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論」(idealism,或譯為「觀念論」)是一個理論類型的名字,屬於唯心論的理論共同的特徵是,它們都對東西如何存在做出了宣稱,而且根據它們的宣稱,所有的東西,如果不是純粹心靈的的話,至少也都依賴心靈而存在。
在反對物質獨立存在的唯心論者中,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是最有名和激進的。他認為所有的東西都依賴心靈而存在,因為,例如說,東西是可被感知的,只有存在於心靈中的東西才能被感知,而對於那些存在於心靈裡的東西而言,未被感知等同於不存在(當我沒感覺到快樂的時候,我的快樂是不存在的,要等到我快樂的時候,它才會忽然出現),所以,對於任何東西而言,未被感知即不存在︰
- 論證A
- 所有東西都可以被感知(前提)
- 只有在心裡的東西才能被感知(前提)
- 所有的東西都在心裡(根據1、2)
- 對於所有在心裡的東西而言,當它未被感知,它不存在(前提)
- 對於所有的東西而言,當它未被感知,它不存在(根據3、4)
這即是柏克萊的名言「存在即是被感知」的由來。
「既然東西在沒被感知的時候就不存在」,你問,那麼當我們全家都在二樓的時候,我家的一樓不就不存在了,這不是很奇怪嗎?對於這種問題,柏克萊早準備好了Q&A︰親愛的,還有上帝呀,上帝總是觀望著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呢,所以,就算你睡著了,小雞雞也不會不見的唷!
除了論證A之外,柏克萊還提出過很多的論證,然而,很少有哲學家認為柏克萊提出的任何一個論證是真的有道理的,事實上,如果利用概念的模糊企圖製造詭論會導致月經來潮,那麼柏克萊恐怕早在歷史記載的前十年就血崩而死。
羅素在他的《哲學問題》(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裡就曾對論證A給出仔細的分析和批評。羅素認為,論證中提到的「在心裡」是歧義的,當我們說我們的情緒存在於心中,我們真的是打算宣稱說,那些東西不但可以被心靈感知,而且依賴於心靈存在。而當我們說我們感知到電視,因此電視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其實我們想說的是,因為電視和我們的心靈有某種關係,所以我們能夠感知和理解電視。如果柏克萊的「在心裡」的意思是前者,那麼(2)就會是錯的;如果「在心裡」的意思是後者,那麼(4)就不會為真,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得整個論證成為不健全的論證(unsound argument)。當然還有第三種可能性,即(2)和(3)裡的「在心裡」指的是和心靈有某種關係,而(4)裡的「在心裡」則指依賴心靈而存在,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使前提皆為真,也無法邏輯地由(3)和(4)推導出結論。因此,當我們仔細檢查,會發現論證A要嘛不健全,要嘛不有效。
...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找了一些資料,不驚訝地發現「唯心論」這個詞和其它常見哲學詞彙一樣的被濫用程度。不管是「喜歡上一個人,是因為他的心」、「靈魂是人的identity」還是「只要有心,什麼都做得來!」都在某些地方被某些如果不是缺乏知識的話,就是粗製濫造地掉書袋的人稱為唯心論。(不附連結,因為我不希望我的external link list裡有這種既不專業也不有趣的網頁)
...
我想到一個點子︰我應該寫一篇文章,把各種哲學詞彙的「X不是什麼」蒐集成清單,專門用來婊偽學者。例如︰
- 唯心論不是什麼?
- 唯心論不是因為對方的內心而愛上他。
- 唯心論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 唯心論不是有志者事竟成。
- 「我思故我在」不是什麼?
- 「我思故我在」不是缺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
- 「我思故我在」不是一旦停止動腦人就會消失。
(updated 當天下午)
點子之二︰「哲學系不會教給你」系列,例如
- 哲學系不會教你什麼?
- 哲學系不會教你紫微斗數
- 哲學系不會教你打坐
- 哲學系不會教你怎麼把腳卡到頭上、手從背後伸下去摸到屁眼
- 哲學系不會教你從星象預測總統大選
- ...
參考資料
Russell, Bertrand. 1912.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羅素,2005,西方哲學史(下),左岸
http://en.wikipedia.org/wiki/Idealism
我印象中說唯心論=有志者事竟成這種說法在日本好像還蠻常見,然後這種「唯心論」又經常與日本極右派和二戰時期的軍國主義連結在一起,讓人懷疑日本當初是不是養出了一批喜愛德國文化卻又對觀念論哲學傳統一知半解的學者...
回覆刪除嗯
回覆刪除從實然命題理解出勵志或道德意含是搞人文的固有技能...
