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2010

用概念圖理解論述架構

錯綜複雜的論述結構,一直是哲學生在閱讀上的難關:是的,我們知道每篇文章一定會有個主旨(作者要支持的立場),我們也知道每篇文章都會提供支持這個立場的理由、論證和例子,以及或者可能的反駁。但是當我們真的面對那一大堆理由、論證和例子以及各種反駁和反反駁時,卻很難不被搞得暈頭轉向:勉強看懂一段哲學文字,卻不知道這個段落跟整篇文章,甚至跟上一段有什麼關係;好不容易理解一個思想實驗的預設情境,卻不曉得作者到底是要用這個思想實驗推論什麼。

我推薦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點開看大圖):


當初做這種概念圖,是為了嘗試酷炫的簡報方法,不過後來發現它在我對於文章結構的理解上超級有幫助。

現在我通常會在讀同一篇文章第二次的時候一邊順手把它整理起來,用這種顏色區分問題(紫)、立場(橘)、次要論點或論證(綠、灰)、分類(淺灰)、例子(土黃)以及我自己的想法(紅),做完之後,我不但知道整篇文章是在幹嘛,也知道文章裡的每一個論證和案例各自的用途;我知道作者的哪幾個論證各自是要用來對付哪些主張,也曉得每段論述的次序和重要性。(事實上做完它之後,我通常會發現自己是全班除了老師之外最了解我們的閱讀材料的人)

製作這個東西當然要花一些時間(我估計第二次讀完文章加上做好概念圖,需要花掉的時間大概是第一次讀完文章的1.5~2倍),不過考慮到製作的同時也順便複習了整篇論文,就算你的概念圖對你沒有一丁點幫助,這些時間也不算是白白浪費掉。事實上,我發現製作概念圖的過程也是個非常適合思考和反省文章內容的情境,我有很多論點就是在拉箭頭、圖形和打字的時候想到的。

上課的時候我會開著事先做好的概念圖,它讓我隨時了解目前討論的東西在整篇文章裡的地位和功能,我也可以把想法和筆記補充進去。我甚至用它來整理自己在碩士論文裡會可能用到的點子。

起初我試圖找尋可以用來做概念圖的軟體,因為不想為了這個開illustrator。不過後來發現其實最適合做概念圖的軟體就在我的電腦裡:MAC的簡報軟體Keynote。你只要開一張投影片,把解析度調到超大(最多可以調到4000*4000,這大概夠我處理七八十頁的論文),就可以開始拉方塊整理論點了。我不知道Power Point能不能調整解析度,如果可以的話,你用它也可以做一樣的事情。

當然,概念圖還是可以用來簡報,你可以把畫面放大成局部,然後隨時用觸碰版移動到要報告的地方(這是MacBook另一個方便的地方,你用兩根手指頭就可以同時控制垂直和水平的捲軸。要是你想要閱覽左下方的畫面,不需要先把垂直軸往下移再把水平軸往左移,你只要用兩根手指頭往左下方向掃一下就行了):


我下一次報告時就要嘗試這個做法,到時候再告訴你效果如何。

5 則留言:

  1. 這幅圖其實得你自已睇得明。沒有讀過原文的人好難明。

    另外你有沒有用過mind mapping的software﹐可以試下Freemind做這個圖。

    回覆刪除
  2. 真好的方法!!
    之前也是用FreeMind以及Mind management, 不過都是用在工作上
    沒想到也可以用在這方面啊~~
    要是早八百年前有這東西, 我當時就不會讀得那麼辛苦了

    回覆刪除
  3. to hevangel

    「睇得明」和「好難明」是廣東話的講法,台灣人看不懂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