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2009

瀰、Meme、Memetics

如同對生物有興趣的人會對「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那麼長?」這類問題感到好奇,對人的行為有興趣的人也會被「為什麼多數人認為我們應該有禮貌?」、「為什麼多數人(至少在一些情況下)有利他傾向?」,甚至「為什麼麥可傑克森這麼紅?」這類問題吸引。對於前一類問題,生物學家給的標準答案是,因為長脖子基因(組)具有遺傳優勢,比起短脖子基因(組)更容易在基因庫中散佈開來。基因的遺傳優勢,雖然不總是,不過往往是基於該基因帶來的生存優勢︰如果擁有該基因的個體容易存活,該個體就容易留下更多子嗣,該基因就容易散佈。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Susan Blackmore建議,對於「為什麼多數人認為我們應該有禮貌?」這類問題,我們也可以模仿演化學家的方式來尋找答案︰多數人認為我們應該有禮貌,顯然是因為「我們應該有禮貌」這種價值觀(或信念)比它的競爭對手(「我們不應該有禮貌」、「我們有沒有禮貌都無所謂」)更容易被散佈。然而,為什麼這類價值觀具有散佈上的優勢?或許是因為它能帶來生存優勢,或許是因為它能讓持有的人滿足,也或許是因為其它奇奇怪怪的原因,就是讓人想要到處宣傳它。

這種尋找答案的方式,就是Memetic強調的研究方法。Memetics假定每一種可以依靠模仿而被複製和傳遞的東西都是一種瀰(meme),包括旋律、髒話、典故、髮型、發明、衣著、烹飪方式、走路姿勢、宗教、生活態度、個性、價值觀、道德觀等等,而當我們發現在一個社群當中某個瀰特別流行,解釋這個現象的可靠方法,就是去找出這個瀰之所以散佈得這麼廣的原因。

和基因不同的是,瀰是藉由模仿而複製和傳遞,而非藉由遺傳。因此,根據Memetics,就算對於持有者完全沒有生存上的益處,只要有強大的渲染力,瀰還是可以散佈得很廣(例如「把這封信轉寄給十個人,不然你明天會吃到大便」Email)。也因此,就算一份價值觀對於持有者的生存完全沒有益處,Memetics也還是有可能對這份價值觀的廣布給出解釋。一個可能的例子是利他主義(altruism),純粹的利他主義根據定義對於持有者的生存沒有益處,但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實踐它?Blackmore給出的解釋是︰利他主義流行,是因為利他主義比它的競爭者容易散佈,而利他主義比它的競爭者容易散佈,是因為,比起自私的人或普通的人,我們會比較願意和利他的人說話,並且接受他的想法,而這當然包括了他的道德觀。

 

Reference︰

  • Blackmore, Susan. 1999. The Meme Machine. Oxford.
  • Dawkins, Richard.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7 則留言:

  1. 關於利他主義,如果把動植物個體的每個細胞算成一個個體,則所有的體細胞都在執行利他主義的行為。利他主義甚至可以在細菌/真菌聚落中發現,所以很明顯這不只是個meme的問題,而是利他主義的確可以讓生物聚落(更精確一點是驅動利他主義的基因複製數)得到生存上的優勢。

    當然,這其實也是一種人擇原理:環境不適合利他主義個體的利他生物都死光了。

    回覆刪除
  2. nidor︰

    那些能(不管是在個體還是基因層次)帶來生存優勢的利他主義,就不是我說的純粹的利他主義。

    回覆刪除
  3. 我認為應該沒有你所謂的那種「純粹的利他主義」, 因為只要有「利」這個字在, 「利他」的行為就必須滿足某些 criteria 才能被稱作利他。而無論是哪一種利他思想, 廣泛的散佈對整個群體好處應該是會大於利己思想(這邊論述中間的 gaps 我要在想一想, 但我想應該不會錯), 因此容易被多數人接受也很正常。我想這跟物種演化的道理是一樣的, 對每一個個體都有好處的做法當這些個體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衝突, 而不會造成整體的最大利益。而造成整體最大利益的特質比較容易保存下來...道理很明顯, 就是算術問題而已。

    回覆刪除
  4. ⊆∀⊥⊻ιN︰

    那就是為什麼我只提到個體和基因,卻不談群體。

    回覆刪除
  5. 因為演化總是發生在基因層次,所以幾乎無法找到利他行為卻無法提供任何基因利益的例子。

    Memetics在其他方面還是很有效的說法,利如流行之類。但是也不要忘了考慮這些看似無關生存獨立演化的meme,其實對於基因的生存優勢(繁殖機會)也可能是有所影響的。

    畢竟演化可是會從百萬分之一的差距中選出優勝者的數學模型。

    回覆刪除
  6. Meme雖然稱不上是實證科學
    不過用Meme描述宗教行為非常貼切

    每個教派都會有系統的複製前一代的教義和各種儀式
    然後因時因地稍微會發生變異
    有些會流傳,有些則消失

    像是鼓勵教徒上街頭拉客就是一種有利於教派生存的Meme,編故事要信徒捐獻也是。
    躲起來修行而不熱衷傳教就不是很有利的Meme

    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沒有鼓勵信徒理性思考、不弄玄虛、不拚命傳教的宗教呢?
    原因很簡單,或許歷史不乏這樣的分支出現,但很快就會消失掉。

    回覆刪除
  7. 我認為要將「禮貌散佈得廣」與「利他主義」做這種解釋還有一點問題。我以為的禮貌,不要求人的心理狀態必須是某種特定的,而只要求行為與脈絡(社會文化脈絡)適當的配合;意思是,我認為常識中的禮貌與「禮貌行為」是同一件事。於是,一個行為禮貌的人,不代表他是一個利他主義的人,一個利他主義的人,也不一定是行為禮貌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