這本書裡,皮戈里奇以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為中心,介紹斯多噶主義(Stoicism)。在眾多哲學派別當中,斯多噶特別重視生活和處事,強調往內認知自己的心靈狀態,往外認知自己的能力和控制範圍,以便活出明智的好日子。《別因渴望你沒有的》是難得對於人該怎麼過生活有具體指引的哲學書,皮戈里奇討論了許多不同境遇,說明斯多噶的洞見可以如何協助我們面對世界。

斯多噶主義重視自我認知,花大篇幅討論人該如何面對自身內部的各種狀態,包括情緒。

我們有很多詞可用來描述情緒:憤怒、悲傷、失落、沮喪、幸福、興奮、惆悵、徬徨、焦慮、惜春、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然而,這些情緒之間到底有哪些重要差別?在抒情之餘,我們有足夠準確的概念去理解情緒、應對情緒嗎?要好好處理情緒,不只需要修養,也需要理論。

陳佑竹是愛荷華大學的哲學碩士,專攻形式化哲學和心靈哲學。在這場講座裡,他會介紹他開發中的一個理論,這個理論用三個成份來分析情緒的性質:目標(Goal)、處境 (Circumstance)以及資源(Resource)。我們認為這個分析法不但可以回應一些哲學問題,還能協助人順利理解和應對自己的情緒。

一般人常認為情緒跟理性是對立的:情緒只會妨礙理智、情緒管理跟知識和講道理無關,只能夠透過放鬆身體、發洩壓力、或描述感受來進行。在這場講座裡,陳佑竹也會說明,為什麼這些常見的想法其實是迷思。

5.31.2018

6/14 糕講堂@臺南|基本收入

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是荷蘭的年輕歷史學家,在《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裡,他論證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朝向這樣的社會邁進:

  • 提供「全民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定期發給所有公民一筆相同數目的錢。
  • 讓每天工時降到三小時。
  • 開放國界,讓人可以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

這三個「狂熱夢想」的實踐緊緊相連,這場講座把重點放在第一個。「全民基本收入」這種社會福利政策讓人定期免費拿到錢,這個方案看起來又天真又貴,難以想像它有天會實現,不過越來越多人相信它能協助我們舒緩未來社會的種種問題。

在這場講座裡,我會介紹基本收入的基礎原則,以及哲學上討論全民基本收入的一些論點,並把重點放在基本入跟社會正義之間的討論上。我先前的文章說明了一些切入方向,大家可以參考。這門課會從基礎講起,你不需要事先了解基本收入或經濟學、哲學,也可以參與並得到收穫。

4.22.2018

5/6 糕講堂@高雄|基本收入:從哲學的角度看

「全民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是個很簡單的社會福利方案:國家定期發給所有公民一筆相同數目的錢。這個方案看起來又天真又貴,難以想像它有天會實現,不過越來越多人相信它能協助我們舒緩未來社會的種種問題。

史坦丁(Guy Standing)是知名的基本收入倡議者,在《基本收入讀本》裡,他系統性地介紹了全民基本收入的原則、細節和功能,為此政策的正當性辯護。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了解基本收入政策的第一本課本。

在這場講座裡,我會介紹基本收入的基礎原則,以及哲學上討論全民基本收入的一些論點,並把重點放在基本入跟社會正義之間討論上。我先前的文章說明了一些切入方向,大家可以參考。

4.08.2018

4/22 糕講堂|推力:國家能繞過理性影響你嗎?

