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010

批判心靈哲學的三流哲學典範╱Yoshi

這篇文章是妖西寫的,回應pyridine的「心靈哲學是偽科學」。這篇文章最初發表在妖西的ptt2個版(PinkParties),雖然允諾轉貼,不過我不知道妖西會不會上來看留言,如果你有一些意見或問題想要讓他知道,也可以去妖西的個版回文。

...

批判心靈哲學的三流哲學典範—給Pyridine的回應
Yoshi(妖西,台大心理學學士、陽明神經科學研究所分子細胞神經科學組碩士、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大學哲學博士班研究)

這一系列文章充分地顯示作者Pyridine對於心靈哲學的無知,也顯示了典型的「科學家傲慢」。Pyridine看來在認知神經科學方面學有專攻,但對心靈哲學或心理學哲學,卻連入門都可能稱不上。這一系列對心靈哲學的批判,就好像一個只修過國中代數的人,大聲嚷嚷著說他連邊都還沒碰到的微積分是「假科學」並且毫無實際用處一樣。

這系列第一個也同時最明顯的問題是Pyridine對於一般來說科學和哲學之間存在的差異的無知。當代分析哲學以語言與概念以及思想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而這和科學以可觀察(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現象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有著根本上的不同。或者,從方法論角度來看(如果哲學有方法論可言),兩者也有顯著不同。因此,宣稱「心靈哲學是偽科學」,此宣稱本身就犯了範疇的謬誤。我們或可以說心靈哲學是「非科學」,但「非科學」可不等於「偽科學」。文學也是非科學,藝術基本上也是。但說這些領域是偽科學,就像指著香蕉說:「這東西吃起來不像蘋果,所以這東西是假蘋果!」一樣。

我們會說占星術是偽科學,一個主要原因在於其探究的對象與科學其實是相似的;兩者都主張自己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就對象進行預測。占星術之所以是偽科學,一個簡單的理由是占星術只是宣稱它可以成功地做預測,但並不是真地,或可靠地成功做出預測。此外,許多占星術士片段、錯誤地引用物理學或其它科學學科的專業詞彙、理論,對特定對象的命運進行解釋與預測,彷彿將人的命運視為是同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自然現象一樣,而這也是為什麼它是偽科學。然而,心靈哲學什麼時候針對某一個對象或現象,依據某一個關於該對象/現象背後的規律,作出任何預測?哲學家什麼時候片面、錯誤地引用物理學或其它科學學科的專業詞彙、理論,然後胡謅一通?

哲學家本來關心的主要就不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的實際面貌為何,或其背後有著怎樣的原理原則規律。至多,我們只能夠說哲學家探究的是人們腦袋裡的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思維背後的規律(如,邏輯)、具有規範性質的事物…等 — 這些本身的確可以說是在這個世界裡的東西。哲學家不會關心一個腦袋裡有B信念的人,在下一個時間點T會相信什麼或作出什麼,也不關心到底信念B對映的fMRI腦圖長什麼模樣,而會關心,比方說,如果S相信B、相信若B則Q,那麼S是不是應該相信Q。

如果照著Pyridine這種殘破的論證方式論證「心靈哲學是偽科學」是有效的,那麼,用一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這一系列的批判本身,是一種偽科學批判。
怎說呢?

容我把這篇文章先視為是科學性的文章,而待檢驗的「心靈哲學是偽科學」是一個科學假設。然後,我們馬上就能夠發現,這篇文章無論舉證或所使用的方法其實都不滿足嚴格的科學規範,無法用來支持該假設。比方說,定義,尤其是操作型定義在那兒?量化在哪兒?統計數據在那兒?實驗、模型,又在那兒?文中有任何一條數學式子嗎?好像通通都沒有。這篇文章沒有提供任何可靠的、客觀的、有公信力的實驗數據與理論,說服我們接受「心靈哲學是偽科學」這樣的(科學)假設。

其實,作者在做的事情恰好就是他所批評的心靈哲學,或所有哲學家在做的事情:選一個對象,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然後僅靠腦袋(後設地)談論之、分析之。因此,在這意義下,如果要歸類這一系列批判文,應該被歸類在”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of Mind”這樣的範疇內。而如果說心靈哲學是偽科學,那麼,用一樣的理由,我們也可以說這一系列屬於心靈哲學的哲學的文章是一系列的偽科學文。只是,可惜的是,若以哲學論文為標準,這一系列以心靈哲學為標的的哲學、偽科學批判文肯定是不及格的。哲學論文雖然不講求量化實驗數據作支持,但對於用語的嚴謹與否有很高的要求。

就以”qualia”這個詞/概念來說吧。Pyridine居然把”qualia”等同於「主觀經驗」。這實在有點扯。至少,也應該將”qualia”理解作「感官經驗的某種特性」或「感官經驗中與特定事物無關的那部分的內容」吧?qualia即主觀經驗?「某S在某個時間點天外飛來一個念頭」這也是S可能的主觀經驗,但這與qualia有什麼關係?Pyridine舉了一堆具有「意向(或表徵)內容」(intentional or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的感官經驗作例子,試圖反駁什麼。但,拜託,qualia by definition就是指那些感官經驗中,不涉及意向(或表徵)的部分,好嗎?這是為什麼哲學家有時候說qualia是raw feeling。Pyridine顯然連這裡”raw”(不含添加物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都沒搞清楚,只會嚷著Churchland碎碎唸看了很煩,卻沒意識到哲學家之所以多話正是為了把事情講清楚。Pyridine可以像Michael Tye一樣持強表徵論(Strong Representationalism)或持現象學立場,主張現象內容(phenomenal or qualitative content, qualia)可以完全化約到表徵內容,這OK,但至少應該先搞清楚到底”qualia”是什麼意思,是吧?

