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2008

模態論證和後驗必然的反駁

模態論證(modal argument)是當代心靈哲學中的物理論者面對的難題之一,如果模態論證是健全的(sound),那麼隨附性原則就不會是真的。模態論證可能以不同的面貌出現,例如
可能有一個世界是這樣的︰這個世界在物理上和我們的世界一模一樣,但是這個世界上的人的感覺經驗是倒反的(inverted),即,雖然這個世界上的人看到紅蘋果時會擁有和我們看到紅蘋果時一樣的腦狀態,但是他們感覺到的不是紅色,而是綠色,同樣地,當他們看到藍天的時候,他們感覺到的是黃色,而不是藍色。而當這些人處於會讓我們感覺到痛的情境裡,他們會感覺到癢,雖然當他們感覺到癢的時候,他們的腦神經狀態跟我們感覺到痛的時候一模一樣,而且當他們感覺到癢的時候,他們會哀號、撫住傷口…
或者
可能有一個世界是這樣的︰這個世界在物理上和我們的世界一模一樣,但是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沒有感覺,他們和我們一樣地吃東西、上課、做各種事情,但是他們就像機器一樣,隨時都沒有感覺到任何東西。
我們通常把第一個可能世界叫做倒反世界(inverted world);第二個可能世界叫做殭屍世界(zombie world)。這兩個世界的共通點在於,他們都在物理上和真實世界一樣,在心靈上和真實世界不同。隨附性原則告訴我們,物理的相同必定帶來心靈的相同,如果這兩個世界(或者其中一個)是可能的,那麼隨附性原則就不會是對的。

模態論證的論證結構是這樣的︰
1.兩個世界在物理上相同,在心靈上不同,這樣的情況是可以想像的(例如倒反世界或者殭屍世界)。(根據常識)
2.兩個世界在物理上相同,在心靈上不同,這樣的情況是可能的。(根據1)
3.心靈性質並不隨附於物理性質。(根據2)

(1)是難以反駁的事實,而從(2)到(3)的推論是邏輯上瑣碎的(trivial),因此,企圖反駁模態論證的物理論者們通常會從由(1)到(2)的推論下手,主張說雖然兩個世界在物理上相同,在心靈上不同的情況是可以想像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兩個在物理上相同,在心靈上不同的世界是可能的。

隨附性原則主張心靈性質必然被物理性質所決定,也就是說,不會有任何可能的情況使得心靈性質不被物理性質決定。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必然的命題都會是先驗(a priori)的命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命題是必然為真的,它的為真是先於經驗(不倚靠經驗)的,我們不需要檢查真實世界長什麼樣子就可以知道它為真。然而,某些當代的哲學家,如Kripke和Putnam卻認為有一些必然命題是後驗(a posteriori)的。

「水是H2O」就是這樣的命題。它是一個必然為真的命題—當我們在談水的時候,我們就是在談H2O,不會是其他東西—但是它的必然為真這件事沒有辦法被先驗地獲知。在某個程度上,我們會說,「水」這個概念並沒有蘊含「H2O」這個概念。因此,我們可以自由地想像有某種「水」,它無色無臭無味、在4度C時密度最大,但它不是H2O。對於某些哲學家來說,後驗必然命題的出現為受困於模態論證的物理論帶來了一線生機。如同「水是H2O」是後驗必然的命題,「痛是P(假設P是某種特定的腦神經狀態)」也是後驗的必然命題。因此,雖然我們可以想像心靈性質不是被物理性質所決定的,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具備P,卻沒有感覺到痛,但是事實上心靈性質的確是被物理性質所決定的,只要一個人具備P,他就會感覺到痛。

對這些哲學家來說,倒反世界和殭屍世界雖然有邏輯上的可能性(logical possibility),但是不具有形上學上的可能性(metaphysical possibility)。物理論者的這個反駁策略被哲學家Chalmers稱為「後驗必然的反駁(objections from a posteriori necessity)」。然而,Chalmers認為這樣的區分並不能拯救物理論


本文最初發表於我的舊網誌

14 則留言:

  1. 這個論證已經困擾我一陣子了
    chalmers: zombies, unlike round squares, are conceivable, hence serve as a guide to the logical possibility of their existence

    physcialist: conceivability cannot serve as a guide to logical possibility. it is conceivalbe water is not h2o. but water is necessarily h2o.

