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2021

線上哲學課|厭女:

每次在與點堂開課與其說是開課,不如說是我想要好好讀什麼東西,所以拖大家下水。

11和12月我要讀《不只是厭女》和《厭女的資格》。每次讀女性主義對我來說都是挑戰,我常常發現自己缺乏理解特定說法所需的生活經驗(例如「夜路恐懼」、「發言因為性別被輕視」等等)。

但這也是收穫之處,很少有哲學議題像女性主義這樣,能一面引介你抽象概念,一面讓你知道世界上其他人有你缺乏的具體經驗。

注意到這些經驗差距,也讓我注意到社會其他不對等之處。例如明明在社會議題上支持類似看法,我的女性朋友貼文底下受到的謾罵比例總是比我的男性朋友多。

女性主義訓練頭腦也訓練眼睛,讓你看到過去看不到的東西(即使你不見得會因此更開心)。11月的「厭女:理論、分析和案例」課程,目前已經開放報名,來與點堂陪我讀女性主義吧!

課程詳情請見這裡

8.09.2021

厭女、改良式定義、詮釋的不正義

Kate Manne《不只是厭女》128頁的註,記錄了一個「改良性定義」受到辭典編輯認可,「詮釋的不正義」再退一城的時刻。

Manne 《不只是厭女》讓我們有更清楚的概念可以用來理解、思考和討論社會議題。這本書作為原創學術著作,寫作清楚有條理且說明完整,沒有哲學背景也能讀,在 2019 年得到美國哲學學會的哲學書大獎。

厭女

哲學家 Manne 最有名的洞見在於他替「厭女情結」建構了一個有別於「歧視女性」的定義,照此定義,厭女和(對女性的)歧視是功能不同的戰友,像天狼星和魚匠人:

  1. 1)給定某些壓迫女性的社會習慣或安排,像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的性體驗和子宮要留給為未來丈夫、女生要懂得拒絕不能讓男生誤會但又要給追求者留面子之類。
  2. 2) #歧視 負責為這些舉措提供「合理化」說法,例如男女天生不同、各有天職。
  3. 3) #厭女 負責攻擊想要顛覆這些舉措的女性,例如譴責受害者、言語霸凌、性騷擾之類。

許多人把厭女理解成「討厭、仇恨女性」,然而在 Manne 的定義下,一個有厭女氛圍的社會,不見得有很多人討厭、仇恨女性。厭女氛圍對你做的事情並不是讓你討厭和仇恨女性,而是讓你不知不覺協助勸退那些想要改變社會現況的女性。例如說,我相信有些說出「你要結紮喔?要不要再想想?你未來老公會不會不接受?」這種話的話,以及在網路各種留言區留「台女不意外」、「好了啦洗碗機」的人,並不真的全面討厭和仇恨女性。這些人應該都有親近甚至相愛的女性親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受到社會價值觀影響,成為一個有鞏固父權效果的人。

改良型定義

對一些人來說, Manne 對「厭女」的分析可能不是很直覺,但這是好用的分析,能協助我們診斷眼前的社會現象是否厭女,同時如圖片裡的《麥考瑞字典》編輯巴特勒所說,已經符合許多人的用法。Manne 引用哲學家 Sally Haslanger 的「改良性(ameliorative)計畫」來說明這種分析:

有時候哲學家分析概念,並不是要替為概念找到「符合最多人直覺」的定義,而是要開發能實現此概念存在的目的、讓此概念變得好用的定義。

「蛤,所以哲學家就可以亂發明概念嗎?」

這樣說並不公平,因為發明新概念是人類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們需要語言的協助才能自己思考、跟別人合作思考,可以說人類文明的進展仰賴人類有足夠豐富的概念可以讓我們認識世界、彼此和自身。

詮釋的不正義

若我沒搞錯,以下這些概念在中文世界普及的年齡都不到五十歲,但你可以想像在它們尚未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我們在相異的議題上有多落後和不便:

