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這個現象想到了一個解釋︰
A.這個解釋隱含了我對於經典權威的不信任︰一個東西是經典,主要並非因為它有某些客觀上的重要優勢(例如有助於社會和諧、蘊含真理等等),而只是因為它被有權力的人喜愛。這個解釋也和我以前想過的品味相對論以及使用Memetics推論的結果*1相容,甚至可以有神經科學上的理由︰人在過了三四十歲以後,神經可塑性降低,品味不容易改變。
當代的經典常是過去被瞧不起的通俗大眾文學,因為每個社會裡擁有可決定哪些是經典哪些不是的學術和傳播地位的中堅份子,和30年前擁護通俗文學的年輕人,大致上是同一批人。
要驗證這個假說,起碼我們得找到每個年代的經典清單和20~30年前年輕人的流行清單的交集的統計顯著性。
然而麻煩的是,就算我們真的發現,對於每個年代來說,這個年代的經典中總是會有70%是30年前的流行作品,也不見得就能佐證中堅份子假說,因為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其它可能的說明,例如︰
B.這讓我想到S原最近想做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村上春樹的作品能夠達到雅俗共賞?」聽起來很複雜的問題,事實上在腦力激盪一下之後,乍看之下說得通的答案就一個個冒出來,例如︰
總是有70%是30年前的流行作品,表示更早以前的作品總是會被後來的新東西取代,這很正常,表示文學有在進步。
一部流行作品總是要等上30年才有機會變成經典,也很正常,因為經典的檢視並非一蹴可及,通過30年的考驗成為經典,這一點也不過份。
村上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時尚符碼(例如品味衣著,詳述高級義大利麵的烹調過程等等),給那些羨慕貴族生活的人聞香的機會。
村上作品的主要譯者中文不好,常使用奇怪的句末歎詞,結果反而意外造成清新文風。
村上剛發跡時幸運地在同一年獲得日本青年作家的兩個大賞,又在隔天雞尾酒會結識以行銷力出名的X出版社總編,總編挾其上漲名氣趁勝追擊,一舉將村上送到暢銷書排行榜頂端。(這我隨便掰的)
...
對照之前聊過的紐約犯罪率問題和強暴分泌物問題,不只是文學家,我們在較剛硬的社會學和更嚴謹的生物學裡都遇到了一樣的困境︰當情境無法複製或重現,假說就難以驗證。
怎麼辦?做質性研究的人們應該已經試圖做出一些掙扎,然而我猜那大概不會非常有用。關於質性研究我有一些初步的意見,改天再談。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許你也會有興趣看這一篇。
...
- Memetics是Susan Blackmore在《The Meme Machine》裡提出的社會學研究方法,主要奠基於道金斯的瀰傳播觀念。這本書是我讀過最有啟發性的書之一,我很想找時間好好介紹,不過現在只能先簡單說明︰Blackmore對於「為什麼比起P,大家更會認同Q?」這類的問題有獨到的解決方法︰「想像有一百個腦子,把想法P和想法Q(或許還加上其它的角逐者)丟進去,哪一個會蔓延得比較快?」就這裡的例子而言,支持哪些作品作為經典的想法最容易散佈開來?那些被握有傳播權威和力量的人所喜愛的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