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2009

欲求不滿為痛苦之源

佛家說,欲求不滿為痛苦之源(我從旅遊節目上看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意思是說,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某些欲望沒被滿足,所以,要解消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欲求。

這段推論有點小問題︰就算我們承認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某些欲望的沒被滿足,阻止後者出現的方法也不見必須是拿掉欲望,我們還有滿足欲望這個選擇啊。

人有很多欲望,有的欲望容易被拿掉,有的欲望根深蒂固,有的欲望容易滿足,有的欲望難以達成。這時候,如果我們想要避免欲求不滿引起的痛苦,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比較滿足欲望和拿掉欲望的困難度︰對於一個欲望來說,如果滿足它比拿掉它更簡單,我們就滿足它,如果拿掉它比滿足它更簡單,我們就拿掉它。(這裡可能會有一些複雜性,例如一個簡單欲望的滿足可能會召喚出另一個困難的欲望,但我相信在適當修改下,我們依然會有簡單的對策可以處理這些問題,而這個對策決不會是要求自己拿掉所有欲望)

20 則留言:

  1. 我想原句應是佛家說的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懀會、求不得、五陰盛

    求不得只是八苦之一

    回覆刪除
  2. 這裡還有一個可能:或許佛家所想類似於叔本華在哀嚎的"欲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得到滿足便無聊(或者說空虛)"
    而佛家或許又將無聊也歸類於痛苦的一種(無聊久了真的會痛苦),所以思前思後,無論滿足與否都痛苦,所以要避免痛苦只能除欲。

    順帶一提,雞蛋糕又開始被IE排斥了(主頁不會,但點入回應絕對掛),而且不知道有沒有連FIREFOX都排斥(我這篇回應重打了三次= =)

    回覆刪除
  3. 你所說的慾望我認為是「慾望所採取的形式」。而所謂的滿足慾望則只是「滿足讓該形式消失的條件」。重點就在於, 滿足某種慾望形式之後, 慾望又會以別的形式出現。甚至有的時候不會只出現單一個形式。就像樹會有很多枝芽, 你砍掉樹的枝芽, 只要樹還活著, 就會有不斷的新枝芽冒出來。就算你一口氣把所有的枝芽都砍了, 慾望(樹)本身還是在, 只是他暫時沒有可採用的形式, 這時候所體現的感覺就是上面說的「空虛」。

    而佛家說的方法就是 getting to the bottom, 把樹給砍了。

    Calvin

    回覆刪除
  4. R:

    原來如此,謝謝你帶來的資訊。

    人間:

    我覺得沒有慾望也很無聊欸。有什麼理由相信滿足慾望得來的空虛比消除慾望得來的空虛更無聊?

    啊啊,這次我找不出被IE打槍的原因啦,有夠機的。大家都來用firefox吧!

    Calvin:

    我了解。不過我猜對於一般的日常欲望來說,滿足它以及因為滿足它所增生的那些慾望也比根除它容易(有效率)得多吧。

    (順便一提,你在這裡把滿足慾望比喻成砍枝枒,消除慾望比喻成砍樹,讓人有一種原來天下蒼生和出家人都殊途同歸,而且後者做得更乾淨俐落的感覺。但我們如果,例如說,把滿足慾望比喻成給予枝枒足夠的養分讓它不枯萎,把消除慾望比喻成砍樹,喻感就完全不同了)

    回覆刪除
  5. 你說的沒錯, 不過我的比喻只是反應我自己對慾望的感受。我自己很喜歡在網路上買東西, 有陣子每天都要逛好幾次 eBay, 然後一個月下來才發現買了不得了的多的東西。而我每次買東西的時候基本上慾望都只放在一樣東西上面, 但是當那個慾望被滿足之後, 我馬上又開始搜尋下一個獵物, 感覺慾望就是這樣不斷的轉換目標罷了, 沒有實際的解決。

    而當我開始停下來強迫自己不買東西不上 eBay 之後, 意外的之後看到任何東西都沒那麼想要了。

    回覆刪除
  6. 佛家的目的不是因為慾望造成你的痛苦
    所以主張要消除慾望
    而是認為欲望是造成人繼續輪迴的原因之一
    所以要消除慾望 目的是達到「超脫輪迴不再轉生」
    也就是涅槃

    (所以如果你不相信輪迴轉生 其實也可以不用去學佛...|||)

    回覆刪除
  7. ⊆∀⊥⊻ιN︰

    原來如此。

    Lsn︰

    是喔。

    那我就變成是在打稻草人了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To phiphicake:

      我是個學佛不久的佛教徒,對哲學也並不是非常熟悉。
      討論可能會比較發散!但還是試著闡述我的佛學理解。
      希望您有空能夠回復。

      我所學習的佛法的觀點並不是消除慾望。而是對治慾望。
      「對治」是妥善處理的意思,可能是滿足與也可能是消除。
      想問您會怎麼定義慾望呢?生存需要的吃、繁衍需要的性?