2002年,行銷學者曼德爾(Naomi Mandel)和強森(Eric Johnson)替一家賣沙發的公司修改了官網,成功地讓瀏覽網站的顧客變得更重視沙發的舒適度,而不是其他規格或價錢。曼德爾跟強森的修改方案非常簡單,而且跟網站內容完全無關:他們只是把公司官網的背景圖案換成軟綿綿的白雲。

假設你考慮買沙發,你心目中理想的沙發長什麼樣子,可能倚賴很多因素,但是當中應該不包括沙發公司的官網背景長什麼樣子。若商人可以簡單地改變網站背景,就誘導你對具特定特色的沙發做更多考慮,我們可以說,商人是繞過了你的理性來影響你。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Thaler)和法學家桑斯坦(Cass Sunstein)把這種繞過理性的影響力稱為「推力」。在《推出你的影響力》這本看起來很像成功學書籍但其實不是的書裡,塞勒和桑斯坦嚴肅地討論,政府能否藉由這類手段,來影響人民做出正確選擇,例如購買對自己有利的保險,或者多吃蔬菜水果。

我寫了文章介紹《推出你的影響力》,並決定辦場講座來討論書裡的看法。這場講座,我會從政治哲學出發,佐以《推出你的影響力》裡面的論點,討論政府在怎樣的範圍裡,能有正當性使用這些手段來影響人民。

3.25.2018

4/8 糕講堂|鋪梗力:商業洗腦的心理學技術(已額滿)

2002年,行銷學者曼德爾(Naomi Mandel)和強森(Eric Johnson)替一家賣沙發的公司修改了官網,成功地讓瀏覽網站的顧客變得更重視沙發的舒適度,而不是其他規格或價錢。曼德爾跟強森的修改方案非常簡單,而且跟網站內容完全無關:他們只是把公司官網的背景圖案換成軟綿綿的白雲。

假設你考慮買沙發,你心目中理想的沙發長什麼樣子,可能倚賴很多因素,但是當中應該不包括沙發公司的官網背景長什麼樣子。若商人可以簡單地改變網站背景,就誘導你對具特定特色的沙發做更多考慮,我們可以說,商人是繞過了你的理性來影響你。

亞利桑那大學的心理學家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把上面這種「繞過人的理性影響人的決策」的說服策略稱為「鋪梗」(presuation)。英文直譯就是「預先說服」的意思。在《鋪梗力》(presuation)這本書裡,席爾迪尼蒐集了大量的鋪梗案例,並分類整理,讓讀者可以稍微系統性地了解現代社會的人可以怎麼不著痕跡地影響彼此。

3.16.2018

3/30 糕講堂|卡謬:反抗者

二戰結束後,歐洲文明和理性傳統陷入一場危機。理性看起來導致了最大的邪惡,反對理性的行為卻也好不到哪裡去。革命可能帶來恐怖統治,但無動於衷卻又只能等待腐爛。如果我們想要反抗制度,我們應該殺人嗎?如果我們不能殺人,革命是可能的嗎?如果革命不可能,我們還可能獲得自由嗎?

存在主義哲學可以如何看待反抗和自由?這次糕講堂請來台大哲學所的洪偉,為大家說明卡謬《反抗者》裡蘊含的論點和有趣的問題。

3.11.2018

3/25 糕講堂|筆戰與論說文:論證的結構和重建(已額滿)

《國文開外掛》由多人合寫,用明確且講理的方式分析國文課本裡常出現的文章。我自己也在《國文開外掛》裡貢獻了一篇文章,談〈師說〉的論證結構。你可以把《國文開外掛》理解成來自新觀點的國文課輔助教材,除了硬是背誦註釋、題解甚至文章內容,國文課可以有哪些思考空間?這本書以這群人自己的方式提供了一組方向。

在這個講座裡,我不會談〈師說〉,不過我會談更好用的東西:我用來分析〈師說〉的那些技術。包括:

  • 什麼是論證(argument)?
  • 如何從論述(評論文章、臉書貼文、筆戰文)裡分析出論證?
  • 這種分析在溝通上有哪些好處?

