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idine曾經在文章裡談到過「制約」的濫用,那時候起我便很興奮地開始列詞彙的清單,打算哪天把那些我覺得不清不楚的使用這些詞的情況一次幹譙完畢。不過我最近逛了一些關於設計的網站,發現還有一個詞有著有趣的用法︰「探討」。
我相信「探討」並不像是上面提到的其它詞,是基於理論需要而被創造出來的概念,不過它依然有著濃厚的學術味道︰當你召開了一個關於校園男女之間互動情況與倫理的討論會,在宣傳的時候你會說這個會議是要探討校園中的兩性關係;現在搞得我焦頭爛額的國科會計畫內容是關於塔斯基真理論的理論蘊含和適用範圍,當我的同學問起,我會回答說我的論文是在探討一個真理理論。在大家所熟悉的一部分的使用當中,「探討」這個詞有著將研究對象刻劃清楚,並且分析問題找出解決方法的意思。
然而,在電影、文學、藝術這塊領域,我發現「探討」可以在一些比較不一樣的脈絡下被使用。當我們說某部電影是在探討美國的種族問題的時候,不一定代表這部電影帶來了對於種族問題的分析或者解決方法的提案,它做的事情可能只是讓種族問題浮現在那些比較敏銳的觀眾心裡。當我們說某本小說是在探討父女關係的時候,它不一定能提供關於父親和女兒的關係任何面向上的任何分析,它很可能只是顯現了一個家庭裡父女互動的個案,讓讀者看小說的時候順便想到一些相關的事情或問題。設計橡膠熊皮地毯的藝術家可以宣稱自己的作品是在探討殺害動物的問題,但是事實上這片地毯並不具備任何關於分析或解決問題的提議,它只是讓一個聰明的人看到它的時候想起殺生問題。
當然這些東西也可以被設計得比較符合「探討」在一般脈絡下的用法︰我們可以把人權理論、關於家庭權力的社會學研究成果以對話或者其他方式放進電影和小說裡,我們也可以把亞馬遜叢林隨年代萎縮的地圖和相關企業工廠的成長曲線用有創意的方式刻劃出來。但是不能不承認的是,對於大多數的導演、文學家和藝術家來說,當他們說
我的作品x是在探討y的時候,他們的意思其實只是(只能是)
我盡量把x設計成使得看到他的人會想到y而這樣的功能跟「探討」的原意是天差地遠。
「探討」這個有深度的詞彙在各種評論裡的出現抬高了創作產業的身價和形象。但是一部作品是實實在在的分析了問題並提出有建設性的方案,或者只是讓觀眾聯想到問題,決定了這些評論是平實的還是吹捧的。
本文最初發表於我的舊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