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10

問美國哲學家什麼是分析哲學

忽然想到,很快地記一下:

老讀者應該都記得,我在「分析哲學在幹嘛?」這篇文章裡主張分析哲學就是在做概念分析。我相信這個主張就算不是完全正確,至少也是對於新手來說方便的,因為在我眼裡概念分析確實是把分析哲學和其它哲學、其它學科區分開來的重要且具體的特色。

Walter還在台灣的時候,有一次我問他,若你在美國問哲學系的教授分析哲學是什麼,有多少人會回答分析哲學就是概念分析。

大概一半,他說,雖然他自己並不認同這個說法。

12.23.2010

筆記本開賣

很久以前有一些人在問哪裡可以買到我做的雜糧筆記本。最近論文寫煩了乾脆弄了個站開始營業,歡迎捧場。

12.22.2010

思辨Online:2011寒假哲學堂


思辨Online
2011寒假哲學堂

這次的活動可以說是先前仰山學堂的續集,維持相同的基本精神。唯這次我們將專注於網路與分析哲學,討論網路上的分析哲學,以及分析哲學帶來的訓練與思維技巧如何能讓我們在當今溝通的最大載體:網路上建立理性和有效的討論與意見交換。

此外,不管是過去的仰山學堂還是今後的活動,我們都盡量尋找受過哲學訓練的學生擔任講師,除了學生有價格便宜、行程安排容易、容易跟學員打成一片並激勵討論等優點之外,我們也希望藉此培養未來哲學普及和批判思考的推廣人才。


資訊
時間:2011年一月25號、26號(星期二、三)
地點:仰山空間三樓教室(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六街68巷47號三樓、交通資訊
對象:高中、大專生共24人
費用:四百塊(含食宿、講義、保險)

承辦:哲學哲學雞蛋糕
協辦: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課程
哲學大逃殺1、哲學大逃殺2
╱Kris(哲學哲學雞蛋糕老闆、中正哲研所碩士班)
哲學大逃殺是Kris獨創的哲學思辯遊戲。在哲學大逃殺中,每個學員提供兩個和哲學有關的問題,主持人將問題洗牌之後隨機發給每個人,接著學員輪流分享抽到的問題和自己對於問題的回答,並進行開放討論。主持人會即時紀錄整理發言者的論點並投影在布幕上,讓大家隨時都知道目前討論的進度和內容。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哲學大逃殺能促使大家試圖思考和論哲學問題,並了解哲學家是如何分析問題、進行推論以及評估回答和論證的有效性。此外,哲學大逃殺也讓學員更熱絡,並且提早進入吸收和思考哲學論點的最佳狀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哲學大逃殺安排在活動開始之時。
哲學大逃殺在之前活動中實行的效果顯著,激發了許多討論和思考(詳見2010寒假仰山學堂哲學大逃殺會議記錄2010暑假仰山學堂大逃殺會議記錄),我們期待這次的哲學大逃殺也能讓大家有深刻的哲學思維體驗。

鄉民邏輯:如何進行深度清晰的網路討論
╱頌(中正哲研所博士班)
頌是中正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學生,PTT資深鄉民。在這門課裡,頌將分析BBS作為溝通平台的特徵以及重要性,並分享他自經驗中歸納,以及從哲學訓練裡獲得的網路討論技巧與策略,包括理解、構作論證、檢查論證、分析的條理,以及字詞使用的嚴格性。 網路是當今公民意見交換的重要平台,提昇網路討論的素質,將協助大家做出正確的公共決策。

哲學閒聊
╱杜蕙伶(中正哲學系)、John(中正哲研所碩士班)、未定、未定
在哲學閒聊中,學員被分成四個小組,每組由一個哲學系學生帶領進行關於當天上課內容或者其它哲學相關問題的討論。

寫一個分析哲學口味的部落格
╱Kris
如果你是哲學系學生,你該如何在部落格上向陌生人介紹自己學到的東西?如果你不是哲學系學生,你可以如何使用分析哲學技巧讓自己的部落格討論更清晰?當你是部落客,或當你是讀者,你該如何讓自己在部落格平台的網路討論中有所貢獻?在這門課裡,「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闆將親自傳授清晰表達、網路應對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建立有效率和建設性的網路討論的方法。

一種非形式謬誤:丐題
╱John(中正哲研所碩士班)
丐題(begging the question)是一種常見的論述謬誤,簡單地說,當我們指責一個人丐題,我們通常是在說這個人在論證中不合理地預設了自己要證明的結論。然而,如何才算是「不合理地」預設了自己要證明的結論,則是專注於非形式謬誤的哲學家們爭論的議題。在這門課裡,講師將介紹Walter Sinnott-Armstrong等人對丐題給出的理論,並比較和討論其優劣。我們期望藉由這門課,以丐題為例,讓學員理解哲學家是如何看待謬誤,並嘗試使用哲學工具對於我們遵守的討論規則進行分析和批評。


時間表
1/25
12:00 報到
13:00 序、哲學大逃殺1 ╱Kris
15:30 休息與討論
16:00 丐題╱John
18:00 晚餐
19:00 哲學閒聊╱安萍、John
21:00 自由活動、睡覺


1/26
08:00 早餐
10:00 寫一個分析哲學口味的部落格╱Kris
12:00 午餐
13:00 鄉民邏輯╱頌
15:00 休息與討論
15:30 哲學大逃殺2、結尾╱Kris
18:00 晚餐、回家


報名

報名截止啦!

12.21.2010

2011寒假哲學營計劃書

在這裡,你可以在裡面看到這次的課程資料。

另外,這幾天會開放報名,屆時我會在這個部落格公告。 update:已經開放報名了,在這裡

12.04.2010

四個不合直覺的推論

我想應該有些人客會喜歡,去挑戰看看吧,在這裡

12.03.2010

幸福購買力

概要:一份工作的收入無法單獨決定你為了爭取這份工作付出的心血是否值得,因為收入能帶給你多少福祉,取決於你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因此,要是某個科系的訓練能培養知足的人生觀和有趣又便宜的嗜好,就算這個科系的出路沒有其它科系好,它訓練出來的學生也不見得平均而言比較不幸福。除了校系畢業生的平均收入之外,我認為我們也應該弄個方法知道校系畢業生的平均幸福購買力,如此一來,考生在選擇校系時,才有比較完整的參考資訊。

(我在這篇文章前面加上這段概要,因為我寫完文章之後發現我在一些很顯而易見的論述上花了很多篇幅,對於一些讀者而言,這些篇幅可能不必要。因此,我把文章重點整理在這第一個段落,讓你們可以決定是否要繼續讀下去。可以的話請告訴我你對這種作法的看法:它有沒有幫助?它是否必要?你是否同意我在大部分文章前加上概要?)


除了興趣和花費之外,考生最常用來衡量是否要進入一個大學校系的指標,我相信,就是這個校系的文憑能讓自己賺多少錢。在一些(很多!)情況下,這個指標甚至凌駕興趣以及自主性(當學生是基於師長的期待或權力脅迫做出選擇的時候)。

平心而論,我同意能賺多少錢是人在選擇人生道路時的重要參考,因為在這個分工的時代,通貨真的可以換到很多東西。然而,我並不認為能賺多少錢是人在選擇大學校系時唯一的重要參考,我甚至不認為那足以成為一個支持你選擇某個或某些校系的理由。

錢並不是越多越好,除非你是為錢而賺錢的人,否則錢能夠為你買到的幸福會隨邊際效應遞減,最後甚至可能使得你為了賺錢而在學位和社會中的投資成為不划算的(即:與其過去花這麼多心力讓自己現在可以賺到這麼多錢,在仔細思量之後,你會寧可過去花少一點心思,讓自己現在賺到雖然少一點但足夠使用的錢)。

換句話說,對於即將做出人生抉擇的你來說,如果錢足以成為你的考慮因素,那是因為錢能幫你買到想要的東西,增加福祉。當付出額外份量的努力賺了錢,但是這些多出來的錢卻無法帶來相應份量的福祉,你就賠了。所以,在任何人將能賺多少錢當成衡量人生選項的資料時,他都必須考慮一個問題:要達到自己想要的福祉,或者幸福人生,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不切實際,因為它幾乎不可能回答:誰有辦法真的算出來,二十年之後讓自己滿意的生活需要多少錢,而哪些校系讓你真的賺到這些錢的期望值又是多少?

我同意這個批評,然而我認為這並不代表這個問題在我們討論的議題上毫無意義,因為這個問題提醒我們錢要放在增加人生福祉的脈絡中理解才有意義,而當我們考慮多少錢能夠增加多少福祉,我們就會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個固定數目的錢能帶給一個人多大的幸福,取決於這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換句話說,要增加福祉,賺錢不是唯一方法,另一個你可以做的事情是改變價值觀或生活態度。當然,這並不是建議你節儉和清心寡慾,而是在提醒你:有很多嗜好和生活風格其實比你印象中還要有趣,而且它們都很省錢。

在學術和藝文圈裡有很多人的主張其實標榜這種想法,只不過他們更激進。他們不會說研究文學、哲學跟買遊艇、上酒店狂歡一樣有趣,而且更省錢,他們說的是前者比後者更有深度和智慧,要是你選擇後者而非前者,你是沒品味和深度的笨蛋

我強烈懷疑這種想法其實源自於賺得沒比別人多的自卑,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一些學系的訓練確實有助於培養物質需求不高的價值觀,例如哲學系和文學系。這些系的畢業生賺的錢平均而言不會比別人多,但我相信,給定相同的收入,這些系的學生可以活得比別人開心,因為他們對幸福的購買力比較強。

對於一個在意自己的人生是否幸福的人來說,大學的訓練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它一大部分決定了你以後能賺多少錢,而且是因為它形塑你的價值觀,而你的價值觀決定你能用固定金額的錢換取多少幸福。

在系所出路獨享大部分社會注意力的時候,我認為我們應該也要想辦法知道各種系所培養的學生購買幸福的能力如何。這或許可以藉由對畢業生做的追蹤調查來達成:知道這些人的收入和他們對於自己生活的滿意度之後,我們就可以計算,哪個系的學生最善於將錢變成幸福。不知道幸福的購買力,你就不知道自己賺的錢可以買到多少快樂,因此,如果你認為出路是選擇大學校系的重要考量,你也應該對這些校系培養的幸福的購買力給予同等份量的關注。

11.28.2010

每個宗教的一般之處以及獨特之處

Walter Sinnott-Armstrong在去年八月的Philosophy Bites談論無神論者何以能夠擁有道德觀。他提到了一個有趣的點:所有宗教的那些最重要的道德規範都很類似:不能殺人、善待親友...這顯示並非是宗教提供人們道德觀,而是宗教刻意模擬人們本來就有的道德觀,這樣它們才能存活下來。

這讓我想到更久以前道金斯在一段無神論演講中被台下聽眾詰問「如果你錯了呢?」之後的回答
「你是基督徒而不是印度教徒,那是因為你碰巧生長在美國。要是你生長在印度,你就會相信印度教;要是你生長在維京時期的丹麥,你就會相信雷神索爾;要是你生長在古希臘,你就會相信宙斯;要是你生長在非洲中部,你就會相信山神粥粥。在所有這些宗教當中,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獨鍾基督教,或者其它任何一個。你問我,如果我對基督教的意見是錯的怎麼辦。我倒要問你,如果你對山神粥粥的意見是錯的怎麼辦?」
阿姆斯壯和道金斯,這兩個人的意見加起來,一個或許更能完整說明任何一個宗教(X)都會遇到的困境的想法呼之欲出:

在X的教義中,有道理的部份幾乎都不是X的獨到見解,而X的所有獨到見解,幾乎都沒有道理。

11.25.2010

邏輯語句檢驗機、邏輯題目產生器

之前有人問我如果想練習做邏輯證明,要去哪裡找題目。Joe介紹了一個網頁,除了做不完的邏輯題,還有很多其它有用功能。

11.22.2010

寒假哲學營點子徵求

我們正在策劃寒假的哲學營,目前比較確定的計畫:
  • 時間是明年一月25~27其中兩天,除夕前一週。
  • 地點一樣會在仰山空間
  • 內容跟以往我辦的仰山學堂類似,有哲學大逃殺和小組討論,除此之外會安排兩到三堂哲學課。
以下徵求這次哲學營的點子,從課程內容、講師名單到場地規劃,任何想法都行。你可以留言或者寫信給我,你可以在左邊找到我的email。

帶著你的哲學論文來找我們玩!


詳情在這裡,這張海報是我做的!

11.15.2010

House和賣淫

豪斯醫生第三季12集的對話,讓我想到我以前反駁反娼派的論證

House一拐一拐踏出診間,對走廊上候診的病人大吼:你們誰願意現在離開的,我給他50塊!
Cuddy:你不能那樣做!這些人就是來看病的啊!
House:要是他們願意為了50塊走人,表示他們沒病得那麼嚴重。
Cuddy:就算他們願意那樣做也只表示他們很窮!
House:要是他們真的窮成那樣,給錢不是比較有幫助嗎?

