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09

經典的條件

http://lib.ck.tp.edu.tw/monthly_theme/0705/classical_conditioning.gif

前幾天我們提到「為何當代的經典常是過去被瞧不起的通俗大眾文學?」的兩個解釋︰

A.
當代的經典常是過去被瞧不起的通俗大眾文學,因為每個社會裡擁有可決定哪些是經典哪些不是的學術和傳播地位的中堅份子,和30年前擁護通俗文學的年輕人,大致上是同一批人。

B.
總是有70%是30年前的流行作品,表示更早以前的作品總是會被後來的新東西取代,這很正常,表示文學有在進步。然而,一部流行作品總是要等上30年才有機會變成經典,這也正常,一蹴可及的東西就不叫經典了,30年的考驗,一點也不過份。

有趣的是,A似乎很容易就可以藉由進一步的推論讓B在解釋力上佔不到便宜︰

文學沒有進步。文學這種純品味判斷的東西怎麼可能在客觀意義上進步勒?你們說,以前的人文章寫得沒有比現在好,那不是文學在進步,只是你們的品味和以前的人不一樣。你們看到經典變遷就以為那是文學進步,其實那只是擁護某種品味的一群人在權威的位子上被擁護另外一種品味的一群人給取代而已。30年的考驗也不是對於作品的考驗,而是對於想要爭取權威和傳播權力的人的考驗。你們看到經典變遷總是和流行文化有30年延遲,就以為作品要通過30年的考驗,其實通過考驗的不是作品,而是擁護作品的人,他們坐上文壇、當上教授之後,那些作品才跟著沾光。

我猜有些文化或社會研究者在這裡就卡住了,或者陷入無可救藥的相對主義,覺得主張無所謂對錯,只是論述不同,然後寫出沒有建設性的paper。這就是為什麼分析哲學家,或是分析哲學式的思考是重要的(特別是對那些方法上未成熟的領域而言)︰

A和B看起來是不同的宣稱。然而,它們真的是不同的宣稱嗎?有沒有可能文學的進步真的只是奠基在品味變遷上?如果是這樣的話,B說的東西是不是就跟A一樣了?B要預設哪些關於文學的事情,才能保證自己宣稱的東西和A不一樣?

而這些工作做完之後,更重要的︰

如果A和B真的是在宣稱不同的事情,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知道A和B哪個比較符合事實?

再一個bonus question︰

上面的圖片(via here)跟這篇文章有什麼鬼關係?

9 則留言:

  1. 對於這兩篇文章...有一些小細節我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對...當然這個其實不重要.

    1.我只有聽說過經典的數量在增加,沒聽說過經典減少的事情.頂多只是讀的人變少了...但是沒聽說過誰宣稱伊里亞德或是李爾王"不再是經典".

    2.大眾通俗作品後來成為經典...你是不是跟知識份子混在一起太久了?對廣大的人民有錯誤的幻想,連書都不讀的才能叫大眾吧?世界上多的是離開學校後就放下書本的人,就算在學校也不一定有在唸書勒...
    阿,扯遠了.我只是想說未來有機會成為掌握學術權力者的這些學生們,很難被稱為"大眾".

    3."什麼是經典只是某一群有權力的人說了算."這種類型的假說簡直是把所有的讀者當白痴.就算你想推,也得有人買帳才行.你難道沒有遇過老師說經典,但是你自己覺得爛到暴的文章或哲學家?我自己就遇過!(但是還是別寫出來好了,我記得我有罵過好幾次了.)回到第一點,一些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經典,不單只是一些人一時的推廣,這個認定還得繼續傳承下去才行.如果一部作品無法不分時地的廣泛受到某群讀者喜愛,難以說它成為了一部經典.就算一部作品真的被支持者炒熱了...但是以後呢?歷久不衰的才能叫經典.至少我覺得你對經典的描述...看不到這個很重要的一點.

    4."文學進步"的意思到底是啥?這很重要,但我沒看到你說.當然B得預設文學會進步...而且這個進步的歷程還得是一條線性的過程.A無法解釋的是文學累積的過程,參照第一點,過去的經典到現在也還是經典.純然的品味轉變無法解釋這個現象...口味多元化還比較說的過去.

    5.其實我覺得問題最大的還是你那寫在一開頭的那個莫名其妙的假說.不是文藝青年的人突然談文學,這樣好嗎?

    回覆刪除
  2. 昌董︰

    1.
    我同意,"經典變遷"大概不會是一個很貼切的詞。

    2.
    原來如此,那個詞真的選得不好。

    3.
    我同意。如果我要根據這個反例修改理論,我會把成為經典的條件弄嚴格一點。

    4.
    或許成為經典和從經典退位並不是很對稱的。就是說,如果成為經典的條件是P,有可能一個經典在幾十年後已經不在具有P性質,但依然被當代人士視為經典。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的假說討論的就只能是經典化過程,而非去經典化過程。

    5.
    科科,你就當作是一個討厭文藝青年的人窩在角落發的牢騷吧。不過我喜歡你的回應,我果然還是需要你隨時盯著啊!

    回覆刪除
  3. 那張圖片, 我想應該是拿來類比文學作品跟著那些掌握權威和傳播權力的人士沾光, 而成為經典的過程吧.
    食物就是暗指那些文壇大老, 教授.
    音叉是文學作品. 狗就是關心文學的普羅大眾.
    民眾一向認為權威人士很厲害, 他們的話值得一聽;一但這些人運用影響力推薦某些作品時,
    民眾也自然而然認為那些作品真的很好, 足以稱為經典.(解釋到後來好像和明星代言差不多, 但這好像和圖片有段差距...)

    回覆刪除
  4. kfw:

    你太有想像力了。

    再猜。


    yaya:

    我喜歡圖裡那波霸。

    回覆刪除
  5. 我覺得圖和文章一點關係也沒有..

    回覆刪除
  6. 安萍︰

    不框你,真的有關係。

    回覆刪除
  7. 關係猜測:

    1.精典的條件--->大家都被制約

    2.古典制約法的發現是心理學中的經典實驗

    回覆刪除
  8. xina︰

    這個猜測非常非常接近,你和真相的距離就像留著一小撮尾巴的青蛙和青蛙的距離一樣(我知道有些青蛙的尾巴永遠都不會掉,我不是在談那些品種的青蛙)。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