Pyridine看來對「經驗」的理解與想像有些貧乏,因此,關於「經驗」,我強烈建議Pyridine去讀J. M. Hinton在 1973年寫的《Experiences》,相信他會對於「經驗」一詞有著更豐富的瞭解(如果Pyridine看得懂的話,哈~)。

再來。Pyridine顯然因為自己理解與想像力的貧乏而感到焦慮。這很可惜,因為無論是科學還是哲學,都很依賴理解力與想像力。想像力本身沒有什麼錯,有錯的是將無法妥善處理與面對因自己無能無力而產生的焦慮,丟在無辜的哲學家身上,把哲學家當焦慮的出氣桶。

以感質顛倒(inverted qualia)為例,Pyridine顯然對「色彩感質顛倒論證」很反感,直嚷著想像紅色與綠色顛倒的世界有多荒謬。可是,他忽略了那個論證的重點在於突顯、直覺化「系統性顛倒」的可能,而以現有的物理/神經生理知識,無法讓我們「確定」(fix or determine)知覺者的知覺經驗到底有著什麼樣的qualia。紅色綠色也好,黑色白色也好,這些例子,若以現有的關於色彩知覺的知識為前提,一旦顛倒的確不可能不為第三者所察覺。但,深究其因,我們會發現之所以不可能是因為色彩知覺是一個多向度系統,當我們只針對其中就某一個向度取的配對作顛倒時,仍舊可以在其它向度找出其「不對稱」之處,進而作出客觀的區辨、「確定」知覺者的知覺經驗到底有著什麼樣的qualia。這樣講也許太抽象,我曉得唸認知科學的並非每個人腦子都跟我一樣好,所以讓我用簡單的數學舉例來說:

先假設色彩知覺可以透過一個三維的空間表徵之[1]。在此空間中,某種特定的紅色,其座標是(1,1,1),綠色是(1,1,-1)。在Pyridine看來,哲學家基於無知(哈!)提的顛倒論證根本就是只看兩個點的X座標(或Y座標)值,然後嚷著依照X座標(或Y座標)我們無法區辨到底(1, □, □)這個點是紅色還是綠色,並在這意義下說紅色和綠色是對稱的、是可以顛倒的。但,其實只要針對Z軸作檢視找出Z座標值後,我們就能夠作出區辨並「確定」那個點到底是紅色還是綠色。

可是,在我看來,有問題的不是哲學家,而是像Pyridine這種不懂哲學,只看幾本導論書、摘幾句話就亂批的傢伙。容我再強調一次,質感顛倒論證強調的是「系統性」顛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這樣的可能性使得我們作為第三方客觀觀察者時,無法確定到底知覺主體受試其知覺經驗伴隨怎樣的qualia。怎麼說呢?在上述三維的色彩知覺空間中,的確,綜合X軸、Y軸以及Z軸來判斷後,紅色與綠色知覺不可能顛倒而不被第三者察覺。然而,我們的確可以設想一個與此三維空間鏡像對稱的另一個三維空間X’Y’Z’(這樣的空間理論上有無限多個)。在X’Y’Z’空間裡,每一個點之間的關係,和XYZ空間上每一個點之間的關係都一樣。在X’Y’Z’空間裡,也有類似紅色或綠色的點:紅’、綠’,且兩者也一樣有著互補後像等知覺效應。

問題來了。現在有一個知覺主體S站在面前,我們要依據怎樣的物理/神經生理原理原則,主張S看到的是紅(或綠),而不是紅’(或綠’)?我們依據怎樣的的原理原則「確定」S看到的是紅,而不是紅’?[2]

Pyridine提到磁場顛倒,並以此「諷刺」磁場顛倒也可以設想,所以磁場不是物理的。這類比一個明顯的問題是,Pyridine根本搞錯重點。Pyridine說:
「你為什麼可以想像在神經系統不變的前提之下想像顏色可以互換?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已經先決定顏色的 qualia 是非物理的。所以這整個論證的邏輯就是:你要是能想像顏色的 qualia 是非物理的,你就能想像顏色的 qualia 是非物理的,這是 begging the question。」
Pyridine明顯搞錯一件事:黑白瑪麗論證也好、色彩感質顛倒論證也好,基本上都無法「證明」唯物論(或物理論)是錯的、證明qualia是非物理的東西。這些論證與其這樣過度詮釋,應該僅僅說它們只是提供一個非物理論的討論空間。或者這樣說吧:這些設想讓我們有好的理由相信非物理論可能是對的。

回到磁場。磁場是「外在」的事物,每一個人之於磁場,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基本是都一樣的。但qualia不一樣,qualia是內在的。S和S‘兩個人在認識磁場時,可以一樣地、公平地認識磁場,沒有誰有認識上的優勢,但是針對伴隨S的知覺經驗的qualia,S可以「直接地」知道並透過口頭報告說出其判斷(或透過手指按按鈕表現其判斷/選擇),但另一個人S’沒有辦法像S一樣直接地認識伴隨S的知覺經驗的qualia為何,僅只能透過S具有指涉效果的外顯行為得知。S的qualia之於S以及 S’,和磁場之於S以及S’,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有著很根本的不同,而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qualia和磁場可能根本是不同的東西(比方說,一個是非物理的,一個是物理的)。