11.11.2010

日常哲學趣味:難解的簡單

《難解的簡單:39杯哲學Espresso》這本名字不怎麼樣的書是我今年看過最有趣的哲普書。

雖然是本哲普書,但是作者並不刻意介紹概念、理論或論證,而是杜撰一篇篇小故事(大多由對話組成,少數是書信或公文),藉其中的討論帶出哲學議題,以及各種哲學立場。

這些小故事裡的角色大多不是哲學家,他們或者是在渡假旅館房間發現了怪事恐慌地打電話求救的人,或者是忘了自己因為什麼事情入獄的模範囚犯,或者是到藥局想買一包「安慰劑」來吃的病患,或者是剛分裂完的阿米巴原蟲。這些傢伙的對話可以說是真正的日常對話:你不需要是哲學教授,甚至不需要修過哲學課,只要對於日常現象、概念和語言的使用抱有好奇心和觀察力,就能發現那些使得他們如此害怕、好奇、不解和憤怒的哲學議題,以及其中的有趣之處。有很多哲普書都強調哲學和日常生活的連結,但這是第一本讓我覺得「哇靠,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有那麼多好玩的哲學議題欸!」的書。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其中兩篇故事,但它們不是整本書裡最有趣的。(其中第一個故事裡提到的「無魂活體」就是這粒雞蛋糕裡提到的殭屍)

11.09.2010

The Philpaper Survey的新結果

上次介紹的The Philpaper Survey調查了哲學家們的哲學立場,並給出統計資料。現在根據這些資料做的進一步整理結果已經上線了。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個別哲學家的問卷答案,當然,我們早就知道哪些形上學家持什麼樣的形上學立場,但是這份資料能讓你知道,例如,形上學家的倫理學立場,以及倫理學家的知識論立場等等,這還滿有趣的。

另一份有意思的資料,是各哲學立場之間的統計相關性。從這份資料你可以看出,持有某個立場的人通常也比較容易持有哪些其它立場。例如有神論者和非物理論者通常也相信自由意志上的自由主義、後設倫理學的認知論者通常也是道德實在論者(這就比較顯而易見了)等等。

11.08.2010

驗證、語意和科學理論詮釋

我為了課堂報告,把Richard Boyd的「Confirmation, Semantic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cientific Theories」翻譯成中文,你可以在這裡下載我的翻譯版本

Boyd的這篇文章是他為一本很厚的科學哲學經典論文集寫的導讀。在這篇導讀裡,Boyd對自邏輯實證論起到孔恩建構論的科學哲學發展和攻防做了很不錯的介紹和分析,至少我讀完之後覺得自己對於實證論傳統的哲學目標和科學實在論、建構論之間的爭論焦點有了更清楚的掌握。

這篇文章預設一些背景知識,對沒有基礎的人來說不太容易。如果有興趣和時間,我建議你搭配陳瑞麟的《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一起讀。

11.06.2010

我要賣柏拉圖全集(賣掉了)

左岸出版的版本,我高中時代買的,擺在書櫃裡五年了吧。把書合起來從外面看,頁邊有一些黃點,不過內頁很乾淨,也沒有破損、摺痕和和筆記,應該可以算是七成新。總共四大冊加上一本索引,剛剛查了博客來,新書的價錢總共是2025,我記得我買的時候更便宜,大約1900左右。如果你想要我這一套,含運可以算你1000。

交易方法比照這裡。當然,買書送雜糧筆記本的活動也還是有的,總共五本書,所以會送你五本筆記本。

柏拉圖全集大部分是蘇格拉底和其他人物或哲學家的對話錄。所有常見的和重要的篇章這套書都有收錄,如美諾、會飲、字辨、國家等等。

這套中文書對於研究哲學的人來說大概沒什麼用,因為,例如說,不做哲學史的人通常不會想花時間念那麼早的東西,而做古希臘哲學的人應該會直接讀原典。不過,我認為對話錄是最早彰顯出古希臘哲學的分析性格的著作,仔細讀其中一篇,不難發現蘇格拉底根本就是在做概念分析:他引導與談人建立對於某個概念的定義,然後不停地尋找反例來挑戰以及協助對方修改之前提出的定義。因此,對於還沒開始做(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做)分析哲學研究,卻對分析哲學的討論方法有興趣的人來說,對話錄應該是不錯的選擇。一來論證的攻防以對話呈現,容易理解,再來,蘇格拉底討論的概念都很生活化,例如勇氣、美德等等,所以你很容易進入狀況,也不需要擔心自己得先學一大堆背景知識和專有詞彙才能搞懂它。

要買的人請聯絡我,你可以在左邊找到我的email。

11.03.2010

黑底白字還是白底黑字?

有人留言說這個部落格的黑底白字版面讀起來不太舒服。事實上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我也因為類似的讀者意見試圖改成白色版面,結果後來又改回來。我想要是我不做些什麼,可能每年都會接到一樣的抱怨。

我同意這個黑色版面比我之前設計過的白色版面好看,不過我也同意我應該讓大家眼睛舒服一點。我目前還不確定要不要重新改成白色版面(或者至少把文章那塊背景改成白色),不過針對新留言提到的視覺暫留問題,我把字的顏色改得更深,也把文章字型調大,希望有點改善(你可以在這裡看到之前的樣子)。

我會考慮改版問題,在那之前,希望這些小修正能讓大家看得舒服一點。若你覺得這些修正沒有什麼幫助,還有另外兩個方法:
  1. Feedly訂閱
  2. 用Chrome的Clear套件
  3. Readability
如果這些方法能解決大部分的人的閱讀問題,我就可以保留這個大家習慣的黑底白字版面。

若你有任何意見或疑問,歡迎留言。

11.01.2010

謝錦:霸道,並且跟蘇格拉底毫無干係

系上學弟妹找我看「謝錦」,說是關於一個輔大英文系國文老師的紀錄片,說這老師在國文課裡上生命教育,在教室裡逼迫學生反思人生,「就像是哲學系應該要有的課!」。

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十分鐘預告,並用他的名字google到很多關於上課內容的資訊,所以我就不廢話,直接進入觀後感:

1.
我覺得他在片中講的那些人生道理和生命分析都沒什麼道理(其中有一些可能甚至很難有什麼意義),聽起來跟劉墉和其它勵志作家會講的沒什麼差別。這是我記得的一些紀錄片裡的例子,字句不完全對,不過大致上應該就是這樣:
「有事情在那邊你沒辦法處理,就會影響情緒。幾天之後你還是走不過去,低落的情緒就變成心情。這樣的心情拖更久,就變成性情,再來,就成為你的性格。 我們做人文的,我們做文學的都知道,性格,就是命運」

「如果你想跟自己的伴侶長久生活,你需要有靈性,靈性,就是一個人跟意義打交道的能力。」

「很多人以為喜歡就是愛,愛就是喜歡,搞不清楚它們的不同,是很多感情問題的來源。喜歡是一種情緒,而愛是一種穿透力。」

「選擇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就是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裡面挑一個我要的。第二個意思就是把自己交付出去的承諾。這個時候,可能性就成為了現實性,你也就失去了自由」
2.
他在片中進行的生命教育,看起來跟操弄很像。他對學生做的事情,就像直銷公司在晚會裡對下線、宗教領袖在儀式裡對信徒做的事情。首先,他藉由,例如,讓你在大家面前出糗,或者把麥克風湊到你鼻子前面,逼你說出一些「真心話」(或不管如何都令人尷尬的話),來讓你產生一些強烈情緒(窘迫、興奮、焦躁...)。再來,在你還保有這樣的情緒的時候,他會用「生命現場」、「選擇」、「責任」、「靈性」之類高深的詞說一些模稜兩可但顯然是關於你的人生並且有鼓舞和刺激效果的話。這類手段聽起來可能沒那麼誠懇或正確,不過我認為這不代表什麼,就算這使得他的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的感動擁有比較虛假的、刻意設計的來源,這也不重要,重要是這些情緒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所以我不會用這一點來批評謝錦。

3.
根據紀錄片,謝錦的授課方式讓一些學生(在一開始,我相信,大部分學生)感到不舒服。然而,就算你不喜歡他的授課方式,謝錦也不願改變。他的理由是,既然你自己選擇進教室學習(用他的說法:「你選擇做教室的主人」),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要是你提醒他這是必修課所以學生根本沒得選擇,謝錦認為那是你「沒種」、「不去爭取」。

4.
從片中的學生訪談,我相信謝錦應該是真的帶給了一些學生好的影響,例如說,變得更認真思索自己想做什麼,並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考量他的一些人生鬼扯和具脅迫性的強硬態度帶來的壞結果,我不確定整體而言是好是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考慮他的激進作法,這種老師不應該教必修課。

謝錦的教學顯然並非適合所有學生(要是舉辦公正且不媚俗的「學生相容性」測試,我猜謝錦應該名列所有大學教授的後10%),而且對於真的不適應他的教學的學生,謝錦帶來的很可能不是生命成長,而是壓力和屈辱造就的心理問題。

然而,謝錦最大的問題就是他不把這個事實當一回事。面對無從選擇必修課的學生,他不讓自己變得更親民,反而要那些不想上他的課的人自己想辦法。在紀錄片裡,謝錦的退休告別會中,許多學生感動落淚並訴說這個老師如何如何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但我更想知道的是,那些其他沒辦法承受如此暴力上課方式的學生的下場如何?是在教室裡死撐,或者真的找到方法讓自己不用修那門課,還是因此沒有拿到大一就該湊齊的學分,甚至拖累畢業進度?他們是能好好走過自己在大家面前丟臉的經歷,還是被這討厭的回憶壓迫許久?

5.
雖然我承認謝錦真的帶給了一些學生一些好的影響,讓這些學生更了解自己的人生觀,並且擁有更積極的態度去實踐它,但這並不代表我同意謝錦對於人生有什麼深刻的洞察和見解。宗教啟示、命理見解、勵志書、秘密、2010重生預言,這些東西已經說明,誇大煽情模糊的謊言往往比中肯真實明確的論述更能影響人。

6.
片中有受訪學生說,謝錦會故意問學生問題刺激思考,很像蘇格拉底。然而,我相信謝錦的教學方法跟蘇格拉底毫無關連。記得片中有一段描述,他把一群沒有依照交代預習上課資料的學生趕出教室,要他們讀完資料再進來。接著,他詢問還留在教室的那些有預習的同學,是要直接開始上課,還是等那些人讀完,並要求大家舉手表態。接著,他要求那些舉手主張等待其他人的同學提供理由,下面是謝錦和其中一個倒楣鬼的對話:
「為什麼要等他?」
「他是我朋友啊」
「我問你為什麼要等他,我要你的理由」
「我們要在一起過四年啊」
「那你知道他現在在做什麼嗎」
「不知道啊」
「怎麼會不知道」
「他在外面啊」(顯示為我又不是千里眼)
「他在外面,就說明了他沒有做自己該做的啊」
「……」
這是很糟糕的討論:謝錦沒有提供任何對方不知道的資訊,也沒有講述任何對方沒聽過的道理,只是用身為老師的權威、他在班上營造的氣氛,以及伸得直挺挺的麥克風逼同學就範。如果你有讀過任何一小篇對話錄,就會知道,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從來不預設立場,也不事先想好標準答案並企圖逼你講出來。蘇格拉底總是誠懇地討論,並協助自己的談話對象找出論證的漏洞。謝錦做的事情則完全相反:他早就想好標準答案(早在六年前他第一次玩這把戲的時候,我猜),並且準備好在全班同學面前用麥克風頂著你的鼻子,直到你讀出他的心。要是蘇格拉底是這個樣子,早就被人扁死在希臘街頭,根本不會有機會喝那毒酒。

7.
最後。我一邊看紀錄片,除了一邊覺得這些學生真是哭哭之外,腦中浮現的就是這個鏡頭:


10.31.2010

巴吉尼婊了99個人:鴨子中了大樂透


麥田出版社寄來新書《鴨子中了大樂透》,希望我寫篇文章介紹。這本書的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熟客應該知道,他是我很喜歡的哲學作家,所以我就一口答應。

作為哲學書作家,巴吉尼最有吸引力的特色之一就是他的作品和真實世界的互動。在《新聞挖挖挖》裡他剪了100則真實的新聞報導,討論其中牽涉的哲學議題;而《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則是他向讀者下的挑戰:你的思想夠嚴謹、信念夠一致嗎?若你有自信,就應該不怕這一整本哲學推理測驗。《鴨子中了大樂透》可說是兩者的綜合:他質疑某些人的某些推論做得很爛,不過這些人不是讀者,而是99個在其它地方公開發言的傢伙(包括政治人物、學者、作家、記者...),朱里安把這些話指名道姓地節錄下來,用99篇小文章說明它們的問題在哪,而且毫不客氣。他在序裡說這本書為他豎敵不少,我一點也不懷疑。

這本書的主旨是介紹真正被使用的錯誤推論,並說明它們有什麼問題,這和哲學哲學雞蛋糕的寫作方向之一重疊,所以要是你喜歡雞蛋糕裡那些婊人的文章,你應該也會喜歡它。事實上,它包含的一些哲學分析,我在雞蛋糕裡正好也提過。例如,在「17.你如果不殺他,就別吃他」這則文章裡,巴吉尼說明為什麼擁護一個政策的人不需要同時身體力行,他的論點和我在「為什麼支持性工作除罪化的人不把自己女兒捐出來」裡的主張類似;在「74.大家都是雙性戀」裡,他討論的就是「概念的廉價化」的實際(錯誤)運用。而我用來說明和陶子打嘴炮的台北達爾文哪裡出錯時提到的應然和實然區分,巴吉尼也特別寫了文章討論(78.這樣最自然)。

