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2011

未來哲學生指南



我在下面整理了考慮進入哲學系的高中生在評估志向和準備上可以參考的資訊和意見,並著重於分析哲學。(若你不知道什麼是分析哲學,請看這篇這篇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會隨時增修,也歡迎大家提供建議。


我適合念哲學嗎?
我有理由念哲學嗎?
如果我要念哲學,我該選哪個哲學系?
如果我要念哲學,我該怎麼把自己弄進哲學系?
我考上了!

38 則留言:

  1. 不知道雞蛋糕老闆有沒有興趣在未來…
    烤一下和「碩士班」推甄或考試有關的雞蛋糕?

    一些非哲學本科的學生(像本人)
    在攻略哲學所考試/推甄時總會忐忑很久

    甚至搞不清楚具體方向

    回覆刪除
  2. 請參考《哲學與思方》
    100年中正哲學碩班甄試
    http://phi-thinking.blogspot.com/2010/11/100.html

    回覆刪除
  3. 光:

    謝啦。

    azurewinds:

    我一直有計劃要寫一篇那樣的說明,不過總是耽擱了。若你今年要考,有問題想先問,也可以在留言板問。

    回覆刪除
  4. Kris:
    我是應屆考生,只報了三間(台、清、中正)

    後面兩間分別在等口試及初試放榜
    而好死不死的3/16台大放榜,我考上了

    如果我幸運地再考上一間,我將不知道如何去選擇

    讓我困惑的是︰
    1.我不知道哪間(學生觀點)的師資比較好
    (我的哲學系的八卦來源是這裏及Wenson那邊)

    2.我一直以來都是自學的。希望入讀的研所能讓我慢慢摸方向
    (雖然我較喜歡英美哲學的風格,但我暫時又沒有
    充分理由去完全放棄歐陸)

    回覆刪除
  5. azurewinds:

    如果你希望研究所有分析也有歐陸,台大和清華會是比較好的選擇。至於他們兩個之中哪個比較好,我也不知道。可以考慮的資訊包括清華的師生感情好像很融洽(來自wenson的消息)以及台大比較有錢等等。

    回覆刪除
  6. azurewinds:

    你是趙先生?

    回覆刪除
  7. 你好,我是香港的一名中六生,明年上大學。現苦困於HKU(香港大學)和CUHK(香港中文大學)的哲學系的選擇當中。
    請問你是選擇院校的準則為何?

    謝謝
    Fong

    回覆刪除
  8. 中大的師資較港大多(20+:10+),開課整體來說較多較全面,對一般大學生來說也許比較適合;港大外國師資占絕對比例,作風西式、血統純正不在話下,看你的需求吧!除了本科以外,還可考慮修業規定、學校能提供的副修、設備、環境因素等,這方面就不太容易幫你評估了。

    回覆刪除
  9. 你好,我是馬拉西亞的一名大學應屆畢業生,我有一些關於僑生通過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申請哲學研究所的問題。研究計畫是否必須非常詳細?(比如研究方法之類的)因爲我大學念的不是這一科所以有點不知所措。還有我要如何設定研究計劃的題目?是要以某位哲學家為研究對象還是要針對哲學裏的思想?是要宏觀還是微觀的題目?有題目的例子嗎?

    謝謝.
    wen

    回覆刪除
  10. Puiman:研究方法一般可忽略,除非你是作經驗統計型為主的研究(社會科學哲學 自然科學哲學),申請入學的話建議可以某位哲學家為研究對象或針對哲學裏的思想(希臘美學、中世神學、魏晉玄學、存在主義、身體哲學、性別理論、文化研究)為主題。一般來說,個別哲學家宏觀一點,針對哲學裏的思想則微觀一點兒好。

    這些建議都不是絕對的,依照你的興趣、取向,以及申請的系所做調整。

    回覆刪除
  11. Chow Fong Yuen:

    關於中大和港大的事情我比較不清楚,所以感謝amada的回答。

    另外,你也可以去問Joe,他做分析哲學,主要興趣是語言哲學、形上學和邏輯,去年也在考慮要念中大還是港大的哲學研究所。

    Joe的網誌:
    http://phi-thinking.blogspot.com/

    Puiman:

    我大致上同意amada的建議。若你寄一封email給我,我可以把我申請碩士班的研究計畫寄給你參考。

    回覆刪除
  12. 我想申請的是政大哲研所,如果我的研究計劃是以探討柏拉圖的理型論為題,這樣可以嗎?這是不是一個好題目?

