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09

誰有資格談死刑?

聯合踹人天地在談發言權。Mocear反對一種對於誰有資格支持廢死刑所下的推論︰
『「你家人沒被殺過,就不要吹廢死刑」這句話看起來頗有道理,但實際上是狗屁。
如果照這個道理,是不是可以對物理學者說:「你家又沒人參與創世,哪有資格出來說宇宙是怎麼來的?
或者王建民對某個台灣棒球選手說:「你又沒打上大聯盟,還丟什麼滑球?」』
Mocear把這個問題當成誰有發言權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也可以是人在什麼狀況下才算是「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的問題,換句話說,可以是個道德知識論的問題。

「你家人沒被殺過,你沒資格支持廢死刑!!」這種說法雖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只是情緒化的叫囂、哭罵,基本上沒有具體意含,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它可以有這種意思︰
p.如果你瞭解失去親人的痛苦,你就會曉得,為了防止更多的人受到這種痛苦,維持死刑,值得。
p並不直接談論發言權,反而,它是在主張說,當你要判斷死刑應不應該被維持,有一些背景知識是必須的,而關於至親被犯人殺死所帶來的痛苦程度的知識,就是其中之一。當你在缺乏這些背景知識的情況下下判斷,你只能算是「以為」死刑應該廢除或不應該廢除,而不算是「知道」死刑應該廢除或不應該廢除,因為有一些因素你沒辦法精確地考慮到︰
小丸的爸爸爬上冰凍三千丈的雪山採下吃了就能考一百分的天山雪蓮,回來燉湯給小丸。小丸咬了一口,覺得這雪蓮真是難吃得要命,寧可不考一百分也不要吃它。

老爸很生氣,拼了命才摘回這香菇,你這不是把老子苦心丟到地上踩嗎。

小丸︰「在主張我應該吃它以前,你得先咬一口」
小丸的主張是有道理的,當雪蓮難吃到一個地步,大部分的人都會寧可放棄一百分也不吃它。同樣的道理,要知道死刑應不應該維持,我們得先知道死刑維持以後可以帶來多大的好處,而,根據那些支持p的人,這些好處當然包涵了,多大的無辜的苦痛可以因為死刑而被避免。

直覺上這樣的說法應該有一些法理支持,例如比例原則之類的。然而,我並不是很清楚這樣是否為關於法律的判斷下了太嚴苛的判準。我們到底要對某一條法律的後果瞭解到什麼程度,才能放心地說自己知道它應該或者不應該被施行?又,一定要死過家人才能說自己瞭解家人死去的痛苦,並且才能夠有理有據地下那些相關的判斷嗎?這似乎和我們原來對於人類能力的期盼不太吻合。


Note:
  1. 我在死刑地圖整理了這個部落格關於死刑的文章連結以及它們的大概內容。

既然感冒了

就來講感冒的笑話

鈴鈴鈴鈴鈴鈴...

「喂」

「喂經理我小丸,咳咳咳咳,我要請病假」

「小丸啊,怎麼又感冒了勒」

「這次不是感冒啦,咳咳,我頭痛」

「那你怎麼會咳嗽勒?」

「因為我不知道要怎樣讓你聽到頭痛的聲音...」

我的媽

感冒了四天還沒好,整個行程都抵淚了啦!我的寒假宜蘭走透透...

大家要好好保重身體喔。

1.27.2009

亞里斯多德物性學與衝力理論

一篇科學史作業,因為蘊含白爛例子所以依照慣例貼上來。

於亞里斯多德而言,對於這世上的每種具體存在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問兩個問題,即這東西的形式是什麼?質料又是什麼?形式和質料在初步上決定了東西的狀態,這被稱為「形質說」,而隨著形式和質料的變化,東西的狀態也會變化。

促進東西的質料或形式的變化,可能有四種原因︰形式因、質料因、動力因和目的因。形式因就是允許該變化的形式的存在,使用植物生長的例子來談,種子長成幼苗的形式因就是種子的形式對於幼苗的形式的允許,種子有個固定的形式,這形式使它在特定狀況下會做出特定的變化,而這變化的過程被稱為「潛能實現」。質料因是使得變化成為可能的質料的組合或搭配,在這個例子裡,就是水分與養分。動力因就是促使變化發生的動力,在這個例子裡,就是種子變成幼苗的潛能。目的因則是變化發生的目的,在這個例子裡,就是長成幼苗。

萬物的最終成份,根據亞里斯多德,有四種,即土、水、氣、火,這些元素的本質決定了運動和變化的秩序。

關於運動,亞里斯多德承認兩件事︰

  1. 如果沒有推動者,運動不會自己發生。
  2. 只有自然運動和受力運動兩種運動︰在自然運動裡,物體依據自己的本性運動,企圖回到自己的自然位置上,這時,運動的推動者是物體的本性;在受力運動裡,物體違逆其本性朝非自然位置的方向移動,這時推動者來自物體外面。

這裡的自然運動,就是來自於四元素的本性︰它們之中土最重,傾向朝宇宙中心凝聚;水次重,傾向覆蓋在土外圍;氣次輕,傾向維持在土和水上頭;火最輕,總是在氣的外面。大多數物體都是四元素的混合,其自然運動方向依其組成元素的比例而定。自然運動的物體回到自然位置時,運動就停止了。

根據這樣的運動說我們可以合理地解釋,例如,為什麼我們能夠推動講台,而且當我們停下來,講台也停下來︰當我們推講台,我們朝講台施力,使講台做出受力運動,而當我們停止施力,講台的本性(85%土、9%水、6%氣,我猜)使它傾向於停留在離它最近的自然位置,即不動。

然而,當我們企圖解釋,例如說,脾氣不好的巨人投手郭阿里如何將講台擲出去的時候,這樣的說法就不適用了。根據亞里斯多德運動學,一旦外力撤銷,物體不再受力,就僅會依照本性移動,回到自然位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累得停步的時候講台也會馬上停下來,而非貼心地再往前移動個幾公尺。然而,當郭阿里鬆開他的巨手時,他的手也已經不再對講台施力,依照亞里斯多德運動學,講台應該馬上停住並且進行自然運動垂直往下(宇宙中心)掉,而非繼續往前飛,砸中裁判的腦門(自此巨人棒球賽再也不供應投手講台)。

亞里斯多德曾經試圖做過最後的掙扎︰為什麼當外力消失時,物體還會繼續那不自然的運動一段時間?因為雖然外力消失了,但是讓物體穿越的媒介會幫忙推一下,所以東西會繼續飛一段時間。這個解釋顯然與亞里斯多德自己的主張不相容,因為他同時也認為媒介會帶給穿越媒介的物體的是阻礙而非協助。

除了自我矛盾的問題之外,14世紀的科學家也找出了足以質疑亞里斯多德「媒介幫忙推」說的經驗證據︰如果媒介會提供飛行物體一定的推力,那麼輕的飛行物體得到推力的效果會比較明顯,然而,實際上卻是重的東西會飛得比較遠,這顯示媒介提供的不是推力而是阻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世紀哲學家發展出「衝力理論」。不同於亞里斯多德運動說,衝力理論承認有某種力量,也就是衝力,可以在外力消失後繼續保持在物體中,繼續讓物體移動。衝力理論有三個主要定律︰

任何物體運動時,都會產生衝力,這衝力會維持在運動中的物體體內。

衝力使物體持續運動,直到阻抗使衝力消失。

物體運動越快、重量越大,衝力越大。

除了媒介問題外,這個理論也解決了亞里斯多德運動說的另一個問題︰自由落體速度加快的問題。自由落體在落下途中速度會變快,然而古典的亞里斯多德運動學無法說明這一點,因為它只告訴我們自由落體是依據本性運動,而關於這樣的自然運動為何會有速度上的變化,則缺乏說明。

根據衝力理論,這樣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物體依據本性落下,這樣的運動反過來提供了物體同一方向的衝力,因此,掉落時間越久,累積的衝力越多,速度也越快。

1.25.2009

恭喜發財

一邊嚼豬腳一邊祝大家新年快樂。

春節也要玩哲學,請用力參加仰山學堂︰哲學╱性變態╱公共參與╱樂生

分析哲學在幹嘛?

