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2008

不只理性,而且科學

慢跑很無聊,慢跑時我會聽隨身聽。

我最近常聽Point of Inquiry的podcast,這個系列大約每週釋出一個episode,訪問當代有名的學者,討論關於科學、社會和宗教的議題。

4/25的episode 《Naturalism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邀請哲學家John Shook討論自然主義與科學發展。

Shook在討論宗教主張的證成的時候說道,有一些人對於宗教宣稱的堅定信念是基於自己的個人經驗,例如禱告引發的奇蹟、自己聽到的神的話語等等,然而,對於科學來說,「(individual) experience is not enough」。科學主張的證成門檻比較高,不但要求經驗證據,而且要求能夠被重複實驗的經驗證據,即,可以在適當的設置、可複製的實驗下被客觀觀察到的經驗證據。

昨天的宗教哲學剛好討論到信念的證成。有一些溫和的無神論者認為說,雖然自己有好理由相信神不存在,但是有神論者也有可能有好理由相信神存在,這兩件事情是可以同時發生而不導致矛盾的。而且,在這種情形下,因為好理由而不信神的無神論者和因為好理由而信神的有神論者都一樣理性,而他們的信念被證成的程度也一樣高。

然而,Shook的想法蘊含了科學主張的證成和個人信念的證成之間的區分。要理性地相信P,一個人只要掌握P為真的好理由就夠了(在一些情況下,這樣的理由甚至不需要蘊含P為真,只要能提高P為真的可能性到一定程度就成)。然而,要理性且科學地相信P,一個人不但要掌握P為真的好理由,這個好理由還得要能夠在可複製的實驗情境下被別人觀察到才行。因此,科學活動追求的主張不只是可被理性地相信的主張,而是可被理性且科學地相信的主張。

我認為Shook的說法是合理的,因為科學是透過合作發現真理的活動,任何一個對於真理是如何如何的宣稱,如果沒辦法說服其它人,有跟沒有一樣。資源有限,科學家不可能把所有提案照單全收,勢必要做出篩選,找到最有希望的幾個假說來集中研究。而,要判斷一個提案可不可靠,最可靠的方法莫過於複製實驗,觀察結果。因此,科學的證成不是私人信念的證成,而是社會性的證成、公共的證成。其證成依賴私有經驗而沒有辦法被其他人檢驗的主張,不可能擠進這個合作機制裡。(可以想像又會有後現代主義者跳出來說這都是社會對個人的壓迫blahblah...)



本文最初發表於我的舊網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