情緒勒索、霸凌、體罰、家暴、性騷擾、轉型正義

「性騷擾」這詞應該來自英文,美國女性在60年代把「sexual harrasment」湊出來,用以說明那些還不算是性侵但依然不ok的行為。在這詞出現之前,人類社會當然早已存在性騷擾,只是當時因為沒有相應概念,受害人甚至可能無法理解自己的不舒服和困境,罔論求助。

因為整個社會缺乏特定概念,讓特定族群陷入不正義的困境,哲學家 Miranda Flicker 把這種情況叫做「詮釋的不正義」(hermeneutical injustice)。女性主義者用和「性別歧視」不同的方式使用「厭女」這個詞,而 Manne 注意到這件事,並用哲學工具把這些談論方向背後最重要的診斷給分析出來。Manne 的分析不只本身具體明確容易使用,也能往外契合其他已經發展出來的概念如父權、歧視、物化。這不但是社會逼退詮釋不正義的一刻,也是哲學對一般人更具意義的一刻。

8.03.2021

動物的存在與虛無 feat. Karren Kao

「我們都一樣」是攝影師 Karren Kao 發起的計畫,大家跟狗勾擺一樣的姿勢拍照,呼籲領養。

我的搭檔是台北動物之家的小眉,比勾錐大上一號,拍照時有點緊張,左跑右跑你來抓我呀不配合的小孩。動物之家的夥伴一直補充零食到我手裡,教我怎麼吸引小眉注意,讓 Karren 抓鏡頭。

幾張合照之後,動物之家的夥伴觀察小眉情緒緊繃的程度,說他覺得該停下了,大家馬上停手。

「好小眉我們回去囉~」攝影師放下鏡頭,助手轉身整理東西,小眉在場上轉了一圈,跑到我身邊趴下,一臉從頭到尾都乖得很的樣子,要摟要靠都行。

大家大驚,原來小眉就是沒在拍的時候才要乖。

*圖片來自 Karren Kao,你可以在他的貼文看到更多資訊,也推薦大家考慮領養小眉,真的很可愛 : )

關於動物和跟動物作夥伴,想說的話有很多,我之前替野人出版《動物的存在與虛無》寫了一個序,都寫在裡面。

理解動物的理由╱朱家安

我每天都被小狗叫醒。

「勾錐」是隻台灣常見的混血狗,後腳不方便,早上九點多會跑來抓床,提醒我抱他上去沙發。勾錐喜歡沙發,如果是打電動的日子,我們可以在沙發待一個上午。勾錐喜歡撒嬌,我工作時,他會用爪子搭膝蓋提醒我摸摸他,如果有空間,他會把自己捲成小狗球,塞在坐著的我的大腿旁邊。

勾錐不是家裡唯一會撒嬌的動物。古銅雞尾鸚鵡「多多」會低頭要我搔他,讀書時在膝蓋上打瞌睡,洗澡時在梳妝台上打瞌睡。虎斑貓咪「菜脯」會蹭腳踝叫我抓尾巴根、拍屁股。派特雞尾鸚鵡「小乖」不跟我撒嬌,但會在我吹口哨的時候跑來練合唱團。

除了跟人,動物之間也會互動。勾錐和菜脯不一起玩但經過時會打招呼;多多和小乖住在一起,是感情普普的室友,但小乖會對勾錐唱自創的曲子;小鳥受到驚嚇拍翅膀時勾錐會從客廳衝進房間對著鳥籠著急嗚嗚叫;勾錐經過訓練不會追小鳥,菜脯則不那麼令人放心,所以不跟小鳥一起放風。家裡最出世的應該是鴿子「咕咕」和胡錦「小黑」,他們原則上不跟大家玩,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咕咕會穿布尿布出來放風,在書櫃上答答答的走,看下面其他人在幹嘛。