當然,書裡婊的一些謬論,也是你在中文網路世界常遇到的,例如,在「67.克里斯是一隻蜥蜴」裡,他說明為什麼在筆戰時「我有言論自由主張我的立場啊!」是很蠢的辯護;在「80.平衡的敷衍」裡,他主張在討論政策時,「我們應該取得平衡點」是很爛的說法;在「84.漢堡海洛因」裡,他指出在什麼時候類比不是好論證策略;在「87.不是全壞就是全好」裡,他抱怨有些人總是聽到你反對民進黨政策,就認為你是國民黨的。

在另外一些文章裡,巴吉尼顯現了哲學家的敏銳,做出一些平常不容易發現,但是在思考和討論上滿重要的區分和論點。在「22.小心你的約翰生!」裡,他說明了引用別人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引用別人的話來證成自己的想法之間的區別,並以此說明在什麼情況下忽略脈絡的引用可以被允許;在「82.說話犀利不等於腦袋靈敏」裡,他說明聰明的汙辱和愚蠢的人身攻擊謬誤之間的區別;在「96.有什麼差別?」裡,他舉出一個我沒看過的論點,說明為什麼就算少我一票也沒差,選舉時我還是依舊有理由花時間去投票;在「24.對鵝好,也對公鵝好」裡,他討論了「你自己的論證也可以用來攻擊你自己的立場」這種辯論策略的優劣。

「鴨子中了大樂透」裡的文章都很短,一篇最多五頁,但都是結構清楚完整的論述,每篇最少蘊含一個論證,喜歡思考訓練的人、有零碎時間而不想浪費的人,可以找來看看。

10.26.2010

ipod以及跑步的女孩

John說他要去買一台ipod,這樣他跑步時就可以聽podcast,不需要望著前面跑步妹的體態背影想像她有多正來殺時間,他覺得老是這樣做實在很可悲,因為通常接著就會發現她事實上根本不是正妹。

我:「怎麼會可悲?在現實世界中你連她的小手都不能摸,但是在想像的世界裡你什麼都可以做。如果她要在其中一個世界裡成為正妹,你當然要選想像的世界!」

10.14.2010

陪審團裡的哲學系學生

前天謝世民老師提到美國法院似乎不歡迎曾主修哲學的人擔任陪審團員,因為這些人的發言容易影響其他團員。

我google了一下,發現好像真的有人有類似經驗。不過我同時也找到哲學系研究生討論自己擔任陪審團員經驗的文章

10.13.2010

猜猜這個X是啥

Joe的新文章「歐陸與分析:X是甚麼?」以一個有趣的實例說明歐陸哲學家揪竟能故弄玄虛到什麼地步。歡迎參加挑戰,看看你能不能在讀到謎底之前猜出那個歐陸哲學家描述的X到底是什麼。

引用的規則

今天meeting時,我老闆KiKi提到他在論文寫作上遵守的引用規範。

熟客應該記得,我以前曾經寫過我對引用的看法
『恰當的引用可以彰顯作者誠實的學術性格,並且讓讀者知道哪裡可以找到相關資訊(這些事我通常是用附註來做),然而充斥市面的通常是不恰當的引用,它們要嘛有訴諸權威躲避論證責任之嫌,要嘛顯示作者是愚蠢地在掉不必要的書袋。要是你很聰明,你通常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甚至應該)引用,什麼時候應該老實地寫出自己的推論或者乾脆把廢話省下不說。然而,對於沒有經過推論思維訓練的人來說,「成為一個旁徵博引的作家」和「成為一個用引用幫助自己胡扯的人」或「成為一個什麼都要引用的笨蛋」之間常常只有一回合的距離。』
KiKi對於論文的引用的規範比上面那個說法更嚴格:
    不要引用,除非:
  1. 原文寫得實在太好了,我得用上比它多很多的字數,才能把它講的那些東西講到像它講得那樣清楚,或者
  2. 我對於原文的理解或詮釋可能不是學界的共識,或者
  3. 原文蘊含一些不看原文就很難理解或體會的東西,例如愚蠢又好笑的繆誤。
這讓我想到,藍亭對於學生的作業或報告也有類似嚴格要求:不要引用,要是你需要提到哲學家的理論、論證或論點,用你自己的話重述。

可以理解,藍亭希望作業和報告能作為學生真的有讀懂那些玩意的可靠證據。然而,KiKi主張的那些規則也強調非不得已不要引用,這之中除了其實也不會真的被告的著作權倫理考量之外,也透露了腳踏實地的學者跟腳踏實地的學生其實共享相同的研究精神:用自己的話說自己要說的東西,不偷懶。

10.07.2010

哲學流言終結:哲學是學問之母

「哲學是學問之母」,是一些哲學系學生在被別人以哲學無價值的論調戳痛後常用的反擊,我相信這種反擊要嘛明顯是錯的,要嘛無法用來作為哲學有價值的佐證,並且不管如何,都反而顯示當事人浪費了自己待在哲學系的光陰。

第一種定義

假設有一個氣急敗壞的哲學系學生這樣主張:
「哲學是學問之母!」
這時,任何具有基本思辨能力的人,第一時間的反應應該會是:
「『學問之母』是什麼意思?」
畢竟「學問之母」不是具有約定俗成的明確意義的日常詞彙,也無法依照字面理解。要是沒有進一步釐清,沒人能肯定說話者到底想說什麼。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不管這裡的「學問之母」是什麼意思,它都必須包含一些很有價值的性質,使得身為「學問之母」的哲學偉大得能讓哲學系學生保住面子。

然而,「學問之母」到底是什麼意思?一個可能的定義是:
說X是學問之母,就是在說:X是其它所有學問的基礎,要是不懂X,你就不可能懂任何一個其它學問。
這個「學問之母」的定義確實夠偉大。如果哲學是這種學問之母,我相信任何人都不敢說哲學沒有用。然而,這個定義救不了我們的哲學系學生,因為在這種定義之下,「哲學是學問之母」這個主張是錯的。理由很簡單:就算你沒唸過哲學系,完全沒碰過哲學,你依然可以理解其它大部分的學問,甚至還學得很好,所以,哲學不會是其它所有學問的基礎。(當然,這並不代表哲學訓練無助於增加你的理解力和邏輯推論能力

有人可能會說,哲學是所有思考活動的總和,不管是數學還是心理學,都需要用到思考,所以哲學的確是所有學問的基礎,要是你不懂哲學,就不可能理解其它學問。我同意所有學問都需要思考,但這沒辦法替哲學系辯護。這裡的「哲學」被廉價化得太厲害,就算它擁有什麼了不起的性質,也不見得有辦法為哲學系學的那種「哲學」背書。

第二種定義

另一種「學問之母」的可能定義是:
說X是學問之母,就是在說:根據歷史,所有其它學問都是從X分化出來的。
在這種定義下,「哲學是學問之母」的處境和它在上面那種定義下的處境剛好相反:它應該可以算是真的,但即使如此,哲學也依然沒什麼了不起。

要是你回顧歷史,應該確實會發現,所有學問都始於哲學思考:探究運動和變化的物理學始於泰利斯和亞里斯多德;心理學之父是哲學家William James(另一個心理學之父則是騙子),剩下的我無法繼續列舉,因為我對科學史只知道這一丁點。

然而,就算所有學問真的都始於哲學,這又代表什麼?

讓我們換個方向,想想一門學問是如何誕生的:
  1. 首先,有一群人對一群特定的現象(物體撞擊移動)感興趣,想要知道它們是怎麼變化、為什麼會這樣變化。(好奇)
  2. 一開始,他們先亂猜,例如猜說是物體本身喜好的在宇宙中所在的位置促使它們移動。(古希臘哲學)
  3. 後來,幾個比較聰明的人發明了運動定律和相關的計算公式,他們擁有這些獨特的專業的研究方法之後,就不再瞎猜了,開始老實地計算和驗證理論。(物理學)
為什麼其它學問始於哲學?不是因為哲學特別厲害,而是因為在歷史上只有哲學缺乏獨特的專業的研究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所有還沒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因此只好成天瞎猜沉思的人做的事情在別人眼裡看來都跟哲學家沒兩樣,所以他們就統統都被當成哲學家。「所有其它學問都始於哲學,因此哲學是學問之母」這句話不是在恭維哲學,而只是在說:哲學家做的事情看起來跟其它學問在最原始最簡單的時期做的事情差不多,要是你看到一個人在古希臘的大街上一邊沉思一邊喃喃自語,你基本上無法區分他是1.哲學家還是2.因為微積分和運動定律還沒被發明所以只好在那空想的準物理學家(事實上,這種活動上的相似性也造成古希臘雙主修哲學和科學的鼎盛風氣,事實上當時還設有專門給這些人修的「自然哲學學程」,但是這也跟哲學有多偉大沒有關係)。

第三種定義

第三種嘗試:
說X是學問之母,就是在說:被其它學問當作預設完全不加以質疑的命題,常常是X研究的對象,因此,哲學研究的,常常是作為其它學問基礎的研究方法和理論。
在這種定義下,哲學確實可以說是學問之母(雖然這顯示說話者的選字品味有問題):生物學家預設歸納法是有效的,但哲學家質疑;物理學家預設原子存在,但哲學家質疑;數學家預設「1+1=2」是毫無疑問自己證成自己的事實,但哲學家質疑。然而,就算這些都是事實,哲學為什麼就比較偉大?哲學家質疑別人預設的前提,不管這是源自於獨特的興趣,還是源自於對知識(超乎實際需要)的高要求,都是哲學家自己的事情,跟別人無關,也不會讓哲學家做的事情因此就比較有價值。

後話

我確實相信存在有有道理的,藉由哲學和其它學問的關係來說明哲學的價值的方法,例如說,科學家需要哲學家幫忙,才有機會知道自己的科學成果能不能作為人沒有自由意志的證據,或者哲學家讓科學家有明確的判準指認偽科學。但當哲學系學生以上面那些「哲學是學問之母」的主張為哲學護航,卻恰好說明了自己根本不了解哲學的內容,以及它和其它學問的關係,並且欠缺哲學訓練能帶給你的最珍貴禮物: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概念,並做出嚴謹推論的能力。

這篇文章寫於聽說PTT SENIORHIGH版之前在戰哲學系並且稍微爬了文之後。基本上我同意caseypie在「有無哲學系的八卦?」討論串17652以及之後的大部分說法,而他的一些為哲學護航的對手則讓我感到丟臉。這篇文章第二個定義下的「哲學是學問之母」在該筆戰中被caseypie稱為「藍綠藻論證」:是起源又有什麼了不起?人的起源是藍綠藻,這樣有讓藍綠藻變屌嗎?

哲學訓練首重概念的清晰和推論的嚴謹,我認為caseypie在釐清概念和建立論證上的表現,遠勝其它大部分跳進那個戰場的哲學系學生。我一直希望大家以正確的理由尊敬和鄙視哲學,而非以錯誤的理由尊敬和鄙視哲學,然而有一些哲學生往自己臉上貼金還不知道自己露出多少推論破綻的嘴臉實在讓我不爽。

下一篇文章我要終結被caseypie譏為「大哲學主義」的主張,我相信那是跟藍綠藻論證差不多常見的哲學迷思。

10.06.2010

陽明哲學系列演講

陽明心智哲學研究所規劃了一系列的哲學演講,雖然他們的研究主打心靈哲學和神經科學,但這堆演講的內容涵蓋很廣,包括邏輯、認知、演化倫理學和社會學等等。

這些演講從本週五開始,一直到12月中總共有九場,都安排在週三和週五。陽明心智哲學研究所的小雷先生表示大家都歡迎參加,不需要事先報名,在演講開始前坐好就行。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詳細資訊。下面是我感興趣的幾場:
Shaun Gallagher (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哲學系)
主題:Autonomy and Social Interaction

主講人:王榮麟 (台灣大學哲學系)
主題:演化與道德

主講人:藍亭 (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主題:Self and Consciousness.

主講人:趙之振(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主題:塞勒斯論既與者之神話 (Sellars's on the Myth of the Given)

思考出路?把思考當成出路!



We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的哲學教授Christopher Pynes做的招生海報,酷!

高解析版本按此下載

關於星座專家演講

我寫了信去圖書館抱怨之前提到的那件事,幾次信件往返之後館長(社福系王國羽老師)約我當面討論,所以我今天早上去了館長室。

我向王老師說明我的顧慮:

使用星座分析討論愛情是夏霏的招牌之一,這表示要嘛我們有理由懷疑她在智性上的能力(如果她相信星座),要嘛我們有理由懷疑她的操守(如果她不相信星座,卻靠星座招搖撞騙)。不管你想找誰來演講,你不會找笨蛋,也不會找騙子。當然,還有第三種可能:她知道星座沒有根據,然而她相信,自己的戀愛建議(你要對女朋友耐心一點,多聽她說心裡想說的話)在星座理論的背書之下(你要對女朋友耐心一點,因為她是水瓶座的,水瓶座的人需要別人的傾聽)會更有說服力,使人更有動力遵循,並且,她是打從心裡為了讀者和觀眾的幸福提出那些戀愛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她的星座包裝可以算是出於善意的白色謊話。

然而,在這種(在上述考量中最理想的)情況下夏霏的演說依然有值得考慮的壞後果:在圖書館的活動文宣上,夏霏被形容成戀愛女神,換句話說圖書館為她的戀愛諮詢能力背書,而既然夏霏標榜利用星座分析給出戀愛建議,圖書館也間接地為她的星座理論背了書,而這是傳播知識的公眾單位不該做的。

王老師解釋該活動的初衷:她發現很多大學生從言情小說攝取大部分的性別和戀愛資訊,這使得他們無法辨別真實社會和聳動、誇張的小說情節的差別,最後做出一些令自己後悔的選擇。著眼於這樣的現象,圖書館希望找言情小說作家現身說法,告訴同學言情小說跟真實世界不一樣。這個計畫命運多舛,因為現在的言情小說家不願意砸自己招牌,而找到的前言情小說家也大多不願意再談「那些過去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最後找到夏霏。

王老師保證,根據事前的討論,圖書館不會幫夏霏推銷書籍,夏霏也不會在演講時談星座。學校首頁的演講廣告確實強調夏霏的星座專長,不過那不在圖書館最初提供的新聞稿上,也跟演講內容無關。

了解圖書館的想法後,我相信圖書館的計畫是出於良善立意和深思熟慮,而不是源於草率敷衍或媚俗動機,並且,圖書館也在使用這個噱頭的同時盡力將壞結果降到最低。我也肯定圖書館花時間和異議學生溝通的耐心,和重視學生意見的行政態度。

10.03.2010

2010台哲會年會論文清單

台灣哲學學會的年會是一年一度台灣哲學界的大團拜,也是台灣本土規模最大的哲學學術研討會。今年年會的論文清單已經出爐。令我驚訝的是,這次的分析哲學論文也太多了吧。我依靠自己的判斷統計了各領域的文章篇數,如下:



(如果你想知道我把哪些文章分到了哪個領域,請看最下面)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我們系的研究成果豐碩。下面是各哲學系在這次年會的發表人數:






我區分的領域:

分析哲學
王鵬翔 (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法律理由為何是獨立於內容的理由?

