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12

#24 藏在制服胸罩裡的教育箝制


靜修女中規定女生只能穿白色或膚色內衣,並在朝會抽查。對於學生的抗議,學務主任蕭守貞回應說,此規定是基於美觀,社會人士要內衣外穿都不要緊,但學生穿白制服配黑色內衣,走在街上很難看,檢查是為學生好

本文包含嚴重缺陷
讀者指出,這篇文章有許多重要論點建立在我的無知和成見上。經討論,我同意他們的說法,並感謝他們在第61617則留言補充的意見和資訊。
教育人士的自大和控制慾,是在初等和中等教育氾濫的問題。我不清楚現在的狀況如何,但在我念國高中時,教職員大來自師範體系,那是整個高等教育最守舊的一區,在規約訓練上有特長,但論及批判和思考能力,甚至比不上普通大學訓練出來的學生(可悲的是,我們的年輕人要到進了大學之後才會發現這件事)。然而,這些人到了國小國中高中,就變成天主,只要不激怒家長,他們可以任憑自己的喜好控制學生。我過去遇過專任老師在教室地板上貼膠帶,規定每張桌子的每隻腳都要對齊膠帶的角角,並隨時準備好為此開罵。我和我的教師朋友談起這件事,他聳聳肩說這還算是稀鬆平常的。然而,這種根本強迫症的人,卻在教育體系裡過得安然舒適,只因為那些生活品質因此下降的孩子都還沒長到有抵抗能力的年紀。

在過去,國高中教職員建立了海量瑣碎規定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和對教育的貧乏想像,諸如上下課敬禮、制服髮禁鞋禁、行走時不能進食、午休時間一定得睡覺等等。當然,他們也製造許多冠冕堂皇但禁不起推敲的理由,說明為何高中生需要這些規約束縛(好啦,我承認蕭守貞的理由不但薄弱並且也算不上體面,但那不是我的錯)。我相信大部分教育人士不是為了一己之私這樣做,而是真心相信這是對學生好。然而,我也相信他們之中大部分人分不清自己什麼時候是真的為學生著想,什麼時候只是純粹想壓制自己看不爽的那些事。

國高中的生活規約非常嚴格龐雜,和多數大學明顯不同。大學和高中之間的這種劇烈對比讓我曾經不只一次想著,天哪,不管每個人在18歲到底發生了什麼轉變,這個轉變一定非常重大而神奇,讓他從處處需要受到管制不然就會遺憾終生的野小孩,變成不用人盯的自主個體。

幸好,我們有另一套不用面對這個詭異問題的假說:高中和大學的規矩天差地遠,這個現象背後的主因,並不是高中生和大學生之間的重要差異,而是高中老師和大學教授之間的重要差異。簡單地說,這是因為師範體系沒能統治大學。大學教職員多數來自普通大學和研究所,他們的出身相對自由,不受道統束縛,也不覺得自己隨時都有理由管理學生。而大學們在這些人訂定的寬鬆規約下運轉至今,也證明了學生就算不受國高中那類強力箝制,也不會比較容易出什麼大問題。中等教育的管理者強調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不同,來捍衛自己執行瑣碎規定的正當性,我認為事實正好相反:高中有如此狗屁倒灶的校規和不成文規矩,很可能並不是因為高中生和大學生有什麼差異,而是因為掌握高中和掌握大學的,是不同的兩群人。

除了普通高中和一般大學的對比,這個假說也受到另外兩個現象支持:
  1. 就算位階相同,師範大學依然有比一般大學更嚴格的規約。
  2. 當高中校內非師範出身教職員的比例增加,高中各種規約也漸漸放寬,例如現在多數高中已經沒有髮禁。
當然,我並不打算宣稱說,管理者的差異是規約不同的唯一因素。一個學校是基於什麼原因擁有目前如此校規,這是一個經驗命題,而我也承認它的完整答案一定非常複雜多元,不但牽涉教職員的素質和價值觀,也很可能和學生自主程度、家長觸角的力道、社會普遍接受的價值等有關。