此外,我會真的準備一些文章讓大家自己練習操作我介紹的技術。我想,你可以期待聽完講座之後,在筆戰、論說文寫作、論說文教學(如果你是老師的話)方面得到一些幫助。

這次的課程,是從〈哲學論證整理術〉發展出來的,大致上骨幹類似,做了點調整和補充。已經參加過的人可以評估看看。

活動資訊

時間:3/25(日) 18:45~21:00(18:45開放進場,19:00正式開始)
地點:里山咖啡二樓(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66巷17號)
內容:演講和討論。
辦理:本活動由哲學哲學雞蛋糕、奇異果文創里山咖啡合辦

講者

朱家安|中正哲學碩士,多年來面無表情地致力於哲學教育和知識傳播,雖然人稱「雞蛋糕腦闆」但其實不受兒童喜愛。著有簡單易懂的哲學書《哲學哲學雞蛋糕》以及同性婚姻爭論的論點分析書《護家盟不萌?》。

時間表

  • 18:45 開放進場
  • 19:00 開始講座
  • 20:30 Q&A
  • 21:00 結束

報名

(額滿囉!)

3.02.2018

3/16 糕講堂|卡謬:薛西弗斯的神話(已額滿)

薛西弗斯被眾神懲罰永遠要推一顆大石頭上山,每當他汗流浹背地將石頭推上山頂,石頭就會滾落山底,接著他就必須再次走回山腳下,再一次將石頭推上山——我們或許聽過薛西弗斯的神話,但卡繆到底想用這故事來說什麼?為什麼我們應當想像薛西弗斯是快樂的?如果薛西弗斯有選擇的話,他應該自殺嗎?

「荒謬」是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這次糕講堂請來台大哲學所的洪偉,為大家說明卡謬如何藉由《薛西弗斯的神話》來討論生命的荒謬之處。

1.29.2018

2/11 糕講堂|韋瓦第效應:刻板印象的心理學與歧視言論(已額滿)

《韋瓦第效應》的作者史提爾(Claude Steele)是美國最有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做過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大學教務長。在這本書裡,他介紹了一連串跟刻板印象有關的心理學研究,主張當一個族群背負刻板印象,這不但影響社會對於該族群的看法,也直接影響該族群在社會上的表現。

例如說,如果一個學生所屬的族群,被認為在某能力上有缺陷,那麼,只要你在測驗之前讓他想起這層關係,他的表現就會變差,例如:

  • 在體能測驗之前讓白人學生想起自己是白人(而不是黑人)。
  • 在智性方面的測驗之前讓黑人想起自己是黑人。
  • 在數理測驗之前讓女生想起自己是女生。
史提爾的研究成果讓我振奮,因為我從幾年前發展的一個想法,剛好就是認為歧視言論的內容跟刻板印象密不可分。如果弱勢族群背負的刻板印象會造成非常糟糕的後果,就更加說明了歧視言論為什麼糟糕。

在這門講座裡,我會介紹史提爾的研究以及我對歧視言論的分析,並說明這兩個東西可以怎麼湊在一起。

1.12.2018

1/27 糕講堂|基本收入(已額滿)

「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是個很簡單的社會福利方案:國家定期發給所有公民一筆相同數目的錢。這個方案看起來又天真又貴,難以想像它有天會實現,不過越來越多人相信它能協助我們舒緩未來社會的種種問題。

政治哲學家范 · 帕里斯(Philippe Van Parijs)和政治學家范德波特(Yannick Vanderborght)長期關注基本收入相關辯論,他們在去年出版的《Basic Income: A Radical Proposal for a Free Society and a Sane Economy》有系統地討論了基本收入的可能性和爭議。衛城出版社動作非常快,上個月把這本重要著作引進台灣,搭配雷震基金會邀請范 · 帕里斯訪台,聯經《思想》雜誌也出了基本收入特刊

在這場講座裡,我會介紹《基本收入》這本書裡討論的一些論點,我對經濟不熟,不過我會把重點放在基本入跟社會正義之間的哲學討論上。我先前的文章說明了一些切入方向,大家可以參考。

11.27.2017

12/9 糕講堂|詩性的宇宙

蕭恩卡羅爾(Sean Carroll)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在去年發表了《The Big Picture: On the Origins of Life, Meaning, and the Universe Itself》(一覽全景:生命起源、意義,以及宇宙自身),企圖提出一個從物理世界理解價值和意義的理論。這部四百多頁的跨領域鉅作很快登上了紐約時報銷售榜,並在幾週前由八旗文化敏捷地引入中譯版:《詩性的宇宙》

