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13

物化的證據

中正大學登山社最近一張用繩縛正妹宣傳社課的海報引起大眾討論,並被人指責為物化女性。「物化」出現在公共討論裡,已經不是新鮮事。然而,我必須指出,考慮到道德舉證的特殊地位,這類指控需要附加更多說明,否則很難不淪為缺乏建設性的攻奸。

物化VS性侵犯

想想看:如果這次的指控是社團幹部性侵犯新生,我們很直覺會要求爆料者舉證,然而,指控別人物化女性,這難道不需要證據嗎?

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對呀,大家都看到那張海報了,事實就在眼前,還有什麼好舉證的?然而,這種反應把道德判斷想得太理所當然。該社團把繩縛正妹的海報圖案公開,這是事實。然而,要說明此行為確實是物化女性,你至少必須說明哪些充分條件可構成「物化」,然後再說明為什麼這張海報符合這些條件。

你可能抱怨說,什麼,我哪知道哪些條件足以構成物化?這麼學術的詞,你對我要求太高了吧?

這就對了,如果你不知道哪些條件足以構成物化,憑什麼用「物化」批評人家?如果你不知道哪些條件足以構成性侵犯,你有資格指控別人性侵犯嗎?

道德舉證和事實舉證

「物化」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指責詞,但是卻很少有使用者能說明它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現象很不健康。

在當前社會脈絡下,「物化」就和「性侵犯」一樣是道德譴責,被指控為在物化別人,意指此人有道德缺陷。然而,道德譴責不能隨便做,你至少要能初步說明為什麼對方是糟糕的人或者做了糟糕的事情,才能說對方有道德缺陷,不然就是言之無據。

然而,這個社會對「性侵犯」和「物化」這兩種指責顯然有不同標準。我們要求指控別人性侵犯的人提出一定程度證據,但指控別人「物化女性」的人,卻很容易被放過。這中差別待遇的根源,是公眾常不自覺地對「關於事實理據的舉證」和「關於道德理據的舉證」持以不同標準。

「性侵犯」和「物化」的差別,在於前者很具體,後者則比較抽象。在性侵犯案件的討論場合,大家對於被害人所描述的那套行為算不算是性侵犯通常沒有什麼爭議。需要舉證的地方,在於那套行為到底有沒有被做出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檢驗貼身衣褲和衛生紙上的DNA。然而,在討論物化的場合,則常常剛好顛倒。例如在這次的例子中,中正大學登山社製作了那張海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沒有什麼爭議。但是這項行為到底算不算是物化女性,則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在公共討論中,這類關於「為什麼某項行為算是物化?」的舉證責任常常被忽略。其結果就是我們對於發言者所指的物化到底是什麼、有何壞處都不太了解。更糟的是,這種情況讓指責別人物化在這個社會裡變成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只要別人的宣傳跟情色沾上邊,讓大眾不舒服,大眾就可以如此指責,而媒體也會見獵心喜忠實反映。

然而,「跟情色沾上邊」和「讓你不舒服」都不代表對方的言論有道德缺陷。若要證明後者,你必須多說一點,例如,對方的言論何以能夠讓「被他物化的那群人」陷於更糟糕的處境。如此一來,公眾才能進行比較有建設性的討論,例如那些言論是否真的有那些糟糕效果,以及那些糟糕效果是這個社會基於多元精神必須容忍,或者我們應該施以道德譴責、甚至立法禁止。

某些哲學家確實認為道德判斷是源於「不舒服感」,然而即便如此,他們也會同意,不是所有這類負面情緒都能在公共討論場域合理建立道德譴責。但是,我們的社會確實非常習慣於跳過反思與舉證責任的泛道德化指控,物化只是其中一例。充分的道德討論是民主的基石,只有如此正視關於道德理據的舉證責任,我們才有可能深化道德討論,而不只是停留在每個人依循自己的喜好扔出無法互相溝通的貶謫。