不過,Pyridine有一點也許是對的。磁場的確是物理的,但在無數與我們所生存的宇宙鏡像對稱宇宙中,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是「這一個」宇宙,似乎的確不是依據目前物理的原理原則可以回答的問題。這樣看的話,Pyridine提的磁場顛倒論證似乎的確說明了物理論不是完備的理論。至於回答這問題是否一定得訴諸神創,那是另一回事了。


[1] 一個常用的colour space,HSV space便是由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on)以及亮度(brightness)三個彼此垂直的(orthogonal)向度所構成。

[2] 先不論設想紅’(或綠’)到底對知覺主體來說看起來是怎樣(what it’s like from the perceiver’s point of view)是否超出我們認知能力範圍;在此假設沒有超出。

27 則留言:

  1. 妖西果然不負眾望,第一句就火力全開!

    回覆刪除
  2. What I was trying to say was: the philosophy of mind is systematically ignored by scientists. Isn't that true? When I look into this field, I found nothing that is useful to science. Isn't that true? This essay essentially makes my point, which is: philosophers don't care about science and has nothing to contribute to science. Isn't that true?

    That is all fine by me. Just don't call it cognitive science. If a philosopher of mind doesn't teach nonphysicallism, that is fine. No problem. If a philosopher proposes non-physical things without showing any evidence - that is pseudoscience.

    回覆刪除
  3. As far as I know, at least in the field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many academic conferences, such as TSC or ASSC, are including both philosophers and scientists. So, at the moment, I don't see that philosophy of mind is systematically ignored by ALL scientis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istory of science 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I agree to some extent that the more a science is mature, the less philosophy is significant. That is, maybe in the future philosophers will secede from the circle of cognitive science as a whole, still it seems NOT a fact now.

    If Pyridine you are familiar with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you would know that even at present days,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categories/ dimensions (or the basic conceptual framework) which psychologists often adopt, such as attention, emotion, memory, reasoning...etc., are derived from many philosophers' reflection and studies which could be traced even back to the medieval times.

    Not until behaviorism had emerged in 1950's, psychology had not been a part of Science but of a branch of Philosophy. For instance, in NTU, Psychology department had been a division of the Philosophy department until 1970's.

    As to what a philosopher should propose and teach, I suggest you to use "Meinongianism" as key word. I expect that you will expand your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y and ability of imagination. Also, I believe you will find that you are using "evidence" in a very narrow way.

    You must not take the time machine from the past, for Positivism had been doomed for a long time. For today's philosophers, what counts as evidence is not limited to perceptual experiences, which could be a prima facie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Sometimes, clearly showing the possibilities is enough to hold a justified non-physicalism belief.

    For example,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cientists once had proposed phlogiston and ether as things exist based on some evidences, but such proposal are usually not taken as pseudo-scientific.

    Let me remind you again and last, the discussion whether a academic filed is science or just a pseudo one is strictly NOT a scientific topic. I am pleased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such an philosophical issue, but remember what you said:

    Do not say too much if you are not familiar with it.

    回覆刪除
  4. 我是三流的過路客,偶然看見這裡的爭論,忍不住野人獻曝,抄了幾段科普讀物文字,請大家參考。
    《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9657
    帕瑪團隊的首席「哲學家」就是留著大鬍子、黑眼珠的迦列賽,他鑽研梅洛龐帝的論文,找到哲學和科學可類比的地方,用比較少科學的方式解釋這個團隊手邊的實驗資料。他也是比較願意假設鏡象神經元功能的人。的確,他在1998年美國亞利桑那土桑會議屬報告的那篇論文〈朝向意識的科學〉(Toward a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正是科學界的第一次知道有鏡象神經元的論文。這篇論文是個催化劑。從此鏡象神經元一炮而紅。(頁30至頁31)
    …….科學是團隊的工作,尤其現代。什麼因素使一個團隊變成偉大的團隊?沒有人知道,但是當成果出現時,每個人都知道那是一個偉大的團隊。帕瑪的團隊在里佐拉蒂的領導之下,一群神經科學家在各方做了很大的貢獻。迦列賽對哲學和現象學有興趣其實不是偶然,事實上,他的興趣對神經元的發現是個關鍵。(頁32)
    我實驗的另一位成員柯卜蘭做了一個腦造影的實驗,測試大腦的鏡象神經元是否會因為聽見自己的聲音而活化。柯卜蘭有很強的認知和哲學背景,尤其對東方哲學很有研究,他多才多藝,可以彈奏印度的樂器和樂曲,也能上台去表演搖滾樂。(頁158)

    回覆刪除
  5. I have a question to Yoshi.

    Yoshi said:

    當代分析哲學以語言與概念以及思想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而這和科學以可觀察(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現象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有著根本上的不同。

    I take that 'philosophy of mind' is the philosophical study of mind. According to your characterization of 'philosophy,' are you suggesting that philosophy of mind is the study about a kind of phenomena that is no observable? Could you clarify it?

    回覆刪除
  6. 不用這樣,哲學是科學之母
    如果你要說哲學沒有經驗研究的話那是自然
    譬若原子說細菌說原本都在原則上無法觀察原子或細菌
    但後來因為顯微鏡的發明而改變.但這並不代表科學家在哲學這個領域工作沒有價值,
    或哲學家到科學這個領域工作的價值.
    當代科學家像愛因斯坦,Erwin Schrodinger都因為哲學而有卓越的貢獻,
    而愛因斯坦甚至似乎比較偏向後者.