    回覆刪除
  13. Puiman:
    政大這個題目很好 :p

    回覆刪除
  14. Puiman:

    如果妳要做柏拉圖的理型論,在政大最可能指導妳的是彭文林,入學面試時也許會受到他一些質疑,例如如果不懂一定程度的希臘文會有問題云云。彭文林大概是當今國內希臘文最好的哲學家,政大的希臘哲學也很強,但相對地就不容易接受泛泛之論。況且理型論的範圍其實很大,我覺得這題目會很有難度,要討教授喜歡必須要對題材有很充分的準備與了解。

    回覆刪除
  15. 也沒wenson談的那樣難!的確,需要一份嚴謹的甄試小論文/研究計畫。可一般入學不會直接決定畢業論文題目,而著重評估學生有無學士程度以上的專業知識背景、研究能力。入學後還有些基本課程要修習,國內學生通常在入學半年內才決定畢業論文方向。如果Puiman決定畢業論文確定是研究柏拉圖理形論的話,wenson的評論應該算相當中肯,不得不留意!

    回覆刪除
  16. 感謝大家的回答。此外,Puiman,我的意見如email所示。

    回覆刪除
  17. Kris您好:

    我是今年要上台灣大學哲學系的高三生。
    平時很常看您的部落格,很習慣您的書寫方式,對分析哲學也頗感興趣;
    但另一方面,我對中國哲學也頗有興趣(尤其是佛學)
    就我所知,台大哲學系好像主要在研究英美哲學、歐陸哲學、中國哲學,
    您的部落格主要都是在講分析哲學的,連結也都以分析哲學的為主。
    不知道您能不能推薦一些研究中哲的人的部落格?
    或者是您有沒有聽聞中哲中比較適合讀的入門書?
    另外,想請問一下,在分析哲學圈裡,有會去跟歐陸、中國哲學對話的人嗎?
    想問一下有沒有人用分析哲學的方法做佛學?

    問題有點多 如果可以的話 希望您能夠回答

    p.s.我的國文老師對中哲沒研究,他是走文字學的...

    回覆刪除
  18. 回17樓

    妳是要問沒邏輯的哲學喔??!我知道有一些人在對話啦。
    以往的對話文言文標籤丟下去,解答就跑一堆出來啦,妳熟悉的書寫方式。

    http://0rz.tw/dQ0oL

    回覆刪除
  19. >>Ardious
    我想他要說的應該是用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中哲吧(?)

    另外文言文爭論跟中哲有什麼關係?
    中哲研究的是思想,不是文體也非文字,比較有關的可能只有語意
    跟要用文言文還是用白話文寫沒有很大的關係

    大致上就這樣
    關於17樓的問題
    由於我是個哲學外行人
    這點還是麻煩Kris大來講解

    回覆刪除
  20. ARDO:

    我對中國哲學和歐陸哲學都不熟,也不知道有什麼中國哲學的部落格,所以恐怕沒辦法給你有用的建議。

    我們系上的張忠宏老師有做中國哲學,吳秀瑾老師有做歐陸哲學,或許你可以找他們的東西來翻翻看。

    最後,雖然我沒辦法推薦你中國哲學的書,但我可以就分析哲學的觀點給你一些選書建議:讀那些你讀了之後真的憑良心覺得自己讀懂的書,如果你覺得好像有點掌握又好像有點抽象不太能理解,就先別當成首選。

    回覆刪除
  21. >>>>Ardious
    >>我想他要說的應該是用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中哲吧(?)