4.24.2013

書評:今天學哲學了沒

「今天學哲學了沒」屬於商周的學術入門系列。當初我的同學張智皓接下這份撰寫工作的時候,我覺得那應該又無聊又辛苦,因為商周似乎想要一本中規中矩的哲學史兼哲學概論。我們自己人都知道,如果要寫哲學書,哲學史和哲學概論是最吃力不討好的,因為在分科細緻的當代哲學界,很少有人可以不重新找閱讀資料就把這兩種任務要求的龐雜草稿整個架起來,就算是教授也不例外,更何況是個碩士生。

以上想法,算是很忠實地體現在過去一年來張智皓桌上隨時堆積的大疊書籍、他拒絕酒趴邀約的次數,以及打開研究室門正好看到他苦思和埋頭修改的頻率上。不過,當這本書在三週前出版,大家都非常同意現在終於可以放心打星海的張智皓過去的努力是很值得的,因為在多次協調之後,他把原來企劃預定的教科書,變成更有趣並跟社會討論接軌的哲普書。

優點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它身兼哲學史、哲學概論和哲普書三種身分。如果你修了大學哲學概論課,就算那只是通識,你也不太可能光看這本就拿高分。但是若作為參考讀物,它可以讓你更輕鬆入門課堂上提到的那些思想。承襲分析哲學的傳統,張智皓的文筆滿清楚的,第二、三章裡詮釋的古代哲學家思想很容易理解。對於整個哲學史研究流變的描述,也整理得不錯。

在第四章,張智皓簡單說明當代哲學研究的幾個領域和它們關注的問題,並且,馬上在第五章就讓你知道其中一些研究可以如何應用在社會上,例如素食和應報論的道德問題、機器人的心靈問題等等。最後一章介紹常用的哲學思考方法如歸謬法、簡單性原則和思想實驗。老實說以哲學方法介紹而言這樣的篇幅有點小,不過以這本書的編排來說,你不需要先看懂最後一章,也能理解前面那些章節提到的哲學敘述,並且,我也希望張智皓能留點東西讓我寫在即將出版的書裡 :)

「今天學哲學了沒」不會是市面上最有趣的哲普書,也不會是最有深度的哲學概論,或最全面的哲學史。然而,它的強項在於以一己之力涵蓋上述這些面向,這種寫作策略有意義,因為當這些不同的書寫方式被同一個作者應用在同一本書裡,它們分別呈現的哲學面貌對你來說會更容易融會貫通(例如,我相信很多人好奇中世紀的思想黑暗時期到底是多黑暗。看一下這本書哲學史章節對中世紀的介紹,再看一下它介紹當代哲學領域的章節,你就會發現差異)。

缺點

這本書作為哲學系學生的參考,以及外行人的入門,都是友善且值得信賴的。這歸功於張智皓的努力和非正式審訂人陳以森的學識和熱情。然而,我必須指出,這本書中唯一的圖解剛好是錯的:

這張放在34頁的知識分析圖,呈現的內容和文章裡談的不一樣,你不需要有哲學素養,只要看懂書中那幾頁的內文,就可以發現這些錯誤。我詢問過作者,他在拿到書之後才知道被出版社放了這張圖。當然,如果你有好好讀內文,應該不致於被誤導,不過這個疏失還是令人遺憾。

除此之外,你可能注意到這本書頁邊偶爾會出現跟哲學思想沒什麼關係的「名家軼事」(哲學家八卦)和「大師語錄」。我覺得這倒沒有什麼關係,就是出版社無傷大雅的行銷方法而已。

結論

雖然這本書有一些缺陷,不過很幸運地,只要你讀過這篇書評,並且有辦法區別書籍本文和旁邊標著「大師語錄」和「名家軼事」的小區塊,這些缺陷就不會干擾或誤導你。如果你有很多時間,願意看好幾本哲學書,我當然很高興。不過如果你希望先讀一本書來總覽哲學,我相信它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另外兩篇文章可協助你更了解這本書:

