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2009

為什麼我們沒有更快樂?

一個常見的提問是,照理來說,工具、技術和科學是為了讓人更有效率地完成那些為了生活非得做不可的事情,減少勞動、增加空閒。牛拉籬使得我們可以更快產出更多稻穀,剩下的時間就可以玩樂、閒聊、做音樂、想哲學。然而,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庸庸碌碌,總是沒有時間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種提問有時候是一連串對於資本主義和科學異化人性的嚴厲指控的開頭。然而我現在比較感興趣的是,如果科學真的讓我們省下了時間多出了資源,那麼那些省下來的時間和資源到哪去了?我們為什麼沒有因此得到更多閒暇?

我猜測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人口。科學和技術使得資源增加、生產資源所需的時間減少,這種變動只有比人口膨脹的速度快得時候才有意義,然而,一旦科學和技術增加,人口也增加,因此,事實上工業文明的進步並不為人製造更多時間,而是在一定時間之內製造更多需要消耗資源的人。

工業和人口的關係並非出生率增加那麼簡單,事實上我相信和一千年前相比,六零年代的生育率低得多,然而,當10世紀的農村夫婦生的小孩多半在18歲以前就因為低落的醫療技術夭折的時候,就算具有先天不良,一個六零年代的嬰兒還是有機會長大。醫療技術在這裡有兩層意義︰它使得活著分享資源的人增加,而且其研發和執行本身就是資源的消耗。在農村時代,不小心溺水的人很快就變成田裡的堆肥,然而在現代,我們會花費或許超過農夫耕作一年所得的資源量對於停止呼吸的人進行電擊,而如果他變成植物人,在床上躺個30年,維持其生命所需的花費可能也超過10世紀佃農一家人工作一輩子的所得。

(人口增加的另外一個影響是,維持群體生活所需的資源量並不是和群體人數成比例增加。當越來越多人聚在一起,就需要額外的資源處理那些只有小貓兩三隻的時候不會出現的問題,所以我們需要越來越複雜的政府,有越來越多的資源耗費在公文、人事、開幕花圈、出差時的噴射機燃料這些額外負擔上。)

我並不主張都是那些原來該死卻沒死(或不該出生卻出生了)的人害得大家現在得渡無薪假。一個重要的點是,人跟以前比起來有沒有比較快樂,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和直覺。科學和技術被用來滿足人類的需求,然而,當需求的滿足成為理所當然,我們便不會覺得自己因此變得快樂。我們會抱怨自己沒有比古時候的農人快樂,並且質疑十世紀以來累積的科學和技術帶來的多餘資源到底被用到哪去了,不過,當我們知道這些東西多少是被用於那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服務,例如讓你那有糖尿病的奶奶可以活到80歲,或許就比較容易有點釋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