    是用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中哲呀

    >>>>另外文言文爭論跟中哲有什麼關係?
    中哲研究的是思想,不是文體也非文字,比較有關的可能只有語意
    跟要用文言文還是用白話文寫沒有很大的關係>>>>

    關係大囉!中哲表達思想的文字絕大部分是文言文吧(?)
    那有沒有人能夠清楚的用現代話語把沒人念懂的
    文言文重新以白話正確的方式表述出來(?)
    就關連到思想有無辦法表達,有沒有好表達的問題。
    古文學家小學音韻考據之間的爭議得先調解。
    但我們知道古文學家光對於古文字文言文如何解讀就吵不完了喔!
    所以從分析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個領域能否研究都還是問題。

    (這個論證也可以用在中國哲學上面)見克里斯的文章。

    http://0rz.tw/2vMMh

    http://0rz.tw/dQ0oL

    ARDO回去可以問走文字學的老師是不是如此。

    回覆刪除
  22. >>Kris
    >>Audious

    那用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佛學的話呢?
    直接從梵文入手會不會比較好?
    另外,台大好像有開過佛教語言哲學的課
    http://homepage.ntu.edu.tw/~tsaiyt/htm/pdf/c-ntu-100-2-5.pdf
    這算是分析哲學領域的嗎?
    不過這好像是研究所的課程QQ

    一般來說 研究所的課程適合大學部的學生修嗎?(假如已經修完邏輯和哲學概論的話...)

    回覆刪除
  23. >>>那用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佛學的話呢?
    直接從梵文入手會不會比較好?>>>

    梵文比文言文還要古老,幾乎只有古文學家在用,也算是死語,克里斯同樣的論證改寫一下就足以打發了。http://0rz.tw/2vMMh 或者問你好了:梵文古文的爭議除了國內少數一兩個半調子不會印度其他語文的梵文專家,如果他解釋錯了那你是要去問誰???

    更何況,佛學的問題不只是文字古老多方解讀不定的問題。佛學的問題在本體論。
    必須假設諸佛、菩薩、大菩薩、羅漢阿羅漢、修羅阿修羅... (無限綿延的諸神)...存在,佛經才有意義。但是從分析哲學來看此假設的形上學負擔太強了。這方面印度人假設佛的存在是種族的問題,信佛跟信基督只是出生偶然產生的差異 http://0rz.tw/UAFHO
    克里斯其他關於神的論證基本上改寫一番就能用到佛學上面。http://0rz.tw/5cCxb

    >>>另外,台大好像有開過佛教語言哲學的課
    http://homepage.ntu.edu.tw/~tsaiyt/htm/pdf/c-ntu-100-2-5.pdf
    這算是分析哲學領域的嗎?>>>

    不能只有語言哲學。正統的分析哲學還需要形上學倫理學美學知識論邏輯科學哲學認知科學哲學多方基礎訓練,貴系蔡老師恐怕忽略了基本訓練才會沒先指出佛學研究的盲點,所以不能算分析哲學領域。

    p.s經查蔡老師研究的是『生命意義哲學』,因此應該歸到宗教系的範疇吧。
    要是你想知道分析哲學的價值理論,知道分析哲學如何了解這個世界說明生命意義,我推薦你來聽這場,沒控來可以先了解一下這篇http://0rz.tw/cUTBB:

    資訊
    時間:2012年7月21~23號(週六到週一)
    地點:madL替代空間(北市捷運萬隆站二號出口右手邊防火巷內,116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五段241-1號,地圖在這裡)
    對象:高中生、大專生、社會人士共24人(不需哲學背景,講師和工作人員都樂意在分組討論和休息時間和你討論、回答問題,所以只要你有興趣就歡迎報名!)
    費用:1500元(含便當、講義)

    主辦:中正大學文學院
    承辦:簡單哲學實驗室

    ## 意義喜三小?(價值理論)╱朱家安
    我從何而來,該往何處去?等一下,我該往何處去,這跟我從何而來有關係嗎?在這門課裡,朱家安將拿出學術人的操守,和你分享國內難得一見毫無勵志效果的生命意義討論。

    回覆刪除
  24. @Audious:

    你講的形上學是什麼意思啊?為什麼佛學的形上學負擔太強?關於神的論證要怎麼改寫才能用到佛學上面?