然而,這並不影響我想推動的主張:若我們發現,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差異作為國高中管制的理由,並沒有我們原來想像的那麼適切,並且又發現,教職員的素質和價值觀在決定學校管制規約上的影響力其實超乎我們原來的想像,那麼,我們就應該用更加懷疑的眼光,來檢視那些義正詞嚴地主張學生應當如何如何受到約束的高中教職員。

31 則留言:

  1. 社論社論雞蛋糕...XDD

    你在學校一定讓校方很頭痛吧...XDD

    回覆刪除
  2. 那不穿內衣的人符合規定嗎?

    回覆刪除
  3. 更何況...
    胸罩明明就有背心擋著不是嗎?
    要求學生把背心脫掉檢查...
    想起來就覺得學校很噁心!

    回覆刪除
  4. 整件事讓我覺得最好笑的是,他們以「不好看」作為理由,但事實上他們必須要求女學生脫下背心才有辦法檢查。堪稱自己砸腳的典範。

    ---

    我不認為非師範體系進入國高中是校園風氣轉變的主因,而是整體社會價值觀改變,投入教職的年輕人不管是否來自師範學校,自然都看不慣那些陋習。

    由於師大歷史上曾經被政治整肅過以及收容太多老人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顯得很封閉保守,但是這些外力退去後,沒有師生會喜歡過去那一套,現在師大校風和普通大學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

    題外話,要說台灣最封閉保守的大學,我認為是宗教介入深的學校,還有心態上仍然以為自己是五專的改制學院。

    回覆刪除
  5. 把自己弄成聖母瑪利亞那樣應該可以記大功
    (雖然瑪麗亞或許只是婚前性行為但又不敢承認...)

    回覆刪除
  6. 我想 學生穿著在這篇文章已經被模糊了
    作者只是藉題發揮的高談闊論著他眼皮底下跟心裡想的「老師們」
    是自大、控制慾強、守舊、重規訓、有強迫症、貧乏想像
    「大多來自師範體系」 但批判及思考能力比一般大學畢業還不如的人
    而且作者認為老師們對學生的瑣碎約束 「連老師自己都分不清那是為學生好還是只是自己看了不爽」
    在文章的敘述下 彷彿學生都是一路被框架框大的
    但是學生卻只能乖乖聽話 因為「不聽話就會變壞小孩」
    不過在十八歲高中畢業後會突然獨立自主
    因為「師範體系沒能控制大學」 大學不會管這麼多
    作者也提到師範體系規約比較嚴格 在一般大學師培生進學校後制度有彈性了
    最後結論說我們應該以懷疑的眼光檢視嚴格約束學生的教職員
    ------
    針對老師們是自大……等等的指控 如果作者僅以自身經驗來論斷 恐怕是有相當成見 
    師範體系批判思考能力不足? 何以見得? 有證據嗎? 只怕也是無謂的成見吧!
    老師分不清約束的意義 確實有老師是這樣 但這是老師本身個性問題 不是師範出身的錯(順帶一提 第一線教育工作者也有很多不是師範體系出身的)
    學生十八歲前只能乖乖聽話 十八歲後上大學就有自主性云云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中小學跟大學的管理真的差很多 某種程度上這是當然的
    滿十八歲什麼事請自行負責 但是十八歲以前 監護人把學生放在學校 學校是有相當責任的
    約束也是「教育政策」的規定 跟「師範體系出身的老師」無關
    如果從小學開始就跟大學一樣是選課制 老師可以只管上課
    當然大家都輕鬆 也不用一堆老師費盡心力「管別人家的小孩」
    而師範體系規約嚴格 是因為社會觀感 這是師範體系的悲哀
    中小學規定鬆綁不是「一般大學師培生」的功勞 是「社會風氣逐漸自由民主化」的影響
    最後 該對嚴格約束學生的教職員有所懷疑 沒錯 但不是用「師範的都這樣」的偏見歧視眼光
    說穿了 師範錯在哪? 只「因為是師範」嗎?
    ------
    運用哲學的辨證思維來討論這則新聞是好的 但不該是建立在這樣偏頗的基礎上
    至於文章第二段提到「我不清楚現在的狀況如何」
    我想 用過去的體制來批判現代的規約實在有欠妥當
    再者 事情如果不是明白透徹 還是不要妄加論斷得好

