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在通識邏輯課堂上提起了一個論證,用來證明所有的經濟學、社會學預測都要嘛是假的、要嘛是沒有用的︰假設學者經過長期觀察之後,警告我們說十年之後將發生金融海嘯。當屆時海嘯真的發生,表示這個預測是不可操作的—它對於協助我們預防災難一點幫助也沒有;當屆時海嘯沒發生,那更糟糕,表示這個預測是假的。
我有個方法可以解決這個簡單的困擾︰科學預測的結構不是直述句,而是條件句。當經濟學家說十年之後將有金融海嘯,他的意思並不是
P1. 2019年有一波金融海嘯
而是
P2. 如果自今年起各財團繼續blahblah,各政府沒有blahblah...的話,如果其它條件不變,2019年有一波金融海嘯
P2並不會有要嘛為假要嘛不可操作的問題,因為如果P2為真,就算2019年金融海嘯準時出現,也並不代表p2無法為我們帶來可望解決問題的資訊︰它帶來了,只是我們沒照做;而當2019年金融海嘯沒出現,也並不代表P2是個為假的句子,僅代表因為前件沒湊齊,所以後件沒出現。
kiki認為P2依然有它自己的問題︰難以否證。例如,當學者提出了P2,就算我們什麼都沒做而屆時P2的後件也沒發生,學者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自圓其說︰因為局勢改變了、因為2016年台灣獨立了、因為誰誰誰被暗殺了...。
我相信可否證性是所有科學定律必須面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依據學科處理對象的複雜程度(青蛙器官的變化比兩顆原子的互動複雜,社會的變遷趨勢比青蛙的器官變化複雜),也有大小之分。社會科學處理的對象太複雜,沒能掌握的因素太多,導致前件裡的「ceteris paribus」(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變成了名符其實的遁辭。
不過我想我的解決方案1.描述了科學預測的正確格式,而且2.至少讓我們跨了一大步,從要嘛為假要嘛不可操作的荒謬處境,進入比較make sense,而且至少可以依靠補充前件的內容慢慢降低其威脅強度的問題。
這讓我想到那些宣稱來自未來的預言者常用的一個技巧可以用在這裡:如果金融海嘯沒發生,表示專家的預測讓我們及時反應,避免了金融海嘯;如果金融海嘯發生了,那就表示預測正確。
回覆刪除偏題一下。這樣看來,如果說「可操作性」是對社會科學的要求,一些自然科學似乎也應當滿足這個要求。比如說你舉金融海嘯為例,但氣象家在預測真正的海嘯時,難道就沒有不可操作的問題?(氣象學家預測海嘯要來,結果來了,表示他的預測對預防此災難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我相信氣象學是真正的科學,而且還有很多自然科學也有同樣的困難。
回覆刪除也許問題不在於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而是你所說的「複雜程度」。但如果大多數科學,或者許多發展中有活力的科學,都有這種「可操作性」(也許稱之為「可回應性」或「責任」,responsibility,更有意思)或者你後面換成的「可否證性」的問題,要怎麼設計出適合比較複雜的科學的「可否證性」標準,可能比要求所有科學都符合「簡單科學」所能達到的可否證性,更為要緊。
oxide說的沒錯。
回覆刪除預測海嘯發生是科學,防止海嘯傷害是工程。
oxide︰
回覆刪除我同意你說的,不過我不認為海嘯是個好例子,因為我們目前還沒辦法預防海嘯(就算有辦法,那也不是通常的應對對策),只能預防並減少海嘯傷害。在這一點上,就算海嘯如期出現,我們依然不會說氣象學家沒幫上忙,不是當你的家人因此提早安全撤離的時候。
Yel︰
回覆刪除yea..我相信它們是同一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