    回覆刪除
  7. To AH

    大體而言,心靈哲學家探究的是人們(以過往的哲學家為主,但也包含一般人、也包含認知科學家、神經科學家等)在探討心靈時出現或曾出現的種種想法、說法,以及在該想法、說法中使用到的概念/語詞的內涵、外延,還有它們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邏輯關係。

    如果說有一天,對於概念/語詞間的邏輯關係、一個理論/想法完備與否...等等,我們可以像判斷火焰的顏色一樣地透過感官直接觀察並判斷,或我們發明了一種機器,像血液透析儀那般可以跳出數值(或其它呈現方式)讓我們作判斷一個論證是好的或壞的,那麼,我相信這基本上已經是一門科學,而不是哲學了。

    就拿概念/語詞間的邏輯關係或形上學關係來說,你覺得這些關係是可觀察的嗎?如果是,在什麼意義下是可觀察的?

    哲學探究的對象,不管是性質(比方說,有效性、一致性、完備性)或者是性質的承載者(比方說,論證),似乎都不是可觀察的東西,是吧?

    回覆刪除
  8. Yoshi:

    我有個問題,量子力學有許多現象似乎也不是可觀察的,但是他們仍然是科學,何解?

    回覆刪除
  9. to Mithril :

    "以可以觀察(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東西做為其主要研究對象"應該不蘊含"這玩意兒的一切性質都能被我觀察到"吧

    還是能請你稍微舉個例 ? 謝謝 (年紀輕輕還沒學過量子力學...)

    回覆刪除
  10. 許多科學哲學入門書籍都有提到關於「自然科學中不可直接觀察的事物」的討論。比方說,有些哲學家認為如原子、電子,甚至量子等是「理論存目」(theoretical entity),對於這些基本粒子的認識基本上必須透過它們在理論中與其它事物的關係,然後從中界定而出。

    雖然看起來這些「理論存目」的確沒辦法直接透過感知覺經驗認識,但它要能夠被科學社群廣泛接受,還是得要有操作型定義,並且能夠對一些現象有一定的解釋力以及預測力。而所謂操作型定義,簡言之就是一組程序行為,每一個人依照該程序都可以得到某個可觀察到的效果或結果。就我所知,如果所謂「量子」不對映一組操作型定義,最終化成某個看得見的東西(即便可能只是螢幕上的一排數字或符號,或某種試紙、底片或任何其它更能直接觀察的痕跡)、假設其存在也沒真的能夠解釋某一些尚未被妥當解釋的現象,更無法作出任何預測,那麼,科學家基本上不會接受「量子」,無論是其存在或是對映的概念/語詞的使用。

    另一頭看哲學。以「模態」(modality)為例,一種對模態的簡單定義是,模態是指為真或為假的命題或事物的模式(mode),例如,某一個命題是必然真或是可能真。但,無論是命題或其真理模式本身,都不要求必須要能夠是可被觀察到的事物。在此,關於「模態」的定義和「量子」的定義顯然不大一樣。如果真要比,和數學中,比方說,「函數」的定義還比較相似一些。

    講到函數,我其實不知道Pyridine為什麼不跟數學家要關於"函數"或"集合",或甚至"數字"的「(存在)證明」,並因為數學家提不出來就說人家是怪力亂神、是科學之敵、是神秘主義的提倡者,或說人家是「偽科學」。

    回覆刪除
  11. timothychen:

    量子力學有個思想實驗蠻好玩的-薛丁格的貓
    http://wonderjimmy.wordpress.com/2009/04/24/schrodinger-cat/

    就我看起來很像哲學問題,我無法確定他跟哲學的分界點在哪裡。因為就薛丁格的貓來說,他的數學式據說(我先聲明,我看不懂)導出了平行世界的存在,但是這跟妖西定義的:「最終化成某個看得見的東西(即便可能只是螢幕上的一排數字或符號,或某種試紙、底片或任何其它更能直接觀察的痕跡)、假設其存在也沒真的能夠解釋某一些尚未被妥當解釋的現象,更無法作出任何預測,那麼,科學家基本上不會接受「量子」,無論是其存在或是對映的概念/語詞的使用。」完全不同,我們根本沒有任何方式觀察平行世界。

    因為量子力學其中的不確定性,愛因斯坦一輩子都對量子力學抱持懷疑態度。可是,量子力學至少就我所知,他目前仍然算是science,而不是philosophy,所以我對於妖西的定義有點困惑。

    回覆刪除
  12. To Mithril

    喔~ 看來你似乎找到了那個可能踩在邊界上的議題了。

    在量子力學剛萌芽的時候,愛因斯坦也和波耳曾有過很有名的一場論戰。而這論戰就我知道的內容來看,基本上,你要說他是理論物理的爭戰也行,你要說他是物理學哲學的爭戰,也行。

    理論物理學和物理學哲學,就我所知,的確存在比較大的模糊空間。討論物理學哲學的哲學家,多半也有一定的物理學專業背景。尤其是數學,畢竟物理學很依賴數學。

    至於理論物理學真的被視為是科學嗎?