    回覆刪除
  7. (又是匿名,對自己言論有自信的話何必遮遮掩掩的?)
    作者一開始只是由胸罩事件點出目前大學以下的學校有許多繁雜不合理的規定
    而且就以我目前高三的經驗確實是如此
    連地上地磚裂縫裡的雜草也要拔的一乾二淨
    請問這樣對整體的環境美觀有何益處?
    這只是某個主管階層個人的要求
    但沒必要強迫學生接受?
    這就是現在大學與大學以下最大的不同啊

    回覆刪除
  8. 樓上不要因為匿名就下評論先攻,暱稱何嘗不是匿名的一種形式?
    會選擇使用匿名和暱稱,純粹是個人隱私權的問題,不然都用本名身分證就好了。
    ------
    我也當過高中生,樓上經驗我也有,我也認為十八歲前後的確有差,
    不過我相信大部分規定都是合情合理的(雖然在當下被要求做東做西很煩躁),
    只有少數學校或管理者在這方面做得不好,因此受到爭議。
    但這並不表示言論者可以藉此一竿子打翻一票人(不見得在同一條船上)。
    而且樓樓上的言論並沒有錯,文章幾乎一面倒的批判師範體系,
    作者明顯失焦了,因為高中以下管理制度跟師範體系沒有太大關係,
    純粹是社會變遷之後,校方或管理者選擇給學生自主權與否的問題。
    而且現在的教育工作者跟電視新聞上的護士一樣辛苦,
    甚至在多方壓力與要求下,老師不再像過去一樣受人尊敬,
    而是被綁上許多社會道德規範,卻還是要在教育前線遭受抨擊與挑戰,
    您說,這樣的環境下,對老師而言,社會是不是把老師當高中生一樣在管呢?
    所以,如果再用過去威權的刻板印象套在現在的老師身上,
    我認為對現在大多數認真負責犧牲自我的老師是不公平的。

    回覆刪除
  9. phantoms:

    我在學校很孬的,從來沒有惹事過。

    Anonymous:

    個案著墨得多了,怕被批評有欠廣度,從個案想討論一般現象,怕被批評模糊焦點。你的第一個指責,在我看來是欲加之罪。

    我非常同意你關於我的立論不單單只是建立於自身經驗,並且還只是過去經驗的說法。然而,想想看,你怎麼會知道這件事?我在文章裡告訴你的,不是嗎?並且,我也說了,那只是一個關於眾多可能因素之一的一個假說,不是嗎?我寫了一篇文章,並且完全攤開來告訴所有人我只是提出假說,並且其論據僅限於個人過去經驗。除非老實是一種罪,否則我還真無法理解我做錯了什麼。

    倒是你,主張『中小學規定鬆綁不是「一般大學師培生」的功勞 是「社會風氣逐漸自由民主化」的影響』。這種根本不交代立論基礎的斷言,比我霸道多了吧。

    回覆刪除
  10. 給作者:
    您的老實沒有錯,
    只不過您對師範體系的批評過於主觀,
    所以我才會覺德匿名者的評論沒有錯。
    再者,其他留言者也認為中小學規定鬆綁是社會風氣影響,
    您如果要堅持那是一般大學師培生之功,只怕過於武斷。
    最後,個人認為學哲學的人是很有胸襟氣度的,
    您以版主身分刪除我支持匿名者的留言,
    雖然我只能無話可說,但也更添您無法接受挑戰的思維。
    以上

    回覆刪除
  11. T.S.