作者張智皓寫的介紹

非正式審訂人陳以森寫的序

4.23.2013

網路言論管制的折衷方案

我在言論自由和管制言論的自由裡談到,基於言論自由的初衷,在那些成為公共討論節點的網路平台,讀者的言論自由可以壓過網站管理者管制言論的自由。

每個網路上寫文章的人都有被罵的經驗。有一些部落客不開放讀者留言,因為他們不喜歡被罵,甚至認為文章下面的留言區除了讓反對者有謾罵的機會之外,不容易引起什麼有意義的討論。真的有名氣的部落客,每則文章下方留言往往成百上千,讀者留言對他們造成的壓力可能是你我無法體會的,但基於上面文章中的想法,我依然認為這不能成為不開放留言的理由。比起公共討論不足對這個社會造成的損失,部落客的情緒損失算不了什麼。

在全面禁止留言之外,另兩類常見的管制手段是刪文和黑名單:刪除特定留言,或者讓剝奪使用者在該頁面留言的權限。就開放討論的程度,刪文和黑名單看起來比無差別全面禁止留言緩和,但其實更不平等,因為它們除了用來阻止攻擊性留言之外,也可以有誤導效果。我知道一些臉書粉絲頁管理者會封鎖講話有道理的反對者,留下謾罵的,這讓整個版面乍看之下讓人有種反方全都是暴民的錯覺。

在公共討論匯集的地方,讓偶然出運的管理者具有以上這些權力,並不恰當。然而,這些權力可以被合理縮減到什麼地步?具體而言,有哪些可能方案?

雖然我相信讀者的回應權有時可以壓過網站擁有者的管制權,但是,考慮到有心的讀者有辦法憑一己之力在技術上破壞討論,並且我們現在還沒有形式化的方法可以區別惡意洗版的人和熱心不斷補充意見的留言者,我認為網站擁有者的言論管制權不能整個拿掉。就目前而言,恰當的方法應該是折衷的,例如:

✿ 隱藏留言

  1. 被黑的使用者依然可以看到粉絲頁,並且依然可以發言。
  2. 在他有發言的討論串中,他的發言會被隱藏,其他讀者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a)瀏覽他在此討論串的發言、(b)在此粉絲頁封鎖此使用者,或者(c)在此粉絲頁封鎖所有被黑的使用者。
  3. 被刪除的留言處置辦法類似。

「隱藏留言」的基本精神,是提高言論管制的門檻:單憑管理者一人,無權阻止你的言論被其他人看到,但是,要是別人也不願意看到你的言語,那麼,你也沒話說。

✿ 黑名單數字

每個討論串當中有多少則留言(或者,多少個使用者的留言)被刪除,這個數字會像分享數和讚數一樣顯示出來。同樣地,某個粉絲頁鎖了多少使用者,這個數字也會顯示出來。或許,使用者的臉書頁面,也會有一個數字,顯示他被多少粉絲頁封鎖。

「黑名單數字」的進階版本,是沿用「隱藏留言」的做法,在標示黑名單的數字上點擊,可以顯示那些被管理者刪除的留言,以及被黑的人的帳號列表。

這個版本的用意,是讓使用者和管理者都擔負更重的風評責任,並且把判斷權交予閱聽人。臉書平台的特色,就是即使某個使用者被某個粉絲頁封鎖,你還是有機會可以看到他在其它地方的發言,並且判斷他的人品和討論態度。理想上,當粉絲頁封鎖有口碑的正直使用者,或是當使用者被形象開放容忍度高的粉絲頁封鎖,這都會成為不尋常的跡象,甚至暗示污名。在這種方案底下,考慮到代價,粉絲頁不能隨便封鎖人。而若對方真的令人難以忍受,你也不用太擔心封鎖他的後果,因為好奇的讀者可以親自檢驗他的日常臉書行為,還你一個公道。

當然,你可以想像在這種情況下每個粉絲頁都會封鎖一大堆廣告免洗帳號,讓黑單人數變得很大,沖淡真正有意義的數字比。這個情況的原因,就是註冊網路帳號太容易。我不確定該怎麼做,不過我認為應該要有個機制杜絕免洗帳號,讓人對自己的網路行為負責。這不需要實名制,但至少需要做到讓每個自然人只能在同一個平台申請三個或更少的帳號。