Kevin Kimble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State Space Semantic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Content Similarity?

王一奇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On the Dilemmatic Objection to Frankfurt's Argument

王冠生 (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社會系教授)
霍布斯公共理性論的兩難與新霍布斯主義者的修正

吳瑞媛 (清大哲學所教授)
皮卡克論內容之幻覺(Peacocke on the Illusion of Content)

李瑞麟、蘇哲平 (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資工系教授、澳洲墨爾本大學研究生)
A Remark on the minimality of w

侯維之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笛卡爾懷疑論論證的模態問題

陳張培倫 (佛光大學哲學系教授)
積極賦權行動議題中的族群概念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評議台灣社會對於死刑存廢的爭議

傅皓政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
高階模糊性與超值理論

蔡政宏 (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Knowledge of Language in Action

甘偵蓉 (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論人權在多元主義中的道德普遍優先性

林景銘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博士後研究員)
Evolutionary Altruism and Innate Morality(演化的利他主義與天生的 道德)

蘇慶輝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博士後研究員)
孿生地球論證、獨我論與 私有語言論證

吳子瑜 (虎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專任助理)
Incompleteness based on simple consistency

吳澤玫 (台灣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
審議式民主與多元社會的穩定

陳今偉(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
知識性二維語意論

劉俊麟(中正哲學所博士候選人)
追求事實為真的公共利益?檢視裴迪特(Philip Pettit)的立場

何宗興 (政治大學哲學所博士班)
A Relaxation from Scientism? A diagnosis of McDowell’s Naturalism

李心文(School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he Identity Argument for National Self-Government

林素純(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班)
Michael Smith提出的道德的問題:調和道德判斷的客觀性及實踐性難題,以及他解決該難題的方法:採取「部分的Hume心理理論」立場

葉筱凡(中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
科學理論模型的本質—從Hesse的類比論證談起
中國哲學、佛學:
陳振崑 (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論朱子「心統性情」的「心」是「本心」還是「氣心」?

姚富全 ( 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 )
論戒律在佛教倫理中的角色

林恕安(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班)
世俗是否為自相有?---清辨知識論探析

陳嘉璟(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論北宋自然禪詩中的時空意識及其特徵

王靈康 (東吳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試由仁禮義之互動詮釋荀子道德哲學

黃麗娟 (臺中技術學院教授)
論《大學》格物致知的三種詮釋向度
歐陸哲學、其它我也不確定領域的論文:
劉希文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運動控制的互動表徵

Jean-Yves Heurtebise (何重誼) ( 台灣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
Life itself: biology and categories

張喜雯(東海大學哲學所博士生)
分析哈伯馬斯在溝通理論中「溝通行為」與「目的行為」之主要區分

羅月美(輔仁大學哲學所博士生)
Plotinus論靈魂的諸能力中的記憶理論

游惠瑜 (醒吾技術學院通識中心教授)
惡是什麼?──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的觀點

許婷怡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從文化價值之視野試論中西道德系統之不可共量性

洪世謙 (中山大學政治所博士後研究員)
被生產的人民-從身體疆界到地理疆界

古秀鈴 (東吳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Can Stern Solve the Transferring Problem of Metaphor?

我該怎麼打分數?

我目前擔任通識哲學概論的助教,負責一個約30名學生的組,這個學期必須帶他們進行十次由教授指定題目的討論課。每次討論課之後學生們必須到課程部落格以留言方式回答一個和討論內容有關的題目(網管會準時把新題目po出來),而我得為他們的答案打分數。學生的每次回答占總成績3%,十次加起來總共是30%。

我之前沒有仔細想過該怎麼評分,就目的而言,我希望鼓勵那些因為修了這門課而在思考和表達上用心並且有進展的學生。因此,我似乎不應該單純就表現結果來評分,有一些學生可能本來就比較聰明、表達能力比較好,這使得就算他們並沒有多做什麼努力,也能寫出比其他人清楚、有道理的作業。

第一次討論課結束,網路作業題目公佈時,我遇到的困難似乎又加倍了。這次的題目是「你相信神存在嗎?為什麼?」同學中自然有信徒、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這些不同的立場讓我難以維持公正的評分:一方面,身為無神論者,我得小心不讓自己的偏見影響自己對同學作業的評價。另一方面,也因為這樣的立場,我打從心裏認為有神論比無神論更難辯護(就像要證明陳水扁是女的比證明陳水扁是男的更困難),這是否代表我應該對於那些表示自己信神的同學放寬要求,因為他們的任務比其他同學更難達成?

你能提供我什麼好的評分標準,能夠維持公正,又確實有鼓勵謹慎思考和表達的效果?

對了,忘了放上同學們的作業連結,請看這裡

9.30.2010

Kevin's Choice:Sinnott-Armstrong書籍推薦

今年11月即將來訪的Walter Sinnott-Armstrong有一些哲學著作,我和Kevin討論了一下,在他比較熟悉的領域,Kevin特別推薦Moral Skepticism這本書。

這本書的前半完整地介紹了Sinnott-Armstrong的道德理論,後半部則是這個理論的應用。Kevin認為就算同學只讀前半部份,屆時也能有足夠的背景就書中介紹的主要理論和Sinnott-Armstrong進行討論。這個部份共有130頁,正好適合一到一個半月的讀書會使用。

另一本Kevin推薦的書是Sinnott-Armstrong編輯的論文集Moral Knowledge?。Kevin特別挑了書裡的三篇文章:
  • Moral Skepticism and Justification by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 Moral Realism: Prospects and Problems by Peter Railton
  • Intuition, Pluralism, and the Foundations of Ethics by Robert Audi
這三篇文章具有相關的論點攻防,並且也跟閱讀菜單:論文篇中的倫理學特餐有關,可以一起服用。

上面推薦的兩本書中正大學圖書館都有,不過目前都在我這,要是你有興趣,可以來找我翻翻它們。針對想要組讀書會的中正哲學系和研究所學生:之前email通知大家的讀書會補助方案現在也還是有效,如果你有興趣(或者如果你的班代沒有把我的通知信轉寄給你),請來信詢問,要是你想看看他的文章或書但是卻找不到,也可以聯絡我。
如果你想組讀書會,可以在這裡揪團。

9.28.2010

中正E報專訪哲學哲學雞蛋糕

學校的實習媒體中正E報出了一篇針對我和這個部落格做的人物專訪。謝謝學妹王亭月耐心地整理資料、採訪和撰稿。

下面列出一些專訪裡提到但是礙於中正E報規定無法在報導裡呈現的東西連結:

9.27.2010

雞蛋糕的哲學讀者

謝謝大家協助我進行雞蛋糕哲學人客來源調查。這是調查結果:





除非有很多哲學人基於某些原因沒有填問卷(我想這不太可能),否則有在看這個部落格的哲學系學生人數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地少。

如果你是貴系唯一的哲學哲學雞蛋糕讀者,幫我宣傳一下吧!

兩個好消息

系上教授鄭凱元的「A New Look at the Problem of Rule-Following: A Generic Perspective」登上了Philosophical Studies。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大綱,不過如果你的學校沒有買該期刊,可能無法下載全文。你可以找你就讀台大、政大、清華或中正的朋友協助。

藍亭的「Self-Consciousness and Immunity」則登上了Journal of Philosophy。你可以在這裡下載全文。

這兩個期刊都在Leiter Report的期刊品質調查名列前十,是很好的國際期刊。

9.23.2010

品味相對論、文學教育與思考能力

前言

這是一篇三年前的文章,原來發表在雞蛋糕舊站。重貼這篇文章,是因為它跟我最近對政府補助文化的討論有關,並且,我最近經常在書裡讀到和文章裡的「品味的相對論」類似的想法(例如群學出的《消費社會學》),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是正確的。

這篇文章作為對於那些自命清高有深度的文化擁護者的自傲以及理所當然使用公帑培植自己喜歡的文化的批評預設了一些文中沒有交代的前提,但若你是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老讀者,會發現這些必須的論點一兩年來正被我漸漸補充。

當初這篇文章在深藍人文版有一些討論,可以去看看。那時候我和洛書還都很清純可愛。

內文

最近賈斯丁提到一個偶爾會在我腦中出現的點︰
品味其實本身沒有高低之分,真正的差別在於有特定愛好的這些人他們的社會地位高低。
「品味其實本身沒有高低之分」是一個價值上的相對論立場,以下我把它叫做「品味相對論」。幾乎所有的相對論立場都會遭遇的一個質疑就是,如果那樣的區別事實上不存在,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做出那樣的評價或是判斷。

而賈斯丁用「真正的差別在於有特定愛好的這些人他們的社會地位高低」來企圖說明我們平常對於品味所下的高雅或粗俗之類的評論的來由。當我們說喝葡萄酒是高雅的;喝啤酒是粗俗的,那是因為喝葡萄酒的人大多有錢、生活品質好,而我們羨慕有錢、生活品質好的人。對於這個想法,我把它叫做「品味選擇的地位論」。

我認為品味相對論是有道理的,因為沒有人提出過有道理的品味絕對論。

而對於品味選擇的地位論,我也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社會現象來佐證它,比方說當一個社會的國民所得提高,大家都有錢買某種名牌之後,過去是高雅生活的代名詞的那種名牌在人們心裡的形象反而下跌之類的情形。

不過要注意的是,人們選擇喜好的原因是很複雜的,這個品味選擇的地位論企圖就很大的樣本做出部份且粗略的描述,卻不一定可以完整說明一個人持有某種品味的所有原因。一個人選擇持有某種品味,可能不僅僅因為持有某種品味的人的地位通常比較高。不過,根據我對社會的觀察,這樣的情形應該是有的,至少有一些人的品味選擇是來自於他們對於某些人的地位的羨慕。

以上對兩個理論做了一些釐清,不過事實上,我對於為品味相對論和品味選擇的地位論找證據以及弄清楚一個人的喜好選擇方法都不太有興趣,引起我注意的是這兩個理論的一些延伸。

...

如果品味相對論是對的,那麼當兩個人的品味衝突時,我們不能說哪一個對哪一個不對。
而如果品味選擇的地位論是對的,我們甚至可以質疑其中一個人是因為羨慕心態而故作清高。
當然,在理性的討論裡,這樣的動機質疑沒有什麼用,畢竟人家喜歡什麼干我們屁事,不過這件事將使得一些本來就很荒謬的事情變得更荒謬。

賈斯丁認為,「現代社會民主自由的思想鼓勵大家追求個人風格,加上很多以往被認為沒有品味的人成為高階政治人物(!?),人們已經開始懂得接受並欣賞不同次文化間的差異,品味的高低漸漸不再被絕對地定義」。對於人們在自己品味的選擇上有多少自由多少被迫,我的想法倒是沒有那麼樂觀。

因為市場和名聲都是有限的,而大家都喜歡錢討厭被看不起,在同一領域裡持有不一樣品味的人本來就會互相競爭、擴張版圖。而當公家資源和與這些品味鬥爭扯上關係時,問題就大了。

...

一個人要選擇哪一種品味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們沒事也不需要學一些人整天哭夭說我們的價值觀都被社會控制,不過當我們必須利用公家資源來投資某一個領域裡的事物時,我們就面臨一個重大問題︰這些資源要投注在這個領域的哪一種品味裡?比方說如果文化局要辦畫展,要辦古典主義展,還是街頭塗鴉藝術展?比方說如果文建會要補助舞蹈藝術,要撥多少給雲門,撥多少給大大小小的街舞團體?公家資源是大家的,在這裡我們可不能哭哭夭就算了。

如果品味絕對論是真的,我們至少有機會選出一個最正確的品味,然後把所有雞蛋放進去(雖然我們怎麼知道哪一個是最正確的本身也是個麻煩問題)。

可是今天品味絕對論沒什麼希望,所以各門派只好使出各種明槍暗箭、奇技淫巧來爭取公家資源這塊大餅。不過事實上就我目前的觀察,天下武鬥會是不存在的,在所有衝突的場合,我們只能看到非主流被主流壓著打。

這種情形在文學界非常明顯,文學家們總是抱怨自己得不到主流大眾的關注,可是在學校和各種文學獎的場合裡,那些不怎麼文學的文體才是不被關注的。而學校、 文學獎握有決定哪些東西高雅有深度;哪些東西粗俗不長進的權利。換句話說,文學才是大主流,他們掌握這個領域幾乎所有的公家資源,而且從國小到高中,每一個國文老師都是樁腳。

這是一大群文學作家、教授、老師們利用自己對學術和評論資源的壟斷所作出來的對於非我族類 的排擠。更荒謬的是,如果地位論是真的,我們有很好的理由相信,在這些文學作家、教授、老師裡,至少有一部分並不打從心裡喜歡文學,他們只是被「高雅有深度」的光環所吸引。

這樣的壟斷不單單對非文學的文字寫作者和粉絲不公平,也間接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比方說學校教育,思考能力。

...