    在這個部落格,除了廣告之外,我從來沒有刪除過留言。但系統偶爾會誤判,把留言丟到垃圾桶。

    回覆刪除
  12. 給作者:

    是我誤會您,在此致上誠摯歉意。

    回覆刪除
  13. 身為國中教員, 我想說明一下我的困境. 一、我所希望的教育改革, 跟學校, 跟教育部, 都不太相同. 例如, 我反對十二年國教, 支持聯考700分制. 二、我不想幫別人管小孩. 三、教師所受的社會約束, 比板主想像中大. 四、現在的國中教育現況, 跟五年前已有差別, 跟十年前差更多. 五、現在的高中教育現況, 連我都不能拍胸脯說我很清楚. 現在的台灣教育, 比混沌還要混沌, 如果可以多一點同情的理解, 會比較好.

    回覆刪除
  14. 其實我討厭匿名的原因是當人一多的時候一堆匿名根本分不出來誰是誰
    (蛋糕大這裡好像沒這情形,還是這篇爭議性不夠高?XD)
    所以我才會希望大家能用暱稱取代匿名XD

    另外我覺得台灣教育真的充滿了和諧
    為了齊頭式平等而抹煞了教育的許多可能性
    例如高分至上觀念就是一個很可笑的教育悲劇~
    我真的不知道那些零碎的資料能幫助我們構成自身的人格,成為一個有健全思想的人
    還是要把學生搞成不上不下的機器人?

    另外蛋糕大這裡沒辦法顯示每篇文章的留言數嗎?
    每次都要點進去看
    有點麻煩XD

    回覆刪除
  15. 髮禁解除並不是因為師範體系的教職員比例"漸漸"被稀釋而"漸漸"開放,而是94年一次抗爭導致各校幾乎在一年之間全面解禁。理由不是社會風氣,而是「維護學生身體自主權」
    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167

    幾乎同時,「制服紮進去」也被提出來檢討,由於社會風氣改變,大部分社會人士並不需要把衣服紮進去,無法構成「學習禮儀/提早社會化」的目的,因此目前大多學校已容許學生不紮制服,甚至直接更改制服設計(大部分學校僅更改襯衫下擺的長度或開岔的設計)將制服穿著樣式改為「本來就要放出下擺」

    回覆刪除
  16. 首先,您說我的論點太過霸道,我想Parfait的補充以及以下師培制度的變革資料可以幫助釐清我的說法:
    基本上,當代台灣師資培育制度的改革可分為四個時期:
    1. 光復初期的應急措施(1945-1959)
    二次大戰後,台灣脫離日本統治,日籍教師相繼遣返,中小學教師頓時出現嚴重不足現象。政府為補充師資,自大陸各地及台灣緊急徵聘、考選教師,其中學歷水準不足者再施以短期的暑期講習。
    2. 師資培育制度調適時期(1960-1978)
    1960年起陸續改制為五年制的師範專科學校。
    1968年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為九年,由於政策決定至實施十分匆促,原有計畫式的師資培育無法配合,因此開始開放師資培育制度,台灣、政治、成功、中興等大學的部分學系得以開設教育課程,以增加中學師資的培育。另外,將高雄女師改為高雄師範學院。
    3. 師資培育制度一元化時期(1979-1993)
    1979年師範教育法公布,規定中小學師資培育由政府設立之師範院校實施,公立大學教育系則可准用該法之規定(事實上公立大學中只有政大一校設有教育系)。該法並規定師範生享有公費,畢業後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分發實習及服務。自此一般大學即不再參與正規的師資培育工作,成為所謂『閉鎖式』或『一元化』的師資培育制度。
    4. 師資培育制度多元化時期(1994-1999)
    民國84年通過師資培育法、教師法,且各大學院校可設教育學程培育師資,使師資培育邁向多元化。

    從作者的背景資料看來(1987年生),您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所面對的教師並非全都出自師範體系,也有一般大學畢業再跑去修四十學分班或者在大學期間即修畢教育學程者;那麼作者該如何斷定您所面對的這些老師大學四年都讀師範院校?甚至進一步衍生出「論及批判和思考能力,甚至比不上普通大學訓練出來的學生」的論點?

