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修女中規定女生只能穿白色或膚色內衣,並在朝會抽查。對於學生的抗議,學務主任蕭守貞回應說,此規定是基於美觀,社會人士要內衣外穿都不要緊,但學生穿白制服配黑色內衣,走在街上很難看,檢查是為學生好。
本文包含嚴重缺陷
讀者指出,這篇文章有許多重要論點建立在我的無知和成見上。經討論,我同意他們的說法,並感謝他們在第6、16、17則留言補充的意見和資訊。教育人士的自大和控制慾,是在初等和中等教育氾濫的問題。我不清楚現在的狀況如何,但在我念國高中時,教職員大來自師範體系,那是整個高等教育最守舊的一區,在規約訓練上有特長,但論及批判和思考能力,甚至比不上普通大學訓練出來的學生(可悲的是,我們的年輕人要到進了大學之後才會發現這件事)。然而,這些人到了國小國中高中,就變成天主,只要不激怒家長,他們可以任憑自己的喜好控制學生。我過去遇過專任老師在教室地板上貼膠帶,規定每張桌子的每隻腳都要對齊膠帶的角角,並隨時準備好為此開罵。我和我的教師朋友談起這件事,他聳聳肩說這還算是稀鬆平常的。然而,這種根本強迫症的人,卻在教育體系裡過得安然舒適,只因為那些生活品質因此下降的孩子都還沒長到有抵抗能力的年紀。
在過去,國高中教職員建立了海量瑣碎規定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和對教育的貧乏想像,諸如上下課敬禮、制服髮禁鞋禁、行走時不能進食、午休時間一定得睡覺等等。當然,他們也製造許多冠冕堂皇但禁不起推敲的理由,說明為何高中生需要這些規約束縛(好啦,我承認蕭守貞的理由不但薄弱並且也算不上體面,但那不是我的錯)。我相信大部分教育人士不是為了一己之私這樣做,而是真心相信這是對學生好。然而,我也相信他們之中大部分人分不清自己什麼時候是真的為學生著想,什麼時候只是純粹想壓制自己看不爽的那些事。
國高中的生活規約非常嚴格龐雜,和多數大學明顯不同。大學和高中之間的這種劇烈對比讓我曾經不只一次想著,天哪,不管每個人在18歲到底發生了什麼轉變,這個轉變一定非常重大而神奇,讓他從處處需要受到管制不然就會遺憾終生的野小孩,變成不用人盯的自主個體。
幸好,我們有另一套不用面對這個詭異問題的假說:高中和大學的規矩天差地遠,這個現象背後的主因,並不是高中生和大學生之間的重要差異,而是高中老師和大學教授之間的重要差異。簡單地說,這是因為師範體系沒能統治大學。大學教職員多數來自普通大學和研究所,他們的出身相對自由,不受道統束縛,也不覺得自己隨時都有理由管理學生。而大學們在這些人訂定的寬鬆規約下運轉至今,也證明了學生就算不受國高中那類強力箝制,也不會比較容易出什麼大問題。中等教育的管理者強調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不同,來捍衛自己執行瑣碎規定的正當性,我認為事實正好相反:高中有如此狗屁倒灶的校規和不成文規矩,很可能並不是因為高中生和大學生有什麼差異,而是因為掌握高中和掌握大學的,是不同的兩群人。
除了普通高中和一般大學的對比,這個假說也受到另外兩個現象支持:
- 就算位階相同,師範大學依然有比一般大學更嚴格的規約。
- 當高中校內非師範出身教職員的比例增加,高中各種規約也漸漸放寬,例如現在多數高中已經沒有髮禁。
然而,這並不影響我想推動的主張:若我們發現,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差異作為國高中管制的理由,並沒有我們原來想像的那麼適切,並且又發現,教職員的素質和價值觀在決定學校管制規約上的影響力其實超乎我們原來的想像,那麼,我們就應該用更加懷疑的眼光,來檢視那些義正詞嚴地主張學生應當如何如何受到約束的高中教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