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寧老師給教育部的說帖當中,第二部份關於經典教育為何必要的論述裡,有許多說法令我感到困惑:在回應時段,謝大寧老師很簡短地回答我的問題,在我的理解下,他的意思大致上是:
a. 在每個文化體裡,能夠提供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的,就是經典了。謝大寧老師剛剛發言時,抱怨媒體上發言的官員常常把四書的效果說得過份誇大,例如說讀了四書就不會有霸凌等等。但是,就這份說帖的內容,我感覺,謝大寧老師對於經典教育的說法,在誇張程度上不會亞於任何在媒體上為四書教育發言的官員。在電視上,教育部的官員告訴我們,四書教育可以防止霸凌,讓小孩子都變得孝順父母。而在這份說帖裡,謝大寧教授則主張:若不讀經典,我們不但會失去基本的價值理念、秩序和世界觀,我們從事的其它任何學科都會變得沒有基礎,我們的生命不再有意義,而中華文化的創新,也毫無指望。然而,謝大寧老師在提出這些說法的時候,並沒有提供需要的經驗證據。
b. 經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
c. 如果我們要讓自己的生命獲得意義,就必須和經典產生某種連結。
d. 如果中華文化要在這個時代中有創新,這必須建立在成功的經典教育上。
我想,若我們希望自己對於教育的投資真的得到期望的效果,我們必須在繪製美好藍圖的同時,為自己的說法負起基本的舉證責任。
朱同學說我的主張跟官員一樣誇張,但我不是那樣講的。(例如說:)我主張經典教育可以帶來生命意義,但我沒有說,若沒有經典教育,人的生命就沒有意義。用邏輯術語來說,謝老師認為我犯了否定前件的謬誤:說接觸經典可以帶來生命意義,當然不蘊含說,若沒有接觸經典,就無法得到生命意義。
我不滿意謝老師的回應,因為,在這個回應中,謝老師的說法跟他在說帖裡的說法天差地遠。說帖裡被我提到的段落如下:
『而每個文化體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就是「經典」。』p.3你可以看出來,我的提問幾乎都直接引述謝大寧老師在說帖裡的句子,而老師在回應時做的澄清,反而跟他白紙黑字的文章不相符。
『「經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p.3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生命獲得意義,就必須讓我們的生命與經典取得某種聯結...』p.3
『所以如果中華文化想要在這時代中有所創新,也必須奠基在成功的經典教育之上。』p.4
我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或許呈給教育部委員的文字之誇大,本來就是政治遊戲的不成文規則(但倘若如此,謝大寧老師就不應該把這份誇大版本的說法提供給四書論壇作為參考資料),或許「如果...就必須...」以及其它謝老師使用的詞彙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和在國學研究領域裡不一樣。但無論如何,謝老師的回應讓我覺得不開心。因為,會議現場的老師和同學們,若是沒有讀過參考資料的,在聽了這個回應之後,一定都覺得是我誤解了謝老師的說法,或者犯了否定前件這個低級錯誤。如果謝大寧老師記得自己在資料裡寫了些什麼,並且知道「如果...就必須...」的標準意思,或許我當時就可以少丟一點臉。
然而,即便如此,我還是敬佩謝大寧老師,在明知道與會學者多為不支持讀經必選的自由派的情況下,仍然願意出席說明支持讀經立場的氣度。
『而每個文化體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就是「經典」。』p.3
回覆刪除是文化體:S 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V 是經典:C
那麼第一句邏輯式為:(Ax)(Sx>(Ey)(Cy>Vy))
我們可以看出(Ey)(Cy>Vy)是Sx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呀!
Sx: x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的文化體
回覆刪除Cx: x是「經典」
每個文化體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就是「經典」:∀x(Sx→Cx)
***
1. 「每個人能生育的就有生殖器官」意思是,能生育的人都有生殖器官,「有生殖器官」是「能生育」的必要條件。同樣地,「每個文化體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就是經典」意思是,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的文化體就是經典,「是經典」是「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的文化體」的必要條件。
2. 你那句的意思是,所有東西都能使這個條件句成立:如果它是文化體,則至少有經典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這句也等價於「所有東西,要麼它不是文化體,要麼有經典能提供最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跟原句意思完全不一樣。這個翻譯根本沒有說「提供基本價值理念、秩序與世界觀的那個東西=那個文化體=那個經典」。
3. 要argue哪裡必要條件,哪裡是充分條件,方法是解釋句子的意思,而不是將它符號化。因為不同意這樣理解句子的人也不會同意你的符號化,符號化只會把爭議點改在於你的符號化正不正確。
Ano, Joe:
回覆刪除我大致上同意Joe說的,我們得先知道原句的意思,才能做出合法的符號化。我在詰問時對於謝大寧老師的那個句子有既定的理解:
「在一個文化體中,能提供基本價值理念、秩序和世界觀的那個東西,就是經典了。」
我不確定這個理解是正確的,不過它比我想到的其它理解來得合理(例如「能提供基本價值理念、秩序和世界觀的文化體就是經典」)。在會議時使用我並不確定的理解發出詰問,一方面也是希望謝大寧老師在反駁時對於自己原來的句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做出進一步釐清。不過可惜的是謝老師選擇使用更方便的方式做出回應。
承我的上一則留言:
回覆刪除事實上,我認為,除了文化體和經典的那個段落,謝大寧老師這份說帖的其它部份,也因為歧義、模糊而擁有比較複雜以至於我無法在詰問時提出的問題。若要仔細說明這些問題,需要另文探討。
kris:
回覆刪除「在一個文化體中,能提供基本價值理念、秩序和世界觀的那個東西,就是經典了。」
如果你這句中的 [就是] 意指(=)的話,很明顯這樣解讀沒有辦法說明謝的全盤主張,
我想謝(或其他任何主張四書教育那邊的人)同時也得主張,並承認以下這個基本事實:經典教育(勿論基督教/佛教/四書)需師資,而老師所知所行,言教身教的那一部分絕對不等於經典本身,換句話說超出經典本身,不然學生自己念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你這句中的 [就是] 不意指(=)的話,經典就只意味著提供文化價值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以後要有萬全準備,像是把全文印下來並把關鍵句標記後帶到現場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