    回覆刪除
  25. 某p:

    形上學負擔太強,意思是當我們要解釋世界的時候,我們必須預設存有。
    判別預設存有合理與否的常用判準有等同原則、經驗原則、語意原則、邏輯原則、可否證原則等諸多原則...但重要的是"no entity with out identity"這個精簡原則;要點在於存有越少越精鍊單純,對於形上學越好。而且分析哲學家的傳統一向不喜歡龐大的形而上學(如黑格爾的絕對精神: 等同條件無法說明、無法經驗、無法實證所以捨棄掉了...)。

    同理,佛學中 佛,天人,鬼,修羅...菩薩,大菩薩,觀音菩薩,千手千眼菩薩...的等同條件難以清楚陳述(什麼是,天人,鬼,修羅...菩薩,大菩薩,觀音菩薩,千手千眼菩薩...等同條件由三藏十二部永遠搞不清楚的古文大雜匯構成 http://0rz.tw/2vMMh ),可經驗性無法說明(佛,天人,鬼,修羅...菩薩,大菩薩,觀音菩薩,千手千眼菩薩無客觀方法能經驗),可否證性無法說明(只能相信佛,天人,鬼,修羅...菩薩,大菩薩,觀音菩薩,千手千眼菩薩存在而沒有客觀方法能證明佛,天人,鬼,修羅...菩薩,大菩薩,觀音菩薩,千手千眼菩薩存在或否)

    簡單的說,佛,天人,鬼,修羅...菩薩,大菩薩,觀音菩薩,千手千眼菩薩這些詞可能很炫麗但沒有實質意義(缺乏一致的等同條件、不可經驗、不可實證)。

    所以從分析哲學的角度,基於形上學的基本要求,佛學中的諸神無意義,不需要承認佛學諸神存在。

    回覆刪除
  26. @Audious:

    1.你講了很多,但我還是無法理解你說的形上學到底是什麼,你說的那些「判別存有合理」的條件和科學、歷史學等的方法學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2.在佛學的理論中,透過某些特定方法修行可證得神通,而擁有神通就能感知佛、菩薩等客體的存在,為什麼他們不可經驗也不可實證?另外我也無法理解你所謂「等同條件」是什麼意思。

    3.佛學理論的核心是因果律,所謂佛菩薩阿羅漢淨土只是對具有某些性質的客體的稱呼,本來就也不重要。好比物理學家、化學家、文學家、醫師也只是對具有某些特質的人的稱呼,那我也可以說不需要承諾這些職業存在?

    回覆刪除
  27. 回p某:

    1.你講了很多,但我還是無法理解你說的形上學到底是什麼,你說的那些「判別存有合理」的條件和科學、歷史學等的方法學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分析哲學的形上學特別強調基於語意分析,邏輯來說明存有,科學重實驗、歷史學重史料這是不同之處,但是科學說明實驗數據、歷史解讀史料又會回到用語言分析、邏輯讓陳述清晰化,去除掉無意義的語句,則是共通之處。

    2.在佛學的理論中,透過某些特定方法修行可證得神通,而擁有神通就能感知佛、菩薩等客體的存在,為什麼他們不可經驗也不可實證?另外我也無法理解你所謂「等同條件」是什麼意思。

    「等同條件」就是要說清楚佛菩薩是啥米碗糕。但是佛菩薩的意義在永遠搞不清楚的古文大雜匯:三藏十二部裡面 http://0rz.tw/2vMMh。

    就算佛、菩薩可能可以經驗可以實證,對於分析哲學來說也是沒道理沒根據的,因為客觀語意判準永遠不存在,你經驗到了佛菩薩但是跟意義不明的三藏十二部永遠兜不起來。就算找出了客觀語意,宗派之間二十部派、八大宗、四山頭就吵不完了。http://0rz.tw/HER4D

    3.佛學理論的核心是因果律,所謂佛菩薩阿羅漢淨土只是對具有某些性質的客體的稱呼,本來就也不重要。好比物理學家、化學家、文學家、醫師也只是對具有某些特質的人的稱呼,那我也可以說不需要承諾這些職業存在?