    其次,您說您只是提出一個假說。在此我必須重申,我對本文談論的重點是在第二到第四段,對於師範體系人員的偏見,而您的假說在第五段,我想這應該不衝突。

    最後,整篇文章發展到現在,我只讀到兩個訊息:一是對於整體師培制度的不了解,二是對於師範體系的偏激成見。
    針對第一點,您或許會認為自己又不是學教育出身,這簡直是「欲加之罪」;那我也必須說,我也不是學教育的,這些東西是我自己google得來的。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資訊取得其實很便利,看你願不願意而已。至於第二點,我想幾位網友都已經提到,就不多贅述了。

    還是那句話:事情如果不是明白透徹,還是不要妄加論斷得好。

    回覆刪除
  17. 首先,您說我的論點太過霸道,我想Parfait的補充以及以下師培制度的變革資料可以幫助釐清我的說法:
    基本上,當代台灣師資培育制度的改革可分為四個時期:
    1. 光復初期的應急措施(1945-1959)
    二次大戰後,台灣脫離日本統治,日籍教師相繼遣返,中小學教師頓時出現嚴重不足現象。政府為補充師資,自大陸各地及台灣緊急徵聘、考選教師,其中學歷水準不足者再施以短期的暑期講習。
    2. 師資培育制度調適時期(1960-1978)
    1960年起陸續改制為五年制的師範專科學校。
    1968年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為九年,由於政策決定至實施十分匆促,原有計畫式的師資培育無法配合,因此開始開放師資培育制度,台灣、政治、成功、中興等大學的部分學系得以開設教育課程,以增加中學師資的培育。另外,將高雄女師改為高雄師範學院。
    3. 師資培育制度一元化時期(1979-1993)
    1979年師範教育法公布,規定中小學師資培育由政府設立之師範院校實施,公立大學教育系則可准用該法之規定(事實上公立大學中只有政大一校設有教育系)。該法並規定師範生享有公費,畢業後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分發實習及服務。自此一般大學即不再參與正規的師資培育工作,成為所謂『閉鎖式』或『一元化』的師資培育制度。
    4. 師資培育制度多元化時期(1994-1999)
    民國84年通過師資培育法、教師法,且各大學院校可設教育學程培育師資,使師資培育邁向多元化。

    從作者的背景資料看來(1987年生),您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所面對的教師並非全都出自師範體系,也有一般大學畢業再跑去修四十學分班或者在大學期間即修畢教育學程者;那麼作者該如何斷定您所面對的這些老師大學四年都讀師範院校?甚至進一步衍生出「論及批判和思考能力,甚至比不上普通大學訓練出來的學生」的論點?

    其次,您說您只是提出一個假說。在此我必須重申,我對本文談論的重點是在第二到第四段,對於師範體系人員的偏見,而您的假說在第五段,我想這應該不衝突。

    最後,整篇文章發展到現在,我只讀到兩個訊息:一是對於整體師培制度的不了解,二是對於師範體系的偏激成見。
    針對第一點,您或許會認為自己又不是學教育出身,這簡直是「欲加之罪」;那我也必須說,我也不是學教育的,這些東西是我自己google得來的。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資訊取得其實很便利,看你願不願意而已。至於第二點,我想幾位網友都已經提到,就不多贅述了。