    以上是chalmers設想物理論者會有的回應 之後提出2D semantics也與這有關

    但是physicalist真會這麼回應嗎?畢竟kripke談的necessity似乎是metaphysical necessity而非logical necessity

    "water is h2o"這句話在所有counterfactual world都為真
    (說話者在h2o world,談論counterfactul world時, 如說話者說'water could have been xyz',根據kripke, 語句中的water還是指稱到h2o)

    但似乎'water is h2o'在某些logical possible world為假 (說話者在xyz world時 說'water is h2o'就顯然為假,而xyz world當然是一個logical possible world)

    不知道你針對這一點 有沒任何想法哩?

    回覆刪除
  2. Chalmers會說,要談natural kind term的necessity,就要用2d semantics來談,而在2d之下,沒有所謂mataphysical necessity。

    >>但似乎'water is h2o'在某些logical possible world為假 (說話者在xyz world時 說'water is h2o'就顯然為假,而xyz world當然是一個logical possible world)

    我想他會這樣回應︰
    但是我們的世界不是xyz世界,所以當我們說"水是h2o"的時候,被說出來的這句話是邏輯地必然真。那些(跟我使用同一套語言,並且)相信存在有某個可能世界x使得"水是h2o"為假的人,是把x裡面那些看起來像水但是其實不是水的東西誤認(misdescribe)成了水。
    而對那些本來就住在x裡的人來說,"水是h2o"的確為假,不過那和我們無關,因為他們的"水"的意思和我們不一樣。

    回覆刪除
  3. "對這些哲學家來說,倒反世界和殭屍世界雖然有邏輯上的可能性(logical possibility),但是不具有形上學上的可能性(metaphysical possibility)。"

    針對這段話 我有點想法如下:

    如果做個類比的話
    對這些哲學家而言 'water is not h2o'應該也是有邏輯上的可能性 但不具有形而上的可能性

    對這些哲學家而言 同樣地'pain is not P'也是邏輯上可能 但形而上不可能的

    但到此我有兩個疑惑
    (1) 既然chalmers只是認為zombies是logical possible, 那就算zombies是metaphysically impossible那又如何? 這似乎無損chalmers的論點 (除非metaphysical necessity與logical neccesity沒有區別) 為何他要大費周章動用2d semantics來做回應?

    (2) logical neccessity/possibility與metaphysical necessity/possibility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的話 那麼物理論承認zombies是logical possibility 卻不承認zombies是metaphysical possibility 似乎是一開始就說不通的

    如果不同的話 那麼就有之前(1)所提出來的困惑 物理論的回應顯得牛頭不對馬嘴 因為chalmers講的只不過是zombies的logical possibility 如果物理論是說zombies是metaphysically impossible的話 那似乎不會對chalmers的立論造成任何威脅 要對chalmers的立論造成威脅 物理論者應該要宣稱zombies are logically impossible才對 我不太懂為啥chalmers還要大費周章地回應物理論 然後視a posteriori necessity論證是一種威脅

    我寫的似乎有點亂 希望你能懂 呵 也希望聽聽你如何想的:)

    回覆刪除
  4. Chalmers認為在2d之下沒有所謂形而上的可能或必然,有的只是邏輯上的可能或必然。

    2d是他用來說明為什麼形而上的可能或必然不存在的工具︰在2d之下,"水是h2o"要嘛是邏輯上必然的(假設actual worldz的水是h2o),要嘛是邏輯上不可能的(假設actual worldz的水是xyz)。而當"水是h2o"是邏輯上必然的(此時actual worldz的水是h2o)的時候,"水是xyz"連成為形上學上可能的的機會都沒有,根據Chalmers,那些物理論者認為在這個時候"水是xyz"至少會是形上學上可能的,是因為他們做了misdescription。


    >(1)
    我想,基本上Chalmers的目的是為二元論辯護,所以他必須反駁物理論者的論證。然後他發現形而上的可能性這個概念事有蹊蹺,所以就用2d幫對手整理一下思路,再一口氣駁倒。

    >(2)
    對Chalmers來說,邏輯上的可能性和形上學上的可能性是一樣的,不過比較早期的物理論者(就是在Kripke之後,Chalmers之前的那些人)大概沒有這種概念。這些物理論者以為它們不一樣,所以才會用形上學的必然性來為失去邏輯必然連結的感質和腦狀態辯護。

    回覆刪除
  5. 謝謝你兩篇的回應 都很有幫助釐清一些爭論

    但針對第二篇,你提到: "水是h2o"要嘛是邏輯上必然的(假設actual worldz的水是h2o),要嘛是邏輯上不可能的(假設actual worldz的水是xyz)。


    這樣的話 '水是h2o'的邏輯必然性(必然真) 豈不是要建立在actual world的水是h2o這個前提之上了嗎? 因為當假定actual world的水是xyz時 '水是h2o'就為假

    這感覺上有點奇怪 我們可以比較下列兩個例子
    (1) 'water is h2o'
    (2) 'water is water'

    依我(或是一般人)的直覺 (2)是邏輯必然真的 大概沒啥問題 但說(1)也是邏輯上必然真 似乎就沒這麼明確

    就算可以說(1)是邏輯上必然真 它的真也是依附在一個經驗事實上(actual world is h2o world instead of xyz world). 這種意義下的邏輯必然 似乎很不同於(2)的邏輯必然

    不知你覺得如何呢?