本文介紹這個部落格唯一的主題︰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分析哲學不是算命、宗教,也不是生活方式或者人生智慧,也不是對於上述這些東西的探究或追尋。分析哲學是現今許多哲學系教授(這些人大多分佈在美、英和澳洲,因此分析哲學也叫做「英美哲學」)做的研究及其風格的統稱,這些人喜歡平易的文字和清晰的敘事風格,注重邏輯推論,討厭在文章中出現堆疊成塔的隱喻和其它修辭。(關於分析哲學和其它哲學風格的比較,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分析哲學?


分析哲學是在做概念分析。就算這樣的說法和許多不喜歡分析哲學的人的攻訐很類似(「分析哲學明明只是在做概念分析!他們還自以為blahblah...」),我還是要這樣說,而且我也鼓勵那些第一次接觸分析哲學的人這樣理解它。或者應該說,把概念分析視為分析哲學入門應學的第一種方法足矣,這個方法可以讓你一路用到最後一關(如果有最後一關的話),而且等到你念多了,必要的時候自然會發現「嗯哼,原來分析哲學還會作這個這個和那個那個...」。

我假想這篇文章大部分的讀者是從《關於我》連過來的,你們可能是第一次光臨,對於這裡的忠誠度不太高,任何冗長複雜的論述都可能讓你撤回糟糕島從此再也不出現。所以我最好在幾個白爛例子裡就把我想說明的東西講到某個程度,讓想要進一步瞭解的人自己去看那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完成的概念分析系列文章

▌概念分析?


簡單地說,對概念做分析的意思就是想辦法把它們的正確定義找出來。就如同我們使用中文很少犯錯,卻不見得能明確地列出中文的文法一樣,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很多概念來溝通和推論,卻不見得說得出這些概念的精確內容,然後剛好有一群人喜歡推敲概念的內容,政府就給他們錢作研究︰什麼是道德上善的?什麼是心靈?什麼時候兩個東西才算是同一個東西?怎樣才算是知道一件事?...

不過,我們為什麼需要知道自己使用的概念的精確內容?我是說,形上學家為了「A和B要怎樣才能算是同一個東西?」這種問題吵了兩千多年也沒吵出個屁來,然而我們根本就不需要知道這類問題的答案,也能知道你老爸不是林肯、熱融槍不是牙刷(如果分不清楚,你麻煩就大了),不是嗎?既然我不需要分析哲學也能知道我的牙刷和我昨天的牙刷是不是同一支,幹嘛我要繳稅給哲學家作研究?我幹嘛不把錢拿去,比方說,做熱融槍或者牙刷?

哲學家的工作的確不具有急迫性和生活上的必須性,不然我們拿到的錢會更多。但除此之外,哲學工作對於社會和其它學術來說也並非全無意義︰
  1. 一方面,對於概念的反思有時候就是對於社會現況的反思,尤其在法政和道德哲學領域。例如說,在羅爾斯的正義論出爐之後,討論政治和社會公平的學者們有了全新的(而且是有道理的)角度和原則去檢視自己研究的case。有時候,對於概念的反思也是對於其它研究領域方法學的反思︰我們憑甚麼認為一個科學主張是可信的?什麼樣的科學方法值得使用?我們不能用科學方法來證成科學方法,那會構成循環論證,因此,在這裡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概念分析。

  2. 而另一方面,人使用概念來思考,如果我們對於自己賴以思考的概念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更瞭解,我們就能做出更精確、更不容易出錯的推論和思慮,也能及早發現自己正在使用的概念的糟糕之處,伽利略對於自由落體速度的概念分析,使他還沒做實驗就能先發現亞里斯多德以來用了一千多年的物理學定理有問題。當然,當我們具有分析概念的能力,也能比較容易釐清紛雜的討論、掌握論述的重點並且評估論證的有效性。

  3. 更重要的是,基本上我們有好理由對於任何協助累積知識的工作抱持敬意,因為我們很難預知哪些知識在什麼時候會派上用場。例如說,當電腦科學進步到一個極致,使得我們可以教予計算機各種人類使用的概念,而我們卻不知道這些概念的精確定義,該怎麼辦?別忘了就算電腦再聰明一萬倍,在統合歸納性學習上還是比嬰兒差,如果一個概念沒有精確定義,電腦就學不會它。

  4. 最後,分析哲學讓你有更高的GRE成績

於是,分析哲學家卯起來分析各種概念,提供了本攤位許多血淋淋的例子︰心物二元論是笛卡兒依據我們對於心靈的認識進行概念分析的結果,Humean psychology則是Hume對於人類行為機制的分析結論。然而,他們的說法不見得人人都接受,於是哲學家就像雙方律師一樣,在二元論物理論純粹理性理由內在論,以及其它大大小小的爭論風暴之間跑來跑去,撿果子吃。你可以在這裡找到許多哲學家的分析結果以及這些結果引起的爭論。

分析哲學家做的事情大概不太符合一些人的期待,尤其是當你在中國哲學或者歐陸哲學傳統如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裡打滾多年之後,或許一點也不覺得概念分析稱得上是哲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也不會認為哲學需要嚴謹的語言和定義(甚至你可能相信,在討論中試圖追求精確的定義是徒勞的)。然而,回顧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是如何使用強迫妊娠法協助別人釐清自己的概念,笛卡兒、大衛休謨等哲學家又是如何經過邏輯的論證得到他們著名的哲學結論,你會發現,分析哲學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古希臘以來哲學家們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事實上,除了因為擁有比較清楚的概念系統和淺白的語言而顯得比較不神秘之外,我們跟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差別。從另外一個角度想︰當我們不像經驗科學家做實驗、進行田野調查,又不像理論科學家使用人工符號系統和模型來推導,而我們又想做一些事情來獲得知識的時候,除了做概念分析來釐清命題間的邏輯關係之外,還有其它選擇嗎?當我們不用歸納法,也不用人工符號的時候,除了在概念上做演繹之外,我們還能幹嘛?

