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2009

巴拉巴拉

我妹今年念高一,導師發下這篇文章,要同學在週記上寫心得︰
認輸逃避的名字叫「這不是我的興趣」/何飛鵬(商業週刊第978期)

因為買房子的緣故,認識了一個相當認真負責的房屋仲介業務員。最近他認真的向我請教轉業的事。我問他:「你不是做得不錯嗎?」為什麼想轉行?他回答:「現在我對買賣房子已經沒有興趣、沒有熱忱!」我再問:「那你對什麼事有興趣?」他說還在想,不知道。

這個劇情我見過太多了,也太熟悉了。我繼續問:「你最近的業績好嗎?」「不好!」和我的猜測完全一致。「你過去的業績好嗎?」 「曾經很好。」 「那你過去對賣房子有興趣、有熱忱嗎?」 「那是剛開始的時候,大陸的政府不打壓房地產,相較現在,生意好做多了。」他的回答也合乎我的預測,他其實並不是因為興趣不合而想離開,而是因為挫折,耐 不住寂寞!

我沒有直接告訴他我的想法,怕打擊他的信心。但我提供了幾個思考方向:一、確認自己對什麼事有興趣,而這件事又可以當事業經營。二、確認對現在的工作沒熱 忱、沒興趣,是不是受了環境不佳、生意不好做,以至於業績不佳、獎金不多的影響?三、回想一下,過去業績好的時候,你是否覺得對房地產充滿熱忱呢?

這位小朋友還沒有給我答案,但根據我的經驗,百分之九十以上,他根本不是沒興趣,或者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做房地產,OK!只不過隨著市場 起伏,隨著業績波動浮沉。現在想離開,只不過是用「沒有興趣」來迴避認輸逃避。大多數的人,面臨生涯挫折、陷落時,都用「興趣不合」做為逃避的代名詞。

我也曾經陷落過,我也曾想轉業,只不過上天眷顧我,當時我想不出有興趣的事,也正好沒有其他的機會,而我又家無餘糧,不能辭職慢慢找答案,只好繼續做。而後來,陷落過去了,心平復了,我又發覺我對原來的工作還是充滿熱忱!

這些都是一時一地的起伏。每一個該認清低潮的自己、懦弱的自己、想不開的自己,逃避是理所當然的,認輸也是可能的。只不過沒有人會真正用「認輸逃避」做為理由,因為這理由太差勁了,表示自己吃不了苦、禁不起考驗,於是乎「興趣不合」變成每一個人最常用的理由。

其實事實的真相十分容易檢驗,因為如果真的對某事有興趣,願意成為你的事業或志業,你會很清楚知道你要做什麼?你也很清楚你的目標是什麼?而不是只知道「這不是我的興趣」,對什麼有興趣卻一無所知。

老實說,真正對某件事有興趣,而傾一輩子去追逐的人少之又少,這種人都是人中龍鳳。而大多數人都是在隨緣下接觸一件事,熟悉一件事,習慣成自然,終於喜歡這件事,最後因為這件事,而成就了自己一身的事業與志業。

最悲哀的人則是禁不起挫折的打擊,跨不過生命陷落的缺口,而退縮、而轉變,學書不成,學劍也不成,回首一生,啥都不是。

沒有人會認輸,沒有人會逃避,因為理由都是「興趣不合」。弱者通常一輩子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興趣!現在你正在尋找自己的興趣嗎?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實在太勵志了,跟這個部落格完全不搭,那麼,謝謝和抱歉。把它放上來,只是因為我覺得劃線的那一段好像有個微妙的錯誤。

6 則留言:

  1. 劃線那段的錯誤似乎不止一個.
    但此時段的我呈彌留狀態, 無行為能力套公式解決.
    張貼吸血鬼老闆的文章真是難為雞蛋糕店長了!

    回覆刪除
  2. 標點符號不對,那兩個問號應該用逗號、頓號或分號比較適當。




    喔,還有他似乎是用逆否命題來證明命題,有循環論證的嫌疑。孟子也做過這種事。

    回覆刪除
  3. 其實事實的真相十分容易檢驗,因為如果真的對某事沒有興趣,應該打從一開始就不願意讓它成為你的事業或志業,你會很清楚知道你不要做什麼?你也很清楚你對它沒興趣!而不是在業績好時躊躇滿志,業績不好才發現「這不是我的興趣」。

    這段應該改成這樣才通順!!

    回覆刪除
  4. 同意一樓所說,這篇文章很像老闆的邏輯->工作認真就會成功,你沒有成功是因為你不夠認真,所以你應該更認真工作,加更多的班,而不是找個適合你的工作.

    有人因為堅持而成功,但是因為改變而成功的也不少."弱者通常一輩子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把找不到興趣和弱者畫上等號,作者覺得這個結論鏗鏘有力,我卻覺得太過武斷.不過或許有些"強者"會十分贊成吧 XD

    回覆刪除
  5. 題外話

    根據經驗

    如果你在職場遇到一個傢伙,完全不曉得自己喜歡的東西是甚麼,只知道自己不想要甚麼。

    甚至根本也不知道自己不想要甚麼,只不過是把工作上不順遂的事都怪罪到某個「這根本就不是我要的」東西上。

    這個人八成是你的頂頭上司

    回覆刪除
  6. 這麼爛的文章都可以刊在雜誌上,可見商週是以作者的頭銜作為篩文標準,而不重視文章的內容。
    我們不知道作者是否對自己很嚴格,但是他待人苛刻、缺乏同理心,在文章中卻是表漏無疑。文章中沒有什麼建設性的想法或概念,對讀者的幫助有限,與其說是勵志文章,不如說是作者對失敗者的嘲諷。
    大多數學校老師的心態和作者很像,依循社會價值訂出單一的成功標準,達不到的就是失敗者,會失敗就是不夠努力,不惜一切朝目標邁進的,才是人中龍鳳。
    老師期待的心得報告,應該是學生的告解吧!先懺悔自己的懦弱、習於退縮,再期許自己立定志向、努力不懈;而真正有意義的,應該是了解自己的價值、對自己和他人選擇的尊重、以及對社會百態的體諒和包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