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010

對於預知未來的想像

小說、動漫畫和電影裡常常出現劇中人有機會預見未來的情節,在這類故事中,角色並不是藉由一些線索推測未來,而是藉由有可能違反物理法則的方法穿越時空,直接看見未來(例如說,十年後)世界的情況。在大部分的故事裡,人物預見的未來並不是與故事無關的路人甲的未來生活,而是重要甚至可能成為劇情轉折關鍵的事件,例如反抗軍領袖預見自己的手下叛變、大雄預見自己變成公司總裁和靜香結婚...等等。

對於這些預知未來的橋段,我們可以合理地問一個問題:在故事中,這些被預見的未來一定會發生嗎?

這個問題可能導致兩難局面:如果那些被預見的未來一定會發生,似乎理性的主人翁在看完之後也沒有理由繼續抵抗或努力(如果他預見的事件對於他在故事中被設定的任務、人生願景關係之重大,導致一旦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已經確定,其它事情都無所謂了),只能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等待那些未來發生。反過來說,如果那些未來不見得會發生,那麼角色在該情節中做的事情憑甚麼可以稱為是對未來的預見?

在這兩條困難的道路中,有一些故事作者選擇前者:被預見的未來是角色的宿命,一定會發生。這類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是,他得決定主角從此應該繼續努力奮鬥,還是頹廢地等待未來。如果他選擇讓主角繼續奮鬥,他必須為主角的決定給出好理由,畢竟不管主角做了什麼那樣的未來都會發生,那麼主角為什麼還會想要為了促進或阻止那樣的未來而努力?哆啦A夢的劇情通常是這種:大雄就算知道自己下午會跌到水溝,還是會繼續無謂的掙扎,例如從早上就死命地不出房間。然而最後當然還是阻止不了自己的宿命,例如忽然必須送文件給爸爸,雖然一路都小心翼翼地走路,最後還是因為被狗追跌進水溝。這種屢試不爽的情節可能顯得牽強,不過哆啦A夢本來就不是在角色互動上非常寫實的作品,這一點你從每次小夫和胖虎看到大雄展現新道具的作用都會非常吃驚,而不是一副「啊,又拿到哆啦A夢的道具了」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來。反過來說,要是作者選擇讓主角放棄抵抗和努力,頹廢地等待未來發生,這篇故事可能就比較不容易變得有趣(當然你也可以刻劃親友對於頹廢的主角的不諒解,尤其是主角可能負載無法透露自己曾經預見未來這件事的苦衷...)。

或許也有一些作者不選擇將作品的世界觀設定成被預見的未來一定會發生,但這並不表示這些作者的故事鋪陳從此會一帆風順。這些作者面對的是另外一個問題:既然被預見的未來不一定會發生,那麼那個「預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要是角色看到的並不是自己真正要迎接的未來,那麼他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是什麼使得這個角色經歷的事件成為「預見了十年後的未來」,而不是「看到一個長得很像自己但是比較老的人在做一些事情」?

我提供一個可能的設定策略:藉由預見,角色看到的是「如果角色沒有預見未來,就會在未來發生」的事件。

既然在故事中設定預見未來,而且被預見的未來只有一個,那麼作者的世界觀應該是決定論的。在決定論的世界裡,未來的事件總是被過去的事件決定:要是你掌握了所有的自然定律和關於過去某個時間點的世界的狀態的所有資訊,原則上你就可以準確的預測未來。事實上,你可以做的事情還更多:你可以任意假設過去世界的狀態,並且根據那些自然定律預測:要是世界過去的狀態如同我所假設,這個世界的未來會是如何。例如,你可以假設希特勒沒有出生,然後推演這個世界的發展。

這種預測方法是反事實的(counterfactual):它倚賴的前提事實上沒有發生,因此它的結論(被做出來的預測)也不見得會符合這個世界真正的未來。根據你在假設中改變的過去的狀態對未來的影響大小,這類預測的結論可能和這個世界真正的未來很相似或完全不同。要是你假設的是希特勒沒有出生,你的推演可能會產生一個完全不符合現在世界的描述;要是你假設的是你在過去某天出門時是先綁左腳而非右腳的鞋帶,你的推演產生的描述就可能和現在的世界狀態相差不遠。

回到小說故事的情節,在我提供的方法裡,角色看到的是藉由假設「角色沒有預見未來」產生的未來情景。當然,希望自己在自圓其說上足夠嚴謹的小說家會對「角色沒有預見未來」這個假設多做一些補充,例如他可能假設角色那天走了不同的路,因此沒有遇上給他預見未來機會的魔法師,或者他也可能假設角色雖然有遇到魔法師,但是基於特定理由選擇不觀看自己的未來。

依照這種策略寫的故事可能長這樣:
大衛低下頭,但依然撞上了門楣。

一陣煙霧中門楣精靈出現了:「你好你好我是門楣精靈。你是第一百萬個撞上這條門楣的人,根據精靈法條在第一百萬個人撞上這條門楣時我可以出現。當然我也可以選擇不出現而就算我選擇不出現這個世界也還是會正常地運轉下去。總之因為我選擇要出現所以我就出現了。根據規定,如果我出現了,我就得給這第一百萬個撞上門楣的人也就是你一個預見未來十年後的自己的機會。但是這個被預見的未來嚴格來說並不是你將來會遇上的未來,而是「如果我這個精靈沒有出現在你面前,就會發生」的未來。因此你不需要擔心要是自己預見了自己變成乞丐自己在將來就會不可避免地成為乞丐。當然要是你真的預見自己變成乞丐,你有理由擔心自己變成乞丐而加倍努力,因為那代表給定你的過去如果我這個精靈沒有出現在你面前你在將來就會變成乞丐。除了讓你有機會預見未來之外我的出現對你和這個世界都不會有什麼神秘影響,所以要是在我沒有出現的情況下你會在將來變成乞丐,你有很好的理由擔心:即使我出現,只要你沒有因此做出一些改變,你在將來就很有可能變成乞丐。」