延伸閱讀

不談歐陸哲學,只談分析哲學?--兩者的差異

1.24.2009

我喜歡的清單

我喜歡的電影
  • 偷拐搶騙
  • 愛蜜莉的異想世界
  • 三更之回家
  • 囧男孩
  • 羊男的迷宮
我喜歡的書
  • The Never Ending Story/Michael Ende
  • 翼手龍與小青蛙/葉慈
  • 自私的基因/道金斯
  • 第三種文化/John Brockman
  • 艾西莫夫科普開講︰你要不要被複製、暴龍處方、竄改基因/艾西莫夫
  • Scott Adams的所有書
  • The Meme Machine/Susan Blackmore
  • 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莫里斯.桑塔克
  • Kirill Chelushkin插圖的所有書
我喜歡的動畫
  • 星際牛仔 Cowboy Bebop
  • 攻殼機動隊 GitS、S.A.C.、G.I.G.、S.S.S.
  • G鋼彈︰機動武鬥傳
  • FLCL
  • ROD(Read or Die)
  • 七武士 Samurai 7
  • 聖誕夜驚魂
  • BIG-O
  • Samurai Champloo
  • 老人Z
  • 最後流亡 Last Exile
我喜歡的漫畫
  • 幽遊白書/富監義博(尤其是最後兩集)
  • 羅德斯島戰記/山田章博
  • Dilbert/Scott Adams
  • Blame!/貳瓶勉
  • ABARA/貳瓶勉
  • 銃夢/木城幸人
  • 20世紀少年/浦澤直樹
  • MONSTER/浦澤直樹
  • 靈異E接觸/富監義博
  • 掰掰演劇社/高橋ゆたか
  • 光速蒙面俠/村田雄介
  • 封神演義/藤崎龍
  • 海賊王/尾田榮一郎
我喜歡的遊戲
  • 阿貓阿狗
  • 魔法風雲會
  • Spawn(DC)
  • Diablo︰Hellfire
  • Diablo II︰Lord of Destruction
  • 守護者列傳 Guardian Heros(SS)
  • Starcraft
  • 超級機器人大戰G(GB)
我喜歡的公仔系列
  • Gary Baseman
  • Scarygirl


我妹妹

「美之城的漢堡好大喔,可是我上次看到他們把雞排掉到地上」我妹說︰「所以以後我都不點雞排堡了!」


我妹今天睡到中午才起來,起來之後第一句話︰「我夢到班上同學都不聽我的話!」

1.22.2009

宿命論

粗略地說,宿命論(fatalism)主張未來的某些事情是被決定的,沒有任何(凡)人有力量改變。宿命論有許多變種出現在民間傳說和宗教教義裡,這些變種基本至少可以在兩個地方有所改變︰
  1. 被決定的是哪些事情?範圍有多大?
  2. 這些事情是由什麼東西決定?
有些老人相信這輩子的命運取決於人的業,而一個人累積了哪些業取決於自己在投胎之前幹了什麼事。在這種想法裡,被決定的是發生在x身上的事情,而決定這些事情的是一段時間之前x做的事,或者更早以前y(x的前世)做的事,或許還會加上y的前世z,以及x的老爸w做的事(所謂父債子還)...

從物理上來看,這些決定與被決定的關係當然是很隨意且獨斷(arbitrary)的,一個人七歲的時候踩爛蝸牛竟然會因果地在二十六年後讓他被蠶寶寶噎死,比蝴蝶效應還不可思議。這也是為什麼這些人需要訴諸冥冥之中的力量來回應(或者逃避)好奇的追問。

然而,實際上傳統的報應說很難成為嚴格的宿命論,因為沒有任何宗教業者會主張說,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決定於自己的前世,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凹不到香油錢。報應說會承認,前世作為並非完全決定今生命運,如果你樂善好施,多少可以彌補過去的罪惡。這頂多只是在主張某種奇怪的因果,還不足以稱為宿命論。我們當然可以依據「前世決定今生」造一個宿命論版本,但是大概找不太到相應的宗教理論。

宿命論通常發生在一些極端的宗教裡。他們相信說,世界在大體上的命運(因此,也包涵了全人類的未來)在神創造世界之時就被決定。在這種宿命論裡,被決定的有可能是世界的末日形式(誰上天堂誰下地獄)或者重大事件的發生(例如災難、下錢雨),而決定這些事情的則是神,或者創世這件事。在這種教義底下,人做了什麼一點也不重要,至少沒有重要到能改變那些被決定的事情。

這也是宿命論和決定論(determinisn)最大的差別。決定論會同意說,雖然因為在過去這個世界處於a狀況,所以現在必定處於b狀況,十分鐘後必定處於c狀況,但是,如果現在世界不處於b狀況,而是,比如說,b1的話,那麼十分鐘之後的世界也不見得會處於c狀況,而是被b1決定的c1。有些宿命論不同意這件事,在宿命論底下,如果a(七歲時踩爛蝸牛)決定了c(二十六年之後被蠶寶寶噎死)的發生,那麼,不管在這二十六年之間你做了什麼事情,都無法避免c。因此,宿命論和決定論不一樣。

問題︰一個主張有沒有可能同時是決定論又是宿命論?

1.19.2009

2/7、2/8仰山學堂

過年後我們要在宜蘭河畔談哲學、性變態、社會運動和樂生,歡迎大家一起來

去你媽的IE

之前有人提到過的問題,基於不明原因,現在已經惡化到沒辦法用IE打開這個站的任何網頁。

大熊說可能是某個java script跟IE不合。今天趁著工作告一段落,我把右邊的東西一個一個拿掉測試,直到半小時後發現就算這個部落格只剩下標題和文章,template也換成blogger附贈的基本樣式,IE還是一樣打不開它。

深藍哲學版徵求版主

在高中生論壇擔任版主,於閱讀能力、語言能力、耐心和毅力而言都是很好的訓練,這是我親身經歷。我鼓勵有閒有能又熱血的人去報名,尤其是那些將來想要在哲學圈走跳的學弟妹。

我知道你們當中大多數人不是深藍會員。深藍的版主申請門檻是註冊超過15天,文章數過50。這要求對小眾學術版來說實在不太合理,不過現在哲學版裡的討論主題也超過50篇了,現在去註冊,對每篇給一個comment(這是版主必需的基本能力),兩個星期後你就能申請了。

1.18.2009

這就是為什麼

課堂休息時間,學妹轉過來,愁眉苦臉︰「我聽不懂他在講什麼...」

...

中午吃完飯,我拿了書在系圖看,學妹走過來︰「你在幹嘛?」

我︰「唸書啊」

學妹︰「幹嘛唸書?」

我︰「...」

我︰「這就是為什麼你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

...

下午和老師抬槓,順便告訴他中午的對話。

老師︰「嗯哼,這就是為什麼你交不到女朋友」

哈哈哈與譏笑

我們常常藉由「嘲笑」、「譏笑」和「取笑」來表達自己對於他人的不屑。然而,當我們嘲笑、譏笑或取笑時,往往對方的行為其實只是愚蠢或令人莞爾,並不足以讓使人發笑。

既然在那些情況下通常我們並不會真的笑,為什麼要把那些行為叫做「嘲笑」、「譏笑」或「取笑」?

一個可能但模糊的回答是,雖然在那些情況下我們不會真的笑,但是我們的狀態事實上已經很接近真的笑了,或者說,當時我們所接收的資訊,距離那些有力量能讓我們真的發笑的資訊,只差臨門一腳。

要讓這個答案在智識上有意義,我們得回答這個問題︰當我們在嘲笑對方的時候,我們的狀態是在什麼意義上很接近真的笑?當時我們所接收的資訊,是在什麼意義上距離那些有力量能讓我們真的發笑的資訊只差臨門一腳?

我們可以在那些表達了某些幽默但是可能還不足以使人發笑的四格漫畫或者笑話上發現類似的例子。有一些笑話或漫畫會使人真的發笑,但是有一些笑話或漫畫只會讓人「會心一笑」。在這些情況下,會心一笑和真的發笑的差別在哪裡?它們只是在某種意義上有程度上的差別(例如,某種神經衝動得比較厲害?),或者它們的出現是仰賴完全不一樣的心理機制?

1.16.2009

什麼像蝙蝠.2

如果沒先看過上一篇,相信我,你會想先看一下的。


1.15.2009

給妳MSN不代表妳可以整天煩啊!

