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2021

推薦序《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朱家安

有一個哲學笑話是這樣的:一個害羞的男子,沒交過女朋友,在某次約會前夕,向他老爸請教和女生聊天的秘訣。老爸說:聊天嘛,其實很簡單,既然你們約吃飯,一開始就先聊吃的,接下來可以聊聊對方的家人,表達你對她的好奇和關心。那聊完家人之後呢?男子問。聊完家人以後喔,老爸說:那就可以聊比較深入的東西啦,跟她聊點哲學好了。

到了餐廳,男子記得老爸的叮嚀,先聊吃的。於是開口問女生:你喜歡吃草莓嗎?女生搖搖頭。接著,男子試圖聊家人:那,你有哥哥嗎?女生還是搖搖頭。好吧,那就來聊哲學好了。男子開口:

那如果你有哥哥的話,他會喜歡吃草莓嗎?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笑話的時候,只覺得很奇怪。但是後來學到了相關的哲學討論,才了解這種討論「違反事實的假設情境」的有趣之處:沒有事實可以直接參考,那我們該如何決定這些說法的真假呢?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這個書名,也透露類似的有趣困惑,只是更加直接。「時間存在嗎?」、「今天、昨天、明天的差別是什麼?」這些問題抽象得讓你感覺不知從何思考起嗎?在這種情況下,或許一些具體的假設性情境可以協助你釐清思路。

哲學家面對很抽象的問題,他們應對這些問題的方式之一,是使用假設性的情境來協助思考、分析直覺、區辨好的答案和壞的答案。在倫理學當中你會遇到像是「如果你是醫生,你有五個病人快掛了,因為他們各自缺少一個器官...」這類假設性情境,在形上學、知識論和心靈哲學,你也會各自遇到跟烏龜、銅板和中國人的大腦有關的假設性情境。哲學家把這些精心設計的假設性情境稱為「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藉由在腦中建構「實驗」,來測試哲學理論是否符合我們對於相關概念的理解。

易夫斯‧波沙特的《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蒐集歷史上有名的思想實驗,把它們分門別類。在「幸福」、「自由」、「心智和大腦」等分類底下,你可以看到由不同哲學家提出來擁護不同立場的思想實驗穿越幾百年時空,在同一個議題底下打對台。

作為哲學普及書,《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的說明和論證密度非常高,作者幾乎不花時間討論任何和當前主題或思想實驗沒有直接相關的背景和鋪陳,文章每一字句,幾乎都是為了引領讀者認識思想實驗以及從它延伸出來的論證或說明。對於好奇和喜愛思考的人來說,可以從中得到舒暢不中斷的滿足。

同時,這本書雖然不自居為哲學概論課本,也不保障涵蓋所有主要的哲學立場,但是在各主題底下,作者依然提出夠多理論供讀者「參觀選購」。這些理論可能彼此矛盾、無法同時為真,但它們卻又各自能言之成理(特別是當伴隨著有說服力的思想實驗出現的時候)。喜歡挑戰概念與邏輯的人,可以從這些互相衝突的說明,試圖理出自己能接受的範圍,並反思自身對於該議題的想法。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

7.24.2021

噁心感的價值意義

自己吐出來的口水要你喝回去你都不願意,但你願意跟情人接吻,為什麼?你覺得嘔吐物噁心,護家盟覺得同志噁心,這之間有何關係?過去我介紹過哲學家對「噁心感」的一些分析,大致上:

  1. 噁心感有生物學上的先天基礎,用拒斥、嘔吐的反應來避免毒物進入人體。
  2. 噁心感有認知意義,也就是說,你是否覺得眼前的東西噁心,端賴你把它理解成什麼。換句話說,怎樣東西會觸發噁心感,不完全是先天決定,也受到後天文化的影響。
  3. 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歷史上各種人類社群能用噁心感來打壓異己:印度種性社會認為賤民噁心、納粹認為猶太人噁心、許多社會認為女性的月經比其他人類血液噁心。