    嗯....它顯然屬於物理學的一部份,這無庸置疑。但我想不能否認,它就算是科學,也是很不典型的一門科學。比其其它分支,它更接近數學,或它更接近哲學。

    理論物理學家如果僅只是依憑理論推測提出某種假設,但還沒找到可以檢驗該假設的方法,以我對科學社群的理解,通常這種東西,就算仍屬科學,也會被擺在邊緣的位置。



    我稍微從Database中找了一下,挖到一篇科學美國人2003的一篇文章。

    讓我們僅從副標題看起就好:

    "Parallel Universes - Not just a staple of science fiction, other universes are a direct implication of cosmological observations" -- Max Tegmark, Scientific American 288, 40-51 (May 2003)

    所以,平行宇宙無法觀察?你說無法直接觀察,我同意。但,一個說法要被主流科學社群接受,至少仍要以可以觀察到的現象以及既有的理論為基礎。

    如果"平行宇宙"作為一個假設,它僅只有數學式子為依據而沒有任何跟經驗、觀察扯上邊的其它證據,那麼,基本上它會被科學家擱置直到能夠與經驗觀察扯上邊為止。如果我沒記錯,相對論之所以沒讓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一個主要原因也是相對論一開始(1915年提出的樣子)沒有任何經驗佐證支持。

    讓愛因斯坦得諾貝爾獎是光電效應。

    科學家要出書談自己的大膽假設,這其它科學家管不著。但要被寫進教科書、被一流(同時主流)的期刊刊登,我想沒有一定的經驗觀察佐證支持,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也因此,哲學家寫的東西絕大多數都不會被科學社群接受。

    如果妥切地辨識哲學與科學的不同,這是很自然的結果。只有Pyridine這種連哲學半桶水都稱不上的傢伙,才會嚷嚷那些無聊的狗屁。他那種唯科學主義(Scientism)論調,早就過時了。

    2004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嗅覺研究(廣義言,這屬認知科學的範疇)。得獎者之一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我記得很清楚,那一陣子哥大有舉辦一場座談會,會中邀請心靈哲學的重要學者John Searle與會。

    由此可見,至少,並不是所有的(認知)科學家都輕視心靈哲學家。但到底有多少輕視、有多少不輕視,我不像Pyridine一樣,面對這種經驗命題採取偽科學的方法學態度。我沒有做過統計也沒看過相關統計,所以我不知道!

    最後再補一刀。Pyridine批評的僵屍論證,其提出者是David Chalmers。講難聽一點,Pyridine是誰?Chalmers又是誰?人家的博士論文可以出書(而且是一本在認知科學圈、意識研究非常有名的書,幾乎人人一本),以此出道,從此聲名遠播。

    台灣有幾個這樣優秀的學者?

    唉。講白了,會堆疊經驗科學資料沒什麼大不了的啦。這甚至不是成為大師的必要條件。只有在台灣這種莫名其妙的升等拼論文鳥環境中,才會養出以此得意洋洋的小鼻小眼科學家。

    我更不想講,物理學是所有科學中最"硬"、最嚴格的科學。當初心理物理學的出現,一部份也是基於這樣的動機。好,請問物理學鼻祖牛頓的經典名著書名是啥?

    抱歉,不是物理學,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要嫌棄哲學?你去跟牛頓說去吧。

    無知的傢伙。

    回覆刪除
  13. To Yoshi:

    Just for the record, I do not hold that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I'm with you on this. But pyridine's claim is about a specific discipline known as 'philosophy of mind'. I don't think philosophy of mind is pseudoscience, either. That claim is a bit too strong. But I think we should read pyridine's claim charitably that 'some' schools in that academic discipline are pseudoscience. I'm not an expert in philosophy of mind. I can't really judge whether that claim is true conclusively. From what I've read so far, however, I think pyridine has presented that possibility.

    Now, here are my questions. You said:

    這系列第一個也同時最明顯的問題是Pyridine對於一般來說科學和哲學之間存在的差異的無知。

    Let's see it this way: pyridine made a claim that philosophy of mind is pseudoscience. I think there are actually two claims made, at least they are implied, one positive and one negative:

    (A). The positive claim: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known as philosophy of mind purports to be science.
    (B). The negative claim: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known as philosophy of mind is not science.

    (B) is the reason you think pyridine makes a category mistake. As you said:

    我們或可以說心靈哲學是「非科學」,但「非科學」可不等於「偽科學」。文學也是非科學,藝術基本上也是。但說這些領域是偽科學,就像指著香蕉說:「這東西吃起來不像蘋果,所以這東西是假蘋果!」一樣。

    But does pyridine deny that? Since both of you and pyridine agree that philosophy of mind is NOT science, what is that point of your critique? I'm so perplexed.

    回覆刪除
  14. Surely if X is not science it does not mean that X is pseudoscience.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dismiss pyridine's claim is to show that (A) is false. Your argument appears to be that because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known as philosophy of mind is philosophical so 'IT IS NOT SCIENCE'. But that doesn't follow that that academic discipline does not purport to be science!

    There may be various ways or reasons why someone, like pyridine, may suspect that (A). It might be that philosophers of mind made some claims about the existence and nature of certain mental things though they are unable to or have yet to show any evidence. Or, it might be that philosophers of mind propose certain theories about the nature of mind which can't be verified. Or, philosophers of mind never really made reliable prediction about some features of mental activity. I hesitate say that whether these possible reasons really obtain, and if they do obtain they are good reasons, since I'm not an expert in philosophy of mind, nor in cognitive science. In any cas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are such good reasons requires knowing what philosophers of mind are doing and an account of the activity called science. BUT WHY IT IS REQUIRED TO KNOW WHAT PHILOSOPHY IS THU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You can't just say philosophers of mind are doing 'philosophy' about mind so what they are doing is not pseudoscience (about mind). That is irrelevant or is begging the question.