    因果律(或必然性)在分析哲學裡面早就被打爆了。觀察太陽運轉,似乎可以發現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的表象,但是保證太陽不會打西邊出來不會停止的理由是?觀察撞球台。用球桿子推白球,白球撞到紅球,紅球移動。唔?的確能觀察到一系列時間連貫的事件:桿子推白球,白球撞到紅球,紅球移動。可是你有看到因果律嗎?為什麼不是紅球白球在桌台上造成你推桿而是相反或其他可能?如果有因果律,因跟果並沒有發生在世界中呀,只留下無限種可能解釋。同理,佛教講三世因果,萬世因果,時間上是以難以計數如太陽事件撞球台事件般的小事件組成,但光是一個小事件的因果律(必然性)就搞不出來,所以不需要相信因果律。

    物理學家、化學家、文學家、醫師至少不像佛菩薩阿羅漢一般,只以雕像的方式存在。想想看物理學家、化學家、文學家、醫師的雕像能證明什麼?有意義嗎?

    回覆刪除
  28. 2.教育部國語辭典、維基百科、生物學的書籍等等對「人」的解釋都不盡相同,古書的描述差異更大。請教一下「人」的定義是什麼?客觀語意判準在哪裡?如何判斷一個客體是否和從古至今眾多書籍上所謂的「人」等同?同理,請教「憂鬱」的客觀語意判準在哪裡?

    如果都沒有,依照閣下的想法,那些心理學和生物學的書也都沒有意義了?


    3.你弄錯了,因果律只說凡事必有其因,要避開不想要的果,就不要種下其因,事件和事件之間的必然性本來就不是用因果律證成的。病毒感染會產生感冒症狀,前者是因,後者是果,瞭解了這點就知道避開前者就能避免後者;至於如何證明病毒感染會產生感冒症狀,那是另一個問題。

    在佛家的描述中,佛菩薩阿羅漢不是只存在於雕像之中,他們是實際存在的客體,能以各種面貌出現,並且有能力干預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

    回覆刪除
  29. phantoms said... 28

    2.教育部國語辭典、維基百科、生物學的書籍等等對「人」的解釋都不盡相同,古書的描述差異更大。請教一下「人」的定義是什麼?客觀語意判準在哪裡?如何判斷一個客體是否和從古至今眾多書籍上所謂的「人」等同?同理,請教「憂鬱」的客觀語意判準在哪裡?

    如果都沒有,依照閣下的想法,那些心理學和生物學的書也都沒有意義了?

    這位閣下你弄錯了,雖然研究佛學不能避免,但考察古書尋求意義判准不是分析哲學一般有興趣的做法,心理學和生物學依照的是最先端的科學研究為基礎,分析哲學也是依循最先端的科學研究為基礎,並強調論證、數學、邏輯語言分析大腦科學認知科學等。在數理邏輯科學研究底下的定義都必須是非常明確的,如果你對科學還有一點知識的話。

    另,「人」的定義不明朗,原因不難理解,人外顯本來就有許多種,現在全世界一共有70多億人,世世代代又會變化(基因改變,突變),但是這不是說明三藏十二部裡面「佛」的定義渾沌的好理由,「佛」是同一個佛,不是群集呀=W=。

    3.你弄錯了,因果律只說凡事必有其因,要避開不想要的果,就不要種下其因,事件和事件之間的必然性本來就不是用因果律證成的。病毒感染會產生感冒症狀,前者是因,後者是果,瞭解了這點就知道避開前者就能避免後者;至於如何證明病毒感染會產生感冒症狀,那是另一個問題。

    假設世界為事件序列...=>A=>B=>C=>D=>...=>Z=>A1=>...=>Z1=>...AN=>...=>ZN=>...

    舉例來說,發生了B200或更大的事件,閣下當然可以指定A是B200的因,B200是A的果。但你要如何保證這個因果關係會成立而不是B或C或D...作為B200的因,而反之亦然(B200作為其B或C或D...的果)呢?
    唯一的可能是預設A[必然]是B200的因不是嗎?