 

事實︰

 msn001

 

真相︰

msn002

 

啟示︰

  1. 我的msn非常有教育性。
  2. 人到了期末地獄,什麼垃圾主意都會冒出來。

 

白鹿的期末msn講座,我們下學期再見。

1.14.2009

雞鴨國王的故事

我之前說,阿條與蒼井空的故事是我期考周最偉大的作品。

我錯了。

下面這篇一時興起的故事,才是我期考周最偉大的作品,它是用來回覆kingflyer在深藍人文版的某一段話

『救你所言嫌疑犯僅為該案之嫌疑人並非犯人,那麼羈押防止嫌疑人消滅不利犯人之可能性就不存在,因為他是嫌疑人不是犯人所以並不會消滅對於犯人不利之條件存在,那麼我們何必羈押他?』

《雞鴨國王的故事》

king的腦子被偷了,queen很著急,因為雖然king有沒有腦子在外觀和言談上沒啥區別,但是king那輕了兩公斤的頭在晚上共枕而眠的時候總是沒辦法把枕頭壓得和以前一樣低,害得queen連續好幾天都酪枕。

queen調閱寢室走廊和螺旋梯的監視器,發現總務大塵小灰和王宮管家白鹿在事發前後都有可疑舉動,於是決定下手調查。

親衛隊首先抓回總務大塵。

queen的脖子依然酸痛,心情很火︰「幹你娘老機掰,你把王上的腦子藏哪去了!(轉頭)再給老娘換張撒隆啪斯!」

總務大塵小灰緊張得直磕頭︰「什...什麼臣把王上的腦子藏、藏哪去了...(驚)等...等一下,您、您是說王王...王上有有有腦子!?」

queen(怒)︰「幹,來人哪把這個結巴拖下去關在冰箱,等死白鹿抓回來之後再一起處理!」

king︰「(用力揮出右手)異議!!為什麼要把他關起來?」

queen(怒)︰「他嫌疑人不關起來跑掉怎辦啊!幹你腦子哪去了你」

(親衛隊長(冷汗、小聲)︰「報...報告王后腦子還沒找到」)

king︰「(握拳)可是小灰僅為該案之嫌疑人並非犯人,那麼監禁防止嫌疑人逃跑之可能性就不存在,因為他是嫌疑人不是犯人所以並不會逃跑,那麼我們何必監禁他?」

queen手刃國王,一下子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後記︰

隔天,親衛隊長在廚房的醬缸上找到了king的腦子。

廚師︰「反正他也沒在用,拿來壓酸菜剛剛好啊」

queen︰「那你另外給我一顆醬菜石壓枕頭」

教養與尊敬

Pyridine的這小段話,談討論的教養,我完全同意他的說法。

持有過度的教養與禮貌在討論上只會有兩個效果︰

  1. 讓你沒辦法對其他人的意見做出實在的批評。
  2. 讓你的言論看起來比較正當、態度看起來比較從容,讓你贏得的支持多於理性上應得的那些,讓你不容易發現自己的錯誤。

另外一個阻礙理性求知的習性是尊敬。知識分子的倫理是誠實地為自己的主張尋找好理據,尊敬並不協助我們培養這種倫理,而是讓我們沒有勇氣質疑權威。

我常常在想,其實這三年哲學系帶給我最珍貴的訓練,可能並非是學到去了解某些言論的價值,而是學到大膽地去假設某些言論可能毫無價值。有膽子質疑在求知上帶來很大的效益,因為人文學領域中漂亮的垃圾實在太多,特別是在台灣這種老學術官腔八股,年輕學術又還沒長毛的環境裡。一眼就知道馬路中間那銅板是一塊錢還是五十元,這種能力一點用也沒有,因為路上通常不會有銅板,然而,如果能一抬頭就看清楚哪些地方有狗大便,你已經掌握了使用這條馬路所需的所有知識。

1.13.2009

關於垃圾、科學史、月經和鮟鱇魚的碎碎念

  1. 我也不知道我的網誌生產力為什麼會在期考周暴增,先首歌吧。

  2. 查閱圖書館的新書通報,看到一個書名「量子心靈世界」嚇了一跳,還以為台灣竟然有人在研究潘洛斯的量子意識理論。

    不過後來發現那是一本講心靈占卜的垃圾。

  3. 待會就要開始寫科學史期末報告了,要說明從古希臘到哥白尼革命的思想轉折,重點放在亞里斯多德物性學、托勒密天文學和哥白尼天文學,還要仔細交待這些人是如何在前輩的理論包袱和眼前活生生的異例之間掙扎。我靠,這真的是超麻煩的。

  4. 幹,如果報告能這樣寫就好了。如果能這樣寫的話,寫到20世紀也沒問題︰

    超超超超超簡短科學史

    有一天,亞里斯多德拿了一顆石頭在玩。

    費曼走過來,扔一粒光子過去,那顆石頭就不知道被撞到哪去了,結束。

    PS︰當然亞里斯多德可能不太爽,不過那是戰爭史的範疇,本文不贅述。

  5. 我昨天照樣造了一個很好笑的笑話︰

    兒子第一次和女生約吃飯,很緊張而且擔心到時候沒有話題會很尷尬,便向老爸尋求幫助。

    老爸︰「一開始聊天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太突兀。既然是在餐廳,那我看你就先聊聊吃的東西好了。」

    兒子︰「那吃的東西聊完之後呢?」

    老爸︰「吃的東西聊完之後,可以聊聊對方的健康狀況,讓她感覺你很關心她。」

    兒子︰「那再來勒?」

    老爸︰「要讓女生對你有好印象,得在言談之中顯現出深度才行。聊完這些之後,我建議你就聊聊哲學吧。」

    到了餐廳,兒子有風度地幫女生拉開椅子,面對面坐了下來。

    服務生開始上餐點,兩個人一口一口地吃著。

    兒子想起了老爸的建議,決定找個不突兀的話題。

    「呃...你喜歡吃冰的東西嗎?」

    「不喜歡欸...」女生回答。

    「噢...」

    於是兩個人繼續吃...

    過了不久,兒子想著自己應該聊聊對方的健康狀況,以顯示自己很關心她,於是便開口了︰

    「呃...你有子宮嗎?」

    「沒有欸...」女生回答。

    「噢...」

    於是兩個人繼續吃...

    過了不久,兒子想著自己應該聊聊哲學,來表現出自己的深度,於是便開口了︰

    「呃...那如果你有子宮的話,你會喜歡吃冰的東西嗎?」

  6. 既然提到科學史,這門課(古代自然科學與哲學史/陳瑞麟)的期中考出了一個很帥氣的題目︰

    太空探險隊發現一行星。這行星所屬的恆星系統很類似太陽系。奇怪的是,這顆行星是臉盆狀的,中央是「海洋」,海中綴以幾處隆起的小島,四周則是高低不一的山脈,圍繞整片海域。山脈高低不一,較高的那邊約占圓周2/5長,在運行位置和角度適當時,足以阻擋太陽,在喊平面上投射出巨大陰影;另外3/5的山脈低矮,在海上可以觀察到太陽在山脈間穿行,陽光也足以射入海底帶來光亮。此行星的盆底大概與其繞行太陽的軌道平行,其自轉就像臉盆繞中軸自旋一樣。該行星自轉一圈的時間、繞行太陽一周的時間都和地球一樣。更奇特的是,這顆行星的海洋孕育了高等生物,他們生活在水裡,利用水中的材料建造居所,且可以在陸上短暫停留(類似人家說的人魚)。行星地殼的運動十分頻繁,每每激起水底暗流,造成災害,但也帶來大量魚類,成為他們的主食。他們當中有少數人繪聲繪影地宣稱說,在巨大災害發生時,曾見過一種巨大的生物(體型類似地球的鯨)驚鴻一現。該行星的居民會利用高大山脈阻擋陽光時,到陸上觀測恆星。太空探險隊中的外星人學家認為這種高等生物的文明發展階段約相當於地球的古希臘。