    Now, what are philosophers of mind doing anyway? It seems to me you take that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re mutually exclusive. It also seems to me you draw the line between them at whether the object of study is (mainly) observable. Perhaps. So, if philosophy of mind is not science, is it philosophy? You said that philosophers of mind study 'the beliefs, claims, and the terms/concepts used in those beliefs and claims that "exist or once existed" when talking about mind'. But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why they are not observable? How do you know or infer those things if not from observation? Rene spoke to you in your dream? I'm not saying that philosophy does not involve studying something which is not observable. But if you draw the line here, and if you characterize philosophy of mind that way, it seems to me you're saying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known as philosophy of mind is NOT philosophy either?!

    I tend to think that good scientists should care very much about the validity, coherence, comprehensiveness of the theory they use when conducting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True, these are the topics mainly studied by philosophers. So I think to be a good scientist one should study some philosophy. But are those things what one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回覆刪除
  15. ..........罵得好兇,在旁邊看都皮皮挫了....
    佩服...

    回覆刪除
  16. 見我 blog 上的聲明. 我想很明確的說我的立場是錯的. 感謝大家的評論.

    回覆刪除
  17. 但是對於瑜珈的科學研究部分你還是在"耍賴",
    停留於宣傳錯誤.
    你把跟你相反立場的鐵證刪掉了.
    不順便澄清一下嗎?

    回覆刪除
  18. To AH

    怎麼過了那麼多年,你還是一樣呆呢?

    我本來就沒有說過要認識/知道心靈哲學是什麼、心靈哲學家在幹嘛不需要透過經驗或觀察吧?

    但,這和心靈哲學作為一門學術領域,其主要的方法不依賴觀察,是兩回事吧?

    你可以透過觀察發現:啊!原來心靈哲學家作的研究不依賴觀察作為方法啊!

    或者,讓我們看這個命題吧: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等方式,發現心靈哲學家探究的對象是不可觀察的概念間邏輯關係等。

    請問,這命題有內在矛盾嗎?


    這有矛盾嗎?

    回覆刪除
  19. To Yoshi:

    1. 我沒有說過你說過要認識/知道心靈哲學是什麼、心靈哲學家在幹嘛不需要透過經驗或觀察。你是從哪裡看出來我說過你說過那樣的話?

    2. 我也沒有主張心靈哲學作為一門學術領域,其主要的方法依賴或者不依賴觀察。在這點上是你有一些主張:「心靈哲學是哲學」,「哲學研究的對象,...似乎都不是可觀察的東西」。

    這樣主張的結果是「心靈哲學研究的對象似乎都不是可觀察的東西。」

    3. 我認為我們當然可以透過觀察發現:「啊!原來心靈哲學家作的研究不依賴觀察作為方法!」並且,如果「要做觀察」這個方法或步驟是界定學科是否科學的條件,那樣的發現也只是說了「心靈哲學不是科學」。但是在這點上你和pyridine彼此同意吧?

    當然,pyridine後來改口了,他現在的說法是「心靈哲學是認知科學的一部份」。

    我看你們還是有得吵。

    4. 但我覺得還是有些古怪之處。你批評pyridine時說了這麼一段:

    「其實,作者在做的事情恰好就是他所批評的心靈哲學,或所有哲學家在做的事情:選一個對象,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然後僅靠腦袋(後設地)談論之、分析之。因此,在這意義下,如果要歸類這一系列批判文,應該被歸類在”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of Mind”這樣的範疇內。」

    請問你,如果哲學研究的對象似乎都不是可觀察的東西,且心靈哲學是哲學,你說pyridine做的這個恰好就是心靈哲學的事情、這個'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of mind',這也是在談某個不可觀察的對象嗎?那我們怎麼從觀察知道「心靈哲學家作的研究不依賴觀察作為方法」?

    我之前從來沒有說你說過「要認識/知道心靈哲學是什麼、心靈哲學家在幹嘛不需要透過經驗或觀察」這樣的話。現在我倒開始覺得這是個該請你說清楚你的意思的好問題。

    5. 因為你主張「心靈哲學研究的對象似乎都不是可觀察的東西」,所以我之前回應針對這點提問。我的問題是:「心靈哲學家探究的現象是不可觀察的嗎?」答案可能是「這些對象都是不可觀察的」,或者「有些是可觀察的」,或者「都是可觀察的」。

    我一直以為心靈哲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心靈。請問你是否主張「心靈是不可觀察的東西」?如果心靈不可觀察,你是不是也主張我們不可以對心靈做科學研究?

    或者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你想說的是:其實心靈哲學家研究的對象不是那個可能觀察得到的「心靈」,而是表達心靈的某些性質的某些「概念與其間的邏輯關係」?

    這是我想要你澄清之處。


    6. 你對我的問題第一次的回覆是這樣說的:「大體而言,心靈哲學家探究的是人們(以過往的哲學家為主,但也包含一般人、也包含認知科學家、神經科學家等)在探討心靈時出現或曾出現的種種想法、說法」,以及「在該想法、說法中使用到的概念/語詞的內涵、外延,還有它們之間的關係,尤其是邏輯關係。」

    配合你的「心靈哲學研究的對象似乎都不是可觀察的東西」,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那些出現過的「想法、說法」是不可觀察的?許多社會學家、民意調查者,在做的工作很大的一部份不就是在「觀察」(使用某些理論或者工具取得某些資訊)有些什麼樣的想法、說法?按你最新的回應,你似乎也認為,要知道「心靈哲學家在幹嘛」需要透過經驗或觀察,我想你的意思應該也是肯定了他們的想法、說法是可被觀察的對象。那麼,按你的界定,心靈哲學家研究的對象,的確包含一些可觀察的事。這是你的意思嗎?