    還是那句話:事情如果不是明白透徹,還是不要妄加論斷得好。

    回覆刪除
  18. 其實教唆惹事比惹事更令人頭痛XDD

    回覆刪除
  19. 誠如phantoms所言,我的留言被刪掉了,而且是兩次。

    如果作者堅稱是系統問題,那就請您把我當初的留言從垃圾桶內撿回來吧!好歹那也是我認真打出來的,多少尊重一下。謝謝。

    回覆刪除
  20. 從頭一路看到留言,我認為,作者身為哲學研究者,應該要更有雅量才是~

    回覆刪除
  21. Parfait、六樓:

    看了你們提供的資料之後,我得說你們是對的,我確實是在對過去國高中師資來源和各種解禁過程不了解的情況下,依循自己的偏見妄下論斷。有你們這樣的人在我犯錯時耐心糾正,我感到很幸運。

    銀月之弧:

    複數匿名確實卻讓回文不容易,我以前在回應區標示建議大家留名字,不過效果不好,後來為了簡約就拿掉了。

    在部落格主頁,你可以在每則文章標題下面一行看到留言數。若是在文章頁面,就得拉到回應區開頭才能看到。如果我要檢查文章有沒有新回應,我通常是看左邊的「客訴」。

    回覆刪除
  22. 《看了你們提供的資料之後,我得說你們是對的,我確實是在對過去國高中師資來源和各種解禁過程不了解的情況下,依循自己的偏見妄下論斷。有你們這樣的人在我犯錯時耐心糾正,我感到很幸運。》 這不是kris

    回覆刪除
  23. To 20F(六樓):

    //如果作者堅稱是系統問題,那就請您把我當初的留言從垃圾桶內撿回來吧!好歹那也是我認真打出來的,多少尊重一下。謝謝。//

    我在這串字裡面隱約感覺到對格主「堅稱是系統問題」的絲毫懷疑。我根據我自己偏頗的個人經驗,知道這確實是系統判定的標準之一:「字太多」。雖然我也不清楚字要多到什麼程度才會被系統自動判定為垃圾留言,但往往留言貼出去時看得見,但重新整理後就會消失。不用懷疑格主對這點小事上面的人格。

    回覆刪除
  24. 跟你分享個故事,我是誤填到教育學院的大學生;今天很雖小的穿拖鞋被老師看到,結果我被擺了眼色和被質問:為什麼每次看到你都穿拖鞋來上課(明明就不是上他的課)!!還有好幾次被要求看到學長姐要問好(不問好會不爽之類的),甚至還有同學院的學系政見發表上提到要求問好和禁止穿拖鞋呢!!!!這當然都不是教育學院的關係,存粹是個人心態的問題啊XDDD;馬克思主義本身沒有錯,是使用者的問題啊;古典力學沒有錯,是上帝沒有把世界造的跟符合古典力學的錯!!!

    回覆刪除
  25. 剛剛才發現樓上撿回了一些文章,我還真懶得去查那些資料XD,只講講個人經驗。

    我就讀的國中是那種極端保守的鄉下學校,高中則開明很多(當然學校還是有一堆可笑的規定,不過很多教職員並不熱衷於此)。兩間學校教師年齡層有明顯落差,我高中遇到的老師大概比國中老師年輕十歲以上,也比較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所以我傾向校園風氣的轉變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教師年齡層。

    我比 Kris 稍微老一點,大部分老師的學歷我並不清楚,但我在中學遇過最爛的老師就不是師範體系的,他幾乎沒有教學技巧和班級經營的能力可言,唯一會做的就是訂一堆爛規矩然後拼命打學生,很不幸的是這樣下來班級秩序和成績都有進步,所以校方樂意讓他一直帶升學班,要知道升學班導師如果沒有獲得家長認同通常坐不穩。另一位堪稱是我能想像出來最龜毛的老師,也不是師範體系畢業的(這位老師倒是不錯,但是對一些細節龜毛的程度會讓學生很難過...)。