    問題︰

    a.這行星的居民有沒有日夜觀念?有沒有「一日」、「一年」和「季節」的觀念?如果有,他們要如何決定「日夜」、「一日」、「一年」和「季節」的循環和長度?如果沒有其中某些觀念,為什麼沒有?試著依據上面的敘述提出理論假設回答問題。

    b.發揮想像力,想像這些居民有可能發展出什麼內容的神話?詳細描繪你的想像內容。(換言之,根據該行星的環境來創作一個神話)

    c.你認為該行星的居民有可能發展出什麼樣的宇宙論(宇宙的結構)來說明他們所身處的世界的結構?根據上面的描述來提出你的假設,越詳細越好。請注意,想像你是一位該行星的居民,而非處於該行星之外的全知者。

    後面兩題很有意思,下面是我的答案,也歡迎各位真正的男子漢投稿︰

    b.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枚大蚌和一隻鮟鱇魚,一起生活在海裡。大蚌和鮟鱇常常玩捉迷藏,鮟鱇的視力不好,但是嗅覺靈敏,不管大蚌躲在哪裡,每次都一下子就被找到。有一次,大蚌和鮟鱇依照慣例玩起捉迷藏,結果大蚌躲到一半忽然暴斃,而且死得很難看,整個殼都打開。鮟鱇看不到大蚌的慘狀,只知道有個地方一直發出自己朋友的氣味,於是只好繞著大蚌整個殼都打開的屍體一直游一直游。

    後來大蚌的底殼化為海底和陸地,打開的上殼化為高山,體液化為海水,唇肉化為動植物(珍珠則化為那個會在海嘯時出現的大怪物,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而我們看到的太陽,就是鮟鱇的燈籠。

    c.

    這個星球的居民大抵都相信外頭有個會發亮的東西在繞著自己的臉盆型海域轉,在他們之間主要的爭議是,在山的外面到底是海還是陸地,還是什麼都沒有。

    根據傳統的看法,山的外面是大蚌和鮟鱇嬉戲的原來那片海域,老一輩的人魚將它稱為「偉大的航道」並普遍相信說,作為蚌肉之子,人魚背負的任務就是向外探索,進入偉大的航道,告知鮟鱇大蚌的死訊。

    然而,這樣的想法不被新興研究者所接受,他們的理論很簡單︰靠,哪有鮟鱇魚的燈籠這麼亮,可以穿出水面進入空氣再照到山的另一頭!

    這些研究者認為,深海魚微弱的生體光不可能產生那麼大的光亮,一定得仰賴火。而火不會發生在水裡(這個世界的閃電也會打中樹,所以人魚對火多多少少有些了解),只會發生在陸地上或空中。研究者普遍不接受傳統看法,然而他們之間也有所爭論︰「太陽」到底是在陸地上,還是空中。這個爭論來自於一個更基本的問題,即「山的外面到底是什麼?」是綿延的陸地,還是空無一物?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是什麼支撐著我們所處的這片海和山?這些研究者不單單在立場上分為兩派,在態度上也分為兩派,他們之中有些人鍾情於自然觀察,希望能從地層的走向、太陽的位置和災變的時間之中找到回答這些問題的線索,另一派人則專注於技術發展,認為只要能想到辦法讓人魚在陸地上長時間停留,就可以親自目睹那片山背後的真相。

  7. 你看過鮟鱇魚游泳的樣子嗎?就是這樣

機率輸入法

這個點子很久以前就有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都在打下來之前忘掉。

注音類輸入法最大的問題就是同音異型字的區辨,大部分的輸入法使用大量內建詞組來緩和這個問題,例如新注音和新酷音。自然輸入法是我所知唯一使用語法規則來加強篩選的輸入法,它內建了幾百條規則,用來區分哪些動詞後面要接哪些介係詞…之類的(我後來才知道它們是kiki寫的,嚇了一跳)。因為免費的新酷音還不至於太困擾我,所以我一直沒用過自然輸入法,不知道它的效果如何。

我想到一個輸入法的點子︰用網路裡成千上萬的文章段落做母體,藉由比對母體裡的資料來決定要選哪個字。機率上這完全合理,因為在特定句子或詞組裡某一個位置出現機率最高的字,就最有可能是你想要打的字。而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也可以在網路上下載特定社群專用的母體︰

  1. 又白又宅
    宅男專用,源源不絕新屬性
    (母體組成︰鋼彈經典對白5000、神奇寶貝大百科、糟糕島、日本動漫50年、偽基百科
  2. 新聞挖挖挖
    記者專用,隨便打字就能掌握第一手資訊!
    (母體組成︰推特、噗浪、ptt八卦、ptt黑特)
  3. 教育部安全網
    教育官專用,讓您不再說錯話
    (母體組成︰成語字典)
  4. 後現代工廠
    學者救星,用手指頭拯救人類於操弄!
    (母體組成︰900個你看了也不懂的哲學詞兒、社會陰謀論、佛洛伊德
  5. 分析哲學
    ㄋㄚㄋㄚ——本母體尚在建構中,目前資料︰3筆

這個輸入法可能也必須內建基本的語法,因為完全不篩選的完整比對太耗費資源。可以想像的是,內建語法越周延,需要比對的資料量越少,然而完全依賴內建語法的輸入法有1.語法不會完全周延和2.無法掌握流行用詞的缺點,而這可以依賴定期更新母體來解決。

這樣的輸入法成效取決於篩選和比對的方法和電腦效能,我對資訊業不瞭解,不過我猜目前還沒有足夠資源做這種事。

這種輸入法普及之後的一個有趣結果就是,網路新流行語的傳播會變得更快,除了眼手相傳之外,只要一個新語法夠普及,它就有很大的機率在使用者打出特定句型的句子時出現。

1.12.2009

蒼井空、阿條、感同身受的不可能

哲學家說,就算我們有可能在功能的面向上了解別人的心靈,也不可能知道別人的心靈的感質面相長什麼樣子︰我們可以知道當別人臉紅、哽咽、呼吸斷斷續續並落淚,代表他遇到了某些他不喜歡的事情,或者他需要安慰,然而我們無法確定當別人當別人臉紅、哽咽、呼吸斷斷續續並落淚的時候,他的心裡到底有什麼感覺(說不定這感覺跟你載完馬蓋先全集時的感覺一樣,只不過這種感覺在你身上的作用是使你嘴角上揚,而非臉紅、哽咽、呼吸斷斷續續並落淚)

這樣的結論可能會讓一些人有點恐慌︰如果我們不知道別人在某些特定狀況下有什麼感覺,我們要如何跟別人交往溝通?我們一向將同理心視為人際上珍貴的能力,然而如果我們無法知道別人的感質,真正的同理如何可能達成?