大衛:「ㄏㄚˊ?」
這個設定的好處是,角色預見的未來並不是角色的宿命,因此角色有理由為了實現或避免類似的未來而努力奮鬥。並且,雖然這個未來嚴格來說不是該角色的未來,但這個未來也並非與角色毫無關係(畢竟那是根據只有一個小地方不同的角色的過去推演的結果),因此這個未來的內容在角色判斷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麼事時有極高參考價值。

我相信,這種預測也是在真實世界中最可能發生同時又符合我們對於「預測」的期待的預測。這種預測在精神上和我在「科學預測的結構」這篇文章裡談的預測很類似。

6 則留言:

  1. 感覺有點像平行宇宙。

    回覆刪除
  2. 假設有W1和W2兩個可能世界。大衛處於W1,W1包含大衛撞上門楣遇見精靈;W2除了大衛沒有撞到門楣遇到精靈之外,一切都和W1一樣。為了方便,讓我們再假設W1的時間只到大衛遇見精靈為止(t1),但W2的時間卻會到了t1以後(例如十年後的大衛)。

    在W1,精靈對大衛說:「你在W2,也就是沒有遇到我的可能世界裡,將會當乞丐。」

    的確,主角的未來不是主角的宿命,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一般都認為「預知未來」是指「預先知道現實世界在將來發生的事件」,但精靈所謂的預言卻不是在講現實世界!如果我是W1的大衛,聽見精靈說我在另一個沒有遇見精靈的可能世界會當乞丐,我最直接的反應是:「那我在現實世界(遇見精靈的世界)會當乞丐嗎?」更直接一點,我會說:「你所說的根本就不是預知未來!因為你根本沒有預先知道我十年後在現實世界會不會當乞丐!」

    此外,預知未來可以不是決定論式的世界,而只是宿命論式(fatalism)的世界。更進一步地說,如果W2是決定論的世界,那麼,當W1也是決定論的世界時,W1不可能在大衛遇見精靈這件事以外和W2一模一樣。因為,如果W1和W2都是決定論的世界,而且在大衛遇見精靈件事以外都一模一樣,後者蘊涵W1和W2在大衛遇見精靈之前也一模一樣,根據決定論的意思,W1和W2同樣會發生大衛遇見精靈,或者同樣不會發生遇見精靈的事件,但這點會和基本預設矛盾:大衛在W1遇見精靈但在W2沒遇見精靈。

    回覆刪除
  3. $Xion:

    是的,那應該是一個有助於理解的類比。

    Score:

    關於第一點,我已經說了那樣的預測是反事實的啊。

    關於第二點,因為那樣的預測是反事實的,所以不需要假定w2是決定論的。

    回覆刪除
  4. 反事實條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是反事實機率(counterfactual possibility)的其中一種,因為你說:「它倚賴的前提事實上沒有發生,因此它的結論(被做出來的預測)也不見得會符合這個世界真正的未來。」所以我先假定你說的「反事實」是指「反事實條件句」。

    對於(為真的(true))反事實件條句‘if it had been the case that p, then it would have been the case that q’的界定常使用到「最接近的可能世界」(the closest possible world),而且這(些)最接近的可能世界不能是現實世界。

    接著是我感到納悶的地方:(i)「預知未來」是即是「預先知道現實世界未來的狀況」,(ii)使用在反事實條件句講的都不是現實世界的狀況,(iii)因此,使用反事實條件句均不能預知未來,或者預知未來都不能使用反事實條件句。

    我想如果反對(i),那麼沒有人會對「預知未來」感興趣。假設有一位先知,但他不能預知現實世界未來的狀況,他只能預知至少有些部份和事實不符的可能世界的未來,也就是他說預知的未來在現實世界都不一定會發生,那麼,會有人對他的預言產生興趣嗎?我相信沒有。如果我要買股票,我只想要知道現實世界在接下來的股票升漲,我不需要知道先知告訴我「如果美國沒有發生911,A股將會狂飈」,我也不需要先知告訴我「如果1997年沒有發生金融風暴,A股將會狂飈」;我只想知道,在911有發生的現實世界、在1997年發生金融風暴的現實世界,A股接下來會不會狂飈。

    如果你能說明反對(i)或者是(ii)的好理由,或者是我的想法裡有甚麼致命的錯漏,我想我會完全接受你的說法,畢竟你的解釋在其他地方聽起來很可行,同時這也會使你理論的說服力大幅提升。

    回覆刪除
  5. score:

    除非預設很扯的宿命論,否則不可能預知真實世界的未來讓真實世界的人知道,因為這些人接下來的行為會影響預知的成真與否。

    例如說,假設有一個機器人宣稱可以預知你接下來會出石頭還是剪刀,你只要一直不聽他的話就可以讓他的預測全部出錯,除非在他預測之後你總是因為手抽筋而「剛好」擺出他預測的手勢(這就是我說的「很扯的宿命論」的意思)。

    回覆刪除
  6. 如果是真的預知到了未來,那這次的預知事件也會是促成那樣的未來的必要的過去,也就是說,如果命運是被設計好的,那你就會在此時此刻預見某一時空的未來,並且因為你的預知未來而做出某些選擇,而恰好正是這些你原本不需要選擇的事促成了那樣的未來的實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