我從未想過自己有可能跟動物一起過日子。我喜歡動物,但我不會去想動物喜歡什麼。我從小基於自己的想像去捕抓和飼養昆蟲和小爬蟲類,養誰死誰。我對動物的喜歡,其實對動物來說是災難。我喜歡金龜子,也喜歡兒童樂園,我用吸管替金龜子搭了我想像中兒童樂園會有的立體迷宮,但金龜子不上去玩,我很失望。事實上金龜子的腳沒辦法爬吸管,如果我是金龜子,面對吸管迷宮,應該只會出現金龜子問號圖。

我的父母在這方面跟我很不同,媽媽放過牛,爸爸養過鴿舍,但這些都是我出生前的事。在我的兒時記憶,跟動物互動最多的應該是阿嬤,他端一盤剩飯到後院喊「喵咪~」,野貓就會聚集過來。阿嬤家附近也有狗,大人會告誡小孩狗會咬人,不要接近。

我從未想過自己有可能跟動物一起過日子。我能獲得小狗小貓和小鳥的撒嬌,是因為我的伴侶老王。老王喜歡動物,也在意動物喜歡什麼。老王能認出好久不見的朋友第二次帶來家裡玩的兩隻蜜袋鼯誰是誰。老王知道小鳥什麼時候高興或不舒服。老王會主動歸納貓咪一整天習慣的行程,讓大家能舒服住在一起。跟老王這種德魯伊一起出現,動物很難不誤以為我也是好人。

理解人可以跟哪些動物怎樣相處,改變了我生活的許多面向。我在家有動物陪伴,出門會知道不需要因為街貓對人沒反應就認為貓沒注意到自己,也不再總是擔心迎面來的狗會對自己不利。

就算為了自己,人也該理解動物

人接納動物,也為自己開啟新的生活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生活空間不是全有全無。對於不同地方的不同動物,需要不同理解和知識。我去年跟阿嬤分享家裡的鸚鵡跟人撒嬌,阿嬤相當驚訝。對阿嬤來說,動物是協助實踐「不浪費食物」原則的系統,不是玩伴。如果阿嬤當初意識到有些動物可以做為玩伴,生活也許會有更多趣味。 動物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人可以╱不可以怎樣跟動物互動,只是本書的眾多主題之一,但對我來說,也是特別有趣的部分。照書中說法,「人類中心主義者」只在乎人類的福祉,但即使是這樣的人,也有理由理解動物,因為跟動物相處,是讓人類生活變得有趣的方式之一。

當然,若進一步了解動物,了解動物的認知能力和情感遠比自己想的還要複雜,這或許會讓人脫離人類中心主義,承認動物有道德地位(moral status),該受到道德保護。效益主義者辛格(Peter Singer)認為道德該避免受苦。若你認為動物受苦無所謂,辛格會說你這是物種主義(speciesism)。種族主義(racism)在不同人類種族之間進行歧視的差別待遇,物種主義則在不同物種之間進行歧視的差別待遇。

對辛格來說,受苦就是受苦,不會因為受苦的是基督徒、同性戀還是老鼠而變得完全不重要。若我們因此有理由去了解其他人會因為什麼而受苦,我們也會有理由了解其他動物對各種苦痛的敏感程度。當我們了解動物不僅僅會因為皮肉傷受苦,也會因為缺乏同伴和遊玩空間而受苦、出現心理狀況,那我們除了不虐待動物,也有理由重新規劃飼養和環境開發的方法。

當然,就算我不夠了解動物,或許我還是會出於效益主義基礎,認為動物有不受苦的權利。但僅僅把動物當成有資格受道德保護的對象,跟把動物當成潛在生活夥伴,當中的差異足以影響一個人如何過活。如果人了解動物有多複雜,就不會僅僅把動物當成物品看待。把狗當成「會咬我的動物」跟把狗當成「有機會認識我,會因為人不理他而表現得難過」的動物,會引發人以不同方式活著。