大部分的人,我想,可以藉由一個故事來擺脫這些煩惱︰

阿條*1有一個神奇的盒子,形狀大小跟液晶螢幕很像,並且連著一塊塑膠半圓體,每當阿條撫摸那塊塑膠,蒼井空就會在盒子裡光溜溜地出現。雖然因為隔著盒面上的玻璃(該死!)而無法一親芳澤,但是蒼井空唱做俱佳的表演(聲音可以從盒子下邊的洞孔傳出來,不過手指頭沒辦法伸進去)在無數孤寂的夜晚帶給阿條的高潮,已經讓阿條總覺得如果沒有這個女孩真不知道自己當初是怎麼活過來的。

好景不常,有一天阿條發現不管他如何磨蹭那塊塑膠,蒼井空都不再出現了。阿條非常緊張,把盒子帶去修理。熱心的技師拿子螺絲起子當面拆解,發現盒子裡原來根本就沒有女孩,阿條嚇呆了。

隔天顯示器被送回來,根據上面貼著的維修說明,顯然是通風孔阻塞過熱導致的開機不能。阿條按了按滑鼠,運作正常,蒼井空又跑出來脫衣服了。

問題︰此時阿條應該如何反應?

  1. 「啊啊啊啊啊…以往都是盒子裡的蒼井空讓我高潮的,從今以後我再也無法享受男人除了站著尿尿之外最大的樂趣了!」

  2. 像平常一樣掏出手槍來打

做x是我們生活所必須,而且我們相信自己之所以能夠做x,是因為y的存在。當某天我們忽然發現根本沒有y這種東西,比較合理的反應並非沮喪地認為自己再也沒辦法做x,而是恍然大悟原來沒有y也可以做x,不是嗎?

這世上有太多東西是當我們天真又單純時一直相信都是多虧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能過得如此順利和安逸,直到在社會闖蕩多年(或者唸了哲學系),才發現它們其實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

人類曾經以為自己賴以維生但後來證實根本沒存在過的東西︰

  1. 自由意志
  2. 聖誕老人
  3. 由智力正常的傢伙組成的政府

(令人悲傷的是,只有第一項在目前仍有爭議)

當然,就像那些在上面問題選1的人會辯駁說讓阿條高潮的是他「那是真的蒼井空欸!」的信念而非蒼井空的影像一樣,回到原來的case裡,依然可能會有人質疑︰說不定「同理心」和「人際了解」就是那種超級奇怪的東西,不管是不是真的能作到,我們就是一定得要相信自己能夠掌握別人的感質,才有機會擁有它們。

對於這樣的想法,我想,那就面對現實吧。就像蒼井空就算只有影像和聲音也還堪用一樣,即使我們心知肚明對於別人的了解必定少了感質那一塊,我們依然有機會達成功能沒那麼強大但也還不至於讓國際扶持、企業合作、婚姻關係、友情與愛情潰散的那種,另一個版本的同理心和人際之間的了解。

...

然而,在這裡我們依然可以問

  1. 既然我們無法知道別人實際上擁有的感覺,當我說「你的痛苦我了解」的時候,我到底在講什麼?又,我又是怎麼知道別人心裡很痛苦的?
  2. 在科學家揭露真相以前,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是因為能夠了解別人心靈的感質面相,才能有同理心,那麼現在,既然我們無法了解別人的感質,那同理心作為一種能力,又如何可能?
  3. 如果我們並非因為了解別人的感質才能具有同理心,那麼,我們為什麼會一直誤以為自己是因為能夠了解彼此的感質才具有具有這樣的同理心?

我對這些問題有一組功能主義式的回答,不過我現在得去見蒼井空了。大家可以腦力激盪一下,把自己的答案丟出來,特別是那些已經考完的死孩子。

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看看這一篇︰《行為主義、人際語言與天擇》。

...

  1. 我本來是想找小丸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她看完劇本之後演出意願就變得很低。

1.11.2009

操作已中止

最近有人回報說有一些特定頁面打不開,例如這個這個這個

我猜這大概來自於全球數位產業之間的勾心鬥角,我們這些連個體戶都不算的小貓咪只能在變成砲灰之前卯起來累積戰場奔跑里程數(有研究顯示,自投入戰爭算起,生前累積移動距離越高的人,在戰場存活越久)。

希望大家試試上面那幾個連結,回報一下結果以及你使用的瀏覽器。

什麼像蝙蝠.1

bat

bat2.3

bat3.1

〔下一篇漫畫〕

做隻蝙蝠感覺如何?哲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在他的「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裡告訴我們的是,你幾乎不可能知道做隻蝙蝠感覺如何。

自1974年問世後,這篇長僅九頁的文章已經成為心靈哲學裡說明感質造成的解釋鴻溝(explanatory gap)的經典例︰當我們使用聽覺或視覺來觀察世界,會有某種特別的感覺,而且隨著看到的東西顏色不同、聽到的聲音高低形狀不同,這些感覺會千變萬化。常識上我們會覺得,當蝙蝠使用超音波回聲定位時,應該也會有某種特別的感覺,而且隨著聲波反射回來的波長、波形和方向,這些感覺也會有所變化。然而,這些感覺「感覺」起來到底如何?

現在的技術可能已經進步到我們可以把蝙蝠的頭蓋骨打開,觀察牠接收來自不同方向的不同的超音波時,腦子的狀態是如何改變。然而,這對於我們知道蝙蝠接收超音波時的感覺一點幫助也沒有。就算我們知道,在接收到來自特定方向的特定形狀和大小的超音波c時,蝙蝠的腦子會出現特定的神經衝動c*,我們依然不知道蝙蝠接收到c的感覺如何。

不單單是蝙蝠,這個疑惑在任何有心靈的東西上面都會發生。即使掌握了某隻動物在某個時刻時大腦甚至全身的物理狀態,我們依然不知道牠在那個時候有什麼感覺。這是物理與心靈間的解釋鴻溝的一個版本,也是感質的存在為物理論劃下的第一個問號。

1.10.2009

土地公和祂的拐杖

期考週就是舊文重貼週。

這是2006年為仰山文教基金會宜蘭河文學之旅創作的故事︰

  the earth god1.1 the earth god2 the earth god3 the earth god4 the earth god5

這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不帥氣但是溫馨且可愛。

我新開了圖畫這個標籤,蒐集那些零落在文章堆裡的插圖。

1.09.2009

讀者問卷回覆

感謝填寫問卷的35位朋友,以及其他自己沒有填問卷但是也沒有阻止別人填問卷的人,2008跨年人客滿意度調查功德圓滿。(我本來想用google內建的功能做一下選擇題結果的統計圖表,不過後來覺得好麻煩喔就算了)

這次問卷結果非常豐碩,收到了很多好點子,雖然多數因為違反網路分級制度或涉及犯罪而不便公佈或實施,但是我還是很感恩各位的熱血和誠意。

以下整理一些老少皆宜的意見或問題以及我的回應︰

你覺得這個部落格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什麼?

  • 建議多加一些哲學的細部標籤

    我本來的打算是讓標籤們簡略一點,主要哲學文章的導覽工作交給哲學地圖。然而大概是因為地圖太低調很難找到或者大家喜歡那種分類點進去不知道會出現什麼的變態爽快感,哲學地圖的使用率好像不怎麼高。

    所以,我新增了一些標籤分類,讓大家也可以從標籤更明確地找到喜歡的哲學細部分類。然而,我也推薦大家去看看哲學地圖,因為那個看起來像書本目錄,比較帥。 如果對於這些分類有任何建議,歡迎回覆。

  • 解釋一下那些哲學專用的概念啦!