從我不怎麼專業的對唯心論的認識,我以為因感知而存在應該包含那些「得以感知」或「已經感知過」的東西,而不僅限於當下人體知覺所能涉及的。換句話說,像是「我現在在二樓,那麼一樓不存在」應該不會發生,因為我已經「知道」有一樓(來自於我過去到過一樓的經驗,以及當下對其仍保持原狀的確信),不然我也可以再爬下去確認(得以感知),所以它存在。
回覆刪除我這個解讀是錯誤的嗎?
你的理解和柏克萊的不一樣。然而,唯心論並不專指柏克萊的理論,我會覺得你的那個建議要稱作唯心論並不勉強,只是是一種比較奇怪的唯心論而已。不知道有沒有哲學家剛好討論過那種想法。
回覆刪除如果把前提2修正一下,成為「只有在心裡被感知『過』的東西才能被感知」,再將4修正為「對於所有在心裡的東西而言,當它未被感知『過』,它不存在」,結論似乎就會變成「對於所有的東西而言,當它未被感知『過』,它不存在。」
回覆刪除這樣能不能作為一個修正型態的唯心論?要舉例來說的話就是因為我沒看過鬼(感知過鬼),所以鬼不存在。如果我看過(感知過)鬼,鬼就存在。這樣似乎比較符合現在一般唯心論者的主張?
以歷史人角度來看,我覺得柏克萊這個論證無論對不對,倒是可以反映出一個肯定的事實:「他一定是個虔誠的教徒。」
誠心期待出個「X不是什麼系列地圖」
回覆刪除其實就所謂的客觀性而言,如果你親眼見過樓上的住客,而且他回房從就沒有再出來的話,樓上的住客當然是"存在"的(客觀存在)
回覆刪除但如果,我們從未見過他,而且他亦不曾發出任何聲響,而只是包租婆說"那房間有男住客"
那麼我與包租婆之間便構造了一個"主體間性"的存在,即使我沒有親眼看見過他也好
這其實也是宗教操作的重點吧.摩西上了山,拿了一塊石板說是神的啟示,其實就是任由摩西亂掰的.
但一旦這個信念被廣泛流傳出去,便會形成如真實一般的存在.
陳澤松:
回覆刪除對於各位的理解甚為佩服,目前這些悖論也延伸到了符號學的討論,當趙毅衡為符號下了一個清晰的定義:「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的同時代表符號是無意義的,因為他也提到「解釋意義不在場才需要符號」,這代表解釋意義不在場才可認為是「攜帶意義的感知」,所以當符號的不在場才可認為是攜帶意義的感知,而不在場的符號代表的是不在場的解釋意義,所以符號是無意義的。而當符號是不在場的意義時,就沒有辦法達成趙毅衡所說的符號與意義間的[鎖合關係],因為當意義是意義的時候必定是不在場,不在場就無法認定是哪一個符號代表這意義,而不在場的符號,當然無法表達不在場的符號,所以因為符號的是解釋意義不在場時才會存在,所以不在場如何確認「鎖合關係」是一個問號,而符號只代表解釋意義不在場的意義,這可以說在場的事物都不需要符號,而沒有符號就沒有意義,所以在場的都不需要符號。這導出的思考是FB上所有刷存在感的相片代表的內容並沒有符號意義,因為它紀錄的是在場的意義,但事實上呢?對於當事人那可能才是他們真正的符號與意義。趙毅衡寫:「意義必須用符號才能表達,符號的用途是表達意義。反過來說,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符號表達。」當我們把符號是[解釋意義不在場]套入時,得到「意義必須用解釋意義不在場才能表達,解釋意義不在場的用途是表達意義」,由此推論,在場時就不需符號,而意義必須用符號表達,所以當人在場時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只有符號能表達意義, 由此說法,「上帝」這文字表徵應該是一個攜帶的意義感知的符號,那其代表的必定是解釋意義不在場的情形下才會有作用,所以當我們呼喚上帝的名時,代表我們讓解釋意義不在場,因為上帝不在場,所以如果我們希望上帝在場,就是不要呼喚祂的名,這是悖論中的悖論。因為上帝的意義在[符號]之前就存在,才能對人有作用,如果在場的就不需要符號,那是否可以說因為上帝無所不在,所以 上帝是沒有解釋意義的感知呢?因為「解釋意義的不在場才需要符號,而符號是攜帶意義的感知。」!
從索緒爾對於符號的定義,符號系統是一門分析表徵(sign)系統如何運作的科學,探索意義如何透過符碼、記號,在人類的溝通過程中被生產與傳遞;而當符號學演變成悖論的討論時則進入了哲學的思想討論,離開了科學的實用意義,當然也離開了原本定義這系統的原始意義,但也正因為如此,完全符合了索緒爾對於符號意義來自於能指與所指的作用,但卻互不存在特定關係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