教育系統對於文學歇斯底里的推崇不但決定了學生的國文課本裡會出現哪些文章,也決定了學生的作文課裡會出現哪些題目,以及教師的作文批改方針。當學生的工作變成針對不明確的題目*1寫出一些有關連性又漂亮的文章時,學生學到的自然就是,偷句酥餅的話︰「用看似振振有詞的語彙或是動人的詩句組合出沒有意義的一般論」。

在學生少有機會閱讀和寫作論說文、思考論證和支持論證的理由的情況之下,自然長大之後理解力、思考力和表達力都會沒那麼好。而這三種能力早在幾千年前雅典人就已經知道他們很重要了。

雖然有一些人因為天賦或者興趣,這些能力培養得比後天不良的一般人好很多,不過我實在不想說這是文學家和政府提供給我的一項利多。







*1︰比方說「門」或者「走過」。靠,那甚至不算是一個命題!

9.22.2010

孤獨和寂寞:一個哲學實驗

孤獨和寂寞有什麼不一樣?我之前根本沒想過這種問題,一直到前幾天看到這篇文章。作者小六提到一種想法,根據這種想法,這兩個概念差別很大:
「寂寞是被動的。你可能被放逐,朋友聚會沒約你,情人眼中沒有你,家人相處少了你,公司團購名單跳過你,很多很多都是N減一。寂寞排山倒海鋪天蓋地湧來,你哭的聲嘶力竭掏心掏肺:馬的這些沒良心的東西,有聚會也不會找老娘......哭完之後天空是一樣黑,心情還是一樣靠杯。你發現少了社交活動的自己像獨居老人般無助,而這情況還會持續兩百天。

孤獨是主動的。你拒絕邀約,不管是舊情人想捲土重來的飯局、老闆當傻子付錢的員工派對、媽媽說了十次的優質相親,還是三五好友的海產攤聚會,你一率拒絕,絲毫不拖泥帶水。然後你拿了一本書,打開音響,喝口咖啡,窩進沙發兩小時,而後洗澡上床睡覺。睡前你想到,今天好充實。

差別就是,沒有社交生活,是讓人充實還想死。」
這個說法主張,雖然孤獨和寂寞都是形容社交生活的缺無,但孤獨和寂寞有一個重大差異:孤獨的人不但不討厭自己缺乏社交生活的現況,而且還是主動選擇這樣的生活;而寂寞的人則正好相反:他們討厭自己缺乏社交生活的現況,卻又束手無策。

我相信這個說法就算並非全然錯誤,至少也是誇大的。不過我更想知道的是:當一般人使用孤獨和寂寞這兩個概念來描述別人的時候,它們是否真的在被描述的人是否滿意現況這件事上有不同的蘊含,就算這種蘊含上的差異並沒有大到可以恰當地被說成是「主動╱被動」、「無所謂╱痛心」、「自由選擇╱束手無策」。用比較簡單的方式問,下面這個命題是否為真:
一般人比較傾向於用「孤獨」來描述缺乏社交生活且不討厭這樣的現狀的人,用「寂寞」來描述缺乏社交生活但不滿意這樣的現狀的人。
這就是我前天邀請大家來做只是因為好玩直覺調查的原因。

為了讓大家隨機抽題,這個利用Google文件作成的問卷有兩層問題,第一層是單選題,有八個英文名字,男女交錯,其中第一、三、六、八個英文名字會讓你跳到「寂寞」題:
Q.假設X是個寂寞的人。如果硬要猜,請問你認為X是否希望能夠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寂寞?
選項一:我覺得X應該是希望能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寂寞
選項二:我覺得X應該沒這樣想
第二、四、五、七個英文名字則會讓你跳到「孤獨」題:
Q.假設X是個孤獨的人。如果硬要猜,請問你認為X是否希望能夠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孤獨?
選項一:我覺得X應該是希望能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孤獨
選項二:我覺得X應該沒這樣想
這兩題都是單選,而且都一定要選擇一個選項才能送出答案。你可以想到我的預測:要是上那個命題為真,在「寂寞」題中「選項一╱選項二」的比例會遠低於「孤獨」題中「選項一╱選項二」的比例。

我本來希望至少收集到一百個回覆,所以設定公佈結果的期限為兩個星期。出乎意料地,這份問卷在24小時內就蒐集到雙倍的回應,直至今天中午為止,總共有282筆數據,其中大部分來自這個部落格的讀者和有追蹤我的噗浪的人。調查結果如下:
Q.假設X是個寂寞的人。如果硬要猜,請問你認為X是否希望能夠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寂寞?
選項一:我覺得X應該是希望能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寂寞 [66] 50%
選項二:我覺得X應該沒這樣想 [66] 50%




Q.假設X是個孤獨的人。如果硬要猜,請問你認為X是否希望能夠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孤獨?
選項一:我覺得X應該是希望能改變現狀,變得比較不孤獨 [53] 32%
選項二:我覺得X應該沒這樣想 [115] 68%

我的通識統計課是打混過關的,不過我想從圖表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孤獨」題中選擇「我覺得X應該沒這樣想」的人硬是多出了一截。

有些人可能發現這些數字不符我前面提到的問卷總數,那是因為我的設定錯誤,導致有17個人做完「寂寞」題之後接著又做了「孤獨」題。這會不會導致最後的數據不正確?我不知道。Google問卷允許作答者隨時可以回到上一頁修改答案,所以這些人有可能在兩個題目之間往返讀了好幾遍才決定要選擇哪兩個答案,我不確定這會不會影響結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幫我算算看,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全部的數據。只要計算那17個人的作答傾向有沒有和其他人不同,應該就可以知道答案。

這個問卷,其實就是一個哲學實驗:設計問題,調查一般人使用概念的方法,藉此釐清概念的內容。然而,從設計問卷到統計結果,都有很多可能出錯的環節。我不確定我設計的問題是否恰當,也不敢保證自己對結果的詮釋是最好的。但我想這個實驗至少證明了「寂寞」和「孤獨」這兩個概念真的有不太一樣的地方,可供後續討論和研究。

9.21.2010

Walter Sinnott-Armstrong即將來訪!



這個長得很可愛的哲學家叫做Walter Sinnott-Armstrong。他會在今年十一月來訪台灣,停留六個星期(大概是11/10~12/20),其中大部分時間會待在中正大學哲學系。

Sinnott-Armstrong是倫理學家,同時也做知識論、法律哲學和非形式邏輯,今年和實驗哲學家Joshua Knobe一起寫了篇實驗哲學文章。在這次的來訪中,除了演講、研討會等例行活動之外,Sinnott-Armstrong也帶來了他目前正在進行的實驗哲學研究,希望能在我們的協助下獲得一些華人的實驗數據。

在訪問期間,演講和研究的空閒,Sinnott-Armstrong會很樂意各位同學去找他聊哲學。難得有來訪學者會待上這麼久,系上也非常鼓勵同學去找他問問題和討論。

不過,要是你希望自己能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增強哲學和英文能力,我建議你從現在開始讀點Sinnott-Armstrong的東西。你可以在Philpapers看到Sinnott-Armstrong的期刊論文清單,在這個中正大學圖書館搜尋頁看到他寫的和編的書。如果你打算從現在開始讀一些書或文章,我特別鼓勵你找同學一起組讀書會,一方面可以互相督促和討論,一方面到時候要去找這個國外學者聊天的時候,也有讀過一樣東西的人可以陪你壯膽。

針對想要組讀書會的中正哲學系和研究所學生:之前email通知大家的讀書會補助方案現在也還是有效,如果你有興趣(或者如果你的班代沒有把我的通知信轉寄給你),請來信詢問,要是你想看看他的文章或書但是卻找不到,也可以聯絡我。寄來的信請註明系級姓名。

要是你不知道要念什麼,我和Kevin準備了一些讀書會推薦菜單給大家。論文部份請看這篇文章,書籍部份請看這裡

以下開放讀書會揪團。

Sinnott-Armstrong閱讀菜單:論文篇

這是為了今年11月Walter Sinnott-Armstrong的來訪,推薦給想事先唸一些這個哲學家的東西的同學的閱讀菜單,這些菜單也適合一到一個半月的讀書會。以下的文章應該都可以在Philpapers或google裡找到。
Sinnott-Armstrong的倫理學特餐
Sinnott-Armstron 1987 Moral Realisms and Moral Dilemmas
Sinnott-Armstron 1992 An Argument for Consequentialism
Sinnott-Armstron 2008 Intention, Temporal Order, and Moral Judgments
Sinnott-Armstron 2008 Moderate Classy Pyrrhonian Moral Scepticism
Sinnott-Armstron 2009 Mixed-Up Meta-Ethics
這份特餐是Kevin推薦的,這幾篇文章很好地勾勒出了Sinnott-Armstrong的倫理學主張,對倫理學有興趣的同學,唸完這些文章之後,應該能夠對他在倫理學上的想法有所掌握。這些文章都不長,一個半月的讀書會若每週聚會一次,大概都能討論得完。
實驗哲學特餐
Knobe 2006 The Concept of Intentional Action/ A Case Study in the Uses of Folk Psychology
Nichols & Ulatowski 2007 Intuition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Knobe Effect Revisited
Sripada 2009 The Deep Self Model and asymmetries in folk judgments about intentional action
Zalla & Machery 2010 The Concept of Intentional Action in Asperger Syndrome
Cushman, Knobe and Sinnott-Armstrong 2010 Moral Appraisals Affect Doing/Allowing Judgments
這幾篇文章討論實驗哲學裡有名的Knobe Effect。雖然只有最後一篇是Sinnott-Armstrong參與合寫的,但Sinnott-Armstrong計畫在來訪時進行相關的問卷實驗。所以我想這應該是他目前關注的議題,如果你把文獻讀熟跟他討論,應該可以得到不少收穫。

針對想要組讀書會的中正哲學系和研究所學生:之前email通知大家的讀書會補助方案現在也還是有效,如果你有興趣(或者如果你的班代沒有把我的通知信轉寄給你),請來信詢問,要是你想看看他的文章或書但是卻找不到,也可以聯絡我。

如果你想組讀書會,可以在這裡揪團。

9.19.2010

紐約時報的哲學專欄

紐約時報網路版在今年五月開了一個專欄The Stone,專門找哲學家寫文章討論有趣的哲學問題給老百姓讀。

紐約時報找來了Simon Critchley,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in New York的哲學系主任來當這個系列文章的管理員。結果Simon Critchley發的第一篇文章(什麼是哲學家?)就被Brian Leiter罵到臭頭。我去看了那篇文章,寫得真的很爛,對於協助一般人理解哲學家在做什麼毫無幫助,這種文章李家同也會寫。

不過,在哲學家的砲轟之下,紐約時報最後還是找了一些像樣的哲學家來繼續這個專欄,例如Peter Singer討論如果大家都決定不生小孩,讓自己成為這個星球上的最後一個人類世代,這會不會有道德問題;Galen Strawson討論自由意志;Susan Blackmore介紹Memetics的後續研究。

我推薦大家去看看這個專欄的系列文章。

9.18.2010

你是念哲學的嗎?

我想知道有多少哲學系的學生在看這個部落格,所以想請各位填一下問卷。

如果你是哲學系或哲學研究所的在學學生(雙主修也算),請在下面勾選你的系所,並送出。選單裡只列出台灣的哲學系所,所以如果你在海外念哲學,請在最下面「其它(other)」打上你的學校和系所全名。

這個調查將持續兩個星期,我會在十月初公佈結果。為了讓數據實在,請大家不要重複填寫,也不要轉貼這篇文章或問卷的網址到其它地方。謝謝。

更新:這個調查已經結束,結果在這裡

9.16.2010

有什麼理由用稅金養分析哲學家?