多數人天生需要陪伴,養寵物能讓退休族恢復活力,撮合監獄受刑人飼養貓狗能讓他們更容易回歸社會,這些都是人類需求受滿足後自然正向發展的例子。動物的陪伴對特殊狀況的人有效果,對一般人就更不用說了。不了解動物,就不能了解自己能和動物一起做哪些有趣的事,這對人來說會是生命遺憾。這是為什麼我們有理由讀這本講動物行為、心理和語言的書。

8.02.2021

本週二(8/3)晚上八點我會開IG直播跟大家聊哲學,有空的話希望接下來每週二都開,一次聊一個小事情或小概念。歡迎大家來找我討論。

剛好這幾天有很多跟性別有關的議題,我想第一週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女性主義的心得。

我不是很懂女性主義,沒有什麼系統性的了解,只是零碎讀了一些跟歧視有關的東西。但就算這樣,我自己已經獲得很多幫助。

下週二我要跟大家分享我覺得女性主義對我個人有用的地方,並且順便介紹幾本手邊讀過沒讀過的書。歡迎大家來找我玩和分享你的經驗~

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krisnight/

7.27.2021

推薦序《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朱家安

有一個哲學笑話是這樣的:一個害羞的男子,沒交過女朋友,在某次約會前夕,向他老爸請教和女生聊天的秘訣。老爸說:聊天嘛,其實很簡單,既然你們約吃飯,一開始就先聊吃的,接下來可以聊聊對方的家人,表達你對她的好奇和關心。那聊完家人之後呢?男子問。聊完家人以後喔,老爸說:那就可以聊比較深入的東西啦,跟她聊點哲學好了。

到了餐廳,男子記得老爸的叮嚀,先聊吃的。於是開口問女生:你喜歡吃草莓嗎?女生搖搖頭。接著,男子試圖聊家人:那,你有哥哥嗎?女生還是搖搖頭。好吧,那就來聊哲學好了。男子開口:

那如果你有哥哥的話,他會喜歡吃草莓嗎?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笑話的時候,只覺得很奇怪。但是後來學到了相關的哲學討論,才了解這種討論「違反事實的假設情境」的有趣之處:沒有事實可以直接參考,那我們該如何決定這些說法的真假呢?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這個書名,也透露類似的有趣困惑,只是更加直接。「時間存在嗎?」、「今天、昨天、明天的差別是什麼?」這些問題抽象得讓你感覺不知從何思考起嗎?在這種情況下,或許一些具體的假設性情境可以協助你釐清思路。

哲學家面對很抽象的問題,他們應對這些問題的方式之一,是使用假設性的情境來協助思考、分析直覺、區辨好的答案和壞的答案。在倫理學當中你會遇到像是「如果你是醫生,你有五個病人快掛了,因為他們各自缺少一個器官...」這類假設性情境,在形上學、知識論和心靈哲學,你也會各自遇到跟烏龜、銅板和中國人的大腦有關的假設性情境。哲學家把這些精心設計的假設性情境稱為「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藉由在腦中建構「實驗」,來測試哲學理論是否符合我們對於相關概念的理解。

易夫斯‧波沙特的《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蒐集歷史上有名的思想實驗,把它們分門別類。在「幸福」、「自由」、「心智和大腦」等分類底下,你可以看到由不同哲學家提出來擁護不同立場的思想實驗穿越幾百年時空,在同一個議題底下打對台。

作為哲學普及書,《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的說明和論證密度非常高,作者幾乎不花時間討論任何和當前主題或思想實驗沒有直接相關的背景和鋪陳,文章每一字句,幾乎都是為了引領讀者認識思想實驗以及從它延伸出來的論證或說明。對於好奇和喜愛思考的人來說,可以從中得到舒暢不中斷的滿足。