    >>>>在佛家的描述中,佛菩薩阿羅漢不是只存在於雕像之中,他們是實際存在的客體,能以各種面貌出現,並且有能力干預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

    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有人抱怨社會理性論述不足了,信者恆信嘛...http://0rz.tw/5cCxb

    回覆刪除
  30. #Audious @29F:

    2.佛家明明就提及了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迦葉佛等等,顯然「佛」和「人」一樣是對一群有相似性質客體的總稱,你說「佛」不是群集完全與事實不符呀!

    你說了這麼多,到底「人」和「憂鬱」有沒有明確定義?如果有,你所謂依循最先端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心理學和生物學給它們的明確定義究竟是什麼?如果沒有,為什麼佛沒有明確定義是指責佛學的理由,而人和憂鬱沒有明確定義不能指責心理學和生物學?


    3.//假設世界為事件序列...//

    甲事件在乙事件之前發生,不必然甲事件是乙事件的因,因此「A是B200的因,B200是A的果」需要其他經驗與證據去證成,而不是隨意預設就成立的。容我再重複一次「事件和事件之間的必然性本來就不是用因果律證成的」。

    //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有人抱怨社會理性論述不足了,信者恆信嘛...http://0rz.tw/5cCxb//

    請教一下這和信者恆信有何關係?你貼的連結和你這句話又有何關係?

    回覆刪除
  31. 2.佛家明明就提及了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迦葉佛等等,顯然「佛」和「人」一樣是對一群有相似性質客體的總稱,你說「佛」不是群集完全與事實不符呀!

    你說了這麼多,到底「人」和「憂鬱」有沒有明確定義?如果有,你所謂依循最先端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心理學和生物學給它們的明確定義究竟是什麼?如果沒有,為什麼佛沒有明確定義是指責佛學的理由,而人和憂鬱沒有明確定義不能指責心理學和生物學?

    前文不是談群集的「佛」(Buddha)(無論有沒有那種東西),前文意指三藏中最常出現的「佛陀=悉達多」,雖說實際上更複雜但都還是同一個人(「佛陀=悉達多=...=...=...」),可視為同一個對象(WIKI:),然而再對照一下各派見解(WIKI2)

    WIKI:『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他的尊稱。「釋迦」是他所屬的部族釋迦族的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為「文」、「仁」、「寂默」,所以漢文翻譯又作「能仁寂默」[註 2]、「釋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誦詩中,曾經記載一種出家修行者,稱為「牟尼」,他蓄長髮、著褐色的髒衣、可以飛行空中,喝飲毒汁而無事,所以「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釋迦族的聖人」。

    「悉達多」(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吉財」、「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薩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為「意義成就」或「一切義成」[註 3]。傳統上認為「喬達摩」或「瞿曇」(Gautama)是釋迦牟尼的氏族名稱,即釋迦族祖先的姓氏[註 4]。但這應非他的姓氏,而是依照古印度貴族的習慣,由《梨俱吠陀》讚歌的作者仙人家族喬答摩[註 5],所取的另一個名字[註 6]。

    此外,大乘佛教對他又有不同的尊稱,如《華嚴經》中又稱他為毗盧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俗謂大日如來[註 7]。』

    (WIKI2毗盧遮那佛:)

    各派見解

    『原出自《華嚴經》,但因譯音不同,造成後世各佛教宗派對它有不同的解釋。華嚴宗認為毗盧遮那佛為報身佛,是蓮華藏世界的教主。天台宗認為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盧舍那佛為報身佛,釋迦牟尼佛為應化身佛。密宗則認為毗盧遮那佛為至高的唯一法身佛,金剛界的根本。他是密教最大本尊。因為譯名不同,造成佛教內部不同學派,對「毗盧遮那佛」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譯名不同

    舊譯《華嚴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六十卷)譯為「盧舍那」。
    新譯《華嚴經》(于闐實叉難陀譯),八十卷)譯為「毗盧遮那」。

    華嚴宗據此認為:毗盧遮那與盧舍那分別為音譯的全稱和略稱。「毗盧遮那」為報身佛,是《華嚴經》所說蓮華藏世界(佛報身之淨土)的教主。
    天台宗以毗盧遮那佛為法身佛、盧舍那佛為報身佛、釋迦牟尼佛為應身佛。
    法相宗與上述解釋相同,但所尊稱略有不同。法相宗以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身,盧舍那佛為受用身、釋迦牟尼佛為變化身。
    密宗視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摩訶毗盧遮那,梵文Mahāvairocana)為理智不二的法身佛,為密宗尊奉的主尊之一。