前情提要

我在「基本需求和價值偏好」這篇文章裡主張不應該使用稅金補助純文學和獨立書店等品味。我的主要理由是:品味是人的選擇,人應該為自己的品味負責,別人沒有義務替你滿足它(詳細的理由請見上面那篇文章)。對於這樣的說法,一個被許多人提出的質疑是:那麼,為什麼要用稅金補助分析哲學這種品味?為什麼我們要養分析哲學家、替想念分析哲學的學生付部份學費?以下我試圖回應這個詰問。

我在上面那篇文章裡區分了基本需求和價值偏好兩種東西。簡單地說,「需要吃飽穿暖」、「需要有理性思考能力」之類的需要是是基本需求,它們是普遍的、不易改變的。而「需要閱讀純文學」、「需要研究哲學問題取樂」之類的需要是價值偏好,它們並非放諸四海皆準,並且是可以改變和選擇的。在那篇文章中,我認為人們有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協助別人滿足基本需求,可是沒有責任協助別人滿足價值偏好。這個主張的直接結果似乎是:所有的稅金都應該被拿來滿足基本需求、不應該用來滿足價值偏好。因此,我們應該將政府的所有資源從大學中抽出,然後分配給窮人、殘缺者等基本需求上的弱勢。

然而,事實上,這個結果不會是我的主張的後果。因為一個東西是品味,不代表它不能同時被用來滿足基本需求。理論物理學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的東西,我們連看都看不懂,更別說要體會其中的樂趣。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有理由撤除理論物理學的補助,讓那些喜歡理論物理學的人自己出錢養這些興趣,因為理論物理學的發展能累積知識,這些知識能協助我們(藉由科技)更有效率地滿足基本需求。 政府有理由用稅金補助學術,這不是因為學術分子的品味比較高尚值得補助,而是因為這類稅金的挹注對於人民來說是划算的投資,其收益遲早會被轉換成比當初丟出去的金額所能換到的更多的基本需求滿足。當然,一筆投資會有多少收益是很難估計的,通常在這裡人民只能倚靠政府和專家的眼光,試圖分配比較多錢給那些有機會在未來大量回收的學科。如果政府和專家的眼光很差,一直賠掉人民的錢而無法拿到足夠收益,我會主張減稅並減少補助。(這一段文字,是「稅金可以怎麼花?」這篇文章的刪減版,如果你對這個段落的推論有問題,可以看看比較詳細完整的版本)

當然這些投資代表有一些品味會因此獲利,例如要是政府預測(為了更有效地滿足基本需求)五年後會需要大量生化人才,因此加高生化學科補助,那些對生化有興趣的人就會賺到便宜。但是這沒有關係,因為政府並不是因為這群人喜歡研究生化所以給他們錢,政府有責任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要是這些基本需求的滿足需要藉由投資某些產業或學術來達成,這些事情就是應該做的。

養分析哲學

著眼於這個想法,我們可能有幾個理由使用稅金支持分析哲學系:
  1. 分析哲學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它能讓人在語言使用上更熟練、在概念思考上更清晰、更不容易被謬誤的論證和模糊的說法欺騙。現況下,每個人不但自己有理由和責任培養這樣的能力,也有理由協助別人培養這樣的能力,因為台灣是民主社會,每個人都握有政治決策權,這意味著如果你做出錯誤的決定(例如:被華麗不實的論述打動,投票給污錢的候選人、支持直覺上沒什麼問題,但蘊含違憲政策的法案),最後付出代價的是全民。在民主社會,你有隨便決定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的自由,但是你沒有隨便決定會影響到所有人的政策的權利。

    有人可能會說,許多其它科系也有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效果,例如法律、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等,而且這些科系提供的專業知識,或許更能夠協助學生在政策上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同意這些學系可能有(應該要有)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效果,也能提供有助於決策的專業知識,但我相信這不會使得分析哲學在這個任務上成為不必要的,因為:1.政治決策的難度不但來自於對專業知識的需求,也來自於所牽涉概念的複雜和模糊。許多被用來當作支持某個政治立場的概念(例如平等、正義、關懷弱勢)都是複雜且模糊的,這給了企圖以官腔和論證謬誤矇混過關的人可乘之機。分析哲學作為專門對付概念的學科,有助於培養學生在論述使用的概念模糊且複雜時依然能夠做出正確的分析並抓出錯誤的能力。2.就算分析哲學在培養思辨能力上並沒有特別的長處,只要思辨能力是公民必須的,分析哲學就應該拿到稅金補助,因為分析哲學和其它學科可以吸引的學生群不見得相同,而一個在意自己是否受到良好監督,其公民是否擁有能夠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政治決策的政府,應該無所不用其極地「引誘」公民培養思辨能力(當然,還有對於公共事務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要是建立某個學科能讓更多人擁有有助於政治決策的能力,就應該去做。

    (寫完之後我才發現這個論點似乎只能用來支持分析哲學教育,無法用來支持分析哲學研究。然而,要是你認為這個論點是成立的,你應該也會同意下一個論點)

  2. 法政哲學家對於道德、平等、物化、壓迫、歧視等重要政治概念的研究和分析成果,有助讓我們更了解該如何運用這些概念,以及判斷使用這些概念的論述有沒有道理、避免有人利用概念的模糊占便宜。有些人可能會說,這無法被用來辯護形上學、心靈哲學、語言哲學等和倫理道德比較無關的哲學領域。不過,各哲學領域之間的聯繫比外表看起來的緊密,許多倫理學理論預設各種語言哲學和心靈哲學理論,而形上學等領域的許多理論也擁有倫理學蘊含。我相信若要有健康的倫理學進展,健全的哲學環境是必須的。

  3. 事實上,要是「那麼,哲學系也不應該受到補助啊!」是你想得到對於「基本需求和價值偏好」這篇文章的唯一反駁,這正好說明了哲學系為什麼有資格花你的稅金,因為它提供的訓練讓我能夠藉由對於基本需求和價值偏好的分析建立支持某個政策的理由,而且我的論述沒有明顯的漏洞,值得被討論。
對於上面這些說法,一個可能的反駁是:分析哲學真的有你說的那些效果嗎?分析哲學能不能讓人變聰明、變得能分辨好的政策和壞的政策,這又不是你說說就算的。

除了那兩筆GRELSAT的數據之外,我承認我對於分析哲學訓練效果的信心大多來自於自己的經驗。如果你認為這些證據不夠,我會同意:在分析哲學家心安理得地花稅金之前,他們應該主動提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自己值得人民投資(就算現在幾乎沒有任何需要補助的人文學科這樣做過,不過這不是藉口),例如進行大規模有客觀標準的論證謬誤測試,讓大家親眼見證經過哲學訓練的學生真的在這些地方略勝別人一籌。

現在的人文學科不流行主動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一套,他們大多安心地躲在人文深奧、神秘的光環裡,仗著自己握有決定什麼有文化什麼沒有文化、什麼有水準什麼沒有水準的權威,用鄙視的眼光來回應那些「沒內涵的質疑者」。如果這種態度不算可恥,至少也是不老實且有礙學術發展的(如果一個學術有不需要向老百姓證明自己真的有在累積知識的傲氣,他們自然也可以(而且會)認為那些質疑自己的方法論和學術成果的同僚只是太愚蠢以至於不了解自己的價值)。

我不喜歡這種現況,這也是我和我的同學們(請參照旁邊的哲學部落格連結)寫文章的理由之一:讓大家知道分析哲學到底在幹嘛,接受分析哲學訓練之後到底可以做些什麼事、「分析」些什麼鬼。我曾經花費很多時間分析各種有問題但同時糊成一團難以理清的說法(例如「陶子和台爾文」),箇中理由除了我就是看那些東西不順眼之外,也是希望能藉此讓大家知道:分析哲學系的學生不是在學嘴炮鬼扯,而是真的在研究一些對思考和表達有幫助的東西,而且這些東西是可以被說得很清楚明瞭,讓大家都看得懂的。

9.15.2010

哲學讓你更聰明2

老消息了,不過我今天才找到。除了GRE,哲學生在LSAT的表現也非常好。

根據這份由超過400個學生的LSAT成績統計的結果,在大學部主修哲學╱宗教的學生拿到的平均成績是第二名,僅次於主修物理╱數學的學生。

LSAT是美國法學院的入學考試,旨在評量學生的語文理解和批判思考、推理能力。我想這足以作為哲學在人文領域當中算是對批判思考很有幫助的學科的一個佐證。

芝加哥大學的法律教授Brian Leiter(同時也是法律哲學家),哲學生的成績事實上還要更好,只不過在那份調查中跟主修宗教的學生一起算,平均分數才被拉下去。

9.12.2010

論述系統補完計畫

寫文章時我習慣在一篇文章中只處理一篇文章足夠處理完的小問題,如果我面對的議題太過龐大(例如:我們有沒有理由在義務教育中放進文言文必修?),我會盡量把議題區分成好幾個可以獨立處理的部份,各自寫文章討論。

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這是思考細膩的表現,不過後來這種策略遇上了一些問題。既然我把一個議題分成好幾篇文章寫,就表示任何其中一篇文章都不足以代表我對於議題的完全想法,也裝不下我對於我的主張的完整捍衛。

然而,一個議題分成好幾篇文章寫,自然就會有那些只看了其中幾篇而沒有看剩下幾篇的人。因此,我常常遇到那些在文章A下面質疑我為什麼沒有處理某個我在文章B中處理的問題的人。當然,沒有說清楚是我的錯,所以我通常的解決方法是把文章B的連結貼在我的留言回應裡,或者貼在文章A的內文中適當的地方。

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暫時解決問題,卻讓我發現我需要找個方法讓大家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我關於這類大議題的整個想法。於是我開始蒐集那些自己寫過的相關文章,並且寫一篇新文章把它們的連結統統整理進去。這篇新文章不只是「和議題X有關的文章目錄」,也描述我在議題X上的基本立場,並說明每篇小文章在我的整個想法和論戰中扮演的角色,例如說,它們之中有哪些是為了陳述問題,有哪些則是用來回應我可能遭遇的哪些挑戰。這篇新文章就像是我的思想地圖,讓你知道要是你想知道我對於某個子議題的想法,有哪些連結可以點進去看。

我目前製作的地圖有死刑地圖文言文地圖。目前我正在考慮新增「文化霸權」地圖,整理我在「基本需求與價值偏好」「我們的文化被綁架了」以及幾篇相關文章裡的想法。

我覺得這個文章整理策略對於不適合發表長篇論文的部落格系統來說是很好的方式,你再也不用擔心因為自己總是寫四千字以內的小文章而讓別人沒辦法知道你的完整想法。

9.11.2010

哲學家肖像集2

之前提過Steve Pyke和他為當代哲學家拍的一系列相片,現在又有新貨啦。


Michael Smith


Joshua Knobe


Jaegwon Kim


Joshua Cohen


Patricia Churchland


David Chalmers

9.10.2010

破報上的一段話

「19世紀開始受到佛洛伊德理論的影響,人的潛意識會用選擇性失憶的手段,刻意抑制童年所受的如性侵這類的創傷記憶。」
via here
我期待哪天在破報上看到:19世紀開始受到達爾文理論的影響,動物的基因會突變,並且藉由環境淘汰不適合生存的個體。

對於預知未來的想像

小說、動漫畫和電影裡常常出現劇中人有機會預見未來的情節,在這類故事中,角色並不是藉由一些線索推測未來,而是藉由有可能違反物理法則的方法穿越時空,直接看見未來(例如說,十年後)世界的情況。在大部分的故事裡,人物預見的未來並不是與故事無關的路人甲的未來生活,而是重要甚至可能成為劇情轉折關鍵的事件,例如反抗軍領袖預見自己的手下叛變、大雄預見自己變成公司總裁和靜香結婚...等等。

對於這些預知未來的橋段,我們可以合理地問一個問題:在故事中,這些被預見的未來一定會發生嗎?

這個問題可能導致兩難局面:如果那些被預見的未來一定會發生,似乎理性的主人翁在看完之後也沒有理由繼續抵抗或努力(如果他預見的事件對於他在故事中被設定的任務、人生願景關係之重大,導致一旦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已經確定,其它事情都無所謂了),只能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等待那些未來發生。反過來說,如果那些未來不見得會發生,那麼角色在該情節中做的事情憑甚麼可以稱為是對未來的預見?

在這兩條困難的道路中,有一些故事作者選擇前者:被預見的未來是角色的宿命,一定會發生。這類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是,他得決定主角從此應該繼續努力奮鬥,還是頹廢地等待未來。如果他選擇讓主角繼續奮鬥,他必須為主角的決定給出好理由,畢竟不管主角做了什麼那樣的未來都會發生,那麼主角為什麼還會想要為了促進或阻止那樣的未來而努力?哆啦A夢的劇情通常是這種:大雄就算知道自己下午會跌到水溝,還是會繼續無謂的掙扎,例如從早上就死命地不出房間。然而最後當然還是阻止不了自己的宿命,例如忽然必須送文件給爸爸,雖然一路都小心翼翼地走路,最後還是因為被狗追跌進水溝。這種屢試不爽的情節可能顯得牽強,不過哆啦A夢本來就不是在角色互動上非常寫實的作品,這一點你從每次小夫和胖虎看到大雄展現新道具的作用都會非常吃驚,而不是一副「啊,又拿到哆啦A夢的道具了」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來。反過來說,要是作者選擇讓主角放棄抵抗和努力,頹廢地等待未來發生,這篇故事可能就比較不容易變得有趣(當然你也可以刻劃親友對於頹廢的主角的不諒解,尤其是主角可能負載無法透露自己曾經預見未來這件事的苦衷...)。

或許也有一些作者不選擇將作品的世界觀設定成被預見的未來一定會發生,但這並不表示這些作者的故事鋪陳從此會一帆風順。這些作者面對的是另外一個問題:既然被預見的未來不一定會發生,那麼那個「預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要是角色看到的並不是自己真正要迎接的未來,那麼他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是什麼使得這個角色經歷的事件成為「預見了十年後的未來」,而不是「看到一個長得很像自己但是比較老的人在做一些事情」?