    7. 你現在限縮的說:「心靈哲學家探究的對象是不可觀察的概念間邏輯關係。」

    若你這樣說的話,心靈哲學研究和其他也研究不可觀察的概念間邏輯關係的研究的差別在哪裡呢?(還是說,只有心靈哲學做這種研究?)一個簡單的答案可能是:心靈哲學家研究的是跟心靈有關的概念間的邏輯關係。但是這是因為「概念間的邏輯關係」不可觀察,並沒有積極的說明「心靈」是不可觀察的吧?

    8.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等方式,發現心靈哲學家探究的對象是不可觀察的概念間邏輯關係等」,我不覺得這個命題有什麼內在矛盾。我是覺得你的這些聰明不呆的評論、批判裡有很多主張、說法、陳述,彼此之間有很多內在矛盾,需要釐清,不是嗎?。

    回覆刪除
  20. Kris,

    我覺得我應該特別跟你道歉. 我最近失控了. 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 抱歉. 以後我會保持較高的水準.

    回覆刪除
  21. To AH

    對於你的駑鈍,我有些失了耐性,所以態度不好還請包涵。或許我應該調整我的期待,呵呵~

    所以你到底發現了什麼矛盾?麻煩你用具有邏輯上矛盾形式的句子寫清楚,好嗎?如果你沒那個能力,就麻煩不要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已經很仁慈地幫你formulate一個可能看起來矛盾,但其實不矛盾的句子,作為對你的回應了歐!

    再來。請你讀完我說Pyridine做得事情和哲學家做的事情一樣那一段,並留意到底我在那段中說的「一樣」,是指那部分一樣。然後你在自己想想你提出了多麼無聊的問題。

    再來。當我們不清楚區分地說「心靈哲學研究的對象是心靈」時,到底這是視為一個句子,還是一個命題?

    就叫你去讀一點語言哲學嘛。看來你都沒讀。

    這句子可以做這樣的詮釋:心靈哲學研究的是「心靈」— 「心靈」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或許有指涉對象,或許根本沒有(如取消唯物論所主張)。

    然後。說話作為一種行為當然可以觀察啊!-.-|||

    但話語所表達的命題(一般被視為是抽象物)或命題所對映的思想(狀態),以及命題之間的邏輯關係,可以觀察嗎?你哪隻眼睛曾用眼睛直接看到別人的想法?

    這樣的區分與澄清,有讓你混亂的腦子清楚一些了嗎?

    至於心靈這種東西(不是詞或概念),假使我們認定它存在,我反問你,它要如何直接觀察?你曾經看到或聽到或摸到誰的心靈?

    這在單一主體身上特別明顯。

    我們透過知覺經驗取得關於外在事物的資訊。請問你要如何透過自己的知覺經驗取得關於自己的知覺經驗的資訊?你可以看到桌上的蘋果;但你可以一樣意義地看到自己那個關於蘋果的視覺經驗嗎?

    或者,換一個比較具體的類比:你可能用你那一雙眼睛,直接看你自己的視網膜嗎?你可以用你那雙眼睛看著某個螢幕,而該螢幕上是你的視網膜。但你沒辦法用你的視網膜看到你自己的視網膜。

    回覆刪除
  22. Yoshi:

    你叫我看語言哲學書,嗯,我看過一些,別人寫的我看得懂啊...但是這裡的情況是你的文字要表達的東西我看不懂。看別人寫的語言哲學的書對這有幫助嗎?我覺得這不是語言哲學的問題。這個level沒有那麼高,這只是你的文字有著過多不同且內部兜不起來的可能解讀,所以我很客氣地「請」你澄清。要知道你的意思,不問你我該怎麼辦?只靠猜嗎?我怎麼知道我猜對了沒?我對你一直很寬容,可是你自己也知道你的態度不好。為什麼要這樣呢?還是不這樣無賴你就不妖西了?你沒有耐性的話,不回答我的問題沒關係。

    你似乎澄清了一小部份:你用的「觀察」的意義非常限縮:基本上非來自自己感官經驗直接的觀察就不是你在說的「觀察」,是這樣嗎?但是為什麼這樣代表著該對象不可能被觀察?前面不是才討論到,科學家可以對許多無法「直接觀察」的對象做科學研究?你原來文字裡也說了基本上科學以可以直接或間接觀察的現象為研究對象。這時你用的「觀察」的意思並沒有做這樣的限縮吧?

    如果你是說「心靈」,不論間接或者直接,沒辦法被觀察,這是說心靈,即使存在,是不能引起或可還原成觀察得到的感官經驗的。這是你的意思嗎?

    至於你提到的「一樣」,那不是我問你的問題。我沒有說做後設分析就是偽科學。而且,你說的是pyridine「在做的事情恰好就是他所批評的心靈哲學」,我的問題在這裡:做後設分析就是做(心靈)哲學?這是個無聊的問題嗎?