    我自己是台師大畢業的(不想透漏年齡..畢業十年內),碰巧也有修中等教育學程,其他師範學校我不敢說,但我看不出我就學時期的台師大有哪些理由比其他學校更容易養成前述那些怪物。除了國文系和一些師大獨門科系之外,專業科系師資組成和其他大學差不多,不想修教程基本上和其他學校的物理/化學/資工/社工等科系沒有兩樣,學校不會特別管制師生上課/課外的言論,一個留美博士總不會因為身在師大就故意用封閉保守的方式教書吧。另外我在師大就學期間從來沒人管過生活規約之類的東西,課桌椅基本上亂疊,通識和我們自己系上的課沒聽說教授管學生的頭髮衣著,班上有人都穿運動背心和拖鞋(教育學程的課通常會約束,這應該可以理解。文學院不清楚,我對他們太陌生了)。25樓提到的學長學弟制讓我感到很驚訝,據我所知台師大只有體育系才有,這好像是他們體育圈子裡面的文化,幾乎所有的體育學校都有。和我念研究所的學校相比,台師大比較機車的大概只有(1)沒有期中退選(2)宿舍有門禁。

    在我修過的教程裡,有一堂課老師列舉了一些狀況問同學處理方式,同學的回答大多是照搬自己國高中見聞的那一套,然後教授對每一個回答都會問:你覺得這樣的規定/措施到底是對學生有益,還是只是方便老師和行政人員控制學生?在討論中大家就發現,很多在國高中習以為常的措施和規定其實沒甚麼道理,只是老師和行政人員貪圖方便(印象中還沒提到那些莫名其妙的審美觀..)。結論時,教授希望大家到從事教職要時時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在其他課,也有多位老師告訴我們,不要用灌輸的方式教學生觀念。也有老師強調人類的智能是多元的,應該要協助學生發展自身能力,而不要只局限於課業..... 我高中老師當中最年輕的一群也是受同樣的師培教育。幾年之後有親戚在其他學校修教程,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們學校的教程像補習班一樣,只偏重在教學生如何準備教檢。

    其實師大的架構和一般大學差別不大,我反倒對師院的情形蠻好奇的,有點想拉 mocear 來現身說法...

    回覆刪除
  26. 學校裡的鳥規定我覺得可以分成三類:
    (1) 老師發神經,像是對胸罩特別的審美觀、微米級桌椅對齊工藝。說真的,發神經在其他職場也不會少到哪裡去,只是呈現的形式不同,普通大學生並沒有免疫。
    (2) 讓自己省事的手段。就像醫師會學到濫用類固醇、抗生素、防衛性醫療的妙用一樣,教師也會學到一些讓自己省事的方法,而且還會一代傳一代。
    (3) 藉由儀式性的行為建立權威性,宗教和軍隊證明這是很有用的。

    這裡必須提醒一件事,大學經過科系和成績篩選,坐在同一間教室裡的學生聽課的意願比中學高很多,就算不聽課的人也不至於干擾課程。而且事實上有非常多學生是大學教授無法見到的,一個經歷過能力分班的教授,很可能從唸國中開始就再也不會近距離接觸這些學生,但對於國中老師來說每屆都要面對;這些學生有很多會進入技職體系,但升不了四技二專或大學。即使這些學生出現在課堂,教授和國中老師職務上的責任也大不相同。假如有位學生沒來上課,大學教授頂多記個缺曠就沒事了;但國中老師就得聯絡家長甚至做家庭訪談,三天沒找到人必須通報中輟。大學教授不必在乎這位學生是去泡網咖還是混幫派,但國中老師非管不可。學生上課到一半不知會一聲就跑出去抽煙,大學老師可能不會很在乎,但國高中老師有責任制止。