    我知道專有概念是閱讀障礙,在寫文章時也會盡力注意,你會發現我有時候甚至會特地寫文章介紹概念,讓後來重複提到的時候可以直接超連結過去。然而,要找出所有對於某些人來說是閱讀障礙的概念,確實是有點困難。所以,當你閱讀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盡情發問,就算沒有時間寫新文章加以說明,我也會在回覆裡回答,或者告訴你在哪裡可以找到有助於解決困惑的資源。我知道有很多高手在看這個部落格,也或許你的留言在我發現之前,就已經有人回覆解答了。

  • 文章後面可以加上相關或延伸閱讀

    好建議。在一些舊文章裡你偶爾還可以找到相關連結,不過自從搬到這裡之後似乎就忘了這回事,以後我會多注意。

  • 你是真的想交女朋友嗎?

    當然啊寶貝,為什麼生活中有那麼多人問我這個問題勒…

你希望以後這個部落格多寫一些什麼樣的東西?

  • 倫理學、政治哲學、知識論、科學哲學

    大致上我寫的東西跟同時段的閱讀內容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沒有修相關的課、念相關的書、參與相關的演講或討論,我就很難忽然心血來潮去寫東西。所以,我猜我大概不太可能忽然卯起來覺得「好我要把整個寒假用來跟基礎倫理學纏綿然後寫一些introduction」。不過,如果你有非了解不可否則會輾轉難眠的議題或理論,也可以在留言板或者相關文章底下回應告訴我,就算基於不可抗拒之理由(當然是我說了算)沒辦法寫文章介紹,我也會盡力告訴你在哪裡大概可以找到有用的資訊。

  • 倫理學在時事上的應用

    唔,我跟小灰塵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一點也不關心時事。所以我通常對於時事議題和背景知識都一點也不了解,罔論評論。然而,如果你覺得天啊這事真的是太屌了你一定得知道,可以告訴我。

  • 存在主義、中國哲學、歐陸哲學、佛學

    我對於這些理論不太了解,所以幾乎沒有寫過相關的文章。不過如果你覺得靠這個東西實在是太屌了我一定得知道,你可以在留言板告知我。

  • 宗教—科學爭論、精神分析

    這個部份是我感興趣的。基本上,如果這個部落格在某一天沒有出現相關的文章,通常不會是因為我不想寫,而是沒想到可以討論的主題。所以,如果你手上有有趣或相關的主題、問題、意見、反駁,歡迎丟到留言板或者相關的文章下面。

  • 思想實驗

    比起哲學理論,思想實驗的確是比較吸引人。因此,當一個哲學論證或理論有思想實驗可以一起上桌時,我通常也一定會順便交待相關的思想實驗。因此如果發現了有趣的思想實驗,也歡迎你告訴我。

對於在網路上推廣哲學,你有什麼好點子?

  • 使用有趣的思想實驗,或者結合時事

    大致上同上。

  • 使用下流的例子來引人入勝越陳越香回味無窮

    我對於使用下流的例子來說明主張或者做其它有男子氣概的事情一向很熱衷,當你有點子,請務必告訴我。

問卷中除了這些意見之外,還有其它許多不便公佈的想法及問題,原則上我會在近期想辦法回應。如果有任何意見或問題,歡迎回覆或者聯絡我

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你們讓這個冬天變得更溫暖了一點。(不過我後來發現電腦一關就變冷了,所以我其實不太確定那是因為你們的激勵還是因為cpu和硬碟在跑)

從矛盾句證明羅素是教宗

學過邏輯的人都知道,(至少在古典邏輯裡)從矛盾的前提可以邏輯地導出任何結論。

在說明這件事的時候,有一些人會用這個例子︰

  1. 2+2=5
  2. 把兩邊各減去2,得到2=3
  3. 左右互換,兩邊各減去1,得到2=1
  4. 教宗與羅素是兩個人而且2=1,所以教宗等於羅素

我不知道這個例子可以用來解釋什麼,不過絕對沒辦法用來解釋他們想用它來解釋的那件事。因為在這個例子裡前提不必然會蘊含矛盾。2+2=5又怎樣?說不定那是一個奇怪的數學系統,在那裡面2+2就是等於5。要讓前提矛盾,僅僅把一個實際上不為真的2+2=5放進去是不夠的,至少要有P和not P同時出現才算數。如果這種例子可以用來說明從矛盾可以推出任何結論,那麼下面這個也可以︰

  1. 羅素是教宗
  2. 根據1,羅素是教宗

那麼,是不是我們在前提裡加上「並非2+2=5」就可以構築一個能夠說明原來那個現象的例子呢?

  1. 2+2=5,而且並非2+2=5
  2. 把兩邊各減去2,得到2=3
  3. 左右互換,兩邊各減去1,得到2=1
  4. 教宗與羅素是兩個人而且2=1,所以教宗等於羅素

還是不行,因為在這個例子裡,結論之所以能夠被推導出來,和前提是否蘊含矛盾一點關係也沒有。(也就是說,即使前提不蘊含矛盾,推出結論所必須的那些步驟還是一樣會有效)

因此,就算這個例子的前提蘊含矛盾,它依然沒辦法被用來解釋為什麼蘊含矛盾的前提可以導出任何結論。

對於這件事,標準的解釋是這樣︰

  1. P,而且not P
  2. P〔根據1〕
  3. P或Q〔根據2〕
  4. not P〔根據1〕
  5. Q〔根據3、4〕

在(3)中,Q可以是任何句子。因為(1)已經給定了P為真這件事,不管Q代表什麼句子,「P或Q」都會為真。

1.08.2009

催眠的語言哲學

hypnotyze

「窩數倒三,泥就會以為自己使一只麻雀…一、二、三!」帥氣的西洋催眠師彈了手指。

小丸忽地抬起頭,用迷惘的眼神環顧四周。小丸離開椅子,以蹲踞姿勢著地,兩隻手腕縮在腰間,手肘不斷擺動,伴隨著脖子的前後伸縮以及嘴裡的「咕吱.咕吱.咕吱吱吱—」。

掌聲。

催眠師優雅轉身鞠躬,故作無奈的攤手掩不住嘴角得意的牽動︰「現在,她以為自己是隻麻雀了!」

真的嗎?我是說,我們只需要觀察志願者的行為,就能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以為自己變成了催眠師說的那個東西嗎?

考慮一個簡單的例子︰

「窩數倒三,泥就會以為自己使一盤豆腐…一、二、三!」催眠師彈了手指。

小丸忽地抬起頭,離開椅子,噗的一聲啪到了地上,怎麼也不起來。

假設催眠師是真才實料,他真的有能力將信念灌進專注於他手上擺錘的志願者耳裡,現在,我們可以說小丸真的以為自己是一盤豆腐嗎?