同時,這本書雖然不自居為哲學概論課本,也不保障涵蓋所有主要的哲學立場,但是在各主題底下,作者依然提出夠多理論供讀者「參觀選購」。這些理論可能彼此矛盾、無法同時為真,但它們卻又各自能言之成理(特別是當伴隨著有說服力的思想實驗出現的時候)。喜歡挑戰概念與邏輯的人,可以從這些互相衝突的說明,試圖理出自己能接受的範圍,並反思自身對於該議題的想法。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

7.24.2021

噁心感的價值意義

自己吐出來的口水要你喝回去你都不願意,但你願意跟情人接吻,為什麼?你覺得嘔吐物噁心,護家盟覺得同志噁心,這之間有何關係?過去我介紹過哲學家對「噁心感」的一些分析,大致上:

  1. 噁心感有生物學上的先天基礎,用拒斥、嘔吐的反應來避免毒物進入人體。
  2. 噁心感有認知意義,也就是說,你是否覺得眼前的東西噁心,端賴你把它理解成什麼。換句話說,怎樣東西會觸發噁心感,不完全是先天決定,也受到後天文化的影響。
  3. 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歷史上各種人類社群能用噁心感來打壓異己:印度種性社會認為賤民噁心、納粹認為猶太人噁心、許多社會認為女性的月經比其他人類血液噁心。

這種分析的基礎,在於認知到許多情緒反應具有認知意義,可以有「合理╱不合理」的區分。這讓你可以主張感覺嘔吐物噁心很合理,感覺同性戀噁心不合理。關於這些看法的應用,可以參考這兩篇:

今天看到 JSTR Daily 這篇〈Is Disgust Related to Morality?〉,整理了更多觀察和看法:

  • 雜食者需要喜歡嘗鮮,否則容易餓死,又不能太喜歡,否則容易中毒。噁心感演化出來應對這種「雜食者的兩難」,或許這是為什麼雜食性動物有特別多噁心反應。
  • 我們可以把噁心反應看做一種「行為免疫系統」(behavioral immune system):若直接把毒物排除於體外,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根本不用上場。
  • 當噁心的東西入口,除了噁心反應,人類還會露出「噁心表情」,這能對其他人類釋出訊號,告訴他們哪些東西不對勁。或許這是為什麼人類喜歡一起用餐。
  • 人類的行為免疫系統除了個體的認知和噁心反應,也能繼續延伸到主食、食譜、儀式和禁忌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為了阻止人類犯下「只要一次就可能把自己搞死」的錯誤。
  • 既然和文化禁忌有關,這些機制自然可以用來污名化特定人類族群,建立內外團體。
  • 這或許是為什麼,一般來說跟陌生人靠太近會讓人覺得噁心,然而這種噁心感在大型宗教聚會之類明確顯示「來的都是自己人」的情況下會消失。

然而,不管是噁心感,還是文化與禁忌,既然這些東西都有其「功能」,在物換星移之後,我們也可以檢查它們的功能是否還在,或者是否有副作用。哲學家辛格(Peter Singer)認為在醫療和避孕技術進步的現代,我們沒有理由基於「優生學」考量反對近親亂倫,我則主張既然社會秩序已經由法制代管,我們不再需要對人復仇,那麼復仇的慾望不能用來支持死刑

*圖片來自 Darwin《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7.23.2021

新線索:哲學訓練會增加你的GRE分數

過去我們曾介紹西方世界 GRE、GMAT、LSAT 等考試和哲學主修的神奇關係:哲學系學生考這些考試的分數特別高

對這現象直覺的解釋就是哲學能訓練GRE需要的那些能力,不過哲學人對此很懷疑,總是有人問「你怎麼知道哲學系不是一開始就收到比較擅長GRE的學生?」所以有人做了研究,Spring Hill College 的哲學家 Thomas Metcalf 把學生進大學之前的 SAT 和 ACT 分數拿來跟上述「研究所入學考試」分數比較,找出他們在大學期間得到多少成長,結果顯示,「哲學與宗教」主修對 GRE 等考試確實有幫助,而且很顯著。