    由於我最後沒有從事教職,所以教學經驗僅限於實習那一年。我遇到的班級很乖,正常的話有接近一半的學生因為打線上遊戲到凌晨所以處於休眠狀態,還有幾個人低頭看漫畫。有一次是他們去實習工場,結果有人把別人的課本用電鑽鑽孔、拿去鋸台鋸(我必須承認真的很好玩)。在大學的實驗課不太可能有人會幹這種事,而且帶實驗的助教可以拿分數來約束學生,不過國中或高職老師可能會發現有一些人對於分數毫無感覺,好像被當掉不關自己事一樣;另外有一些人事後會後悔,可是他們行動時腦中並沒有浮現後果。還有一些人,不管你叫他們做什麼事,他們都是隨便弄兩下交差,而且幾乎無法用語言和他們溝通哪裡沒做好,就算你自己跳下去做給他們看,他們也是一副「好吧,你做完呢,自己打個分數吧」的樣子。

    雖然微米級桌椅對齊工藝屬於發神經,不過要是完全沒約束,有人就會不停的擴張領土直到鄰居受不了,最後學生達到中斷上課的目的。有一些人上課中會沒由來的冒出一句黃腔,希望引起老師注意。

    上面只是列舉一部分大學教授不太可能遇到的狀況,有教學經驗者應該可以列舉更多。考慮中學老師的責任的話,我相信我所認識的大學教授當中沒幾個能處理這些狀況,包括師大的教程老師。這些學生的存在,顯然不會讓胸罩顏色或者微米級桌椅對齊工藝等等發神經的規定有任何正當性。

    不過請不要忽視建立權威的實用性,上面講的某些事情只會發生在我單獨授課的時候,而不會發生在我的指導老師身上,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打從一開始釋出的訊息就是「我無意建立任何權威」。有效控制場面的方法不只建立權威一種,但教師能用的時間預算很有限,考慮執行成本後很多人會直接選擇法家的做法。特別是缺乏其他技巧的老師,他們年輕的時候可能跟前輩學了一些爛招,發現有效果就一直用下去了。

    回覆刪除
  27. 嗯……根據敝人和宗教一樣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個人經驗和主觀看法,雞老闆雖然講話雞車偏見滿溢缺乏同理聽不進他人意見而且私德先撇下不談,至少他願意花時間詳述主張與推論過程並且接受公開批評,這點真的很值得讚許。

    留言被丟垃圾桶的問題應該是真的,至少敝人那些年來機車幼稚又鄙陋的言論從來沒有被刪過,消失後也一定會回來。這很容易驗證,只要申請個Google帳號,開個blogspot下的部落格,發幾篇留言就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目前經驗是長文章,有廣告關鍵字的文章,以及太多連結和語法的文章較容易被丟到垃圾留言,更重要的是blogspot不允許關閉這個自動判斷機制。除非老闆搬家,否則此問題目前應該無解。

    回覆刪除
  28. 想知道25再說哪間看他名稱就知道了,只是FOLLOW應該改成FLOWER;如果想找活化石,我覺得那邊會很多

    回覆刪除
  29. 話說紮衣服這件事,其實正確的衣服穿法本來就要紮進褲子,這是搭配服飾的基本認知,紮衣服是最簡單看一個人會不會穿衣服的方法之一。去看看好萊塢明星、服裝設計師和國外名人,大都是會紮的,包含襯衫以外的都是如此。

    台灣人之所以對紮褲子這麼反感我想原因有二,第一就是反抗國高中的服儀,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不紮不僅代表不會穿衣服,更沒有禮貌,就算是 smart casual 也是要紮的。最重要的是比例上會很醜,台灣人已經不像外國人這麼高了,不紮衣服會顯得上半身更長下半身更短,然後整個人看起來更矮了。如果有人想要看起來很矮,你可以盡量不紮衣服沒關係。第二就是大肚子,沒在保持運動習慣的,紮衣服很容易暴露出他們是個大肚男。但是正確的作法就是多運動,而不是將衣服露出來。

    以前我唸書時,我也覺得紮衣服很蠢。等我漸漸長大成熟,瞭解服裝搭配後,才知道將衣服紮進褲子裡才是正確的穿法,就算不是穿西裝也一樣。

    回覆刪除
  30. 賴打:

    我的美感和你不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