《詩性的宇宙》並不是隨興的翻譯,而是取自卡羅爾藉想表達的主要主張:詩性自然主義(Poetic Naturalism)。詩性自然主義主張世界真正的基底現實是物理上的各種原子和力(自然主義),我們為了生活和溝通,用各種故事(詩性)來理解這些基底現實,於是便有了「桌子」、「伴侶」和「自由」這些東西。然而,人用來描述基底現實的故事,並不見得彼此相容(例如基督教和無神論),卡羅爾在書中試圖提出一套方法,來說明哪些故事合理,哪些不合理。(這篇文章說明了這套方法裡的一個小步驟)藉由以上起源自科學的討論,卡羅爾嘗試回答關於上帝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生命意義這些重要的哲學問題。

這場講座由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主講,他會說明卡羅爾的基本主張、論證,並提出一些可參考的回應,或者可進一步思考的有趣方向。

ps. 11/29,朱家安和台大物理系的高涌泉老師在金石堂城中店有個對談,也是談這本書。11/29的對談和糕講堂的主要差別大概會是:藉由對談,你可以得到朱家安和高老師對此書的想法,藉由糕講堂,你可以有系統地理解卡羅爾的想法。歡迎你聽聽對談,再決定要不要參加講座。

10.25.2017

11/8 糕講堂@高雄|羅爾斯與正義論

*本活動承蒙大家出版提供《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道德》20本,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報名選項*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是 Phedo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的老師們引進的哲學教科書,一系列共五本。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本系列的「道德」篇,這本整理了跟道德、自由責任有關的哲學概念、理論,並分門別類展示說明。

呼應這本書談的道德、自由等概念,在這次的糕講堂,我們要來談談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羅爾斯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之一,認為社會應該最大程度地開放人「活出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的自由,並且同時在重分配上對最弱勢者有利。1970年之後,大部分的政治哲學理論,要嘛是在反對羅爾斯對正義的看法,要嘛是它的延伸。

10.21.2017

11/4 糕講堂|科學哲學(已額滿)

*這次活動承蒙游擊文化提供《「科學的思考」九堂課》20本,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報名選項*

戶田山和久是名古屋大學的哲學教授,我曾經介紹過他和其他日本哲學家合寫的書《小朋友的哲學大哉問》以及他在書裡的有趣論點。上個月游擊文化引進了戶田山和久的新書《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我看了稿子覺得很棒,並且幫它寫了推薦序

作為科學哲學書,《「科學的思考」九堂課》不像常見的科學哲學課本,以邏輯實證論以降的哲學史發展為導向介紹哲學家的思想,而是以「如何協助人們成為有能力理解和討論科學的人」為主要目標,依序整理和介紹派得上用場的各種思考工具。

藉由這本書,你不會學到什麼科學理論,也不會得知最新的實驗發展,但是你會學到如何理解科學理論、評估各種科學說法,以及區辨那些看起來像是科學但其實缺乏基礎的東西。這本書教你科學的思維,並讓你很容易可以照著練習。

這次的糕講堂,我們將重溫去年上過的〈科學哲學〉,這門課將從邏輯經驗論出發,補充一些重要的科學哲學理論和論證,讓你在讀《科學的思考》的時候,可以更得心應手。

10.02.2017

10/13 糕講堂|羅爾斯和正義論

*本活動承蒙漫遊者文化提供《一口哲學》20本,請參考報名選項*

沃伯頓(Nigel Warburton)和愛德蒙茲(David Edmonds)主持美國有名的哲學普及廣播《Philosophy Bites》,這個廣播的特色在於,邀請一線哲學家用一般人聽得懂的方式談他們最新的研究或創見。《一口哲學》這本書來自《Philosophy Bites》的一個活動:哲學家談哲學家。《一口哲學》收錄了27個訪問,讓你從當代學者的口述,了解他們欣賞的哲學家的有趣思想。