不過這對台灣的哲學生不是好事情,因為若你想出國念研究所,你的對手就差不多是西方 GRE 考得最好的一群人。

當然你還是可以質疑這線索是否能顯示因果關係。主要的爭論會在:「主修哲學和宗教能增加 GRE 分數」是不是當前數據的最佳解釋。並且就算哲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這有多大意義也很難說,像是,GRE 分數真的能反映出值得追求的能力嗎?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不是英語的 native speaker,要考好 GRE,英文訓練當然是比哲學訓練更迫切的選擇。

話說,過去也有人好奇讀道德哲學能否讓人更道德,所以就有哲學家去研究了。他們的假說是:如果道德哲學會讓人變道德,那讀最多道德哲學的人(a.k.a.哲學系裡做道德哲學的那些人)應該比起其他人有更多道德舉止,例如參加研討會不留垃圾在桌上之類。結果是看不出來道德哲學有這效果,哭哭。

這也讓我想到國內對經典的種種想望,例如不讀文言文會降低語文能力、不讀四書會道德淪喪。許多人用這些說法來支持國高中文言文經典教育,以及大學國文必修,但這些說法真的站得住腳嗎?它們是建立在古典文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上,還是建立在中文系的就業需求上呢?

*圖片:Genius with the Alphabet

3.31.2021

4/24 糕講堂|《迷因》:定義、解釋力、理論發展性

糕講堂是哲學哲學雞蛋糕主辦的哲學講座,我們介紹有趣的哲學問題並促發思考,讓沒有哲學背景的人也能享受哲學的樂趣。

Susan Blackmore的《The Meme Machine》一直是腦闆很喜歡的書,十年前就寫了介紹。Blackmore 分析生物學家道金斯提出的 meme 概念,給了一整個理論,說明從 meme 的觀點我們可以如何說明和預測事情。當時 meme 還是個學術詞,現在意義的「網路迷因」尚未出現。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迷因做為梗圖比做為學術概念紅上幾千萬倍(諷刺的是,這件事情應該也可以從 meme 的分析預測出來 :) )。今年八旗引進中文版,書又做的這麼漂亮,當然要介紹一下。

這次糕講堂,腦闆會介紹道金斯最初的「瀰因」說法,以及 Blackmore 的 memetics 分析,讓你了解 meme 的學術起源,以及這個概念可以用來進行哪些有趣的思考。

3.23.2021

與點堂|生命意義十二問


這大概是腦闆幾年來最認真的課程了,如果你覺得平常的糕講堂實在意猶未盡,面前這可是三個月十二堂課的規模,要來好好閱讀和思考圍繞「生命意義」的各種哲學討論!

這個課程(順利的話應該)不會協助你找到生命意義,但是會讓你了解20世紀分析哲學家如何研究生命意義問題。

你可以把這系列課程當成高密度的生命意義哲學討論,同時滿足探究生命意義的好奇和哲學論辯的渴望。在這個課堂上你會遇到一群能從你的疑問中看出回答價值,並且提供好意見的同好。

每次上課都搭配至少一篇哲學論文(有時候會是書),腦闆會把內容報告準備好在課堂上跟大家說明,讓大家有討論基礎,但如果你有空也很推薦你事先閱讀,你準備得越好,會在課程上學到更多。

大致上你可以把這個理解成像是在上研究所的課,只是教授不會來,然後每次都是輪到腦闆報告。

報名網址:
https://yudian.backme.tw/checkout/1578/11898?locale=zh-TW

🍰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難回答,因為它其實是一連串問題:什麼是意義?生命是那種有可能有意義的東西嗎?如果是,意義從何而來?要做什麼才能感受到意義?...