我相信,從上述基本精神出發,我們可以有比我目前想到的這些要好許多的計畫。原則上,要維護討論秩序,我建議用風評管理取代技術封鎖:網路管理者的權限應該更小,而使用者對於自己帳號的風評應該更在意,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在公共討論大篇幅移轉到網路上之後,繼續維護其品質。

4.17.2013

言論自由和管制言論的自由

言論自由是一種很特別的自由,因為若你仔細考察,會發現支持我們保護言論自由的那些最重要的誘因,大多具有相互性,也就是說,那些好處並不是只要你擁有言論自由就可以得到,而是要別人也擁有才行。我主張,基於這一點,享有言論自由的人,也同時有責任保護言論自由,甚至犧牲自己在某些私有領域管制言論的自由。

例如John Mill所說,言論自由讓人們更有機會獲得真理。他的理由,不外乎就是各種意見可以在言論自由的世界充分討論,真理越辯越明。你可以很容易看出,這種想法不但預設了人們要有理性討論的意願和能力,更基本的,就是需要多數人都有言論自由,只有你有,或者只有你和你的同伴有,作用不大。

又例如謝世民說,我們之所以不該禁止仇恨言論,是因為那不是對持有仇恨心態的人的最佳回應。仇恨言論可能來自客觀上錯誤的想法,也可能來自不被大家接受的偏激價值觀,但不論如何,如果這些言論被封鎖而失去和社會溝通的機會,對於當事人來說不公平,因為如此一來他們只能知道自己被封鎖,無法了解自己哪裡犯錯。封鎖言論的做法使這些人陷入被排擠的委屈,這有助於避免物理衝突,但無法解決價值觀的衝突。應付仇恨言論的最佳對策應該正好相反:讓它們受到社會上不同聲音的糾正。

不管言論自由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獲得真理,還是要彼此糾正對方的道德立場,它的必要條件都是「大家都能說話」。不但自己人可以說話,持不同立場的人也可以說話;不但持有仇恨心態的人可以說話,其它比較溫和寬容的人也要可以說話。

把這種想法進一步推廣,言論自由甚至可以壓過「在我的地盤,你少廢話」的私人管制權利。若一些溝通平台對公共討論來說是重要的,例如在特定事務上能匯集公眾注意力,那麼,即使這樣的平台為私人所有,就算政府尚無權利要求他們,這些人至少也有道德責任,不要讓自己的地盤變成一言堂,並避免讓本來可行的討論管道消失。

當然,這並不代表你不能阻止我闖入你家客廳,宣傳自由主義、道德反實在論,或同性婚姻合法化。因為你家客廳事實上不是,並且也不容易成為公眾在特定事務上注意力聚焦、意見交會之處。

在物理區域,私人和公眾分得比較開,因為你不會讓別人隨便跑進你的地方。然而,網路就不一樣了。例如說,許多臉書牆雖然是私人帳號所有,但是瀏覽權完全開放,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如果在這樣的牆上出現了討論某些公共議題的文章並引起大家注目,它就成為「雖然私有,但具有公共注意力重要性」的平台。基於上述言論自由的初衷,所有人在這些平台上都應該要有權限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也是為什麼我反對網路名人關閉自己部落格的留言,或者在臉書粉絲頁封鎖反對者。這些人因為言論自由佔到便宜(賣書、賣衣服、演講邀約、傳教等等),但他們的做法卻違背言論自由的初衷。我曾經聽說,有些網頁應付反對留言的手段並不是刪除謾罵,完全相反:他們刪除那些溫和且有道理的反駁,然後留下謾罵,讓大家覺得只有暴民才會反對他們。不要說違背言論自由了,這種做法根本就是欺騙。

當然,這並不表示說,基於言論自由的精神,反對者什麼都可以說。有網路討論經驗的人都知道,刻意激怒人的謾罵可能會毀了討論,而洗版之類的犯規行為,也是在技術上侵犯別人參與討論的言論自由。