下判斷之前,先看看後面的劇情︰

催眠解除,小丸恍神地慢慢地走下台。小丸的朋友白鹿(萬年徵女友)上前用他精瘦卻強壯的手臂托住小丸的肩膀︰「嚇死我,你真的變成豆腐了欸」

「豆腐?我是狗食啦,狗食!」小丸非常憤愾︰「他不是說我是dog food嗎?我還特別選了寶路欸!」

被催眠的時候小丸以為自己是豆腐嗎?不對,她以為自己是狗食。

沒有想到吧,就算催眠術真的有用,要確定被催眠的人有沒有變成你講的那個東西,觀察他的表現是不夠的,你還得確定自己跟他在嚴格意義上使用的是同一套語言才行。

靈感來自於攣生地球論證

1.07.2009

幹,童玩節沒藝術

呂國華放在天下雜誌的廣告︰

「在童玩藝術節,真的看不到藝術。『藝術』兩字並不能被濫用,要觀賞真正有深度的藝術文化,那就要到國家歌劇院看國外藝術表演團體有水準的演出,那就叫藝術。」(天下雜誌第411期,2008/12/03 )

via Yi-Lan Youth

當初看到爽佳儒拍的蘭雨節照片,我除了連眼淚都掉下來親水公園怎麼變成這個鬼樣子之外,還覺得這縣長品味也太差了,竟然允許自己轄區裡出現這麼虛弱難看的活動。

今天才知道,原來呂國華不是品味太差,是格調太高,幹。

1.06.2009

醜、性高潮、第一法則

這是一堂通識課的心得報告,我們看機械公敵,寫完之後我覺得它長得比網誌文還像網誌文︰

  1. 我覺得新的那一版機器人真的長得好醜,而且臉好噁心,軀幹像穿肚兜,舊的還比較好看。

  2. 機器人的心靈是這部片子討論的主題之一︰機器人能不能有感情,而且這樣的感情不只代表在外顯行為上滿足行為主義、內部功能上滿足functionalism,而是真的可以像人一樣感覺到自己情緒的變化,甚至性高潮?用心靈哲學的語言來問,機器人能不能有感質經驗?

    John Searle聰明地論證說,根據中文房思想實驗,達成相應的計算程序並不是持有心靈狀態的充分條件。我的想法是,拜託,一個東西有沒有感質經驗,跟這個東西有沒有鼻毛一樣,都是百分百的經驗問題(empirical question),只能藉由觀察找到答案,哪是用思想實驗汲取一下直覺就算數的。機器人能不能有感質經驗是經驗問題,然而,感質經驗by definition沒辦法被客觀觀察,所以,機器人能不能體驗到性高潮?不知道,除非那機器人就是你。

  3. 我曾經想了一下,要如何修改三大法則使得總機不會因為自己運算能力很強就能夠自作主張把人類關起來。在電影裡,造成問題的是第一法則︰

    R.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人類受到傷害。

    用比較形式的語言表達,會是︰

    如果行為x會造成有人受傷,不要做x;如果不做x有人會受傷,做x

    電影裡面那個巨大公司的總機算出「如果現在不把人類關起來blahblah…人類就會死光光」,所以根據這個法則命令機器人把人都關起來,並且停止供應PS3。顯而易見,一個簡單的修正就能夠阻止這個悲劇︰把第一法則去尾,改成

    R*.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如果行為x會傷人,不要做x)

    如此一來機器人就不會自作主張,因為這個法則只會讓它們不要做某些事情,不會讓它們主動去做某些事情。然而,R*也會在一些地方造成不幸,例如當有人快淹死且附近沒有人能求救的時候,R會使偵測到這件事的機器人主動去救援,但是在R*之下,機器人只會呆著不動,讓威爾史密斯在進入主要劇情之前就死在水裡。到了這裡,問題的關鍵已經被凸顯出來︰機器人要有主動救人的能力,但是不能為了避免時間點上太未來、因果鍊上太久遠的慘事發生而妨礙人類現在的自由。著眼於這一點,我有一個proposal︰

    R**.如果行為x會造成有人受傷,不要做x;如果沒做x在y小時之內有人會受傷,做x;如果沒做x在y小時之後有人會受傷,回報主人/政府這件事

    y代表的數字可調整,也可以等於f(z),並讓z等於該傷害嚴重性。當然也可以自由設定哪些事情要回報給主人哪些事情要回報給政府。在R**之下,機器人不會眼看你把手伸進香腸機,不會讓你被彈簧繩椅彈到卵蛋(非常痛),但也不至於為了避免你在學校和大毛打架受傷而把你關廁所。當他預期如果你在接下來一個月內每天都像今晚一樣不吃青菜,你的痔瘡就會大到被磨破,他會好聲好氣地跟你講,而不是把肉湯砸到對街。

1.05.2009

彈給你聽

我曾經在網路上看過這類的八卦︰有一場研討會邀請分析哲學家和歐陸哲學家齊聚一堂進行討論。可想而知的是龜毛的分析哲學家對於歐陸式的表達相當不滿意,不斷地質問「你的x是這個意思嗎?」、「你是說,如果x是p,y也會是p,是這樣嗎?」,就像得了強迫症的為什麼小弟弟(我希望還有人記得為什麼小弟弟)。歐陸哲學家試圖進一步解釋,然而根本沒有任何說詞能停止這些分析師的詰問。最後,某法國哲學家厭煩了在新問題和新答案之間的不斷投胎轉世,回首說道︰如果這裡有一架鋼琴,我倒是可以把我的意思彈出來。

我試圖追溯這八卦的來源,但沒找到任何相關的英文資料,且所有的中文資訊都來自同一個版本。我問了kiki和Kevin,他們都沒聽過這件事,並且表示那八成只是口耳相傳的笑話。

這害我有點窘,因為我為了它畫了這個︰

anna and pots2

這本來是人物介紹頁,以下則是幻想︰我打算畫一系列漫畫來向人證明做哲學的真的都是大門不出而且笑點瀕連絕種的宅男,左邊那彩虹包子頭在設定中是該哲學系唯二的女生,除了在某些特定哲學領域之外都維持天然呆,且常不自覺地在言語或舉動中透漏(其他人的)哲學人生的悲哀。

大爆炸理論

「The Big Bang Theory」這部美國輕鬆生活影集講四個物理天才阿宅和住在對門的正妹的故事,它的主題曲是我看過最挺科學的主題曲,而且它的對白文法一直讓我想到哲學書...

歌詞,還有第一集片段

1.02.2009

做一台電腦要多久?

我偶爾會想到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只有技術而沒有工具,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恢復原先的生活水準?

這個問題的簡單版本是,例如說,把軟硬體工程師和其他掌握了從無到有生產一台電腦所需的知識的一群人丟到一個蘊含了製作電腦所需的那些可提煉原料(例如鐵礦)的荒島,他們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把一台能跑魔獸的電腦弄出來?更有趣的是,當身邊除了衣服之外沒有任何人工製品,他們要如何把電腦弄出來?明顯地,他們做的事情不會是拿出主機板和硬碟開始組裝,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些東西。他們沒有主機板和硬碟,沒有電容和電線,甚至沒有螺絲。

可以想像的是,為了做那些做做做電腦所需的工具所需的工具所需的工具,他們可能得先鑽木取火、挖窯、烤出那些能耐高溫的土製容器,然後煉鐵。更有趣的是,在發現技術上一台電腦不可能在他們有生之年被弄出來之後,他們可能得先製作紙筆或是其它資訊儲存系統來保存那些必要的知識,然後交給孩子們(因此,這些人不能都是同一個性別。天哪,誰會想到讓一群人能夠在荒島上把電腦做出來的必要條件竟然是他們要有男有女!)。

如果成本夠粗,用類似的點子做一個科學實境節目,應該很酷。

1.01.2009

哲學哲學雞蛋糕參加部落格大賽!

我想要參加教育部落格大賽,報名時需要附上3篇部落格文章。大家覺得我應該推哪三篇呢?

大專生組別的評分標準是

5%【主題】是否符合教育部落格相關主題。

15%【分類】文章分類能清楚引導讀者瀏覽部落格之內容。

40%【文章內容】應符合下列特性說明,且文筆通順、條理清晰;若具圖文並茂,且有深度意涵之大量文章尤佳。

20%【互動回應】部落客與網友之互動關係與回應數量。

20%【創意】特殊的創新點子或多媒體呈現,結合部落格整體觀感並具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