我提供一個可能的設定策略:藉由預見,角色看到的是「如果角色沒有預見未來,就會在未來發生」的事件。

既然在故事中設定預見未來,而且被預見的未來只有一個,那麼作者的世界觀應該是決定論的。在決定論的世界裡,未來的事件總是被過去的事件決定:要是你掌握了所有的自然定律和關於過去某個時間點的世界的狀態的所有資訊,原則上你就可以準確的預測未來。事實上,你可以做的事情還更多:你可以任意假設過去世界的狀態,並且根據那些自然定律預測:要是世界過去的狀態如同我所假設,這個世界的未來會是如何。例如,你可以假設希特勒沒有出生,然後推演這個世界的發展。

這種預測方法是反事實的(counterfactual):它倚賴的前提事實上沒有發生,因此它的結論(被做出來的預測)也不見得會符合這個世界真正的未來。根據你在假設中改變的過去的狀態對未來的影響大小,這類預測的結論可能和這個世界真正的未來很相似或完全不同。要是你假設的是希特勒沒有出生,你的推演可能會產生一個完全不符合現在世界的描述;要是你假設的是你在過去某天出門時是先綁左腳而非右腳的鞋帶,你的推演產生的描述就可能和現在的世界狀態相差不遠。

回到小說故事的情節,在我提供的方法裡,角色看到的是藉由假設「角色沒有預見未來」產生的未來情景。當然,希望自己在自圓其說上足夠嚴謹的小說家會對「角色沒有預見未來」這個假設多做一些補充,例如他可能假設角色那天走了不同的路,因此沒有遇上給他預見未來機會的魔法師,或者他也可能假設角色雖然有遇到魔法師,但是基於特定理由選擇不觀看自己的未來。

依照這種策略寫的故事可能長這樣:
大衛低下頭,但依然撞上了門楣。

一陣煙霧中門楣精靈出現了:「你好你好我是門楣精靈。你是第一百萬個撞上這條門楣的人,根據精靈法條在第一百萬個人撞上這條門楣時我可以出現。當然我也可以選擇不出現而就算我選擇不出現這個世界也還是會正常地運轉下去。總之因為我選擇要出現所以我就出現了。根據規定,如果我出現了,我就得給這第一百萬個撞上門楣的人也就是你一個預見未來十年後的自己的機會。但是這個被預見的未來嚴格來說並不是你將來會遇上的未來,而是「如果我這個精靈沒有出現在你面前,就會發生」的未來。因此你不需要擔心要是自己預見了自己變成乞丐自己在將來就會不可避免地成為乞丐。當然要是你真的預見自己變成乞丐,你有理由擔心自己變成乞丐而加倍努力,因為那代表給定你的過去如果我這個精靈沒有出現在你面前你在將來就會變成乞丐。除了讓你有機會預見未來之外我的出現對你和這個世界都不會有什麼神秘影響,所以要是在我沒有出現的情況下你會在將來變成乞丐,你有很好的理由擔心:即使我出現,只要你沒有因此做出一些改變,你在將來就很有可能變成乞丐。」

大衛:「ㄏㄚˊ?」
這個設定的好處是,角色預見的未來並不是角色的宿命,因此角色有理由為了實現或避免類似的未來而努力奮鬥。並且,雖然這個未來嚴格來說不是該角色的未來,但這個未來也並非與角色毫無關係(畢竟那是根據只有一個小地方不同的角色的過去推演的結果),因此這個未來的內容在角色判斷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麼事時有極高參考價值。

我相信,這種預測也是在真實世界中最可能發生同時又符合我們對於「預測」的期待的預測。這種預測在精神上和我在「科學預測的結構」這篇文章裡談的預測很類似。

9.09.2010

錢穆故居青少年哲學研習營

這個以高中職生為對象的哲學營為期兩天(9月18、19),雖然文宣寫得很爛,但是講師都是國內優秀的分析哲學學者,收費800元,我覺得很便宜。這個活動只收25人,14號報名截止,要去的手腳要快。

9.08.2010

我們系這學期的課

研究所:
認知科學導論╱金凱文、吳俊雄、襲充文
進階邏輯╱王一奇
意識╱藍亭
政治哲學╱謝世民
傾向研究與其哲學應用╱鄭凱元
數學哲學╱蔡行健
科學哲學╱陳瑞麟
道德個別主義╱吳秀瑾
個人自主性╱戴華
完整授課大綱
大學部:
哲學概論╱吳秀瑾
基礎邏輯╱蔡行健
哲學史╱金凱文
中國哲學概論╱張忠宏
形上學╱王一奇
知識論╱侯維之
語言哲學╱金凱文
倫理學╱許漢
政治哲學╱謝世民
史賓諾莎╱侯維之
科學推理╱陳瑞麟
明代心學╱張忠宏
意識╱藍亭
數位倫理學╱蔡行健、鄭凱元、吳秀瑾
完整授課大綱


9.03.2010

【工作坊】因果關係:哲學、公衛和法律的觀點

系上陳瑞麟教授辦的活動,下週五一整天。以下轉貼應該是他寫的介紹:
近來許多公衛與流行病學的法律實務(賠償問題),都涉及因果關係的判定,例如RCA事件、疑似新流感疫苗接種致死事件等。在這些案例中,一些法律學者發現「司法界要如何作出恰當判斷」必須涉及因果關係的判定,而這又涉及「因果觀念」。上述事件大致上是公衛與流行病學者研究的專業領域,因此他們的專業判斷也往往被司法界引為審判依據。可是公衛學者又是如何進行因果關係的判定?他們又有什麼樣的因果觀念?對因果觀念的思考,傳統一來是哲學家的課題。哲學界發現在法律、公衛中被談論的因果觀念仍然是兩百多年前的休姆、康德等哲學家的因果觀念,可是二十世紀末,哲學家對於因果關係和因果概念已經有全新的思考,這些思考能不能被公衛和法律引用?能不能幫助公衛學者進行更好的因果關係之判定?以及被應用到法律實務上?反過來說,公衛與法律實務對因果觀念的使用,又是否能促使哲學家對於因果觀念抽象思考的有所啟發?基於上述考慮,我計畫舉辦一個工作坊,邀請哲學、公衛和法律三方的相關學者,來從事腦力激盪,互相交換觀念。
議程和報名在這裡

9.02.2010

賣耳機(已經賣掉了)


兩個月前我在台北品嘉買了這隻耳機,鐵三角ES55白色。之後發現果然還是不習慣頭戴式耳機,所以決定轉賣。
  • 品相:聽了兩三天之後不習慣就收回盒子裡了,所以幾乎跟新的一樣。紙盒、保證書(自6/25起保固一年)、附送的收藏袋都還在。
  • 價錢:當初花三千四買的,算你兩千三就好,剩下一千一我認衰幫你出。
  • 交易方式:面交比較安心吧,我們可以約在台北捷運可到之處、宜蘭縣內或嘉義中正大學。如果你想要郵寄也是行,不過要先把錢和運費匯給我。
  • 好康:手上有一支昂貴又用不習慣的耳機令我非常困擾,為了感謝願意買的人,我特別畫了一張黑暗哲學界的「耳機」卡(附卡套)要送給他:

有興趣的人請email給我,你可以在左邊找到我的email。

9.01.2010

稅金可以怎麼花?

我在《基本需求與價值偏好》中主張稅金不應該被用來服務特定的價值偏好(例如純文學、動漫畫、裝置藝術、獨立書店、衝浪...),因為
  1. 基本需求的滿足比起價值偏好的滿足更加重要和急迫。(關於基本需求和價值偏好的區分,請見上面那篇文章)
  2. 價值偏好可以改變,因此人應該為自己養成的價值偏好負責。
  3. 你有義務把錢給別人,僅當如果你不這樣做就會對他有道德上的虧欠。然而,價值偏好之間沒有道德上的優劣,你不會因為自己或別人選擇了什麼價值偏好,就對別人有道德上的虧欠。所以,你也沒有義務因為別人選擇了某種價值偏好,就繳稅補助他。
面對我的主張,許多人的問題是:那麼,稅金到底還可以用在哪裡?姑且不論文化藝術產業,政府實際上也補助許多學術研究,然而這些學術研究本身應該都是價值偏好,如果稅金不能被用來服務價值偏好,那麼大學是不是該完全民營化?中研院是不是該關掉?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說明我關於稅金應該如何運用的想法,希望能回應上面這些問題。奠基於上面的(1)、(2)和(3),我的基本想法是,在政府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時,價值偏好的滿足只能被當成手段,而非目的。比較明確地說:稅金應該(而且只能)被用來滿足人民的基本需求,這些稅金的運用可能(可以)導致某些價值偏好剛好被滿足,但是這些價值偏好的滿足不能是稅金運用的理由。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可以使用稅金來做X,僅當下列至少其中一項成立:
    使用稅金的正當性條件
  1. 人民有道德責任去做X,但不見得願意做、會做。例如經營社會局、扶助弱勢、讓自己的孩子上中小學(而不是去當童工)。
  2. 著眼於人民的基本需求,X值得做,但人民基於囚犯的兩難不見得願意去做。例如蓋橋鋪路、養警察。
  3. 著眼於人民的基本需求,X值得做,但人民基於無知不見得知道要做。例如發展學術、規劃經濟、推動環境保護。
  4. 著眼於人民的基本需求,X值得做,但人民因為意志薄弱不見得會做。例如受教育(因此一般來說你不但有責任繳稅養中小學,還得接受義務教育自己去上中小學)、存養老金。
在這四點當中,後面三點應該是比較有爭議,需要小心看待的,因為它們預設了某種決策能力的歧視:在某些事情上,政府做的決策比人民自己做的更明智、對人民更好,因此在這些事情上人民應該聽政府的話,讓政府決定自己的部分金錢該如何運用。這種想法很容易就被一些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比別人高級的人濫用,利用稅金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其他人。所以當我們使用這後面三點來為某些稅金的運用背書,我們必須謹慎區辨自己準備花費稅金補助的事情到底是不是「著眼於人民的基本需求(而非某些人的價值偏好),值得做」。

根據以上四點,我可以討論和評估一些我國政府事實上的稅金用途:
  • 補助生化科技等科學研究(以及高等教育)
    用稅金補助科技研究的正當性,如果有的話,應該是來自於(3):政府以及政府僱用的專家比人民更有眼光,能夠預測未來需要的產業科技。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就像是人民僱用的CEO,根據自己的判斷挹注人民的資金,期待回收。這些回收可能是知識財產,也可能是產品,但不管如何都可以換成錢,因此不管你需不需要那些研究成果,只要有夠多人需要這些研究,它們就能間接地滿足你的基本需求。對於這種稅金的用途,可能有幾種顧慮:1.政府的眼光可能不好,老是看上沒前景的研究領域,導致稅金無法回收。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政府應該減少投資並減稅。2.培植研究不見得只有好處,也可能有壞處,例如環境的破壞。3.這些研究使用的是全民的稅金,但是它們帶回來的好處卻不見得是被公平地分配給全民。考慮後面兩種顧慮,我同意一項稅金的使用會有什麼後果是複雜的,必須審慎考慮,在確認稅金的支出會有收益,並且確認這些收益可以公正地被重分配給人民之前,政府不應該輕舉妄動。

  • 補助理論物理學等比較不入世的科學研究
    許多頂尖的理論物理學研究連研究者都不知道可以拿來幹嘛,在這種情況下它似乎無法像生化科技等應用科學一樣得到背書。不過我相信理論物理學也可以根據(3)得到補助。我不確定,不過我相信在歷史中應該有許多知識在剛被發現的時候都不知道可以用來幹嘛,最後卻成為科技重大突破的關鍵的例子。原則上我相信一個以開發國家應該投注一定的資金在科學知識的積累上,這會是一筆划算的投資。

  • 補助文創產業(藝術家、文學獎、藝術展、獨立書店)
    如果文創產業能得到補助,其理由應該也是來自於(3)。不是每個人都欣賞文化和創意,並且願意付錢讓自己的生活裡多一些這類東西,所以若要投注稅金在文創產業,政府必須有信心這些投資最後能夠以滿足基本需求的方式讓人民得到夠多收益,例如開發出吸引人的產品、刺激觀光事業、增加國際知名度(因此間接增加其它產業的競爭力)。然而我並不覺得這類補助容易有上述效果,因為只有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文創產業才有機會讓人民拿到收益,但只有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文創產業才需要補助。並且,替我們的政府決定哪些文創產業應該收到補助的,通常都不會是具備市場眼光並且在意未來人民收益的標準生意人,而是一心想維護特定價值觀的文藝界大老,價值觀上的高傲使得他們不只不在意市場收益,並且很可能鄙視市場收益,認為那是市儈的沒水準的考量。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有責任做出能夠滿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決策,反而(有意或無意地)將這些分配補助的權力當成推廣自己價值觀和美感的工具。我一點也不信任這些人花我的錢。

  • 補助圖書館
    可能有人認為補助圖書館本身就圖利某種「愛看書的」價值偏好,畢竟書籍不是民生必需品,有一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上過圖書館,還是活得好好的。然而,我相信我們至少有以下的理由支持補助圖書館:1.知識常常是自我提昇的必要條件,弱勢的自我提昇則是階級流動的必要條件,一個自由的社會應該讓階級有流動的機會,因此有理由為弱勢建立便宜的知識與能力培養管道,這是根據(1)。2.雖然政府沒有責任滿足人民的價值偏好,但政府有責任協助人民尋找人生的願景(或任何讓你覺得生命有意義的東西,例如看古典小說、成為魔獸高手、當一個嘴炮公共學者...),每個人生願景都蘊含價值偏好,但「需要有個人生的願景」這個需要是幾乎所有人共有的,因此不是價值偏好。協助人找尋自己想要的人生願景,最基本的作法就是提供資訊,讓他知道這世界上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可以做,而圖書館在目前依然是重要且無法被網路取代的資訊來源。這是根據(2)和(3)。