4.16.2013

「哲學家眼裡的悖論」簡報

這是我在泛科學MIC悖論專輯用的簡報。演講時間20分鐘,以說謊者悖論和石頭悖論為例,簡單介紹哲學家處理悖論的策略。我對哲學推廣有興趣,演講和合作請見此

對哲學家來說,悖論的定義很簡單。悖論是一種論述,這種論述的特徵,是每個人都看得出來它有問題,但是卻很難說清楚問題出在哪。

一些悖論因為人們找出它們的完美解答而死去。例如白馬非馬悖論,我們已經知道它的問題很簡單,就是出在語言的歧異

當然,還有很多「活著的」,也就是尚未解決的悖論,它們散佈在各學術領域,其解決方案所需的專業也不見得一樣。這次簡報裡我介紹的主要是哲學家感興趣的悖論。

以白馬論為起點,一般人對悖論的理解不外乎是會帶來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矛盾不代表就有悖論。例如:

有些單身漢是女的

這是個矛盾句,但它本身不附帶任何悖論。這個句子的討論非常簡單:根據定義不會有任何女的單身漢,end the story,沒有任何問題。所以,矛盾不見得就是悖論。

說謊者悖論

那麼,什麼是悖論呢?悖論確實經常帶來矛盾,不過它更大的特色是你很難想到該如何解決它。例如:

這個句子是假的

這種句子的難解之處,在於要是你把它當作真的,它就會變成假的,反之亦然。哲學家把它們叫做「說謊者悖論」。對一般人來說,說謊者悖論的麻煩很明顯,就是真假值會跳來跳去沒辦法固定。但是我們一下子可能也很難找到辦法解決它。

應付說謊者悖論,一些哲學家建議我們退一步想問題:說謊者悖論的癥結明顯是來自真和假的概念,然而,我們幹嘛這麼在乎這兩個概念?

答案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因為當一個句子為真,表示它對世界做了正確描述,表示它可以當做我們的決策參考。反過來說,當一個句子為假,你也最好能在做相關決策時注意到這件事。例如,我的一些gay朋友,就是因為不知道「朱家安喜歡男生」這句話為假,所以好一段日子過得很煎熬。

真假值之所以重要,因為它們顯示了乘載資訊的語句如何跟世界產生值得我們注意的關係。但是讓我們回頭看看這個句子:

這個句子是真的

這句子跟說謊者悖論有點像,不過它把「假」換成「真」。哲學家把這種句子叫做truth teller。Truth teller的特色跟說謊者悖論相反:你如果把它當作是真的,它就一直是真的,反之亦然。它很安份,不會像說謊者悖論一樣真真假假跳來跳去引人心煩。但是在說謊者悖論的討論裡,truth teller讓我們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有一些句子討論的東西是跟世界無關的:你可以任意給定truth teller的真假值,不管這個世界出現什麼變化,它的真假值都不會變動。這代表其實truth teller跟我們著眼於世界所在意的資訊完全無關,我們就算一點都不了解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也無所謂。

說謊者悖論也一樣,它跟truth teller一樣,都只談論它自己。哲學上我們把這種情況叫做自我指涉。從truth teller和說謊者,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一個句子除了自我指涉之外沒有做其它事情,那麼,它的真假值,其實根本不值得我們關切。

因此,有一些哲學家會這樣診斷說謊者悖論:它的存在,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實在太豐富,允許一個句子自己談論自己的真假值。反過來說,如果你真的很在意說謊者悖論帶來的那些困擾,解決方案其實也很簡單:不要用這類僅僅自我指涉的句子,就好了。

上帝和手工水餃

在說謊者悖論之外,另一個有名的悖論,是關於上帝的手工水餃悖論,詳細說明請見:上帝能不能憑空變出手工水餃?