    我的提問只是在請你清楚表達你的意思而已。如果你覺得這些問題太無聊,層次太low(其實本來就很low...畢竟我只是要知道你在說什麼而已),你不想回答也不要緊。

    回覆刪除
  23. To AH

    你說你看得懂,我是不知道你到底看懂了什麼。但從你無聊的問題,就我看你就算看懂你也還是漏掉了對一些哲學家常用的基本分類的認識,比方說,語句與命題。

    你說兜不起來,但到底哪裡兜不起來呢?我一直講,你一直無賴地,要不裝白痴要不就是真白痴,這我說真的也沒辦法了啊。至於你說我無賴,我不知道花那麼多力氣回一個呆子的人怎還會算是無賴;我覺得一直問自己到底想問什麼問題都搞不清楚的傢伙,還比較像無賴。

    再來。一個有能力分清楚use與mention的人,會在適當的地方放上刮號。你聲稱你看了語哲,也說你看得懂,但我實在不知道你懂到哪個世界裡去了。

    比方,你說:「如果你是說「心靈」,不論間接或者直接,沒辦法被觀察,這是說心靈,即使存在,是不能引起或可還原成觀察得到的感官經驗的。這是你的意思嗎?」。

    麻煩你下次適當地加上刮號,否則你這句話我看不大懂。你到底想問什麼?

    比方說,還原?請你澄清,「還原」是什麼意思?你心理的某個信念在怎樣的意義下可以還原成我的感官經驗?請問你在說哪一國語言?

    還有呢。你說:「你用的「觀察」的意義非常限縮」。請問這句又是什麼意思?「非常限縮」是什麼意思?怎樣使用「觀察」這個詞/概念不是非常限縮的?

    再來再來。你要不要試著區分一下「不可能」和「不能」?我用頁面搜尋,原文我只用了兩次「不可能」,不過都與觀察一事無關。

    你哪隻眼睛看到我說觀察心靈是不可能的?

    而這還不論,到底你這裡的「不可能」是哪一種不可能。邏輯上的不可能?形上學上的不可能?物理上的不可能?其它種類的不可能?

    最後。請問你「後設分析」是什麼意思?我文中哪裡有用到這個詞?

    你不說清楚、你不澄清這些....我連你要我澄清什麼、我連你的問題意思到底是什麼,我都搞不清楚耶。

    你有那麼多毛病可以挑,卻還說你對我寬容?

    我很好奇,你依憑著什麼、你拿什麼對我寬容啊?

    喔,如果你覺得我這一篇實在很無聊,沒抓到重點盡是在一些鳥地方挑毛病作文章,那很好,因為這就是你對我做的事情。而如果你花時間認真回應這些鳥問題,那我替你難過,因為我想你大概真的註定至多只能夠成為一個稱職的二流三流瑣碎分析哲學家。

    如果你硬是要玩這種挑魚骨頭的遊戲,我得說,你玩不過我的啦。

    回到基本面。

    去唸一點科學哲學。科學解釋的部分會談很多關於科學觀察的事情。去多唸一點心靈哲學,瞭解一下從知識論角度,心靈有哪些特徵。

    相信你就不會看我的文有那麼多看不懂或需要澄清的了。我沒有時間,也可能沒有足夠的能力什麼都從最基礎的開始,幫你解惑。

    你如果只是想替自己的不夠用功或天分不夠轉移焦點到我身上,說我無賴,我也只有無奈了。

    作為一個博士生,只能夠老是停在提問,把球丟給別人要別人接球的提問問題位置....我不知道,但我不會讓我自己停在這種階段這麼久的時間。

    回覆刪除
  24. Yoshi:

    你說得很對,我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好的哲學文章上,而不是浪費時間在你的文上。我的確不應該在一些你寫的鳥地方上提一些你看不懂的質疑被你當作挑毛病。

    對啊,我真呆!怎麼會做這種蠢事呢?

    回覆刪除
  25. Yoshi:

    你說得很對,我的確該珍惜時間多讀一些好的哲學文章,而不該浪費時間在你文章裡的一些鳥地方上提出一些你看不懂的質疑被你指責挑毛病。真呆!我不幹這種蠢事了。

    回覆刪除
  26. To AH

    你不只應該花時間讀好的哲學文章,你更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出好的哲學sense,培養提出不瑣碎的哲學問題的能力。你的許多問題我的確是有回應的歐,只是,那些問題基本上只要動一下腦子就可以自己找到答案了。

    比方說,人的說法、想法可以觀察嗎?

    我們會說:我聽到某S說XX。我們會說:我聽懂S的想法是什麼。

    但我們不會說:我聽到(看到、摸到)某S的XX想法(本身)。

    即使你加了一個「間接」也還是一樣。我們可以間接得知某人的想法是什麼。但我們不會間接看到某人的想法。

    我前面就回應你,說話的行為當然是可觀察的啊!可是心靈哲學什麼時候以說話的行為作為研究對象了?但,你好像有某種盲視一樣,看不見,並一直秀斗卡住,不斷重複地問著一樣的問題。

    你的惱人舉動,不是第一次了。

    如果你真的有好好讀語言哲學,你應該曉得"utterance"和"speech"的差異,也應該曉得utterance物理性質那一面的確會引起一些感覺經驗,但我們對於其傳達的資訊、內容的理解,並不全部由那些物理性質所決定。在這意義下,utterance是可觀察的,但說法或想法(含內容)本身(你或可約略等同於「語意資訊」)不是可觀察的。一般,哲學家將聲波視為是某種語意資訊的載體(vehicle),語意資訊本身是被承載之物(content)。而基本上哲學家感興趣的是後者。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