    《大日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在密教經典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由中印度密宗大師善無畏於唐開元四年(716年)在洛邑大福先寺譯成漢文。』

    所以看完(wiki1,wiki2)你可以發現的的確確「佛陀=悉達多=ooxx=ooxx=...=...=...」的指涉對象陷入羅生門。

    >>>>甲事件在乙事件之前發生,不必然甲事件是乙事件的因,因此「A是B200的因,B200是A的果」需要其他經驗與證據去證成,而不是隨意預設就成立的。容我再重複一次「事件和事件之間的必然性本來就不是用因果律證成的」。

    好吧 我可以同意你XD 只是我想提醒一下,這本來就是科學在應用的方式,就本體論來說佛學仍然不需要。

    /////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有人抱怨社會理性論述不足了,信者恆信嘛...http://0rz.tw/5cCxb//

    請教一下這和信者恆信有何關係?你貼的連結和你這句話又有何關係?///

    意思是說閣下作為信徒,相較於證明宗教荒謬的論証http://0rz.tw/5cCxb,您無法以理性提供客觀判準證明信徒談的信仰有值得信仰的價值,但是信徒照樣盲信不誤。

    回覆刪除
  32. 2.討論牛頓物理學的時候,有需要討論牛頓究竟是何時出生生於何處是男是女有沒有結婚生幾個小孩學術文章是用什麼文寫成的嗎?

    請不要轉移焦點,和佛家論述可不可理解有關的是「佛」這個概念,請閣下好好回答30F第2.點第二段的問題,其餘在下恕不奉陪。

    3.1.研究數學也不需要生物學啊...研究本體論或許不需要佛學,但這不代表佛學沒意義或不值得研究吧?

    3.2.第一,我不是信徒,我只是不支持那些主張佛學無意義的拙劣論證。第二,我確實不打算證明佛學為何值得信仰,基本上這牽涉到對「信仰」的看法以及諸多價值立場,也不是這裡的討論主題。第三,我相信有些信徒確實是盲信佛學,但同樣也存在非盲信的信徒,這要針對每個案例及其信仰過程深入討論才有意義,在有足夠的資訊及充分的探討之前,我覺得「信徒照樣盲信不誤」不過是個未證成的斷言罷了。第四,如果閣下真的有興趣,可以來這裡看我對宗教的看法。

    回覆刪除
  33. 2.討論牛頓物理學的時候,有需要討論牛頓究竟是何時出生生於何處是男是女有沒有結婚生幾個小孩學術文章是用什麼文寫成的嗎?

    佛學不是科學,所以你這個類比推問不成立,但是只要論及關於牛頓的論文是不是都是他寫的,論文之理是否連貫一致? 的時候這些後設背景資訊不能忽略,也很重要。

    >>>>請不要轉移焦點,和佛家論述可不可理解有關的是「佛」這個概念,請閣下好好回答30F第2.點第二段的問題,其餘在下恕不奉陪。

    也請閣下不要轉移焦點,今天佛學的問題是前文WIKI2佛教各部派對於「佛陀」是什麼「佛」的概念的定義問題:「佛陀=悉達多=釋迦牟尼=世尊=瞿曇=佛祖=大日如來佛?=至高的唯一法身佛?=盧舍那佛?=密教最大本尊?=金剛界的根本?=蓮華藏世界的教主?=報身佛?=...=...=...=??????」

    這種A佛陀=B悉達多,A=C釋迦牟尼,A=D,A=E,A=F...A=G...A=H...
    隨便取一個部派定義差異 G=\=H 但A=G, A=H
    代換一下得出 A=\=A=>B=\=B=>C=\C...
    所以[佛陀=悉達多]變成空集合了。

    那麼,就分析哲學本體論來看,承認空集合存在沒什麼問題,空集合是邏輯基本的配件,而正好[佛陀=悉達多=...]變成空集合,與佛教部派爭議得出的自然結果不相衝突。

    所以[佛陀=悉達多]存在而且是以邏輯上空集合的方式,這樣不會跟本體論相衝突。
    這方法應該也可以用到其餘西洋宗教各部派的爭議上。

    3.1.研究數學也不需要生物學啊...研究本體論或許不需要佛學,但這不代表佛學沒意義或不值得研究吧?