這門課程無法完整回答生命意義的問題,也無法保證能讓你的餘生充實有意義。但在這十二週之間,我們將瀏覽20世紀分析哲學家回答生命意義問題的各種方式,希望能讓大家一邊體會有趣的哲學論證,一邊深挖自己對生命意義的看法。

這些課程不會預設學生讀過指定讀物,我都會從頭說明。但我強烈建議學生在上課之前嘗試閱讀,這可以讓你體驗親自挑戰哲學論述的樂趣,並且藉由練習來增加理解和反思能力。我在與點堂的課程會有很多討論時間,歡迎喜歡交流意見、傾聽和組織想法的人。

🍪

每次上課主題和推薦讀物(暫定):

1. 生命意義是怎樣的問題?
Metz 2007 The Meaning of Life SEP

2. 意義有幾種?
Audi 2005 Intrinsic Value and Meaningful Life

3. 生命意義需要倚賴神和永生不滅的靈魂嗎?
Graig 1995 The Absurdity of Life without God

4. 還是說,永生反而會威脅生命意義?
Nussbaum 1989 Mortal Immortals: Lucretius on Death and the Voice of Nature.

5. 說到底,永恆的事物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在乎的?
Nagel 1971 The Absurd

6. 自然主義的科學世界會摧毀生命意義嗎?
*未定

7. 有沒有可能其實「只要我高興」就行?(提示:有可能!)
*未定

8. 可是現代社會已經讓我們都變成追求財富的形狀了...
桑德爾 2021《成功的反思》

9. 或者,愛會是答案嗎?
Frankfurt 1988 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Care About

10. 一段生命有可能罪大惡極又充滿意義嗎?
Wolf 1997 Happiness and Meaning

11. 別管哲學家了,身為一般人我們可以怎麼辦?
Emily Smith《意義》、George Vaillant《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

12. 期末論壇(這次上課,我們計畫邀請大家分享你理解了上述東西之後,對生命意義的看法)

報名網址:
https://yudian.backme.tw/checkout/1578/11898?locale=zh-TW

1.31.2021

2/27 糕講堂|《非暴力的力量》X 紀金慶

糕講堂是哲學哲學雞蛋糕主辦的哲學講座,我們介紹有趣的哲學問題並促發思考,讓沒有哲學背景的人也能享受哲學的樂趣。

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是美國後結構理論研究者、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的代表性人物,同時也是當代政治哲學的重要人物。

《非暴力的力量》是巴特勒展現思想前瞻性與企圖心的作品,若她在書中對於一個以「非暴力原則」作為結構社會原則的設想成立,這可能顛覆啟蒙運動以來對政治思想格局的想像。

巴特勒在本書中分析,無論是遠自近代政治哲學開端的霍布斯、盧梭、洛克,或是直到現代政治思想主流的自由主義和左派思想,對於自由的個體如何可能集結成國家的設想,從來在思想前提上都無法徹底擺脫彼此爭奪、相互爭鬥的暴力圖像。而有別於過往的政治思想傳統,巴特勒試圖去設想一種以「非暴力」為基本原則形塑社會的可能性。

為此,她在《非暴力的力量》一書中,從精神分析的佛洛伊德到克萊茵如何論述人性裡愛恨交織的生命驅力,再到傅柯到與班雅明對於生命權力與暴力的種種剖析,試圖建構一個從人性基本預設的新穎角度再出發,然後推論至一個非暴力社會之藍圖如何可能的政治哲學綱領。因此,閱讀《非暴力的力量》,可以說是對於自我、當下生活,以及共有世界的想像格局,進行一次全方位的重新審視。

聽起來很棒,不過雞蛋糕腦闆完全不懂巴特勒,怎麼辦?

沒關係,紀金慶老師懂。

這次糕講堂,政大哲學博士紀金慶老師將為聽眾解說巴特勒所動用的思想根源,並推敲巴特勒所設想的政治圖象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並通過適度拆解,為大家分析:除了巴特勒的個人解法外,我們是否還能夠有不同於巴特勒的詮釋,以不同的可能性組合,組織成自己對於政治和生活的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