      如果為了生存,基本的食物,這是絕對要滿足的。
      (但通常建立在盡量不讓動物痛苦的前提)
      佛陀是反對「苦修」和「摒棄感官」的。
      也反對弟子摒除所有情緒。他說:做佛之前先做人。
      如果基本吃東西的需求被歸類到欲望,必須是被滿足的。

      但佛法所談的慾望,指涉的比較像是「基本需求」以外的。已經滿足基本需求後,為了得到「快樂」的「想法」。
      (在佛學來看,慾望的形成是,一個又一個的念頭,被「我執」所串起的念頭)
      慾望的本質是對「感官」的「貪」。感官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包含腦中的電流訊號。
      1.裸體美女在眼前。2.皮膚與形狀透過眼睛傳入腦中3.想要把她的身體佔有(!慾望)4.撲上前去
      慾望形成。佛法並會指責你不該有第三念。
      而是,透過禪修使心情平靜,客觀看自己的念頭。盡力讓3.不去連結下一個壞念頭。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聽你心中的慾望,像聽樹林裡的風聲。」若能妥善的處理念吽,念頭就像風聲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從佛法來看,念頭本來就生生滅滅,觀察能力足夠的人可以看到念頭之間其實沒有必然的關聯,因此可以不讓3.念去連結4.撲向前去這個念頭,受過足夠訓練的人甚至也能發現1.及2.不必連結到3.。
      念頭是生生滅滅,也就是說,其實慾望並不是滿足或移除二選一。不跟念頭起感應,它會自然而然(不造作)消失。但當然,一般人的念頭常常是連在一起,因此慾望總是反反覆覆無法止息,這是正常的,佛法相信可以透過修行改變這個現象,看到慾望的本質。

      刪除
  8. 我想,滿足慾望所得到的快樂應該勝於移除慾望的快樂吧?
    所以即使滿足慾望比移除慾望困難,滿足慾望也有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回覆刪除
  9. 呆呆:

    我同意你的說法。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於佛教徒來說,我們相信有「無求的快樂」,我們透過禪修去驗證這件事。
      禪修能讓慾望「自然而然」消失,需要的努力並不少,但對我們而言。
      禪修的快樂比滿足慾望的快樂綿長,用累積的觀點來看遠勝於滿足慾望的快樂。

      刪除
  10. 總結我上面兩則留言,佛家認為慾望「會」造成痛苦,但不是所有痛苦都來自慾望的無法滿足,而是痛苦來源是沒有將慾望妥善處理(無論是滿足或讓它消失),更general的講法是,沒有將「念頭」妥善處理。乃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等八苦,都是一連串念頭的沒有妥善處理。佛法並不否認念頭(或慾望),而是提供一個可能的妥善處理的方法。

    回覆刪除
  11. 妥善處理,最佳的方案,既不是正面的一味的滿足,也不是負面的一味的壓抑,透過觀察發現本質,本質是空,也就是一切念頭皆是現象,沒有其主體性(本質),於是透過空性觀,念頭可以處在不會造成痛苦的狀態之下,這就是佛家講的離苦得樂。

    回覆刪除
  12. 一切念頭皆是現象,根據佛教無常觀,現象皆會覆滅,不隨之起舞,也不壓抑,才是佛法修行的「中」道。

    回覆刪除
  13. 更進一步來說,基於空性的觀點,中道並不是移除或滿足兩者邏輯上的疊加,因為慾望只是現象而沒有實體,我們要做的只是從應對煩惱(或慾望)的現象觀其本質,不是滿足更非消除,更何況慾望與煩惱是不會真正的被消除或被滿足的。

    回覆刪除
  14. 也就是說,苦的關鍵不是慾望,而是對慾望的執著(沒有妥善處理而造成煩惱)。

    回覆刪除
  1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