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仰山學堂.夏(我高中同學拾元)
哲學好好玩(安萍)
這麼做一定是有理由的,但不總是合理(小丸)
2010仰山學堂.有感(中正哲學大三洪志豪)
陳力群的心得(中正哲學大二陳力群)
說起來這次仰山感覺比之前還要好玩不少,雖然說我這次事實上沒有學到太多「新的」哲學知識,原因很簡單:妖西跟以森學長所說的,我大部分都學過了,特別是妖西的心物化約課,有很多是我心靈哲學教導過的,但是不得不說整理得很棒,這也是值得我仿效的地方。所令我沒能想到的是,心靈哲學可以應用得這麼生活化: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感情有主體權威性。
以森學長的部分,則是因為之前曾有聽他說過一些該方面的知識,例如:實踐哲學與理論哲學之間的差異。不過我在想,一般非哲學系的學生對於理論哲學或許並沒有很深,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能真的很清楚細分這其中的區別。
凱文教授的課,我就比較不知道我算不算有學過了,因為倫理學確實有提到過這樣的現象,但也用了非常簡單的方式(直接說規則有先後服從之別)就帶過了,並沒有解釋地這麼複雜。
主要有趣的地方還是在於跟其他學員互動的部分,像是哲學大逃殺,可以知道一般不是讀哲學的人有什麼樣的思維。
其實這其中最讓我困惑的,還是道德相對論。不是說道德相對論必然是錯的,而是這種大家怎麼都喜歡用這樣的說法:因為A地支持道德命題P,而B地支持道德命題非P,所以道德是相對的。
我還是堅持這個說法混淆了兩件事情:事實上發生的事情,還有我們應該要追求的事情。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當然可以承認每一個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所以會有不同的道德觀,但是這跟我們應該接受什麼樣的規範,似乎沒有太多的關係。哲學基本上要研究的,應該不是對於經驗性質,而是非經驗性的規律或規則的整合。
不過在此當天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確實有些搞砸了,因為我們的討論最後跑到了其他人無法介入的地方,而導致這個話題最後被迫中斷。或許有一些回答方式是我們要及早防止其發生?但這麼一來,就必須要訂出許多的繁文縟節,這也會使回答問題時綁手綁腳。
而另一方面我也認為,雖然定義問題者的概念會拖延大家的進度,但就另一方面來說似乎也是必須的,因為在沒有共識的情況下討論出一個好答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雞同鴨講的情況很容易陷入僵局。我自己所想到的一個進行方案是把先把所有人都分一次組,然後每一組至少有一個可以控制場面並了解哲學的人,這麼一來大家就可以在討論前先進行定義的活動(在辯論場上,這也可以稱為鎖題)。之後,可以再把大家討論的內容紀錄下來,每一個人選一兩題出來跟大家討論,然後大家再一起進行思考。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使更多人更能主動討論,因為為被抽到機率會增加更多。
而這種大逃殺的缺點就是肯定會消耗大量人力或電腦資源,每一組都能順利進行的情況並不容易,除非我們把每一位在場高手通通都分身。
sorry...我那天晚上睡不好所以早上狂打瞌睡。
回覆刪除下次要十二點熄燈...
回覆刪除新增我學弟陳力群的心得。
回覆刪除新增安萍、小丸和洪志豪的心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