對於手工水餃悖論,我建議把上帝的全能當做是和邏輯一致的「合理的全能」:除了那些會帶來矛盾的事情之外,上帝可以辦到任何事。

當然,虔誠的信仰者可能會擔憂,這樣做會不會減損了上帝的威能。事實上我們不需要這樣杞人憂天,因為真正偉大的神蹟,都是不矛盾的,例如創造世界、復活、分開紅海。想想看,既然上帝可以做到這些偉大的事情,你真的在乎他有沒有本事憑空創造手工水餃嗎?

處理悖論,是在為概念除錯

遇到說謊者悖論,有些哲學家建議我們修改語言;遇到手工水餃悖論,有些哲學家建議我們修改對於上帝的理解。這兩種變動,是概念層次上的,經過這些悖論之後,我們學到的是必須阻止某些語句自我指涉,以及關掉某個太過強大的全能概念,才能阻止矛盾。

在這裡,哲學家之於我們的概念系統,就像工程師之於程式碼,他們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才不會推理出奇怪的結果,才不會讓程式無限迴圈或崩潰。而這些為概念除錯的過程,也讓我們對於自己賴以進行思考的概念架構更加了解。

4.12.2013

演講:悖論和歸謬法

我下週有兩個演講,週一晚上在台北講悖論,週六下午在台南講歸謬法,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這是泛科學的「M.I.C.微型點子對撞機」,M.I.C.的基本精神是透過簡單的講座進行科學討論,聽眾也有很多發言機會。這次主題是悖論,有兩個講者,科學家黃智威要講宇宙學裡的悖論,我要介紹兩個哲學悖論。

泛科學M.I.C.報名頁

在HPX台南讀書會的四月會裡,我會花40分鐘介紹歸謬法在討論中的應用技巧和注意事項,然後換另一個講者單車阿伯柯府城上場。

HPX臉書活動頁

4.03.2013

無痕的婚前性愛

*本文與3M無關,圖片純屬惡搞*

我可以理解和容忍有些人基於宗教認為自己婚前應該守貞,一個人對自己性愛人生的規劃,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有一些人生規劃背後的價值觀是比較糟糕的價值觀,會平白無故為人的生命帶來限制和痛苦。

怎麼說呢?最好懂的說法,就是比較「濫殺無辜是錯的」跟「婚前性愛是錯的」這兩個命題。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宣稱某件事情是不對的,會帶來苦難,所以不該做。然而,如果你追問「那件事情(濫殺無辜、婚前性愛)為什麼會帶來苦難?」它們不同的地方就會顯露出來。

濫殺無辜為什麼會帶來苦難?這很直接了當,因為被殺很痛苦,而且被殺的人會失去生命。但是,婚前性行為為什麼會帶來苦難?有些人會跟你說,因為處子之身很珍貴,應該留給你真正愛的人;因為沒有愛的性不值得做;因為不守貞會被別人看不起…等等。

然而,你會發現,這些「婚前性行為之所以會帶來苦難」的原因,通通都是那些反對婚前性行為的人製造出來的:

為什麼處子之身很珍貴,若錯給「不對的人」,會是你人生一大憾事?
A:因為反對婚前性行為的人大肆宣傳這種說法。
為什麼沒有愛的性不值得做?
A:同上。
為什麼不守貞會被別人看不起?
A:同上。

不管這個社會對濫殺無辜的看法如何,濫殺無辜都會帶來很大的苦難,因此應該被禁制。然而,若婚前性行為真的會帶來什麼苦難,這也幾乎全都是因為反對婚前性行為的人大肆宣傳他們的價值觀。

我相信信仰者用心良善,但是他們的做法帶來的結果完全相反:他們的宣傳限制了那些被成功洗腦的青少年的人生選擇,糟蹋了沒被成功洗腦的青少年遭受的社會觀感,並且讓人們對性和愛更陌生,更難以面對和處理那些本來就存在的自然課題,例如如何獲得高潮、處理失戀和防治性病。

我們該如何大幅減少婚前性行為帶來的苦難?其實很簡單,只要反對婚前性行為的人把他們的立場顛倒,就好了。


延伸閱讀:性保守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