  • 補助義務教育
    詳見(1)和(4),此外,和補助圖書館的理由類似。

  • 補助非義務的中高等教育
    非義務教育對於滿足受教者的基本需求來說不是必要的(如果是必要的,政府就應該將這個教育階段變成義務教育)並非所有納稅人(以及他們的子女)都有機會享用非義務教育。因此,國家應該補助,例如說,一所大學,使得多一百個人能受到大學教育,僅當讓這些人受教育這項投資對於其他納稅人來說是划算的。

  • 補助分析哲學教育和研究
    詳見「有什麼理由用稅金養分析哲學家?」

8.19.2010

李家同,以及乳溝

之前有人在問,我在「我們的文化被綁架了」裡提到的「文化界人士」到底是哪些人:
『...但是到了文化界人士手裡,「文化」的意義就變了。

不是所有東西都是有文化的,他們說,文化必須要有深度、有內涵、有歷史。在他們眼裡,雲門舞集是文化、張大千是文化、文言文是文化,但是Hip Hop不是文化、海賊王不是文化、火星文也不是文化,它們是「沒文化」,是膚淺、幼稚和醜陋。

這些「沒文化」不值得我們花時間體驗,也不值得我們花錢培植,更不值得你讓你的小孩將人生浪費在它們上面,這些文化人士說。於是藝文刊物只收錄討論現代舞的文章;政府把稅金灑向各種「上得了檯面」的藝術;當小朋友帶海賊王到學校,就被沒收(隔壁帶了畢卡索畫集的小朋友則受到老師稱讚)。』
老實說,在我寫那篇文章的時候,還真的舉不出什麼名字。這並不是我有對事不對人的美德,而只是我懶得調查自己的對手,再說他們大概也不在乎我在這裡嚷嚷。

不過前天李家同的發言還真是神來一筆:
『李家同昨天表示,小學生要戒掉漫畫。他發現很多學生功課不好,不是不聰明,而是看了太多漫畫,沒辦法思考性閱讀,他反問,「大學微積分有漫畫嗎?」老師要嚴重警告學生,並從小培養文字閱讀。

李家同應苗栗縣基督教女青年會邀請,昨天在縣政府國際會議廳演講「閱讀與人生─我喜愛的書和電影」,吸引滿場的聽眾,他強調思考性閱讀及看電影的重要性,大家要看好書、看好電影。

他表示,好書、好電影都要有想法,文藝著作、電影少有人欣賞,但很多人講求感觀刺激,不然就是愛來愛去的,阿凡達、暮光之城、變形金鋼等就是這類電影,真得要問有什麼想法,還答不出來。』
感覺就好像你才剛抱怨治安很差,回頭就看見有人在馬路旁邊被強姦一樣。

順便一提,李家同覺得文藝小說比漫畫更能培養思考力,但在我看來這兩種東西最多也只是五五波。作品蘊含的「想法」就像乳溝,硬擠一定有的,只是一般大眾沒有李家同那麼重口味而已。我甚至相信,要是學生不小心先學會用文謅晦澀的語言大肆談論自己也不知道在講什麼的心得感想(就像他們的高中老師要求他們做的那樣),反而有礙獨立理性思考能力的培養。

8.11.2010

你想要排擠誰都可以,只要不是我就沒問題

有一些人認為,現在的深度文化(例如現代舞、純文學、當代藝術)之所以會這麼慘淡,是因為大多數人被膚淺的文化(例如街舞、言情小說和動漫畫)吸引,因而不願意把錢花在那些對他們來說比較無聊看不懂的東西上。在這種情況下,被「排擠」的深度文化自然有權利向大眾抱怨、向政府要求補助。

我認為這種說法完全沒道理。自己做不出別人喜歡的東西所以輸了競爭,這是哪門子的被排擠?賽跑第二名的人可以因為第一名「排擠」了他拿到金牌的機會而求償嗎?文化界人士的這種抱怨只顯示了他們的自大和自私:

「是的,我們在自由市場生存不下去,但這不是因為我們差,而是因為愚蠢沒品味的你們不了解我們的好,這是一種不公平,你們得用稅金補償我們」


Pyridine之前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轉貼如下:
你想選什麼顏色都可以,只要是黑色就沒問題
文╱pyridine

有一段話是評論我之前寫到獨立書店的事: “一個更大的問題是: 此君為了維護自己獨立的品味及選擇權, 希望別人尊重, 我當然尊重所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我也希望做消費者時能受到一樣的尊重; 但是在維護自己的選擇權的同時, 卻忽略了它可能打壓到別人的選擇權, 以前沒有開過店不知道, 所以有些話不吐不快”. 這是來自 http://twitter.com/book686.

為了不打壓別人, 我還是乖乖的聽這些搞獨立書店人的話, 去他們的書店買書吧. 我最好也開始喝咖啡, 以免打壓了喜歡喝咖啡人的選擇權. 我也最好開始用 Microsoft 的產品, 以免打壓了 Microsoft 愛用者的選擇權. 我也許該聽搖滾樂, 以免打壓搖滾樂迷的選擇權. 最糟糕的是, 要是我只上獨立書店買書, 我就會打壓連鎖商店的權利. 那要怎麼辦呢?

我的原文沒有說獨立書店應該關門. 我是說, 要是獨立書店只是打著獨立的招牌, 沒有真正的服務讀者, 就會關門.

這類扭曲的邏輯很常見, 我在美國聽到的有: 1. 在科學課堂教演化論, 是打壓了基督徒的選擇權. 2. 讓同性戀者結婚, 是打壓了異性戀者的權利.

我以前就說過, 不論是左派還是右派, 保守派還是開放派, 都常常使用類似的謬論.

我觀察過美國的大學左派, 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他們講 “support” 這個字, 有一些奇怪的語意:

1. 要是你不 support “X”, 你就是反對 “X”. 我不支持 fair trade coffee, 那是因為我不喝咖啡, 種咖啡豆的人受什麼待遇, 都跟我無關. 不過只要我說我不支持 fair trade, 好像我就是什麼邪惡資本主義走狗. 真的, 我只是不在乎咖啡而已. 這就好像我不在乎所謂的獨立書店一樣. 我在乎很多事 (如科學教育), 只是不在乎你在意的事罷了.

2. 我的美國同學去商店購物時, 會說: “我 support 這種獨立的 [咖啡店|書店|洗衣店...].” 好像那是大功一件. “我說: 抱歉, 你只是去消費而已. 你要是多給他錢, 或是去當義工, 那才算是 support”. 把 “消費” 說成 “support”, 是給自己太多的 credit. 是對自己不誠實.

3. 你只要不光顧 X, 就是 support X 競爭者. 如, 你只要不去 Starbucks 買咖啡, 就是 support 獨立廠商. 這在經濟學上不一定正確, 而且最糟糕的是, 你什麼都沒做, 就給自己 support 某個 cause 的 credit, 那也是不誠實.

我們的文化被綁架了

今天看到朱學恆的文章,我敢說他的每一個論點我都同意,而且不只是同意:這些事實根本就是我寫文章幹譙文言文、純文學和藝術的最大理由:文化界的本質就是自大、自私和歧視。

「文化」的通用意義是和人類的生活有關的一切:室內裝潢是文化、打招呼的方法是文化、喝啤酒的習慣是文化、上廁所、做愛的姿勢也是文化。

但是到了文化界人士手裡,「文化」的意義就變了。

不是所有東西都是有文化的,他們說,文化必須要有深度、有內涵、有歷史。在他們眼裡,雲門舞集是文化、張大千是文化、文言文是文化,但是Hip Hop不是文化、海賊王不是文化、火星文也不是文化,它們是「沒文化」,是膚淺、幼稚和醜陋。

這些「沒文化」不值得我們花時間體驗,也不值得我們花錢培植,更不值得你讓你的小孩將人生浪費在它們上面,這些文化人士說。於是藝文刊物只收錄討論現代舞的文章;政府把稅金灑向各種「上得了檯面」的藝術;當小朋友帶海賊王到學校,就被沒收(隔壁帶了畢卡索畫集的小朋友則受到老師稱讚)。

我相信這些「文化」都有一段歷史,畢竟任何品味的愛好者都得花一點時間才能建立權威和控制政府。但是,這些「文化」比起那些「非文化」真的都比較有深度和內涵嗎?當文化界人士侃侃而談這段舞是現代人受到資本主義壓迫的苦悶、那幾筆顏色是辯證的反轉,你怎麼知道這不是評論人的胡扯,其實人家只是想捅你罷了

我們的文化被綁架了。我們的文化不再指稱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專門指稱那些有深度和內涵和歷史的生活品味。掌握這些生活品味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優於其他人,他們不但認為使用公共資源滿足自己的品味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認為其他人的小孩子應該從小就被洗腦去「欣賞」這些有深度和內涵的品味。

文化人老是抱怨他們受到市場排擠。拜託,尾田榮一郎畫出了大家更想看的東西,於是大家口袋裡能用來買印象派畫冊的錢就變少,這不是被排擠之後的不平之聲,而是在公平競爭中輸給人家之後還賣乖試圖佔便宜啊。

你擁有和大眾不一樣的品味,good for you。但要是你因此覺得自己優於其他人,你是個自大的混蛋。要是你因此主張政府應該特別幫助你滿足你的品味,你是個自私的混蛋。要是你還企圖對別人的小孩動手腳,讓這些小孩擁有你的品味並且還自以為這是對他們的救贖,你是個歧視又充滿控制慾望的混蛋。

文化界的本質是自大、自私和歧視。文化界人士的一貫手法,就是區分庸俗的生活方式和有深度的生活方式,並向選擇後者的人要錢供養前者。

8.10.2010

黑暗哲學界.完成篇

上次提到我對於桌上遊戲Bang!的改編,做出來了。

這些卡片的材料是灰紙板、o.3中性筆和aqualip筆。

Question!黑暗哲學界

「黑暗哲學界」的遊戲背景是勾心鬥角的哲學家們在研討會中藉由問倒別人來爭取學術名望。


職業


系主任(警長)

勝利條件:打倒所有的研究生和有野心的教授。












教授(副警長)

勝利條件:和系主任相同。












有野心的教授(叛徒)

勝利條件:當系主任被打倒的時候只剩下有野心的教授存活。












研究生(壞人)

勝利條件:打倒系主任。

















功能牌



Question!(Bang!)

相當於質詢,每次輪到你的時候可以出一張,被Question!的人若不出一張Answer!就損一個名望。












Answer!(miss!)

成功回答質詢,safe!












義式濃縮咖啡(stagecoach)

哲學家的精神糧食,抽兩張牌。












伏特加(wells fargo)

哲學家的精神糧食,抽三張牌。












弄倒墨汁(cat balou)

資料被墨汁弄到就糟了,隨機丟一張手牌。












發表(beer)

名望加一。












把費

大家吃把費交際很開心,所有人名望都加一,叫把費的人再多加一。












圖書館(general store)

所有人都可以拿一張牌。












提問時間(印地安人)

報告完畢之後聽眾就要提問題(給Question!),提不出問題的人會被看不起。












嘴炮(格林機關槍)

使用嘴炮掃射所有人,沒有Answer!的人就要扣一點名望。












問題箱(決鬥)

指定一個人互相丟Question!,沒有Question!丟的人要扣一點名望。












黑函(脅迫)

以黑函要脅別人的一張手牌。

















武器



輪子(狙擊望遠鏡)

在椅子下面裝輪子,你看別人的距離減一。












抽煙時間(監獄)

出去抽煙,抽完了才可以回來。












耳機(馬)

戴耳機就聽不到別人發問,別人看你的距離加一。












鬼扯(木桶)

每次被Question!的時候都有機會用模糊晦澀的鬼扯躲開。












性醜聞(炸藥)

全天下哲學家都會犯的錯,一旦曝光就扣三點名望。如果你運氣好沒有曝光,傳給下一個人。











武器



川貝枇杷膏

喝了川貝枇杷膏,每回合可以Question!超過一次。












波浪鼓

用波浪鼓引起別人注意,攻擊距離二。












麥克風

用麥克風講話才大聲,攻擊距離三。












大聲公

用大聲公講話更大聲,攻擊距離四。












烏烏茲拉

用烏烏茲拉...攻擊距離五。

















人物



康德

無上律令:康德可以被Question!僅當他在上個回合使用過攻擊牌。












萊布尼茲

最好的可能世界:每當他需要抽運氣牌的時候,他可以抽兩張,並選擇其中一張。












馬克思

剩餘價值:當他抽牌時,可以選擇從棄牌堆最上面抽他的第一張牌。












奧坎

奧坎的剃刀:












黑格爾

矛盾辯證法:答案就是問題,問題就是答案!Question!和Answer!可以互相通用。












拉岡

後現代主義:隨時都有鬼扯效果。












蘇格拉底

助產法:蘇格拉底每回合可以Question!超過一次。












牛頓

萬有引力:每當其他玩家因為手牌過多而棄牌,牛頓將那些牌收到手上。












羅爾斯

正義第二原則(制度的不平等必須保證最弱勢的人得到最大利益):每當羅爾斯手上沒有牌,他抽一張牌。












拉普拉斯

小惡魔:當拉普拉斯抽牌時,他抽三張牌,並且將其中一張蓋回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