    回覆刪除
  6. 這裡的actual world是用來pick up "water"的meaning。

    所以,如果actual world是h2o world,那麼"water is h2o"和"water is water"都會是邏輯上必然真。一般人直覺上認為它們有差異,我想應該是源自於其中一個是後驗的。

    回覆刪除
  7. interesting,我還沒整理好我的想法
    以下只是概略上想到的

    如果water這個語詞 在actual world指的是tree 那"water is h2o"就為假; 似乎只有當water這個語詞在actual world指的是h2o時 "water is h2o"才會必然為真

    但是不管water這個語詞 在actual world指的是什麼(不管是h2o,xyz,或者是 tree) "water is water"還是必然為真

    兩者間的差異 要怎麼解釋呢
    我也還在思考...

    或許跟sentence/proposition的區分有關.

    回覆刪除
  8. 另外 有關後驗的部份 似乎也可以分兩點來看
    1.我們發現actual world的人們用water這個語詞時 他們是用來指涉h2o

    2.我們發現actual world叫水的這個東西(而非語詞)的化學結構是h2o

    回覆刪除
  9. 關於"water is h2o"和"water is water"之間的差異和sentence/proposition的區分,我想你的思考方向是對的,重點在於當我們fix住要討論的句子的時候有沒有同時fix住它的意思。


    >>另外 有關後驗的部份 似乎也可以分兩點來看

    我看不太出來你區分的那兩點之間的差別欸。

    回覆刪除
  10. 如果"water is water"與"water is h2o"都是必然的 為何前者的必然不依賴在實際世界中 人們用"water"這個語詞來指涉water 但後者的必然卻必須仰賴在這點上 (如果實際世界中 人們用"water"指tree或xyz的話 那"water is h2o"就顯然為假)

    人們用"water"指涉water或是h2o 只是一個contingent fact, 如果人們用"water"指涉tree或xyz並不會導出有任何邏輯上的矛盾

    以上是關於語言的層次 但是就本體論的層次來說 water必然等同於h2o (如果我們同意kripke的話)

    就語言的層次來說的話"water is h2o"似乎不是必然真 而只是適然真

    但就本體論的層次來說的話"water is h2o"才會是必然真

    我目前暫且的想法是這樣 至於要怎麼應用回zombie argument 我還沒有特別的想法

    回覆刪除
  11. >>如果"water is water"與"water is h2o"都是必然的 為何前者的必然不依賴在實際世界中 人們用"water"這個語詞來指涉water 但後者的必然卻必須仰賴在這點上

    我想那是因為當我們談"water is water"的時候有偷偷預設"is"的兩邊會指涉一樣的東西,而談"water is h2o"的時候沒有。

    這樣的預設是奠基在符號邏輯的背景下,即長得一樣的東西會有一樣的意思(長得一樣的propositional symbol所代表的命題會有一樣的真值、長得一樣的relation symbol會有一樣的外延...)。

    回覆刪除
  12. 第一個可能世界:
    看到藍天的時候,感覺到的是黃色=這是可能的,真實世界裡這種人叫色盲
    第二個可能世界:
    這是可能的,真實世界裡就不列舉了

    其中一個是可能的,那麼隨附性原則就不會是對的==>所以隨附性原則就不會是對的

    再來討論:
    物理不同所以心靈不同=這是一定的
    物理相同所以心靈相同=這是可能的
    物理相同所以心靈不同=這是可能的
    物理不同所以心靈相同=這是可能的

    回覆刪除
  13. 色盲不就是基因遺傳上有缺陷導致他看到的顏色和別人不一樣(或分布出來某兩種顏色)嗎?
    也就是物理上和別人不一樣才導致感覺上不同,舉這例子行不通.

    回覆刪除
  14. nobody:
    我想你是對的。不管是殭屍世界還是倒反世界,其重點都在於那些世界裡的人可以和擁有物理上和我們一模一樣的腦狀態,但卻有不同的心靈狀態。這和真實世界中的色盲與一般人的對比,是不同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