《一口哲學》的內容規劃得剛好,一般人不太需要哲學背景,也可以理解當中好玩的地方。這次的糕講堂我們不會介紹書中概要內容,而是挑選其中一個重要的哲學家,概論性地介紹他的主要想法。在這個講座裡,我會跟大家介紹很可能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以及他對正義社會的看法。

7.17.2017

8/4 糕講堂|攻殼與自我(7/30開放報名)

*本活動承蒙臉譜出版提供《攻殼機動隊 Complete Box》7套,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報名選項*

在這場講座裡,我會以攻殼機動隊裡的事件為例,介紹哲學家對於自我(self)的一些看法,我們的討論會著重在「我之所以跟別人不是同一個人,是因為?」、「我有沒有可能因為產生了某些變化,而成為另外一個人,而不再是我自己?」這些看起來很玄的問題上,並試圖用明確清楚的概念討論它們。

在哲學上,這些討論是屬於形上學(metaphysics)底下的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領域。老實說,人格同一性滿難的而且不是我的專長領域,不過我會好好讀書,把目前哲學上的一些基礎想法整理好,希望屆時能讓大家理解這些哲學洞見,並激發出自己的看法。

6.28.2017

7/11 糕講堂|我如何靠哲學過活?雞蛋糕腦闆的普及經驗分享會(開放現場報名

*本活動承蒙究竟出版提供《現代草民哲學讀本》20本,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報名選項*

哈囉你好,我是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腦闆朱家安,沃草公民學院的主編,台灣少數純粹依靠哲學普及工作過活的人之一。

《現代草民哲學讀本》是台灣第一本由哲學生共筆專欄文章匯集出版的書,它的內容選自「沃草烙哲學」社群兩年來在udn鳴人堂發表的一百多篇文章,烙哲學專欄現在依然繼續連載中,並且在香港01哲學開了分店。我多年來嘗試過非常多哲學普及方案,沃草烙哲學是至今仍然存活的計畫之一。為了慶祝這本書出版,我決定辦一場講座,來跟大家分享我推廣哲學的經驗和撇步。

在這個講座裡,我會從2007年的哲學哲學雞蛋糕談起,說明我為什麼想要、如何從事哲學普及活動,並整理一些這類知識普及活動需要的技術。你很可能不打算做哲學普及,不過我想,這些經驗對於大部分跟教育、知識普及有關的工作都會有一些幫助。我的報告會涵蓋:

  • 我如何開始寫哲學哲學雞蛋糕部落格,並發展到出版紙本書,以及假的網路烹飪節目
  • 我如何創立簡單哲學實驗室,並且每年舉辦成人哲學營?
  • 我和沃草如何逼迫(X)一群哲學生在兩年內寫出一百篇一般人看得懂的文章並出版?
  • 在上面這些事情,我遭遇哪些困難?如何解決?

5.31.2017

6/17 糕講堂|一個大哉問:道德語言和後設倫理學

*本活動承蒙聯經出版提供《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20本,請參考報名選項*

英國哲學家布雷克本(Simon Blackburn)是一線哲學大咖,聯經去年聯絡我說要引進他的著作《What Do We Really Know?》時我就開始期待。現在這本書的中文版正式出版了,我替它寫了推薦序,並且決定辦一場講座來討論。

布雷克本在哲學界出名,是因為他在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領域的貢獻,這個領域主要討論說,當我們做出道德宣稱(「同性婚姻簡直令人髮指!」)的時候,我們到底是在表達什麼。例如說,我們是在描述世界嗎?還是說我們只是在表達自己心靈的某些支持或反對的態度?《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身為綜論式的哲學書,並沒有特別著墨布雷克本在後設倫理學上的主張。在這門講座裡,我會介紹後設倫理學在談些什麼,並簡單說明布雷克本在後設倫理學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