這種分析的基礎,在於認知到許多情緒反應具有認知意義,可以有「合理╱不合理」的區分。這讓你可以主張感覺嘔吐物噁心很合理,感覺同性戀噁心不合理。關於這些看法的應用,可以參考這兩篇:

今天看到 JSTR Daily 這篇〈Is Disgust Related to Morality?〉,整理了更多觀察和看法:

  • 雜食者需要喜歡嘗鮮,否則容易餓死,又不能太喜歡,否則容易中毒。噁心感演化出來應對這種「雜食者的兩難」,或許這是為什麼雜食性動物有特別多噁心反應。
  • 我們可以把噁心反應看做一種「行為免疫系統」(behavioral immune system):若直接把毒物排除於體外,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根本不用上場。
  • 當噁心的東西入口,除了噁心反應,人類還會露出「噁心表情」,這能對其他人類釋出訊號,告訴他們哪些東西不對勁。或許這是為什麼人類喜歡一起用餐。
  • 人類的行為免疫系統除了個體的認知和噁心反應,也能繼續延伸到主食、食譜、儀式和禁忌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為了阻止人類犯下「只要一次就可能把自己搞死」的錯誤。
  • 既然和文化禁忌有關,這些機制自然可以用來污名化特定人類族群,建立內外團體。
  • 這或許是為什麼,一般來說跟陌生人靠太近會讓人覺得噁心,然而這種噁心感在大型宗教聚會之類明確顯示「來的都是自己人」的情況下會消失。

然而,不管是噁心感,還是文化與禁忌,既然這些東西都有其「功能」,在物換星移之後,我們也可以檢查它們的功能是否還在,或者是否有副作用。哲學家辛格(Peter Singer)認為在醫療和避孕技術進步的現代,我們沒有理由基於「優生學」考量反對近親亂倫,我則主張既然社會秩序已經由法制代管,我們不再需要對人復仇,那麼復仇的慾望不能用來支持死刑

*圖片來自 Darwin《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7.23.2021

新線索:哲學訓練會增加你的GRE分數

過去我們曾介紹西方世界 GRE、GMAT、LSAT 等考試和哲學主修的神奇關係:哲學系學生考這些考試的分數特別高

對這現象直覺的解釋就是哲學能訓練GRE需要的那些能力,不過哲學人對此很懷疑,總是有人問「你怎麼知道哲學系不是一開始就收到比較擅長GRE的學生?」所以有人做了研究,Spring Hill College 的哲學家 Thomas Metcalf 把學生進大學之前的 SAT 和 ACT 分數拿來跟上述「研究所入學考試」分數比較,找出他們在大學期間得到多少成長,結果顯示,「哲學與宗教」主修對 GRE 等考試確實有幫助,而且很顯著。

不過這對台灣的哲學生不是好事情,因為若你想出國念研究所,你的對手就差不多是西方 GRE 考得最好的一群人。

當然你還是可以質疑這線索是否能顯示因果關係。主要的爭論會在:「主修哲學和宗教能增加 GRE 分數」是不是當前數據的最佳解釋。並且就算哲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這有多大意義也很難說,像是,GRE 分數真的能反映出值得追求的能力嗎?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不是英語的 native speaker,要考好 GRE,英文訓練當然是比哲學訓練更迫切的選擇。

話說,過去也有人好奇讀道德哲學能否讓人更道德,所以就有哲學家去研究了。他們的假說是:如果道德哲學會讓人變道德,那讀最多道德哲學的人(a.k.a.哲學系裡做道德哲學的那些人)應該比起其他人有更多道德舉止,例如參加研討會不留垃圾在桌上之類。結果是看不出來道德哲學有這效果,哭哭。

這也讓我想到國內對經典的種種想望,例如不讀文言文會降低語文能力、不讀四書會道德淪喪。許多人用這些說法來支持國高中文言文經典教育,以及大學國文必修,但這些說法真的站得住腳嗎?它們是建立在古典文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上,還是建立在中文系的就業需求上呢?

*圖片:Genius with the Alpha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