    從邏輯來看空集合產生的體系也具有意義,值得研究。

    3.2.第一,我不是信徒,我只是不支持那些主張佛學無意義的拙劣論證。第二,我確實不打算證明佛學為何值得信仰,基本上這牽涉到對「信仰」的看法以及諸多價值立場,也不是這裡的討論主題。第三,我相信有些信徒確實是盲信佛學,但同樣也存在非盲信的信徒,這要針對每個案例及其信仰過程深入討論才有意義,在有足夠的資訊及充分的探討之前,我覺得「信徒照樣盲信不誤」不過是個未證成的斷言罷了。第四,如果閣下真的有興趣,可以來這裡看我對宗教的看法。

    感謝XD 但整篇除了說明宗教可能正確可能錯誤之外 還有更多能進一部證明的東西嗎?

    回覆刪除
  34. #Audious @33F:

    我問最後一次:到底「人」和「憂鬱」有沒有明確定義?如果有,你所謂依循最先端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心理學和生物學給它們的明確定義究竟是什麼?如果沒有,為什麼佛沒有明確定義是指責佛學的理由,而人和憂鬱沒有明確定義不能指責心理學和生物學?

    你如果不打算回答,在下就不奉陪了,以上~

    回覆刪除
  35. >>Audious
    >>phantoms

    啊不好意思兩位
    原本只是想問現在哲學界的狀況
    結果好像引燃奇怪的火種了QQ

    其實我要問得很單純
    我知道整個佛學當然不算是分析哲學的範疇
    因為佛教的形上學預設本身就很「獨特」XD
    所以那也不是我想問的
    我只是想說可不可以用分析哲學的方法去研究佛學中的「某些」課題罷了
    上述的「台大好像有開過佛教語言哲學的課...這算是分析哲學領域的嗎?」也是這個意思

    主要是我以前有聽說過似乎有人拿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歐陸哲學
    因此我想說能不能也拿分析哲學的方法研究中哲中的「某些」課題

    意思表達表達不清楚
    造成誤解 真是不好意思
    希望未來上大學後能有所改善

    回覆刪除
  36. 很感謝Kris、Audious、phantoms對我這些問題的回覆

    回覆刪除
  37. >>ARDO

    如果你對分析哲學的應用有興趣,上大學後專攻數理邏輯、語言哲學、科學哲學應該會滿有幫助的。加油!

    >>phantoms

    不僅僅是語意判準。還可以從知識論、心與認知、科學哲學等方面來切入,請看克里斯的論證會更清楚。

    http://0rz.tw/6zoQL

    http://0rz.tw/Wseft

    最後也謝謝兩位的提問。

    回覆刪除
  38. 個人一點小意見
    我認為佛學裡面硬是要用邏輯來研究推論甚至證明些甚麼東西的時候,可能會遇上不少麻煩,因為佛經裡面很少有絕對的一種概念,且經日累月以來文字翻譯差別,多少大家都會對定義有歧異。 這也在很多中哲作品裡面會有這樣的問題,感覺上來中哲跟佛學蠻常用到矛盾的語詞,如果帶著邏輯眼鏡來看,似乎是個賣弄文學的千字文而已。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掉其價值啦。
    如果讀起來似懂非懂好像了解又好像不了解,最後心理平靜似乎被種大規則包住,依靠著以前知識累積的基底,然後不驕不卑的按照某種重複的文字矛盾的文字,去挖掘自己心裡的那些知識基底,我想這應該就是中哲(特別是道家)和佛學(特別是禪宗)想傳達的一種"感覺"。
    用中哲佛學是有點難研究分析哲學,相反亦是,彼此分辨作品對自己對社會有無用處標準也不一樣。
    如果要挑戰,那將是一個超級浪漫的事情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